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安德森的逝世日,當年速譯了一篇悼念文。《想像的共同體》在吳叡人老師的助推下,成為一代人的精神啟蒙。不過,敏銳的讀者也一定會意識到,儘管民族主義的基底是「舉目所及,人人皆是」的反帝國精神,但安德森談的民族主義,卻從來都無法支持任何「純粹的」民族論述,「想像」始終是一個在有形的朝聖之旅,以及因為書報小說(在當代自然是社群媒體)的全球流通導致的無形模仿比照之間,偶然生成的產物。
「在他重返印尼這段期間,安德森與一個青年華裔共產黨人重聚,他曾經跟著蘇迪曼一起受審,安德森一直以為這個年輕人已經跟蘇迪曼一起受戮,他奇蹟般地活了下來,代表蘇哈托政權並無法抹除一切。安德森最知名的作品《想像的共同體》,就是從印尼歷史的磨難中漸漸成形的。一個像是印尼這樣,由不同族群構成的多元民族,是如何團結在一起的?為什麼他們有時候會分崩離析?而在遼闊的大國,又是什麼讓人民免於相互殘殺?而為何民族的凝聚有時候會失敗?對安德森來說,這些都是他深刻浸潤印尼歷史而生的問題,從來都不是抽象的問題。」
All reactions:
1 comment
14 shares
Like
Comment
Share
Most relev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