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人案實時更新|罪成45被告今判刑 市民冒雨通宵排隊 正庭僅設5公眾席

47人案實時更新|罪成45被告今判刑 市民通宵排隊 正庭僅設5公眾席

分享:

10:07 一眾男被告開始入庭

鄒家成(穿短衣)、劉頴匡(著黑西裝外套)、徐子見(白裇衫,頭髮短、花白)、朱凱廸(笑住望旁聽)、柯耀林、陳志全、李嘉達、林卓廷、郭家麒、譚凱邦(手擺額頭,做探看動作)、柯耀林站起看旁聽席。

10:02 一眾女被告開始入庭

於原訂開庭的早上 10 時,一眾女被告開始入庭。最先步出者為黃子悅(白色裇衫,啡啡地西裝外套)、袁嘉蔚(紅色波衫)、黃碧雲全頭白髮。吳敏兒、毛孟靜消瘦不少。余慧明手捧文件、何桂藍身穿桃紅色風衣、白色T shirt。楊雪盈面頰亦消瘦不少。

袁嘉蔚紮起丸子頭,黃碧雲半蹲站起探頭望向律師席,楊雪盈與律師對話,毛孟靜則對旁聽席舉起一張紙。

09:56 劉慧卿冀被告與家人盡快團聚

民主黨前主席劉慧卿、會計界前議員梁繼昌在約 9 時半到場排隊。劉慧卿指,今日心情不好,「因為我哋啲朋友、黨友坐咗咁多年」。她說,不會猜測今日的判刑刑期,但希望法庭會向香港人發出振奮人心的訊息,讓被告可盡快與家人團聚。她又稱,希望判刑是讓國際社會看到,如某些人經常所說,香港是「揭開新篇章」。

梁繼昌則說,到法庭聽審是每個香港人的公民權利,他本日到庭,關心一眾以前的前立法會議員同事。他又指,自己過去數年仍留港,「無論香港變得點樣都好,都想比較接近香港人嘅脈搏、感受香港人嘅感受」,期望「司法制度可以行之有效地,作出公平判決」。

09:50 辯方代表律師已就位

庭內所見,大律師席近乎坐滿,包括代表戴耀廷的資深大狀黃繼明,代表袁嘉蔚、馮達浚的祈志等。懲教人員亦已進入被告欄,在各座位上擺放耳機。

09:45 林景楠進入正庭

被告之一的林景楠,戴上藍色口罩入正庭,站在律師席旁邊、被告欄附近等候入庭,期間雙手疊前,偶探頭望向記者席。目前記者席已坐滿,家屬、公眾亦陸續入庭,包括戴耀廷妻子、陳日君樞機。

09:41 陳皓桓籲反思判刑給予社會訊息
陳皓桓。 攝:Fung Ka Kei

前民陣召集人陳皓桓到達法院排隊,他回應提問時表示,其實已知輪候人數眾多,自知未必能進入法庭,但仍繼續排隊。他指,其實不論是參與反修例運動的 200 萬人、或參與初選投票的 60 萬人,在這宗案都是「有份」的,故希望與眾被告「同行」,「做一個歷史見證」。

陳皓桓坦言對案件感到悲觀,明白不會輕判,但認為不論刑期長短,對被告、家屬而言都是一種解脫。他又言,不覺得這次審判是公正、公義的,但認為無論是政府、法庭和市民都要反思,這次判刑給予社會、以及國際社會什麼訊息,尤其近年眾多港人移民,「我覺得社會是夠了,應該全部人都要想一想,香港未來要怎樣走?」

09:27 劉頴匡女友到達法院

劉頴匡女友黃于喬(Emilia)到達法院現場,回應記者提問時表示,以平常心面對判刑,不以心情先行,「太激動對個人都唔好」。她又稱,對結果「無得驚,其實都唔到我哋控制」。黃又表示,會視乎刑期長短,再決定會否提出上訴。

09:15 陳日君到法院

47 人案周二(19 日)判刑,早上約 9 時 15 分,天主教香港教區榮休主教陳日君樞機由前立法會議員何秀蘭陪同到西九龍裁判法院。

陳日君
攝:COY
09:05 吳靄儀到達法院

大律師吳靄儀到達法院,及後進入安檢區域。

09:00 被告家屬陸續抵法院

陸續有被告家屬到達法院。對於今日即將判刑,尹兆堅的親友指,「(有刑期)好啲,有刑期好過白等。」她又透露日前曾探訪尹,指對方心情平靜,她會「為佢祈禱」。

判刑前綜合:

