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facebook PLURK twitter 

有許多人,就是生在好環境。
父慈母祥,弟兄姊妹充滿手足之情,經濟良好,衣食無虞,萬事美麗。
對此,我滿心地感謝上帝,一切都是祂的恩典。


但是,也有很多人,就是生在不好的家庭環境中。
家中充滿暴戾與暴力,恐懼四處橫行,飢餓如影隨形,別人有的我家都沒有。
對生長在這樣環境下的基督徒,我有些話要說。


上帝會不會做錯事?


上帝為何讓我生長在這樣的家庭中?
(請留意,我這問題,不是質問上帝不公,
而是思索上帝祂是不是要我學到些什麼、做些什麼?)


不要以為全世界只有自己最苦,
錯了!
當聖靈打開大家的眼睛,大家就會發現,永遠有別人比我更苦。
重點來了:
如果,比我更悲慘的人,都能掙脫這一切心理的傷害,
那麼,靠主的力量,我也可以。


我們,可以口中不斷說「哈利路亞!感謝主!讚美主!」,
我們可以每天說一百次、一千次、一萬次;
可以逢人就說、大聲說、流淚說,做見證時說;
但是,我們依然可以同時在心中繼續不斷埋怨神:
為何要讓我遭遇這些事?


我們可以口中不斷說著「我原諒這些人了,我饒恕這些人了」,
但是,我們心中,真的饒恕了嗎?
如果,我們依然常在回想父母對我們的傷害,
那麼,我們是用什麼心態來回想呢?
我好可憐?
我父母好可惡?
上帝為什麼對我這麼不好?
還有很多,我不多說。
但我要提醒,請捫心自問:
回想這些時,我們心中充滿的,是感謝嗎?


我不是說都不用回想過去的傷害,請不要誤解。
但是,糞便,需要常常去扒嗎?
真正癒合的傷口,需要一再去打開嗎?
如果真的饒恕了,靠主得勝了,為什麼仍不斷去回想呢?


回想過去家庭造成的傷害,是為榮耀主嗎?
如果,『榮神益人』,仍不能在我們心中成為很重要的部分,
那麼,我們的靈性,還有很多、很多、很多要學習的。


『所以,你們或吃或喝,無論做甚麼,都要為榮耀神而行』(林前10:31)


弟兄姊妹們,當我們說起這些過去家庭的傷害時,
如果心中仍不能平靜,
那麼,坦白說,您,真的得醫治了嗎?
我很懷疑。


在上帝面前,
我們不能用『我父母、、、』,
不能用『我家、、、』,
不能用『別人、、、』來當理由的。


在上帝面前,只有『我』和『祂』二個。


我們,如何對上帝回答『我、、、』?

 

小小羊
 

 

 

    創作者介紹
    小小羊

    基督教小小羊園地

    小小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0) 人氣(475)

    留言列表 留言列表 (10)

    發表留言
    • 鴿子
    • 主日快開始了.. 簡短描述,若有不週全之處,敬請見諒,之後再補述

      當我們以原生家庭來探討一個成年人生長的背景,以及他個人特質的形成時,許多事証可以反應出來兒時,甚至青少年時期,甚至現今一直持續的一種壓抑狀態,反映出來的行為!然而,許多人選擇逃避面對,當然,那時短暫性的治療方法!

      神既設立家庭,使得父母應按著神的心意教養孩子,然而,應著不識神的父母,自當不知如何以神的道來教養他們的小孩,所以多產出憑私欲管教..既是憑私欲管教,就以自己為標準,這也就成了家庭傷害的來源.

      我的父親在我兒時,常常打我,甚至是近乎羞虐的方式,脫光衣服,將我吊在樓梯口,打完了還不放我下來..也多次毫不留情的甩我耳光,以言語羞辱..我就是在這種兒時回憶中長大的..教會在某一次父親節的主日回應中,講員以饒恕為主題,要我們饒恕生身的父,我的心激動不已,我不知如何饒恕起,在聚會中,我不斷落淚..會後,我打了一通電話給我父親,雖然我難以啟齒,我最後還是講了「爸爸,我愛你」我選擇從心裡饒恕,重新接受他是我生身的父..他先是愣了一下,只是用台語回覆我一句「你是喝酒了嘛?」當時這一幕,至今我仍記憶清晰...我選擇了踏出饒恕了這一步

      今年端午節,我回家與父親一起過節...我們一起去吃飯...將近15年吧!我們未曾如此親近過...

