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omas Wan
不曉得教育部官員是否知道, 台灣國中生流行小紅書APP已經一陣子了. 無他, 人家的Content誘人·美妝, 話題, 娛樂.. 上面努力把關教科書. 殊不知人家早就跑進來拉攏人民群眾.
到底什麼時候台灣才能有獨立個人資料保護監督機關?. 數據治理是數位經濟市場重要底層. 台灣沒有數據治理就不會有真正的AI暢旺. 無他, 數據也需要信賴(Trustworthy, Sustainable, Inclusion)架構. 數據治理不是監理, 也不是特許. 建立好的數據機制要看成是拼經濟, 而不是加成本.
台灣出口商品服務進歐洲, 可以出合規的成本, 但是另一方面大家擔心在台灣個資管太嚴影響經營成本. 也是很諷刺的事情.
緣起於健保個資使用的釋憲官司, 憲法法庭審判最後要政府三年內針對個人資料保護的獨立監督機制進行修正. 下任總統選舉我就許這個願, 誰的政見是要把這個完成, 我就投誰 XD.
歐盟短短三年立了五法, 美國短短兩年卡了晶片與科技技術.
中國還短暫保有場域應用領先, 美國國安會的AI競爭, 應用五要素.
三張牌已經各顯神通. 接下來就看數據還有軟體與演算科研.
All reactions:
Like
Comment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