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eate
Notifications
Profile
Pin
Back
A Threads user's profile picture
Scroll up to see original post
moose_bookstore's profile picture
▍北漂台灣~山口洋客裔的遷徙✈️ ​ 之前有介紹過,店長永華的媽媽阿秋,是來自 印尼山口洋 的客裔,而除了阿秋以外,同期也有許多當地婦女移居台灣。洞友們或許會好奇,為什麼是這群人?又為什麼是來到台灣呢? ​ 這可以追溯到印尼山口洋的人口組成特色──在那裡,有六成的居民有著華人血統,並以 #客家人 為大宗。不僅文化、生活習性、語言與台灣相近,隨著1970年代開始的政經趨勢,更促成了眾多印尼山口洋婦女成為 #婚姻移民 ,並因為地緣關係在台灣建立起一個個社群 👨‍👩‍👧‍👦🏘️ ​  
Translate
写真の説明はありません。
Like
14
Comment
4
Repost
Share
moose_bookstore's profile picture
▍獨樹一格的山口洋客家話?!💬 ​ 山口洋的華人們多以 客語 交流,但聽起來又和台灣有些不同。來自中國廣東的河婆腔,融合了馬來、印尼、荷蘭等不同國家的語彙,形成了獨有的 #山口洋客家話 。 ​ 永華從小就聽著阿秋的客語長大,直到看了客家電視台,才意識到自己所習慣的客語,跟台灣大部分人熟悉的客音有所差異,也有許多台灣客語中沒有的詞彙!🤩 ​ 例如「水泥房子」在山口洋客語中被稱為「席門屋」,其中的「席門」就經過了荷蘭語和印尼語的轉化;而調研小隊也發現,類似的特殊語彙還有很多很多,山口洋地區的客家話就此形成……  
Translate
写真の説明はありません。
Like
1
Comment
1
Repost
Share
moose_bookstore's profile picture
​ ▍結合多元文化的美食天堂🍜🤤 ​ 山口洋客裔也有著相當豐富的美食文化,例如娘惹糕 Nyonya Kue、客家菜粄 Choipan 、印尼千層糕 Kue Lapis、炒粿條 Kwetiau goreng 等。這裡的食物同樣受到了客家、馬來西亞、印尼、荷蘭、回教信仰等影響,多元文化的碰撞下,好看、好吃又超有特色的美食在這裡都能找到!👀 ​ 而關於食物名稱,在目前的台灣社會中眾說紛紜,尚未建立起一套通用的對照語言。例如 Google 「印尼千層糕」,就可能出現兩種以上的結果:一種偏向西式甜點的千層蛋糕,一種則更貼近我們所認知的娘惹糕。 ​ 這種有趣的差異還有很多,洞洞也希望能藉由接下來的活動,增加彼此對印尼食物的了解,進而建立一套系統性的整理!✍️ ​ ​  
Translate
写真の説明はありません。
Like
1
Comment
1
Repost
Share
moose_bookstore's profile picture
▍洞吃洞吃!一起來白鹿洞邊吃印尼美食邊聊天🙌 ​ 白鹿洞即將在9月20日(五) 19:00 舉辦一場料理會,除了會將這些特殊的印尼風味美食帶給大家以外,當天同時也是我們的飲食系列講座。這次邀請到家族也來自山口洋的藝術家張剛華,來和大家一起聊聊這些食物帶來的記憶!本次分享會名額有限,意者請手刀報名,也歡迎大家帶身邊的印尼山口洋朋友一同參與✨ ​  
Translate
写真の説明はありません。
Like
2
Comment
1
Repost
Share
moose_bookstore's profile picture
報名表單:forms.gle/pShL8… ​ ▀▄▀▄ 唐人的美食番▄▀▄▀ ​ 師大白鹿洞年度特展X料理會X系列講座 ​ 🥢【系列講座1 】 時間| 9/20(五)1900-2100 ◍唐人的美食番——山口洋料理分享會 總鋪師|阿秋、美雲 ◍講座:飄洋渡海的美味關係!有請山口洋兩代對談 講者|藝術家 張剛華(家族來自印尼山口洋) ​ 山口洋 印尼 Singkawang # Indonesia #美食 #客家 #師大 #裡師大 #白鹿洞  
Translate
写真の説明はありません。
Like
1
Comment
Repost
Share
1
Log in or sign up for ThreadsSee what people are talking about and join the conversation.
Instagram
Continue with Instagram
Log in with username inste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