缠足后的脚有没有符合现代审美的图片?

现在流传的裹小脚的图片,大多是不符合现代审美的,可怕的,畸形的。那么,难道就没有好看的图片了么? 有没有可能是由于一些问题,故意流传的比较可怕的图片?…
关注者
2,172
被浏览
8,662,067
登录后你可以
不限量看优质回答私信答主深度交流精彩内容一键收藏

会提出这种问题的,多半是看了一些明清小说的香艳描绘,因此对古代女子的“三寸金莲”心神往之,然后一搜索相关图片,实在见之欲呕,不免大惑不解,大失所望,对不对?

甚至因此怀疑:「正因为现代社会反对女性缠足,所以但凡涉及此话题下,才故意让那些可怕的、畸形的、不符合现代审美的图片,四处流传,以此让大众心生厌恶是不是?

其实这也没什么丢人的,青春期荷尔蒙过剩,人之常情。

而且宋朝以后,确实有很多古代文人,对这种残害女性身体的习俗,不以为耻,反以为美,啧啧称赞,遗存于流传至今的许多文学作品中。

不必举那些二三流的古代小说了,就以四大古典名著为例:

元末明初成书的《水浒传》里,描绘的北宋末年情形,除了梁山上的扈三娘、孙二娘、顾大嫂这几个女将,其余各个登场普通女子大都是“三寸金莲”:

除了人尽皆知的潘金莲外,其余如张都监的养女玉兰是“绿罗裙掩映金莲”,宋江的小妾阎婆惜,是“金莲窄窄,湘裙微露不胜情”,宋徽宗的情人李师师,也是“轻移莲步,款蹙湘裙”……

而成书明代中期的《西游记》,作者吴承恩更是个深度缠足控,在他的笔下,历史根本没有缠足习俗的唐朝初年,居然已经是人人缠足,甚至居然连塑像上都从来赤脚的观音菩萨,居然连西去取经路上的各国女妖精,甚至西梁女儿国的女王,都是莲步款款了:

  • 观音:玉环穿绣扣,金莲足下深。三天许出入,这才是救苦救难观世音。喜的个唐太宗,忘了江山;爱的那文武官,失却朝礼。
  • 妖精:圣僧歇马在山岩,忽见裙钗女近前。翠袖轻摇笼玉笋,湘裙斜拽显金莲
  • 飘扬翠袖,低笼着玉笋纤纤;摇拽缃裙,半露出金莲窄窄
  • 蹴踘当场三月天,仙风吹下素婵娟。汗沾粉面花含露,尘染蛾眉柳带烟。翠袖低垂笼玉笋,缃裙斜拽露金莲。几回踢罢娇无力,云鬓蓬松宝髻偏。
  • 比玉香尤胜,如花语更真。柳眉横远岫,檀口破樱唇。钗头翘翡翠,金莲闪绛裙。却似嫦娥临下界,仙子落凡尘。
  • 酥胸白似银,玉体浑如雪。肘膊赛凝胭,香肩疑粉捏。肚皮软又绵,脊背光还洁。膝腕半围团,金莲三寸窄
  • 发盘云髻似堆鸦,身着绿绒花比甲。一对金莲刚半折,十指如同春笋发。团团粉面若银盆,朱唇一似樱桃滑。
  • 娇娇倾国色,缓缓步移莲。湘裙半露弓鞋小,翠袖微舒粉腕长。
  • 女儿国女王:眉如翠羽,肌似羊脂。脸衬桃花瓣,鬟堆金凤丝。秋波湛湛妖娆态,春笋纤纤妖媚姿。斜軃红绡飘彩艳,高簪珠翠显光辉。柳腰微展鸣金珮,莲步轻移动玉肢

……所以,某位老先生看不下去《西游记》原著,主张删改掉其中诸如此类的恶趣味糟粕,再推而广之,其实也不是全无道理……

但是必须纠正一个常识性错误,就是人们熟知的,各类惊悚老照片里,那种腿骨弯折、脚趾畸形的【断骨式缠足】,其实历史上非常晚才出现,基本上是清朝开始后才大规模流行,彻底戕害了女性的行走能力,让她们只能“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彻底沦为男性的附属物。

而从南唐李煜开启的、北宋时小范围流行于贵族女子间,南宋、元、明各朝逐渐流行、扩大规模的,其实是所谓的【新月状缠足】:

李煜令宫中舞姬窅娘以帛绕脚,令脚型纤细,脚骨弯曲,脚趾外翻翘起,上翘若新月状,以为美观,

因为脚掌和脚趾的骨骼,并没有和清朝缠足那样断裂,所以这种缠足法,虽然肯定会带来一定痛楚,本身并不影响窅娘这类训练有素的女性去跳舞,也对步行没有太大影响。而且一旦放足不缠,脚型也会迅速恢复。

