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kky Chien
整理by ChatGPT
操弄群眾的人,最後被群眾踐踏,這難道不是理所當然的嗎?
葉丙成的問題,不是他是網紅,而是他根本沒有當網紅的能力。他的公關危機處理之拙劣,讓人不禁懷疑這個人是否真的理解「媒體時代」是什麼。一般這種程度的爭議,第一時間刪文道歉、拉開距離、發幾篇「我家貓好可愛」的廢文,事情也就過去了。但他不僅不處理,還到處跑演講、封閉提問空間,每場都想多講半小時,像是在身上插旗,高喊:「來抓我啊。」
這種操作,任何一個稍有經營的網紅看了都只會搖頭。
網紅,其實就是新媒體時代的藝人。張菲選妃、豬哥亮講黃腔,說到底也是陪伴一代人生活的一部分。藝人靠販賣隱私,靠說出我們不敢說的話,最終仍可能贏得尊敬。而現在,只要有創意、內容夠爆,即使沒資本也能成名。問題從來不是網紅,而是——葉丙成不是。
他既沒腳本,也沒品牌意識。他想當網紅時就貼上「次長」的標籤,想當爸時又撕下來。問題是:這些標籤不是貼紙,是責任。他用身份切換來逃避問責,卻從沒正視那個自己。
更諷刺的是,他獲得的寬容遠比其他人多。我們看到校長、教授輕聲細語地體諒他是次長,卻從沒見過這些同理施予那些無權無勢之人。
他不費吹灰之力就拿到的能見度,是別人要拼死累積的群眾基礎。他沒有走過網紅該走的路,卻用教授、官員的信用,低價出賣了政府僅存的公信力。他不是斜槓的典範,而是體制資本的掮客。
而當他說出「能力不等於學歷」這句話——如果是一般人說,無妨。但作為教育部官員,他的職責正是讓「學歷」與「能力」有所連結。如今少子化導致學歷普遍貶值,他不思改革,反而開心地拆自家招牌,自創一個求職網站,把教育部丟在地上踩。
但最可悲的是——這些問題,與他是否關心學生、是否有教育熱誠,並不衝突。他或許同時是一個真誠的人與一個搞砸事情的人。他的偽善與他的善良,並不互斥。
可這無濟於事。一個沒有能力卻自認良善之人,這終究會是他最後的去處。
All reactions:
1 comment
Like
Comment
Most relevant
John Pai
WHO CARS?
Wei-ting Jonas Chan
John Pai We card (買酒請出示身份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