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田隨筆 — 消失的獅隧公路隔田村巴士站

Area 17
7 min read23 hours ago

Facebook: https://www.fb.me/area17shatin
Instagram: https://instagr.am/area_17_shatin

現時在獅子山隧道公路近新田圍邨及沙田頭新村一帶,設有一組南北行的巴士站及行人天橋,方便附近的居民乘搭途經獅隧的巴士路線。然而,在數十年前,獅隧公路實際上還有另外一組類似的巴士站,位於隔田村附近。隔田村的北行站位在隔田村南軒路,與公路平行的行車道中。南行站則位於大圍出口前,現時為警察專用的避車處,行人路上仍然設有涼亭等設施。當初為何隔田村的這組巴士站會消失呢?

隔田村巴士站在 1970 年代初已經存在,但巴士站是否跟隨著首條使用獅子山隧道的巴士線-19 號線 (後稱 70 號線) 同步在 1968 年啟用則不得而知。由於南行的巴士停車灣在 1973 年 8 月時才在地圖上出現,因此只可推斷隔田村巴士站不遲於這個時間啟用。北行站亦設有停車灣,約在隔田通道 (即命名前的南軒路) 附近設站。因當時獅子山隧道公路為來回各一線的道路,路中並沒有分隔帶,村民應可直接橫過馬路前往南行站。

隨著第二獅子山隧道在 1978 年 1 月落成啟用,獅子山隧道公路亦擴闊成雙程雙線分隔車路,中央設有分隔帶。北行站應同時遷入新建成的平行行車道內,並比鄰停車場,但村民仍需要在地面橫過馬路以使用南行站。由於政府預料車流量會隨著沙田馬場啟用而上升,地面行人過路處並不安全,遂建議在隔田及新田圍興建兩條行人木橋。在其後的一次沙田新市鎮管理委員會會議中 (Sha Tin New Town Management Committee),提到橫跨獅隧公路的行人木橋可趕及同年 10 月沙田馬場首場賽事前完成。當時停靠隔田村巴士站的路線有四條,分別為 70, 87, 89 及 170 號線。

隨著途經獅子山隧道的巴士路線增加,在 1981 年時停靠隔田村及新田圍邨的路線共有八條:70, 70M, 72M, 81M, 85, 87, 89 及 170 號線。新田圍邨在同年開始入伙,沙田地區管理委員會 (Sha Tin District Management Committee) 的會議中提到當時新田圍邨外的巴士站不只是服務該邨邨民,亦服務對面沙田頭新村的村民,而一條正式的行人天橋是必須的。其後,新田圍邨外行人木橋被重建,永久行人天橋在 1982 年中時落成,但隔田村的木橋則維持原狀。

與此同時,政府考慮取消新田圍邨及隔田村的巴士站,主因為獅子山隧道公路作為連接九龍及新界東的主要幹道,未來的車流量勢必繼續上升,巴士在繁忙幹道停站及離站時會對交通安全造成隱憂。然而,沙田區議會在 1982 年 5 月的一次會議中強烈反對這個建議,區議會認為該兩組巴士站是必須要保留以服務鄰近居民,而相關部門需要研究替代方案,取消並不是一個選項。隔田村的村民、村代表、及新田圍邨的互助委員會皆強烈反對這個建議。新田圍邨的房屋事務經理 (Housing Manager) 更寫信支持居民的反對意見。

1982 年 11 月,路政處 (Highway Office) 報告指隔田村的行人木橋結構上不安全,需要緊急維修。地區管理委員會及區議會同意關閉木橋最多四十個工作天以進行維修,並安排 87 及 89 號線繞經世界花園以替代現有服務。隔田村的行人木橋在來年 1 月重開使用。1982 年末時,停靠兩站的路線逐步增加至十條,包括新設路線 74A 及 80 號線。不過,基於交通安全考慮,1983 年 1 月時停靠兩站的路線剩下 70, 85, 87 及 89 號線,而 81M 號線將加停隔田。

