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che)AI伺服器賽局剛起跑 系統能力落後對手輝達 砸千億元併ZT 看懂超微的爭鋒戰略 - 今周刊
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美股 行事曆 年金 00891 房地產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Arm架構高算力筆電 七成仰賴它的系統 深耕開放式架構 系微今年迎AI PC大浪

系微總經理莊鈴文看好AI PC以及BMC兩大產品線的長線發展。

王子承

科技

攝影/劉咸昌

1447期

2024-09-11 13:31

立足台灣的軟體公司系微,憑著不斷挑戰規則、推動技術變革,成為全球筆電供應鏈要角,更搭上AI PC熱潮。它的下一個夢,是再次打破市場結構,搶占伺服器大餅。

二○二四年以來,科技產業的最熱門話題,當屬可執行生成式AI(人工智慧)功能的裝置:AI PC。六月初的台北國際電腦展(COMPUTEX TAIPEI)上,華碩、宏碁、聯想等一線筆電大廠,各自推出符合微軟規格要求的AI PC。

 

第一波面向消費者的AI PC,搭載的是採Arm架構的高通處理器;但讓這批高算力筆電得以順利開機運作的BIOS(基本輸出入系統),有七成來自台灣軟體公司——系微。

 

  • BIOS :Basic Input Output System,基本輸出入系統是電腦啟動時不可少的關鍵軟體,負責硬體啟動和載入操作系統。

 

可別小看這個與硬體整合、用來驅動作業系統的程式,外資券商傑富瑞(Jefferies)研究預估,AI PC BIOS產值,未來八年年複合成長率(CAGR)將高達二九%。系微今年上半年營收、獲利因此雙雙創下歷史新高。

 

26年間不斷挑戰市場規則

突破品牌商與兩大強權結構

 

「今年對我們來說,是一個收穫年。」頭髮半白的系微總經理莊鈴文,話說得簡潔俐落。但短短一句「收穫年」的背後,藏著一個本土軟體業者,二十六年間不斷挑戰市場規則,推動技術變革的故事。

 

時間回到一九九八年,從事記憶體、晶片代理銷售業務的系微科技董事長王志高認為,半導體產品銷售不能缺乏客戶Design-In(設計導入,將產品導入另一家公司的產品設計中)的軟體能力,因此透過併購美商系騰(SystemSoft),切入BIOS產業;原本擔任系騰工程部經理的莊鈴文,也隨著加入系微團隊。

 

系微創立時雖獲得當年的半導體霸主英特爾投資,但當時全球的BIOS市場,由美商安邁(AMI)與費尼克斯(Phoenix)宰制,兩家公司合計市占率超過九成。

 

夾縫求生的系微打從一開始就想靠新技術攻城掠地,除了緊握手中原有客戶,更將所有資源押注在由英特爾推動的全新技術平台:UEFI(統一可延伸韌體介面)上。

 

相較於傳統BIOS,新平台的好處在於統一了系統架構,大大減輕了技術工程師的工作負擔。

 

「我們很肯定UEFI是產業的未來,只是不確定『未來』什麼時候會來,只能努力做好準備。」莊鈴文回憶。

 

儘管在莊鈴文眼中,新技術的優勢相當明顯,實測過系微產品的台灣筆電代工廠也都按讚,但一家市占率不起眼的台灣公司,很難打破品牌商與兩大BIOS強權的長期合作結構,「跑了程式覺得沒問題,但到了要出貨,還是用舊的BIOS。」他無奈地說。

 

市場也不看好這有如大衛挑戰歌利亞的故事。

 

認定UEFI是產業未來

苦熬10年盼到惠普開第一槍

 

二○○三年,系微由興櫃轉上櫃,每股股價最高來到三十元,但隔年一度跌到僅剩八元。

 

當時公司一度士氣低迷,同事與客戶遇到莊鈴文最常提起的話題就是「UEFI到底賣不賣得出去?」就連王志高○七年也曾私下氣餒地說:「如果明年市場再不接受,公司就要考慮收起來了。」

 

莊鈴文大概是最樂觀的那個人,每當遇見同事怨嘆產品賣不出去,他總會說:「我們就當是在海面上放滿浮板,風平浪靜時當然沒人想拿,如果大浪一來,大家就會來搶了。」

 

