Google 搜尋經歷過多次改版,然而卻有一項實用功能正在逐漸消失,那就是許多人都愛用的「頁庫存檔」網頁快取功能。
透過 Google 搜尋的頁庫存檔功能,使用者能夠輕鬆瀏覽網站、網頁過去的舊版存檔,例如某個網頁若曾出現過改變,甚至於網站離線導致無法立刻存取,那麼藉由頁庫存檔功能,使用者就能直接回顧舊內容與舊版本,不需要仰賴第三方工具。
然而在今年 2 月,Google 官方確認了頁庫存檔功能將逐步退出歷史舞台,早先之前 Google 就已經將頁庫存檔按鈕深深藏進選單之中,似乎意圖想讓使用者慢慢遺忘;未來,頁庫存檔將直接不再顯示,使用者若想找回舊版網頁快取,只能夠選擇另尋他法。
使用者若想要尋找其他方式,取代 Google 搜尋正在移除的頁庫存檔功能,外媒整理了 4 種不同方案,提供給使用者進行參考。
第一招:使用 Google 網頁快取指令
雖然頁庫存檔按鈕遭到官方隱藏,但 Google 搜尋本身的網頁快取功能目前依然正常運作,因此使用者可以先在 Google 搜尋欄中,輸入「cache:」當成搜尋關鍵字的開頭,接著再於其後帶入任何網址,即可直接跳轉到特定網頁的快取存檔頁面。
不過考慮到頁庫存檔功能將逐步下線,使用「cache:」指令的作法在未來可能失效,因此外媒更建議使用者轉向目前仍提供快取功能的「微軟 Bing 搜尋」,或者是第三方工具「Wayback Machine」,他們的詳細使用方式可參考後面教學。
第二招:使用網址取得頁庫存檔
使用者只需在 Bing 搜尋框中,直接貼上想要尋找頁庫存檔的網頁網址,送出後就能夠在搜尋結果右邊的小箭頭中,展開選單並找到「快取版」按鈕,點一下就能存取該網頁的舊版存檔。
RECOMMENDATION
至於在 Archive.org 所提供的 Wayback Machine 網頁時光機中,使用者同樣只需於輸入框內貼上網址,送出後就能取得該網頁不同時間點的舊版存檔,甚至還能追溯到好幾年之前,某種程度來說 Wayback Machine 還比起 Google 頁庫存檔更加方便。
第三招:建立 Wayback Machine 快取書籤
同樣使用 Wayback Machine 取得特定網頁的舊版內容,其實有著更加快速的方法。以 Google Chrome 瀏覽器中為例,首先按下「Ctrl+Shift+B」開啟書籤列,接著點擊「新增網頁」,然後將書籤名稱改為「快取」,接著於網址列複製並貼上以下程式碼:
javascript:(function(){if(location.href.indexOf('http')!=0){input=prompt('URL:','http://');if(input!=null){location .href='http://web.archive.org/web/*/'+input}}else{location.href='http://web.archive.org/web/*/'+location.href; }})();
如果一來就將夠 Wayback Machine 的快取功能,製作成方便點擊的一鍵式書籤按鈕,在瀏覽任何網頁時,只需要按一下書籤就能取得該頁面的舊版存檔;至於在其他的網頁瀏覽器中,同樣可以透過類似方式建立書籤按鈕,只要確保書籤所包含的 URL 為上述程式碼即可。
第四招:透過瀏覽器擴充功能取得頁庫存檔
如果覺得建立書籤按鈕還是太麻煩,那麼就可以參考這套瀏覽器擴充功能「Web Archives」,適用於 Google Chrome、Firefox 與微軟 Edge。
ADVERTISEMENT
只要安裝 Web Archives 擴充功能,即可針對特定網頁搜尋快取存檔,包含來自 Google、Bing 與 Wayback Machine 等 10 多個搜尋引擎上的快取版本,另外還有其他客製化選項,方便使用者依據個人操作習慣進行調整。
此外,Web Archives 也可以在 Firefox Android 版上使用,不過對於行動裝置使用者,若想要在手機瀏覽器上取得頁庫存檔或網頁快取,筆者仍建議使用第二招或第三招,畢竟貼上連結與書籤按鈕的操作過程,將比起擴充功能來得更加易用。
【推薦閱讀】
◆ 電腦跑好慢真的就是中毒嗎?7 種跡象教你快速判斷電腦是否遭駭客入侵
*本文開放合作夥伴轉載,資料來源:《Fast Company》、《The Verge》。首圖來源:Unsp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