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高興這本《林茂生文獻選輯》終於出版,是「臺灣哲學百年論叢」在繼《洪耀勳文獻選輯》、《廖文奎文獻選輯》之後的第三本出版品,有興趣的朋友請多多支持。
我在這本選輯中貢獻了一篇論文〈解殖的政治教養:林茂生與「福爾摩沙民族」〉,摘錄如下:
「不若法農,在林茂生筆下,沒有殖民世界中那因為一分為二而彼此緊繃,往往蓄勢待發的張力狀態,沒有類似「狂熱(fervor)是無力者選擇的武器」、「我們則燒熱人的身體並出發而來到這個結果:通過自體燃燒維持火熱的人類」 這類狂暴的革命言語,只有中道、幽微與委婉的實用論與教育理論修辭,林茂生在書寫上完美迴避了那因為緊繃的張力而勢不可擋的暴力衝突,即便現實中的國家暴力依然摧毀了他的肉身。林茂生的「民族論述」或許存在著各種「乖離」的要素,但在這些表面看似乖離要素的並進中,卻不難一窺其堅定的福爾摩沙民族論述,而其論述中自成一格的理論與修辭配置,更是值得細細深思與解讀。承認日本文明的優越,接受日語的實用性,所映襯的是福爾摩沙民族內在的自體建制,而商貿的文明與帝國的國家機器,都沒有將之毀棄的正當性,台人在既有教育體制中的弱勢,也不過是其不平等受殖境地,無從自為政治領導志業的反映,對於現代教育理念的反思,所投射的正是台人處於受殖境地因而自體分離的生命狀態。在林茂生筆下,少以受殖自述福爾摩沙民族的處境,然而,在其細緻擺佈的委婉修辭之下,卻是福爾摩沙民族所必要的解殖關懷,對於始終居於帝國邊緣地緣政治的弱勢民族來說,一個民族如何可能?一個民族如何抗拒商貿與帝國的支配?則終究是無法迴避的政治教養習題。」
All reactions:
1 comment
3 shares
Like
Comment
Most relev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