盼了十年,○八年,系微期待已久的大浪終於湧現。

 

筆電大廠惠普開了第一槍,要求未來產品線全面導入UEFI,其他有競爭關係的品牌也不落人後,紛紛加入,UEFI從此成為業界共同標準。系微客戶群迅速擴大,在筆電BIOS的市占率從五%上升到超過五成,也就是全世界每兩台筆電當中,就有一台要付BIOS權利金給系微。

 

有了穩定帶進營收的產品,系微並不願意墨守成規。除了持續改善UEFI產品性能,也不斷嘗試研發各式新品,例如十多年前就曾與英特爾合作,發展可以在x86處理器上運行安卓作業系統的BIOS。

 

莊鈴文形容,處理器晶片與Windows、安卓這類作業系統,就像是說不同語言的兩種人,介於兩者間的BIOS則像是翻譯軟體,讓下層的處理器和上層的作業系統得以順利無縫運行。

 

系微過去幾年做的,就是不斷嘗試嫁接各種規格的處理器與作業系統,這些努力不一定會被市場接受,但只要找到新的可行組合,就有機會成為系微的利基。

 

今年火熱的AI PC,就是最好的證明。

 

早在一八年,系微就開始與使用Arm架構的高通合作,試著串聯Windows作業系統,莊鈴文說,雖然前幾次計畫猶如「陪公子練劍」,沒有太多成績,但累積了多代產品經驗,當AI PC的需求橫空出世,系微就能占得先機。

 

莊鈴文透露,系微內部有個負責研發前瞻技術的部門,平時專做些非客戶要求、旁人看來可能有些天馬行空的研發計畫,「就像之前大家並不認為Arm平台能進入筆電一樣,但我們這幾年就是持續投資,當市場有需要,我們就可以拿出來。」

 

系微與手機晶片大廠高通合作多年,如今因AI PC初嘗成功果實。

系微與手機晶片大廠高通合作多年,如今因AI PC初嘗成功果實。(圖/系微提供)

 

瞄準伺服器遠端控制

鎖定為中小型客戶客製化

 

AI PC產品才逐漸開花結果,但系微早已瞄準了另一塊潛力市場:伺服器的BMC(遠端管理控制)。

 

莊鈴文分析,當筆電出貨呈現飽和,伺服器需求仍在快速成長,「如果我們只做筆電,會比競爭對手少一大塊(市場)。要做新產品,營收才能繼續長大。」

 

在伺服器領域,無論是BIOS或BMC,十多年來市場一直是由安邁長期主導,系微難有著力空間。

 

直到一八年開放原始碼的BMC架構(Open BMC)出現,讓系微看見有如當年UEFI的契機。

 

莊鈴文分析,讓廠商彼此溝通、開發環境更透明的新架構,與全球開源的趨勢一致,他因此決定投入資源開發Open BMC,並停掉了傳統BMC產品線。

 

一家BMC業者表示,臉書、谷歌等崇尚開源的業者,會有導入Open BMC的需求,但像微軟等作風較傳統的業者,採用機率則不高。系微的機會是為人力不足的中小型伺服器客戶做客製化軟體。

 

但是如同當年從BIOS到UEFI的過渡期,Open BMC的市場滲透率仍然有待提升,「這是對的方向,這幾年也看到愈來愈多廠商感興趣。」莊鈴文依舊相信,這一次,系微是站在正確的趨勢上。

 

談及開源軟體如何獲利,莊鈴文舉例,開源軟體的架構就像是人體的骨架,雖然有基本功能,但要正確運作、還是需要骨架裡面「長肉」出來。能夠協助客戶進行最佳化的系微,其重要性就在此體現,「當然客戶可以自己做,但要想考慮雇用多少人、產生多少效應。」

 

統一投顧分析師吳大任也看好BMC未來對系微的貢獻,他在報告中指出,隨著BMC軟體開始有營收認列、AI PC帶動產品單價提升,有助於提升系微的營運表現。

 

雖然,Open BMC究竟能不能成功,還是未知數,但與○三至○七年間面臨危機的系微不同,現在公司已擁有獲利頗豐的筆電產品線支持,莊鈴文樂觀預期,「我們應該還會慢慢長大!」