比如靖康之耻时,宋徽宗之女柔福帝姬逃到南方,战乱逃命期间不再缠足,就迅速变得和寻常民间女子无异,还因此被怀疑其身份。

明朝宫廷招选宫女,入宫后要集体解开纨布,放足,让宫女们可以迅速步趋行走,接受宫中贵人的各种指令。

这都足以证明,这种缠法下,脚的发育是可逆的,肯定造成了类似今天部分穿高跟鞋过度的女性类似的脚趾变型,和长期的脚部疾病,或许还要更严重些,但还不等于是真正的足部残疾。

而宋明时期文人墨客们,包括《水浒传》《西游记》等古典小说津津乐道的所谓“三寸金莲”,也并不是说,缠过的脚真的只有三寸长了,而是给此类缠足女子穿着的特制弓鞋,前三分之一呈翘起状态,使得女子翘起的脚趾能够更舒适进入,这样鞋子落地的平面部分就变小了,只有三寸余长,可置于男子掌中,供其观赏、调笑,以为乐趣。

笔者上述说法,绝不是空口无凭,更不是给宋明各朝的这种戕害女性身体、只为男性取乐的陋俗去洗白,而是尊重历史,实事求是:已经有各类宋明古墓的出土文物为证明了:

此类出土弓鞋的长度,大约有18~20厘米。

而现代中国女性的脚部尺码,33~40码,对应的长度是21.5厘米到25厘米。

而宋明古墓出土的女尸,要么是没缠足,要么也只是脚趾部分向上弯曲,这些都足以证明,至少在清朝以前,令我们现代人触目惊心的各类缠足图片和老照片上的那种缠法,绝非普遍现象。

当然,不排除类似青楼这种风月场所,或者少数贵族官僚男性,对那些完全沦为男性玩物的妓女和女奴,已经开始了变本加厉、一味追求脚部纤小的摧残,最终发展出了脚掌完全断裂,脚趾弯折缩于足心的【断骨式缠足法】,并在清朝以后大规模盛行。

这种残酷缠法,彻底令脚掌残废,而且停缠后难以恢复,彻底废掉了女性的奔跑和快速行走能力,只能缓慢行走,而且走不了多久就疼痛难忍。

华夏民族流传数千年的各类女性舞蹈,也因此失传断层。前朝李煜令窅娘缠足做新月舞,《西游记》里“缃裙斜拽露金莲,几回踢罢娇无力”的女性蹴鞠,都因此成了天方夜谭。

清朝入关后一开始下令严禁缠足,但和剃发令不同,并没有真正认真的执行过,很快到了康熙帝大规模笼络汉人士子的时期,就废除了。

那些一边剃了秃瓢、留着金钱鼠尾的汉人败类们,心安理得地安享“新朝雅政”,一边却疯狂折腾起自家女人,自欺欺人“不忘故国”,——士大夫之无耻,是谓国耻!

而清朝皇帝虽然一直禁止入宫选秀的八旗女子缠足,对此深恶痛绝,但其实另一方面,他们同样对那些被当做玩物的汉人女子的缠足,喜闻乐见。

康熙帝就很喜欢捉一堆癞蛤蟆,扔到汉人缠足宫嫔的脚面上,看她们惊慌失措,闪躲扑跌,以此为乐。

乾隆帝六下江南,一路享用地方官进献的大批汉人女子,“夏雨荷”们不要太多,有个陆氏女子连汉军八旗都没进,最后因抚养新君嘉庆帝,追封仅次于皇后的皇贵妃。

咸丰帝更留下了尤其喜好汉人美女的“三寸金莲”,在圆明园“天地一家春”的轶事。

很多现代人看了相关图片的疑惑,断骨式缠足后的裸足,明明如此畸形、丑陋,为何竟能令古代这些达官贵人趋之若鹜?

