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tulinguaphiles's profile picture
More options

ntulinguaphiles's profile picture
【科普文 No.30:沒有母音的語言】

<高加索六部曲之五>

在1960年,荷蘭語言學家阿爾特.庫柏斯 (Aert Kuipers) 在語言學家投出了一顆震撼彈:他宣稱這世界上有沒有母音的語言。這開啟了長達十年語言學家之間的口誅筆伐,把這個冷門語言搬上了國際舞台。這個語言,便是卡巴爾達語 (Kabardian)。

卡巴爾達語屬於西北高加索語系、切爾克西亞語族。約有190萬名母語者,主要分布在卡巴爾達-巴爾卡爾 (Kabardino-Balkaria) 和卡拉恰伊-切爾克斯 (Karachay-Cherkessia) 兩個俄羅斯的自治共和國。如同其它西北高加索語言,他有非常豐富的子音庫,維基百科羅列出52種不同的子音音位,更別提各方言的差異。作通格配列系統、複雜的動詞變位,豐富的唇化和擠喉子音,和高加索系列首篇中的烏比赫語有著諸多相向之處。烏比赫語我們知道有2或3個母音,那麼卡巴爾達語呢?我們可以來看一下其中一個範例,以平常使用的西里爾字母書寫和IPA發音轉寫。

“C‡yhu psori ŝhʹèhuitu, â ŝ‡yhʹymrè â huèfaŝèhèmrèk‡è zèhuèdèu kʺalʺhur.”
/tsʼəxʷ psawrəj ɕħɑxʷəjtəw jaː ɕʼəħəmra jaː xʷafaːɕaxɑmratʃʼa zaxʷadawə qaːɬxʷər/

等一下,這裡面有很多母音吧?你可能聽過捷克語的無母音繞口令 “Strč prst skrz krk”,或是努哈爾克的無母音膠著字詞如 ”xłp̓x̣ʷłtłpłłskʷc̓”,但是這跟那兩個看起來完全不一樣。句子裡明明a e i o u五個母音都出現過了,而且為什麼IPA裡面只有/a/ /ə/兩種母音?

這裡就要提到我們要如何定義「無母音」了。如果單從聽到的音去分析,卡巴爾達語有17個不同的長短母音。然而,這幾個母音是條件性出現的。還記得我們在馬紹爾語那一篇中提到,馬紹爾語有一個垂直母音系統 (Vertical Vowel System) 嗎?事實上,卡巴爾達語也有類似的系統。母音中的12個短母音,實際上可以變成/a/、/ə/兩個母音的變體。具體來說,在唇化軟顎音、小舌音和咽音後會變成 /o/、/u/,而在邊音和顎化音後面,以及在普通的軟顎音、咽音、 /h/和/ʔ/後,會根據後面的音是不是唇化子音會變成 /e/ /i/、/ø/ /y/、/ɑ/ /ɨ/、/ɒ/ /ʉ/這些音。像是 “лӏыкӏуэ” 這個字的底層架構IPA是 [ɬʼəkʷʼa],但是 /ə/ 前面發的音是邊音 /ɬʼ/,後面是唇化子音/kʷʼ/,所以按照規他會變成 /y/。而/a/前面是唇化軟顎音/kʷʼ/,所以他要變成 /o/,也就是這個字的發音比較接近 /ɬʼykʷʼo/。而五個長母音中,長的 /u:/ /o:/ /i:/ /e:/ 實際上是 /əw/ /aw/ /əj/ /aj/ 的變體,所以原本的17個母音,到這裡已經只剩3個了:/a/ /ə/ /a:/。

到這裡都是沒有爭議的,大多數高加索學者也可以認同卡巴爾達語至少有3個母音。然而,庫柏斯遠遠不滿足於此。首先是長母音 /a:/,庫柏斯認為他是 /ha/ 或 /ah/ 的變體,基於 /a:/ 是唯一可以出現在詞首的母音,而且子音 /h/ 只會出現在複數詞綴 /-ha/ 中,且如此分析可

以大幅度簡化某些詞語的分析。之後,庫柏斯嘗試證明/ə/的出現是可以藉由子音種類和重音位置判斷的,由此把/ə/也拔掉。最後,庫柏斯認為/a/和/ə/的差別只是嘴巴的開合程度,所以實際上子音可以分為「比較開」和「比較不開」兩種程度,藉此影響後面的母音是/a/還是/ə/。藉此,庫柏斯證明卡巴爾達語是一個沒有母音的語言。

這個學說是否被學術界接受呢?事實上,幾乎不。拉脫維亞裔美國語言學家莫里斯.哈爾 (Morris Halle) 是庫柏斯的最大抨擊者。他指出他所者找出的/ə/在字詞中的出現規則是無法和重音位置預判規則並存的,其中存在重大漏洞。而且把子音分成「比較開」和「比較不開」是一個文字上的漏洞,藉此可以把世界上的任何一種語言歸類於「沒有母音」。不過哈爾也指出,庫柏斯把/a:/分析為/ha/ 或 /ah/ 的變體是十分卓越的,這個觀點也被許多的相關語言學家採用,雖然也沒有達成共識就是了。

總歸而言,雖然庫柏斯的激進假設有許多漏洞,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卡巴爾達語的語音系統還是是十分有意思且值得研究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
撰:張愷宸

參考資料:
Kuipers, A.H. (1960) Phoneme and Morpheme in Kabardian: (Eastern Adyghe). Mouton.
Halle, M. (1970) “Is Kabardian a Vowel-Less Language?”, Foundations of Language, 6(1), pp. 95–103.
Baak, M. (2020) “Kabardian – A Language Without Vowels?”, SIL in Eurasia
Wikipedia, “Kabardian Language”

No comments yet.

Start the conversation.
Like
Comment
Share
Save
Log in to like or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