 

「不論如何,企業都必須要有一些技術領先的底子。」莊鈴文用這句話說明自身經驗,證明立足台灣的企業只要持續跟進新技術發展,就算是在被認為弱勢的軟體領域,也有站上世界舞台成為業界強權的機會。

 

系微

延伸閱讀
AI伺服器賽局剛起跑  系統能力落後對手輝達      砸千億元併ZT  看懂超微的爭鋒戰略
AI伺服器賽局剛起跑 系統能力落後對手輝達 砸千億元併ZT 看懂超微的爭鋒戰略

2024-08-28

踩在浪尖上!華碩AI PC市佔率已逾2成、目標攻25%⋯ 許先越:伺服器業績2年成長5倍「提早3年達標」
踩在浪尖上!華碩AI PC市佔率已逾2成、目標攻25%⋯ 許先越:伺服器業績2年成長5倍「提早3年達標」

2024-08-07

老牌鍵盤廠達方看旺AI PC營運,訂單能見度到明年!綠能事業今年落底,自行車業庫存去化這時結束
老牌鍵盤廠達方看旺AI PC營運,訂單能見度到明年!綠能事業今年落底,自行車業庫存去化這時結束

2024-08-05

專訪》生成式AI模型也會被駭!趨勢科技營運長:AI PC時代來臨,4大解方護資安
專訪》生成式AI模型也會被駭!趨勢科技營運長:AI PC時代來臨,4大解方護資安

2024-07-08

系微攻入超高門檻市場的祕密
系微攻入超高門檻市場的祕密

2008-11-06

AI伺服器賽局剛起跑 系統能力落後對手輝達 砸千億元併ZT 看懂超微的爭鋒戰略

吳筱雯

科技

取自ZT Systems官網

1445期

2024-08-28 10:49

AI伺服器晶片二哥超微,為縮短與一哥輝達間的距離,它決意併購伺服器機櫃設計與系統整合大廠ZT,從頭打造AI伺服器在機櫃端的各項布局,更藉此補強以往不足的工程支援能力。

是一家什麼樣的公司,讓超微(AMD)幾乎掏出帳上所有現金,也要義無反顧地買下?

 

美東時間八月十九日早上六點整,超微宣布以四十九億美元(約一五六○億元新台幣)併購ZT Systems(以下稱ZT),現金支付比重占總金額七五%、亦即超過三十六.七億美元。對比超微七月底公布的最新財報,其帳上現金約當現金與能快速變現的短期投資,合計也不過五十三.四億美元,超微為了吃下ZT,頗有「賭上身家」的味道。

 

ZT對超微而言,到底有什麼魅力?部分外媒認為,超微可望藉由這樁併購案,挑戰輝達(NVIDIA)在AI伺服器晶片的霸主地位。但真的是這樣嗎?

 

ZT是美國東部一家伺服器機櫃設計與系統整合業者,其優勢是與美國四大雲端服務供應商(CSP)微軟、AWS、谷歌(Google)、Meta,都有長期合作關係。幾年前,當AI伺服器需求剛剛出現、訂單規模還很小時,ZT就率先與這些CSP合作,為它們生產客製化AI伺服器機櫃,逐漸建立軟體技術,以及軟、硬體整合能力,打下目前穩坐美國AI伺服器機櫃重要供應商的底氣。

 

併購ZT對超微的意義,則可從兩方面解讀。

 

補齊人力  強化客製化服務   

 

首先,ZT多達千人的伺服器與機櫃設計團隊,併入超微後,能讓超微從中央處理器(CPU)年代至圖形處理器(GPU)年代都為人詬病的問題,也就是對客戶的工程支援不足困境,獲得有效解決。

 

大型CSP業者通常購買客製化規格的AI伺服器機櫃,而非標準品,只是,要接到客製化AI伺服器的生意,超微的工程支援團隊必須應付不同客戶的各種需求,然而超微資源不足,影響CSP採用超微GPU的意願。

 

AI伺服器主要買家為例,除了採購量最大的CSP四雄以外,還有包括特斯拉(Tesla)、甲骨文(Oracle)、X在內的二線CSP業者,而GPU算力出租業者也已有幾家的訂單規模,可與一、二線CSP業者等量齊觀。但一位業界人士表示,超微併購ZT之前,它的能力只夠支援兩家客戶的客製化系統需求。