      若說過去的這些傷害的記憶給了我什麼益處,我只當說「當我也為人父時,更曉得如何去當一個父親」
    • 疑惑
    • 糞便,需要常常去扒嗎?
      真正癒合的傷口,需要一再去打開嗎?
      如果真的饒恕了,靠主得勝了,為什麼仍不斷去回想呢?

      問:
      如果有人根本就還一直還在糞坑中呢?
      我想沒有人真正愛扒,或自揭瘡疤。
      有的只是有些人已經接受主、到教會了,
      但是回到家,
      還是要面對沒有改變的環境,沒有改變的家人。

      不知鴿子現在是不是已經不再跟父親住
      或早已脫離那種環境所以較能夠釋懷了?

      當然我相信一定有人能仍在泥沼當中靠主還是常喜樂,
      但比例有多高?
      請不要把那些還是無法釋懷的人當作罪孽深重
      或當作跟神關係「根本」不好或認為「根本」還沒得醫治,
      尤其更不該由「根本」沒身歷其境的人來說。

      受醫治並不是那麼容易的,
      復原也不是在短時間就突然好了,
      昨天還抱怨連連,
      今日就突然大讚「哈利路亞」,
      神的醫治不是像治感冒的特效藥。
      醫治的過程,是昨日比今日好,
      明日比今日更健康,
      在過程中,還是需要適時說出過去的痛苦和傷痛,
      但發作時間越來越短,次數距離越拉越長。

      我想連上帝都能包容那些質問祂的人,
      因為,祂自己會給愛祂和祂愛的人答案。
    • 小阿婆
    • 我遇過幾個信主多年的基督徒
      在教會也擔任一些重要服事
      表面看來他們各方面可以說是合乎[聖徒體統]

      但是 與他們越深交往 越看見
      在宗教禮儀的包裝下 他們的內心仍然被某些陳年的傷害緊緊轄制著
      他們可以勸導其他同樣受苦難的信徒 要交託主

      但他們覺得自己所遭遇的痛苦程度幾乎世界無人能比
      所以 他們總是以自憐來纏裹自己
      其實 他們也知道問題癥結 但他們的心不肯受安慰
      他們也聽過無數次許多人走出受傷陰霾的見證

      但他們並不積極脫離悲情
      許多時候 他們向人傾吐心中的苦毒 渴求得到別人的安慰
      但是多年來 講來講去都是同一件事

      我想~大概這篇文章的作者是針對這樣的人寫的吧?!
      我也能肯定~如果作者「根本」沒有身歷其境
      那他根本就寫不出<a href="http://blog.roodo.com/yml/archives/cat_144663.html" target="_blank">成聖之路</a>這一系列文章

      唯有經歷過的人~才能由衷發出肯切勸勉---
      如果,比我更悲慘的人,都能掙脫這一切心理的傷害,那麼,靠主的力量,我也可以。-----

      大家都知道癒合需要時間~
      但如果有人常常將紗布打開來摸摸傷口~
      豈不是更遲緩癒合進度呢?
      是不是令旁人更憂心呢?
    • 小小羊
    • 小阿婆剛剛已經做了一些解釋。

      基本上,我當初寫出這篇文章,主要是針對兩種對象,特別是第二種:
      1.常常把自己苦難掛在嘴邊,一直反覆講、經年累月講的人。
      2.宣稱自己已經得醫治,還到處做見證,但大家卻可以發現他並未真正從苦毒中獲得醫治的人。

