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川普當選後,出現了一波反思民主的熱潮,在這波作品中,我認為最有見地的是David Runciman的How Democracy Ends一書,台灣譯本今年出了新版。
當前民主所面臨的挑戰,與其說是武力推翻民主的政變,不如說是在民主體制中「以民主顛覆民主」的隱性政變,也即在保留民主外貌的同時,破壞體制中的憲政平衡,「這些政變無一需要士兵在暗夜潛行,逮捕政府要員。因為這些政變要不是由政府自己進行,就是被裝扮成不是政變」。
可以說,該書出版後發生的軍事政變,諸如緬甸政變與韓國政變,其實都太傳統了,過去的軍事政變「為了成功,有必要清楚表明民主已經是過去式」,可是,真正更麻煩的是「必須假裝民主仍舊安然無恙」的政變。
「我們的政治想像力被過時的民主失靈意象糾纏住」的警示貫穿全書,這也是為什麼Runciman認為過去民主崩潰經驗的幫助有限。確實,我也認為重提威瑪舊事,除了貧乏的影射小鬍子外,沒什麼現實意義。
書中提到的狀況多是行政權的擴張以及當權者對選舉的操弄,畢竟國會獨裁式的政變對西方學者來說,也許真的難以想像,台灣民主所面臨的挑戰既不獨特,但也因為中國因素顯得非常獨特。
「民主自己政變自己」的成因很多,民主自帶的過度自信基因、民主「中年」的治理困境以及傳媒環境的改變等等互為因果,各自惡化。
All reactions:
18 shares
Like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