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鸣丨“腆着脸”错了吗?干嘛非得“觍着脸”?

2007/4/10 12:34:40 新华社   字号控制:[ ] 投诉/举报

《咬文嚼字》(2018年第3期)《火眼金睛》栏目中有一幅图片,图中文字是“还腆着脸到老子这来支粮支饷”。其中的“腆着脸”,《咬文嚼字》认为是错的,应作“觍着脸”(见同期第37页的“《火眼金睛》提示”)。“腆着脸”这个写法果真是错的吗?

“tiǎn着脸”这个说法生活中很常见,意为厚着脸皮,说得文绉绉点儿,就是厚颜。这个“tiǎn”字应该怎么写?笔者查阅了目力所及的各种辞书,得到几种不同的说法。第一种说法是应写成“腆”,如《汉语大字典》(2010年第2版第2238页)、《辞海》(1999年第5版第2012页)、《汉字规范字典》(魏励主编,商务印书馆2016年第1版第419页)。第二种说法是应写成“觍”,如《现代汉语词典》(2016年第7版第1297页)、《新华字典》(2012年第11版第493页)、《现代汉语规范词典》(2014年第3版第1299页,字形为繁体的“覥”)。第三种说法是写成“腆”“覥”皆可,如《汉语大词典》第6卷第1331页的“腆”字和第10卷第339页的“覥”字,均有“厚颜”之义。第四种说法是除可写成“腆”外,还可写成“?”,如《辞源》(2015年第3版第3386页和第4434页)。

综上,“tiǎn着脸”的“tiǎn”至少有三种写法:“腆”“觍”“?”。那么应该以哪种写法为准呢?《现代汉语词典》(2016年第7版第1297页)“?”字有两个义项,第一个义项是“形容人脸”,用例如“?然人面”,第二个义项是“同‘觍’”。曹先擢、苏培成二位先生主编的《汉字形义分析字典》(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版第522页)“腆(觍)”字释文说:“形声字,从月(肉)典声。异体作觍,从见典声。”可见,表“厚着脸皮”义的“?”是“觍”的异体字,“觍”又是“腆”的异体字。值得注意的是,在2013年由国务院公布的《通用规范汉字表》中,能查到“腆”(字号5230),查不到“觍”和“?”。也就是说,《通用规范汉字表》主张写“腆”,不主张写“觍”和“?”。

这样看来,将“tiǎn着脸”写成“腆着脸”不但不错,反而比写成“觍着脸”或“?着脸”更规范。笔者猜测,《咬文嚼字》之所以认为“腆着脸”这种写法是错的,可能是因为依从了《现代汉语词典》的说法。在语言文字规范化方面,《现代汉语词典》的地位无可非议,但凡事都不能绝对化。笔者认为,“腆着脸”这种写法至少不应算错。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作者:戴金旺

 

搜索 腆着脸 觍着脸 在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