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调教

三 调教

184 人赞同了该文章

调教作为V曲里门槛最低(无论是创作还是欣赏)的一个板块,也是受到误会最多的一个。

像调教的意思本来其实挺正经的,这个词直接是把日语中的“調教”给拿过来,它本来也是从中国传过去的,现在算是又传回来了。其本意是长辈指导教育后辈,像是梨园里前辈对晚辈教授技法改正错误用的词就是调教,在VOCALOID里将调教师傅对歌姬的操作称之为调教是相当合适和传神的。

不过其本意最终被后起的含义给彻底压倒了,导致很多时候不得不拿"调校"来糊弄过去,久而久之观众乃至于不少P主都不记得到底哪个是对的了。


而它的其它方面其实也一样,令人好奇,也令人困惑。它难吗?新手好上手吗?怎样才能调出好听的天依/阿和/阿绫……?它之于整个VC处在什么位置?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其又本应处于哪个位置?



本文将会理清它们,并且提出一些或许可行的方案。



这里作者建议大家去整一套盗版VOCALOID玩玩,下载有人带方便的很。没事整点工程揉碎了看参数,练练听力,对调教的理解能上几个档次。不是我在吹牛皮,纪昌学射里说练到最后看跳蚤像山那么大,实际上真就是这么个意思。


调教师傅工作图(迫真



一 铺垫

调教好学吗?


好像挺好学的,无参的工程是个人都会整,先驱们无论主攻哪个板块的多多少少都会一点调教。

雨狸亲自调的言和还真不错


隔壁调音的整个两三次也会了,还挺像样


调教难学吗?真难学,萌新凭着满腔的热情,顶着零基础也铁着头毅然启程。

找资源和安装就是一道劫(即使和其它的专业软件比已经非常容易了),好不容易下下来,看着页面上数以百计的按键头都大了,硬着头皮摸了好几天,调不出一个能听的字。

实在没法了,上网找教程,看那教程基本就是会的不教,教的不会一看一大堆,一篇一大坨,字是都认识,合在一起就整不明白了,这才感觉到还是VOCALOID编辑器的界面比较亲切一点。

回过头来看那参数,明知道不好听就是不知道怎么调下决心改了几个参数发现比无参还难听,动也不是不动也不是,到这就又得刷掉一批。

在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摸出来一点门道以后,发一点翻调上b站,听着明明挺不错的作品只有几百几十的播放,这时开始意识到调教还不能是简单的好听还要有特色。这就又刷掉一大批,最后能熬到千粉级别的调教师傅,都是有悟性有毅力的才能走到这一步,他们都可以说是神调教的预备役了。

最近搞的一个工程,这条线本来是平的



不过说只要到能听或者说尚可的水平,这样能行吗?


李特基老师

纳兰老师早晚期作品对比

这似乎揭示了一个事实,调教这门学问确实受着天分影响,但只要下功夫,即使一般的资质在足够长的时间里至少能到良调教的水平。不过这要的时间也实在不短,从纯萌新到入门的时间恐怕得按年来算。

这件事同时也在更多的地方埋下了伏笔,我们先聊点别的。


二 背景

VC的调教风格非常多,不过与隔壁VJ相当不同的地方在于,VC调教除了拟人这个主方向以外的支流非常弱影响力很小代表作也不多

无刃妖影

OQQ参数电《梦之雨》(这一版我找了好久最后竟然在酷狗上找到了,真就礼失求诸野呗)

所有的艺术作品都必须在与观众产生接触后才能完成它的周期,各路调教思路本质上都是平等的,只要能激发观众的情感的作品就是好作品。

像在VJ就多是利用VOCALOID机械音色本味并且将其发扬广大的派系,与VC的风格很不一样。


反语

让其响彻

KING

不过话虽这么说,保留本味的手法多少有些投机的意思在调教的难度上远低于拟人。与其一同而来的是调教技术相对的停滞,相较于竞争激烈甚至于惨烈的VC,VJ在调教技术的速度明显更慢

在VOCALOID引擎里如何更加拟人永远是最核心最困难也是永恒的命题,VC调教师在九年的不懈努力下已经把V引擎的性能基本榨干了。这里其实一定要说的话,调教也不是完全意义的拟人,更像是贴近理论上人能发出的声音的极限。因为V引擎天生的硬伤,完完全全拟人声的难度无异登天,但是也由于是采样剪切型声库,能整出很多很有意思的效果

VOCALOID调教的妙处在于似而不同,很多神调里的技法之于真人难以模仿,甚至干脆就是无法模仿,但却并不令人觉得不和谐,这便是成了。拟人是前提,不求处处似真但也处处不离。(众所周知,听多了V曲的观众再听真人觉得不大像人)