      這兩種人,我想,教會中一點都不少見。

      這篇文章,不是針對這兩種人:
      1.還沒從苦難中出來,但不會成天講自己有多苦多可憐的人。
      2.內心的創傷還沒真正得醫治,但不會到處去見證自己已經得醫治的人。

      請再仔細讀一次文章,一句一句讀,應該不難懂我要表達的意思才對。
      在這篇文章裡,應該找不到這種觀念才對:
      『把那些還是無法釋懷的人當作罪孽深重或當作跟神關係「根本」不好』。

      至於是不是真正得醫治,看看我文章所舉的例子吧?
      有誰會覺得那樣的信徒,是真正已經得醫治的嗎?
      還沒有真正得醫治,就已經四處在做見證,誇大見證的內容,這豈不是現今教會裡很常見的現象?
      我覺得更可怕的是,如果連很多信徒也對這種不實見證、誇大見證不以為意,那表示偏差已經很嚴重,嚴重到大家都不覺得那是犯罪了。

      至於我這篇文章,是唱高調、自己根本沒經歷;
      還是自己有身歷其境,深知受苦者苦難,
      則由讀者自己判斷了。
      其實,這篇文章,我原本有講自己的。
      但後來覺得,實在沒什麼了不起,所以刪除與自己有關的部分。

      一篇文章有沒有生命,文章有沒有力量,文章有沒有屬天的信息,
      讀者自己可以去體會。
      但我必須說,不管是講道還是文字,
      講的人,如果自己不相信、誇大、高估自己的信仰狀況,那麼,敏銳的讀者與聽者,會看見內容的華而不實、毫無生命的。

      很多牧長的文章與講道不能感動人,原因之一就是:他自己根本沒有活出他所講的那種生命,卻講超越他真實信仰狀況的道。
      一個愛錢的牧師,講叫大家不要愛錢的道,這會有力量嗎?
      一個重視物質生活的牧師,講叫大家不要看重視界的道,這會有生命嗎?
      然而,一個已經視金錢如身外之物的牧師,講出不要愛錢、不要愛世界的道時,那就有生命、有力量了。
    • 鴿子
    • 真實的饒恕是在於你與加害者之間關係的調和,而不是口裡的言語或只是表面的行為,也能真實的面對『傷害真實的存在』,當在教會諮商輔導中,「遺忘」是一種方式,正如有人選擇生活忙碌些。
      事件是真實的存在你的回憶中的,除非人將大腦前葉割除,不然對人來說,只要是對你具有意義的回憶,一定都會在某事件的觸發中回憶起。但這個觸發,則是關鍵的一件事,你若已經能釋懷,你則能面對。曾經有被性侵的女孩,在漫長時間中沖淡了這回憶,但偶爾一次某個男性身上散發出來的味道,與記憶中當時性侵她的男性的身上味道一樣時,她則歇斯底里無意識的做出抗拒的行為表徵,這意味什麼?這意味她並未從這恐懼的回憶中走出來。在我些許的教會諮商輔導的經驗出指出,適時的引導人面對事件是必要的,這不是傷口灑鹽,也更不是扒糞,反過來說,是面對傷口存在,糞便存在。
    • CLAIRE
    • 我喜歡這一篇文章跟回應,
      因為,都是這麼誠心的面對自己

      對受過傷的人而言,的確是不容易!
      但我相信,願意面對的人,基本上他已經走出過去。

      我實在看過太多人口頭上說「不在乎」
      然後變得憤世嫉俗,更慘的沒過幾年就得憂鬱症。

      當然,你也可以想見,這種人一開始就把旁人的好意拒絕到千里之外
      並不是沒人安慰他。

      面對自己,本來就不容易...君不見台灣有多少人是藉著刷卡在滿足自己?
      其實是不願意面對痛苦!

