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本書的「燃燈者」們邀推薦序,這本文集誕生於十年前的那場運動,理論的書寫從來都不是真空於時代,也不是空洞的益智與勵志,敏銳的讀者一定能從文集中主題與關注各有不同的篇章中讀出「燃燈者」對我城的熱愛。
「燃燈者的文論並非任何意義上的政治宣傳,更非特定哲學,乃至於政治立場的表述。燃燈者小心翼翼辨認出那些「極為隱蔽的鉚釘與縫隙」的位置,他們一如至今仍身分成謎的「隱形委員會」,所宣告的是「致我們的朋友」姿態。迫出界限處境的「哲學」所懷抱的是對於城邦的愛,就像帕托什卡深切的覺悟,「對於這般悲慘境地的哲人,能用什麼方式幫助別人?用哲學的方式,在城邦的輪廓中進行哲學思考,哲人能夠在此生活,關照靈魂者也能在此生活」。讀者會在燃燈者們對公共神學、對愛的技藝、解放的教育、以及種種文藝的書寫中,深切感受他們對城邦、對我城的熱愛。於是,沒有政治教條,不是學理的灌輸,更不是某些自詡自由主義者樂以憂忡的心性勵志話術。燃燈者敞開了語言的空間,每一篇文論都是一個節點,連結出全新的潛在言說網絡的節點,燃燈者所交流的是語言原初的神聖形式,一種純粹的可溝通性。」
All reactions:
6 shares
Like
Comment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