同一首歌,同一代引擎和声库(不过初音未来V4C是VOCALOID有史以来垃圾程度惊人的声库,VC在起点上算是慢了一大步)

管中窥豹,VJ与VC这一对胞亲在调教思路上的区别可见一斑。




如果要深究下去,这个问题的原因就比较复杂了。

首先就是VJ的跳板性,VJ的不少作品作为初版,其意义本身就在于试水,看着反响不错以后由真人再唱一遍才算完事。作为先行作品的V本家调教如何区别并不是那么大

同时日语本身的发音特点也起到了相当的作用,日语的语调(pit参数/滑音轮)变化远比汉语来的少。玩过调教的都知道,pit是虚拟歌手的灵魂,即使选择不调pit而将其换成全拆音或者分轨本质也一样多变的音节也使得汉语声库本身的质量就不如其他语种。再加之非母语本身带来的疏离感,结果就是中日双语在达到同样效果下所需的精力实在不能相比

结果就是,VJ的特点使得低付出的调教同样有着不低的接受度,也进一步降低了新人的门槛。在VJ的调教多是由P主自己兼职搞,水平不行也搞,实在不行只要有个人声在响就成。但在VC这样明显不行,萌新调教师在自己瞎捣鼓一年的东西基本都入不了听众的耳


在这里我们得出了结论一:种种原因使得VC的调教大受重视,水平高超,入坑成本也居高不下。


三 前因

我在第一篇便花大力气讲了VC的粉丝化,因为它的影响实在是无处不在也极为深远

VC突出的粉丝化特质使得零基础的新人创作者几乎都是歌姬厨(在15年以后这一趋势越发强烈),萌新在有创作想法萌芽时,第一个显现明白的思路一定是去做调教。大家都想着去做一件事,其所带来的必然结果就是过剩可是似乎从来也没听说过P主太多这么个说法。


这里得先把一个问题整明白了,所有的V家创作者都是严格意义上的“创作者”吗?

如果我们仔细想想就会发现,在一般语境下,五板块中的词曲策划三板块确实是无疑问的“创作者”而说起调教和PV恐怕就不是那么有底气了


如果一定要说的话,就是这两个板块并非直接与作品的“创造”挂钩


什么叫不与创造挂钩?意思是得看菜吃饭,等米下锅没菜没米就只好干瞪着。再翻译一下,就是调教师自己不能创作,只能依附于其它已经有架构的作品进行精加工

打个比方,如果说三板块是基本的一级产业,那么调与视就是依附于其的二级产业。


在一个孤立的市场中……无论如何……二级产业都绝对依赖于一级产业……倘若没有完整而完备的一级产业……那么膨胀畸形的二级产业……迟早有崩溃的一天


这个问题在VJ不成问题,因为调教的难度并不大,不至于成为一个具有门槛的二级产业,更像是某种类似于耕织的系统“织"纵然不那么基础但依附于"耕"也没问题

而在VC这就问题大了,调教进步的难度曲线是两头大中间小入门很不容易。新人不专精根本学不会,使得大量新生力量都往二级产业去了

同时这里不能忘记VC的低集中特色从来根本没有任何合适的平台给予交互只能有个人层面的合作。常常是小P主自己不会调,只好去请人,而没路数的怕社交的就只好自己硬着头皮瞎调。

一边是调教师傅无偿调教也没人要,一边是小P主们前赴后继的炸裂阴间调教。


产业结构内部的矛盾重重,一级产业没人做,二级产业挤破头。


有的朋友可能要说了,一级产业虚弱二级产业发达也不是一无是处可以整原材料进口产品外销嘛。想法是好的,可惜和圈情不符

调教师傅的数量多,水平也不差,但是为啥好像VC也没出现“神调满地走,出圈多如狗”?

针对第一句话,VC调教在这么多年激烈的竞争下神调教的定义已经水涨船高,不信的话听听隔壁VJ的神调就会意识到VC竞争之激烈

但是即使如此,能够直接出圈的调教还是少,VC的神调放在无限制的音乐圈接受度如何?