      喜歡小小羊的說法,充滿「人性」!
    • 無名
    • 教會諮商輔導中

      如果當事人就是要去談 先前家庭傷害 的事...那當然沒話講

      如果當事人要去諮商的事 跟原生家庭 風馬牛不相及 就只談要諮商的事 不必把原生家庭也扯進
    • 主僕人
    • 好消息頻道 (Good TV) 的講員 Joyce Meyer, 就談過她年輕時曾被父親強暴過,後來信主走出來,也帶她父親信主。
    • 小小羊
    • 喬依絲麥爾,閃遠點比較好。

      當牧師家裡的馬桶,是台幣七十萬時,
      我對這種牧師,會保持距離。

      一個商人,因為『經商』賺大錢,馬桶七十萬台幣,
      這是個人自由。
      一個牧師,因為『宗教』賺大錢,馬桶七十萬台幣,
      我不知道大家如何看。

      假使大家覺得宗教賺大錢無妨,
      那我也沒話講。
      但我一直謹記聖經的嚴厲警告:
      『他們以敬虔為得利的門路』(提前6:5)

      這種成功神學的牧師,我們小心謹慎一點會比較合適。

      對Joyce Meyer她年輕時的傷痛,我寄予同情。
      但回到我文章本體說的----
      不管一個人過去家庭狀況如何,
      現今自己犯的罪,都是自己犯的。

    • 訪客
    • 一點個人經驗。

      向別人傾訴其實很難獲得你想要的安慰的。
      我自己的經歷是,跟別人講我小時候遭遇的精神虐待,聽者有些覺得不以為然,
      「確實很過分,但又沒有什麼物理傷害,那些屁話你一隻耳朵進一隻耳朵出不就行了」
      旁人有時很難理解,對於一個還沒有獨立判斷力,完全處於依賴地位的小孩來說,那些屁話里的一句就足以讓天塌下來了,更何況經年累月。
      另外一些則戴上有色眼鏡看我,覺得我在那樣的環境下長大不可能成長為一個正常人。
      所以「跟別人講」這件事情本身就沒有什麼益處(除了非常可信的咨商),我知道這一點後就不再跟別人講了。

      那麼如何勝過呢? 我的經驗是主動去補習童年時缺失的訓練。

      上帝的恩典讓我沒有在成年之前死於自殺,
      還賜下特殊恩惠,讓我能靠耶穌得救。

      耶穌是無罪的,卻為我們所有人的罪承受了最重的刑罰,
      我們遭受的不公,沒有能與之相比的,
      我們的委屈交託給他,他沒有哪一點不能理解,不能安慰的。

      別人確實對我犯罪了,但我自己對耶穌所犯的罪更甚。
      不提其他方面,就面對傷害這件事來說,我在心裡用徒勞的自我防衛築起偶像,用自欺、麻木、放縱、絕望來敬拜它。
      耶穌仍然沒有放棄愛我,保守我,沒有停止為我代求。
      我有什麼理由不用愛他,遵守他的命令來回應呢?

      但是「你們願意人怎樣待你們,你們也要怎樣待人」做起來真的不容易的。
      我幾乎沒有「你們願意人怎樣待你們」的概念,
      我完全不知道健康的,有良好互動的人際關係是什麼樣子的。
      別人父母諄諄教導、辛苦訓練小孩做的事情,我小時候從來沒練習過,或是被強迫做相反的事情;
      我也沒見過好榜樣,只見過壞榜樣。
      這也是別人會認為在此種環境下長大的小孩不能成為正常人的原因。
      那我怎麼辦?只能趕緊去補課啊!

      留心學習如何建立和維護關係,改正錯誤的情緒反應和處理情緒的壞習慣。
      成年人再開始練習這些事情確實是很難的,因為一般人不會對成年人的錯誤和不得體有太多耐心。
      但我在教會看到了許多敬虔的好榜樣,使我可以近距離效法他們,他們也常給我出自愛心的幫助,
      在這個時代,影音文字資料隨手可得,也可以很方便地找到出自良好信仰的自學材料。

      順服和悔改帶來的喜樂,才能阻斷過去傷害對我們現在和未來的影響,最終過去傷害就變得不值一提了。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登入留言

    登入可留悄悄話
    其他選項
    • 收藏 收藏 hover
      已收藏
      0
    • 推文 推文
      0
    • 留言 留言 hover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