 

超微的工程支援人力藉由併購案補齊後,不僅客製化能力將大幅度提升,「第一線的聲音、客戶對於產品的反饋,都有機會在第一時間傳達至超微總部,加快超微在GPU產品線的反應能力。」業界人士指出。

 

ZT在AI伺服器與機櫃系統的設計能力,則是超微選擇與ZT結親的另一大關鍵。

 

超微的競爭對手輝達,早在二○一六年就推出自有品牌DGX伺服器,還有HGX、MGX等提供客製化或模組化的AI伺服器設計規範;今年則推出全部採用輝達技術的GB200機櫃參考設計,讓願意花大錢、省麻煩的客戶,可採購DGX或GB200機櫃,而想要透過客製化降低成本,或以客製化來配合自有AI模型特性的客戶,則可考慮HGX或MGX。

 

因此,輝達的作法,對超微產生「啟發」效果。

 

另一位業界人士透露,超微有意比照輝達模式,推出搭載自家GPU與伺服器CPU的自有品牌AI伺服器,不過快的話在二六年、慢的話得等到二七年,才能推出。至於超微自己的整機櫃參考設計、客製化伺服器的設計規範,則是看來有意願,但連時間表都還沒出來。

 

「超微自有品牌伺服器、客製化規範的設計成熟度,有了ZT團隊的協助,都會好很多。」一位業界人士正面評估ZT加入超微的效益。

 

超微董事長蘇姿丰在併購案公開後坦言,「打造AI系統是我們第一優先的策略。」因為ZT的工程師可以讓超微加快測試、推出GPU的速度,滿足CSP大客戶如微軟布建超微解決方案的需求,併購案「附加價值是讓我們賣出更多GPU。」

 

待併購案完成後,超微將出售ZT的製造業務,僅保留系統設計部門。而超微的動作與蘇姿丰的觀點,亦獲得分析師贊同。市調機構國際數據資訊(IDC)分析師高振偉認為,「併購ZT能補強超微在系統端的不足。」

 

被CUDA屏障  築底等機會

 

可是,光是這樁併購案,就足以讓超微挑戰輝達的領頭羊地位嗎?答案是,沒有那麼簡單。

 

熟悉AI伺服器的業界人士一致認為,儘管輝達的Blackwell架構新產品,延後一季出貨,但CUDA(統一計算架構)生態系仍有如「護城河」般,替輝達遠遠隔開競爭對手。

 

  • CUDA(統一計算架構): 專門用於加速輝達圖形處理器(GPU)運算的專利軟體技術,廣泛應用在科學計算、影像處理、深度學習、AI大語言模型訓練等領域。

 

對客戶來說,至少在未來兩、三年內,輝達產品的易用性還是遙遙領先;更何況,超微併購ZT後,系統端能力才剛準備升級,與輝達相比仍有一大段的落差。

 

「在AI伺服器市場,輝達還是處於『一個人的武林』。」另一位不具名的分析師如此形容輝達的領先程度。

 

不過,AI伺服器用晶片與系統的賽局才剛開始,未知數很多,而且輝達將面對美、歐政府的反托拉斯調查,就是一大變數,所以,領先者不一定持續領先,落後者也不一定永遠無法迎頭趕上。

 

「超微先補強弱點、做好準備,機會來臨時就有後來居上的底氣。」一位業界人士為超微這樁豪氣的併購決策,下了注解。

延伸閱讀

美超微遭放空機構報告狙擊,一度暴跌8%!被控會計操縱累犯、逃避制裁多項違規:還重聘醜聞高管

2024-08-28

蘇姿丰出招!超微1600億收購伺服器商ZT Systems,能挑戰黃仁勳輝達王者地位?股價先漲再說

2024-08-20

美超微將在台灣擴產?創辦人梁見後回母校贈10台AI伺服器:看好液冷散熱技術,近期定案擴產計畫

2024-06-01

鴻海AI伺服器將成為下一個兆元事業!劉揚偉:去年整體伺服器營收衝1兆台幣,AI伺服器就貢獻3000億 今年可望再增四成

2024-05-31

賞遊台北舊城魅力

2017-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