大概是平常的外圈观众不至于讨厌,和虚拟歌手有缘的朋友能直接拉入坑。

而这能支撑起产业外包吗?就这么些年的实践来看,虚拟歌手歌声的接受度是个永远绕不过去的坎,即使是神调教,对于绝大部分的路人观众而言撑死了也就是个不好不坏


翻调作品叫好的都是圈里人,仍然不离自产自销;产品没出去,进口倒是快要把一级产业给彻底整烂了。

结论也很明显了,不仅支撑不起来,还害处不小。


失衡错位的结果导致了非常吊诡的现象:调教师傅太多,会调教的P主太少;调教师傅水平真不差,能出圈的作品真不多。

调教师过多还导致了进一步的问题,一般而言VC的调教师傅水平固然可以,但是头上压着那一批几乎永远不走的神调教,流量大头早就吃干抹净了,只能抢点骨头渣子聊以自慰

调教师越老越吃香,技术是随时间变量单调递增的线性函数,现在V引擎在15年发家的那一批调教师手里基本已经到了天花板了,他们仅仅靠着老本已经足够压死所有的新人。15年出道的的新人赶超12年的先驱尚大有可能,而20年以后的新人去赶超15年那一批靠调教发家的P主已经无异于白日做梦

在17年大约是个分水岭,卡着17年这个点的调教师还能有点汤喝,即使没有实在的好歹多少还有些若有若无的名气,而在17年以后的调教师只好站着门框外边喝西北风了。

产能过剩,用正常手段矛盾已经无法化解了,只好开始玩阴的,搞内讧,里面的出不去,外面的进不来。


四 清算

对于其招致的恶果,我称之为“头重脚轻”

在1213年那第一批先驱者中以神调教而且只凭调教而闻名的只有OQQ一位,而其它先驱者出名多因神音乐神题材。在1516年以后情况大不相同,神调教这个词开始被大量提及

在15到17年黄金三年里,奇曲名作层出不穷,真是鲜花着锦烈火烹油,一派欣欣向荣。而等到18年以后,先驱逐渐隐退待到繁华散尽,才发现除开先驱,后辈们竟然连一件镇得住的大器也拿不出来。这时再定睛一看,发现原来全是翻调原创的名篇全是老辈写的

调教作为五板块中的一块,自有其应得的位置。不过当它占据了绝对的优势而彻底压扁了其它四块后,这就是绝对的大问题了

五板块中音词题三块是创作的核心板块,调和视是边缘板块,不是说它们就不重要不具有艺术性,说的是是调教师傅的工匠(流水)性要多于大师(创造)性

没人否认精工打造的机械表是艺术品,也同样没人会去把它和文学或画作去比,毕竟表再精美再漂亮,它的首要意义还是在记时,而不在于挂起来供着。

保证前三板块正常发育VOCALOID文化依然能健康的存在和发展。而如果只剩调教,其在艺术上缺乏良好的延展性,不能像音乐形态丰富感触人心,也不像题材或填词所具有思想深度,本质上已经与VC多出新意而立体丰富的核心相左这也与观众的愿望相悖逆

无论在任何情况下,三板块都应是任何VC作品的核心,调教自有其位置,但真到了喧宾夺主的地步也绝不能手软。如果继续放任下去,VC的结构只会越发病态衰弱而走向终结


五 再深一层

上面的一串分析看着好像还行,不过这就是结论么?由于粉丝化导致了调教师过多?由于中文难调而调教师无敌?不是说不对,恐怕是还未能理清背后的真正问题。


什么是P主?负责五版块里哪一块或是几块才能算P主?是作曲(兼编曲混音母带),填词,调教,PV师还是策划?

这个问题乍一看似乎不构成问题,现在定睛一看才发现竟然相当难以回答。从一开始的全员一体机到社团分工再到今日小作坊的再次崛起,太多东西都不一样了

一般来说,音乐和策划是核心但是调教天生和P主靠得近,使得它的地位比其它板块高上不少。在早期几乎所有P主都是一体机,有所分工往往也不会分的太细,往往也多是老搭档,音乐加策划基本必是同一人


什么撕碎了它?

原因复杂,我在第一篇里就提到了VC创作者付出与收益不成比例,如果说数十万粉丝和一次至少保底数万的播放可以算是对付出的回报,那么几十几百个粉丝和一次上限破不了万,下限就几百甚至几十播放的作品无论如何是不能令人满意的。个人无法承担如此巨大的负担,分工也开始流行。而随着更多复杂的内外因素交缠错杂,情况也越发混沌不明


而这一切,都可以归因到那个所有VC观众都不会陌生的词 "名P效应

核心三板块(即原创曲和原创P主)的衰落和调教(即翻调曲和翻调P主)的兴起这两者间因果线并不清晰,我认为两者同时是大P主垄断流量(即名P效应)所招致的恶果。


先驱们占据了一级产业的地盘,任何后人都不太可能再从他们手中分得一杯羹只能往边路二级产业走用调教找出路。而在这么些年过去后,二级产业也已经饱和了,而下一个出口还根本没影这正是如今危机的体现。像一个逐渐膨胀的气球,先是把一级产业吹满了,就把人往二级赶;现在二级也满了,却已无路可退,气球要破了,麻烦就大了。