1983 年末,政府基於乘客使用率低再次提議取消隔田村巴士站,同時亦打算封閉隔田通道和停車場,以確保獅隧公路行車暢順。果不其然,隔田村民極力反對。不過,地區管理委員會及區議會未有如上次般持同樣強硬態度,認為只要向村民提供足夠的交通服務,便可取消該站。政府認為,未來將會有新巴士線途經新入伙的新翠及隆亨邨,村民可以以此往返市區。同時,政府亦將會興建新路直達村內的祠堂,並設有足夠的車位。巴士站預計最早可在來年初取消,屆時新路隔田街亦將通車,但最後沒有如期實行。

1985 年 7 月,一條連接翠田街愉景花園旁至新田圍邨的小徑落成,稱可方便隔田村民乘搭巴士。區議會曾爭取一條更短由隔田北面連接新田圍邨的小徑,但最後沒有成事。同年年末,因吐露港公路已在較早前落成,獅隧公路的車流量預計繼續上升,故此政府提出在 1986 年 6 月正式取消隔田村巴士站。1986 年 4 月,在區議會的交通及運輸委員會會議中 (Traffic and Transport Committee),路政處指出臨時的行人木橋已是非常殘破,建議及早拆卸。結果,會議通過在 6 月把臨時行人木橋拆卸,即同意取消隔田村的南行站。至於是否取消 85A 號線停靠北行站 (85 號線改道大圍後由 85A 號線代替),以及整個北行站的去留,區議員則持觀望態度。

同年 8 月,81M 號線改行大圍,隔田村北行站變相只剩下 70, 85A, 87 及 89 號線停靠。11 月時,有區議員希望當局可以安排另一條 M 線停靠隔田,惟政府以村民可步行至田心村乘搭 81M 號線為由拒絕。

隨著 87 號線在 1988 年改經大圍,停靠該站的路線剩下 70, 85A 及 89 號線。1993 年時,因路面嚴重破損,路政署認為有需要重建獅隧公路,工程包括重鋪路面、重置中央分隔帶等。同年 9 月,隔田村北行站為配合工程開展而被臨時關閉。由於其後再沒有關於該站的資訊,推測該站在 1995 年 3 月工程完成後並沒有被重開。至於隔田行車道的停車場,亦應在同一工程時被封閉,變成現時之模樣。

參考資料:

Survey Sheet — 7-SW-20D (Ed 1979–03)
Survey Sheet — 7-SW-25B (Ed 1979–12)

大公報 (1982–05–27)。《沙田隔田村巴士站 區議員昨反對取消》https://mmis.hkpl.gov.hk///c/portal/cover?c=QF757YsWv59H%2FuxqfBwEJIk2SwUie79Q

華僑日報 (1986–05–13)。《隔田巴士站終封閉 決定下月開始撤銷》https://mmis.hkpl.gov.hk///c/portal/cover?c=QF757YsWv59IJkls4ouG3y9MOsK40ANi

沙田星報 (1979–01–10)。《隔田村村民來函 要求九巴幫幫忙》
沙田星報 (1983–12–20)。《取消上下行巴士站 隔田村民極力反對》
沙田星報 (1984–01–05)。《封閉隔田村停車場 酒家生意受到影響》
沙田星報 (1984–05–20)。《隔田村巴士站 今年底將取消》
沙田星報 (1985–07–20)。《多類交通服務終止後 翠田街隔田村添設施》
沙田星報 (1985–11–05)。《改善獅隧擠塞情況 南行車綫計劃擴闊》
沙田星報 (1986–01–05)。《交通及運輸委員會會議摘要》
沙田星報 (1986–03–05)。《交通及運輸委員會會議摘要》
沙田星報 (1986–05–05)。《交通運輸委會摘要》
沙田星報 (1986–07–05)。《交通運輸委會摘要》
沙田星報 (1986–11–05)。《81M 改善服務 便利隔田村民》

Sign up to discover human stories that deepen y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world.

Free

Distraction-free reading. No ads.

Organize your knowledge with lists and highlights.

Tell your story. Find your audience.

Membership

Read member-only stories

Support writers you read most

Earn money for your writing

Listen to audio narrations

Read offline with the Medium app

Area 17

Written by Area 17

追尋檔案中被遺忘的碎片 — Behind the fragmented archives

No responses yet

What are your thou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