首先,黑白老照片的拍摄效果落后,远不能和现代彩照相比。而彩照上的那些老太太,早已上了年纪,少说也有八九十岁了,这个年纪的老人,皮肤自然谈不上还有多光泽、紧致。

而对这些帝王、官僚、贵族男性来说,畸形的小脚,可以满足他们各种不可言状的变态欲望。

从小缠足的女性,娇弱无力、楚楚可怜的模样,更能令他们有极大的征服感和满足感,或是因此雄风大振。

更重要的是,让女性不良于行,从生到死的活动空间,只有一个院子四方天,极大满足了愈发劣质和堕落的士大夫们,对“贞节义烈”的变态追求,所以即使那些自诩君子、不好女色的道学家们,也对缠足大加赞赏,不遗余力大力提倡起来。

清朝之前,“新月式缠足”的流行范围,不过全国1/3地区,以小康以上家庭的妇女为主;

而到了清朝末年,“断骨式缠足”已经推广到了全国各地,甚至那些常年劳作、下地干活的底层劳动女性,同样被强迫缠足,只因若不如此,根本无法出嫁,和不从事生产的上层妇女相比,显然她们所收到的痛苦更远过之。

至于女性因此一生缺少运动,也令她们的骨盆狭窄,生育变得更加痛苦,产妇难产率和死亡率居高不下,就根本没人在意了。

而且,长达二百多年的摧残,令清朝女性纷纷产生了类似“斯德哥尔摩”式心态,将缠裹、保养一对小金莲,当做了人生头等大事,视缠足至断掌、趾折的地步,当成了身为女性的天经地义,然后再将其种种“心得”,一代代传授给自己女儿,甚至哪怕是当时才华见识最优秀的女性,同样不能免俗。

比如清朝女作家陈端生所写的《再生缘·孟丽君传奇》,其笔下女扮男装、出将入相、才华功业不让须眉的孟丽君,竟缠着真实大小只有“两寸六七分”的小脚,(这能走路?更别说从军打仗了),外加白布层层缠裹,然后外穿男式鞋袜冒充男性,更因此被脱靴验身、查验她真实性别的几个宫娥大为羡慕赞叹。书中提及“金莲”的词句不下数百处,皆是作者的欣赏赞美之意。

相比之下,倒是曹雪芹这个男性作者笔下的《红楼梦》,虽写闺阁女儿事,却再没有和前朝吴承恩那样,对金莲、莲步去大书特书,而是尽可能回避了,或许也有明、清两朝的缠足,其实残酷程度大不相同的缘故,实在于心不忍

而率先对缠足持批评、抨击态度的,大力呼吁放足的,同样是少数已经觉醒的先进男性。维新变法前期,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发起了“不缠足会”,率先给自己的妻女放足。

虽然清朝统治者对八旗女子的缠足还在坚持严禁,但是另一方面,其实她们一样因为所谓“爱美之心”,想出了变通法子,就是把缠足禁令变通为“禁止断骨式缠法”,而同样常年用布条去缠裹足部,令其尽量纤细,即所谓“旗装脚”或者“刀条儿”,其实倒可以说是,部分复古了清朝之前汉人女子的缠足方式。

根据出宫宫女的回忆,慈禧太后这个高居帝国顶端长达半个世纪的女性,一样常年缠着“刀条儿”,每日沐足时,对脚部护理和保养十分细心。虽然她也在清末新政中,于1902年再次下令举国严禁缠足,当然肯定针对的是汉人女子的断骨式缠足……

相对开放的南方沿海各省积极响应,「闽粤缙绅之家,妇女不缠足者,十已七八」。广州城「放足者十有八九」,此时官方政令仍以劝诫为主。

而民国建立后,和剪辫运动同一时期,开展了更大规模的禁止缠足运动,中上层的城市妇女率先放足、也不再给女儿缠足了,视为新女性进步的首要前提。

众多上层男性和先进知识分子,不再视小脚为美,而将之视为落后陋俗,择偶观念更倾向于未缠足的新女性,更直接断了缠足风气蔓延的根源与基础。

当然,几百年流毒不是那么轻易能消除的,在各个落后边远农村,缠足陋习依旧有大量遗存,虽历时数十年,依旧未竟全功,今天网络流传的那些惊悚照片里的受害老人,多半诸如此类。

一直到新中国成立后,在秦汉以降两千年后,再次实现了国家政权下至乡村,才彻底终结这一陋习,彻底拯救了广大中国女性。

而时至今日,某些人出于各种无聊动机,或者纯粹给古代男性欺压、玩弄女性的变态行径去洗白,鼓吹什么「古代缠足=现代高跟鞋」,如此谬论,就如将吸烟和吸毒对身体的危害混为一谈,实在不值一哂。——西方欧美文明的弊端,我们要清醒认识与反对;但绝对不是反回到落后封建皇朝的立场去。

最后,回到正题,清朝断骨式缠足后的图片,哪怕用最高明的ps技术去美化,想要得到“比较符合现代审美的图片”,也是很困难的:

网络搜集所得,慎入!

至于非要觉得这种图片,竟比俯拾可得的各类玉足美腿图更好看,只好说:审美观太异于常人了。

对照:现代足模美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