在梗曲时代过去后,曾经高流动高自由也少有规则的VC已经蜕变成了本质上等级森严的封建制,层层下压,强者愈强弱者愈弱,想要以下克上是万无可能的。

即使大P主们没有主观上的意愿,甚至有着主动打破层级壁垒的想法甚至于行动,但是形势比人强,所有为打破铁幕作出的努力至少到今天为止,全部木大。

小P主难以通过常规的优质音乐破局,只能另辟蹊径走调教线。再加之早期积存下来的,对V有一定认识和好感的音乐人已经用尽。而VC排外的环境对于吸引新的外圈音乐人入坑是不友好的,并且还在难以逆转的持续恶化结果就是新人几乎都是一张白纸的萌新歌姬厨,对他们来说唯一能做的就是去做调教师。同时萌新往往只看到调教师风光的表面,却对背后的情况一点数也没有,连去做其它板块的想法可能都从未有过,对未来的发展也同样毫无了解。


当然本文无意批评任何一位创作者或是所谓追究责任,到今天的情况都是社群发展的规律和自然的结果,错不在人,我们关心的应当是怎样解决它。

毫不留情的说,名P效应以及其所带来的错位已经快要到不可收拾的地步了,必须快刀斩乱麻,即使有阵痛此事也绝不可避免,而具体的分析与措施将留到下一篇再讲。

六 制衡

我们还是回到调教,这里只讲关于调教的部分该怎么办。萌新一遍又一遍的重新发明前人已经用烂的技巧,掉进前人曾经无数次掉进的坑里,这些都本可避免。VSQX分享站是近些年最有人味的地方,上一个这样的地方得是IVOCALOID这样的bbs论坛了。

虽然好的全参工程依然不多,但至少走出了第一步。对现在的萌新来说,谈理论往往太虚太空不切实际最好的学习就是对着高手的VSQX揉碎了看,多看多试多练。不要怕错,错的越多就进步的越快。

像是没人带的萌新常常第一个掉的坑就是声音太小,把DYN都拉满了还是听不见,结果整来整去也不行就开始搞BRI和CLE甚至于其他参数,结果必然是惨不忍睹。正确解法是按F3调出调音台把这整条音轨的声音拉大,就这么个坑爹的小技巧没人提能把萌新从热血沸腾搞到心灰意冷,而如果有人带着,这些弯路都可以不用走。

V(或许不止是V)还有个特点,思路极多。调PIT确实是大宗,但是也有数量惊人的的等价代换的方法,就像英语里巨量的法语德语拉丁语单词一样,使得英语的整体难度硬是生生拔高了一级。有的人天生不会调PIT(指我自己)就只好从没路的地方挤出一条路,去拆音或是调一些非常冷门的参数(比如gen),这对教学的要求是个巨大的挑战


怎么办?

此处借用知友@

的观点


标准化


我们现在需要一种简单而快速的调教方式,使用机械方法进一步加速其进程则更佳(比如配套成组的VST插件),达成如同流水线般的快速培训。

就我个人的经验,最功利的调教思路配上最功利的教程是可以满足光速入门的要求的


影流之主,调的啥特色也没有,而我们要的就是这个


有的朋友可能会说了, 不是已经说了调教师太多了么,为何还要搞这个?

会调教的P主总有更多选择,而且会调教的P主和调教师各占据了生态位的两头一个是必需品,一个是奢侈品,这样的思路并无问题。

用会调教的P主推动过剩的调教师傅,使得生产关系更加合理,毕竟P主学调教再难,也没调教师变P主难。同时带来从根本上的推动力把积存人口推向更需要的地区,可谓是一举多得。

同时应当去建立一个创作者的大交互平台,在开放包容的同时也不缺权威,可以长久而稳定的存续下去,解决调教师乃至整个VC创作的对口问题。



其实对调教的教程本身就是一种祛魅把被神化高大的调教师形象解构消化这无论对VC社区,对观众或是创作者都会是好事。




七 结语

其实顺着调教标准化继续想下去就能看到一个真正气吞山河的计划VC创作标准化,解决P主(或者说创作者)从入坑到退坑的所有问题。这计划看着遥不可及,一口气毕竟吃不成胖子嘛,不过其实仔细想想也没那么虚调教去过热的其中一个前提就是调教师转行再就业啥也不会能转哪去这与其镜像问题P主入行标准化已经有所重合,这都是创作标准化的前奏。


第三篇到这就算结束了,它在正论八篇里是第一部的结尾,第一篇讲了曲视题三块,第二篇讲了填词,第三篇讲了调教,整个前三篇讲完了VC一首曲子里的所有部分。

而这一篇算是两部分间的衔接,把我们的视线从最基本的曲子转入VC的圈内结构

在经过总共三篇整整60kb的背景和铺垫后,我们也将去直面VC这么些年来从未解决(甚至从未清晰认识)的唯一的问题。

其它各期传送门


编辑于 2022-06-01 13:00
写下你的评论...

52 条评论
默认
最新
hxytl
一个关键问题是很多人会忽视混音,实际上混音在整个创作中起的作用可能比编辑器调参还大……vc尤其中文声库不混音的直出非常难受,不上压缩软的根本没劲,不加混响又哑又刺耳朵,可太要命了。
2021-06-07
灵魂的行动纲领
我用初音V3英语翻唱调教的歌发在油管上,那个环境就挺卫生的,国内环境本来就有质的问题
2023-06-04
穷极
你这描述的调教比我认为的调教难多了[捂脸]我最最开始用vocaloid的时候,只是查了各参数的功能,就开始调教了,而且自我感觉良好[捂脸](虽然我不是专门调教的)
2021-06-04
Librenest
作者
[捂脸]
2021-06-06
墨竹薰
听了这篇文章里面列举的歌曲,感觉调教都一般般哎,是没有列举神调教的作品吗??可以讨要几首神调教否?
2021-05-10
一个苹果
我觉得是因为,相比其他类别,踏云调教师高出圈内(除踏云社)的一般水准太高了。对神调教的理解从OQQ毛毛虫纳兰寻风进化到坐标酷路泽顾令,可以说是上了一个很大的台阶
2021-05-11
Librenest

这个情况比较复杂,有一批完全不听的,也有一批爱的不得了的,得一分为二的看这个问题。填词是VC相当有特色的一个板块,很多情况下的水平是惊人的高,我单独拿出一整篇来讲就是为了引起大家的重视。

2021-05-11
锦依卫2002
ilem靠不住了,VC要有大量新人
2021-05-10
域外游荡者
推一下TyTalk,一个类似于vocalistener的人声调教辅助软件
2021-05-10
Librenest
作者

问题就是辅助软件太多太杂也从来没人整理,很多远古黑科技我怀疑已经被忘记了[思考]

2021-05-10
域外游荡者
嗯,v的jobplugin有一堆,很多只能看名字猜功能
2021-05-10
张子鑫
标准化,工业化,这可是生产力的大发展。
反正我觉得能把这个搞起来我就觉得中V就可以等机会复兴了。
我把最新的那个回答改改,要不然我搞中央集权的目可就不明确了。
2021-05-10
张子鑫
以前我写过一篇要给同学讲的,讨论中国影视剧产业发展脉络的文章(感觉后来的中文V家分析文章分析方式都是从这篇文章练习出来的)
根据马前卒的观点,影视产业,文创产业的工业化团队能够打败精雕细琢的手工业,我重新根据那篇文章的观点借用一下。这几天写出来
中央集权也是能搞工业化的必要条件,日本统制经济,南朝鲜军阀财阀主导,中国计划经济,这都是用政治权力进行工业优先发展完成工业化建设的例子。[惊喜]
2021-05-10
萨菲罗斯

作曲编曲作词三个位置中如果没人兼调教,这样的作品缺乏灵魂,高端战力大概率Pass,而真正属于虚拟歌手的作品大概率从一体机诞生,真人翻唱也无法掩盖其魅力。一大堆中低端作品在真人歌手面前怎么竞争,高端战力才决定地位,而高端战力是掌握在真正的术力口P手里的。

2021-05-10
醒醒想啥呢
单件作品的相关创作成员越少越好,否则会有大量的中间环节人员混进创作流程赚取差价,进而拉高整个社区的创作成本。
2021-05-10
萨菲罗斯
上述是传统的精英培养机制,只适合音乐大国。
2021-05-10
玩物丧志半盏茶
虽然但是……现在确实sv在往上走,而且sv确实门槛比vocaloid低,我有一个编辑器三个声库
2021-05-10
Librenest
作者
关于sv会放在后面讲,两边现在的关系非常微妙,得妥善处理[惊喜]
2021-05-10
点击查看全部评论
想来知乎工作?请发送邮件到 jobs@zhihu.com
登录即可查看 超5亿 专业优质内容
超 5 千万创作者的优质提问、专业回答、深度文章和精彩视频尽在知乎。
登录即可查看 超5亿 专业优质内容
超 5 千万创作者的优质提问、专业回答、深度文章和精彩视频尽在知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