08:39 李桂華進入法院安檢區域

警方國安處總警司李桂華進入法院安檢區域。

08:30 多國領事代表排隊等候旁聽

多國駐港領事館均有派員排隊等候旁聽,包括德國、美國、英國、加拿大、澳洲、意大利、法國等。歐盟駐港辦事處發言人指,歐盟成員國正觀察《國安法》、其他香港本地立法對香港民主派人士的影響,亦持續關注這宗案件。

領事

08:00 黃浩銘、周嘉發、曾健成一度被警員帶走截查

西九龍裁判法院大門外約有 50 名警員駐守,陸續放行排隊人士進入法院範圍。而旁聽排隊隊伍沿路均有警員駐守,不時截查市民,並要求記者不能在道路上停留。社民連前主席黃浩銘、社民連外務副主席周嘉發、社民連成員「阿牛」曾健成排隊期間,一度被警員帶走截查,其後再送返隊伍之中。

黃浩銘今早到場排隊輪候旁聽席。他認為,今日的判刑不論刑期長遠,對各被告而言都是「隧道口的曙光」,「因為終於喺佢哋囚犯嘅身份證上面,會寫得清楚佢哋出獄嘅日期。」他指,未知今日的判刑結果會否有「意外」,「可能係輕判、可能係重判得好緊要」。他個人則期望有人能今日獲釋,尤其是年長、患病、有老幼家人的「戰友」。

黃浩銘表示,對所有曾參與運動的人而言,今日到場是一種「另類參與」,除了見證一場香港政治、法治上重要的審判 ,更重要是陪伴「戰友」、政治犯們。

社民連外務副主席周嘉發亦於晚上 11 時到場排隊,表示希望略盡一絲棉力,「即使入唔到正庭都好,既然開審嗰日有嚟,佢哋第一次提堂嗰陣有嚟,都希望見證到最後一刻,無論判刑結果點都好,都希望可以向一眾民主派領袖、各個參選人、組織又好表達支持」。

周嘉發稱,這 3 年多來感到煎熬、掏心掏肺,亦「心碎咗好多次」。他說,最初接棒社民連發言人一職,是希望撐到被告出來,又指擁有 10 年法院外示威經驗,現時感受到示威「尺度」收緊,也只能無奈接受,「無論如何,希望大家可以平安過到呢段時間」。

06:00 逾 200 人排隊輪候公眾籌 李予信:到場見證案件發展

同案獲判無罪的李予信於清晨 4 時到庭外排隊,指「無論喺咪正庭,我覺得最緊要係關注,案件最即時嘅資訊。嚟最大嘅意思係去親身見證案件嘅發展,嚟緊嘅 Judgement(判決)係點樣」。李予信又指,案件結果代表社會走向,希望更多人身體力行關注案件。

清晨 6 時許,排隊人龍增至近 200 人,開始「打蛇餅」,警員在場維持秩序。一批中年婦人結伴前來。有旁聽人士高呼「收錢死全家」,一名被指是「排隊黨」的婦人不滿被包圍,向警員稱擔心人身安全,警員呼籲現場人士返回自己的位置。

李予信(攝:COY)
(攝:COY)
01:00 前「醫管局員工陣線」成員:余慧明好堅強 新聞系學生:任何人都有責任見證

已解散的「醫管局員工陣線」成員阿智,穿著印有「An injury to one is an injury to all」的工會 T 恤,凌晨抵達法院外排隊,這是他首次旁聽 47 人案。他說,不覺得法庭會判處能即時釋放的刑期,「連埋其他被告,都好大機會相當時間,消失喺公眾眼前」。

阿智又指,與工會主席余慧明不熟,曾在會員大會見過對方,「嗰個時勢 lead 一個工會,好似高峰期名義上收到過萬(會員),或多或少 lead 住一個咁大嘅工會,我覺得佢都好堅強」。

新聞系學生 Chris(化名)表示,大概知道 47 人案的內容,適逢導師上課時,提到案件即將判刑,考慮到明日毋須上課,因此前來排隊旁聽。Chris 說,他常常想起美麗島事件,「好似係一個見證者咁樣,我唔敢講我有咩責任要將咩記憶承傳,但係你活喺個時代,你係有見證嘅責任」。

至於用甚麼角色見證,Chris 說不應區限於新聞系學生,「我覺得任何人都要嚟聽,你係想要知道呢件事,你係想見證呢件事」。他稱,將來不打算做記者,笑言「環境太辛苦」,但有其他興趣。他以伊朗情況為例,即使環境差,亦可以發展到自己的電影語言,「記錄呢件事唔單止係區分喺記者度」,作家、電影工作者及小說創作亦是紀錄的一種。

如出現網絡擠塞,讀者可轉到《法庭線》 Telegram、Facebook 或 Instagram 留意最新消息。 
2024.11.18(周一)
21:00  李盈姿遭警截查警告FB發布煽動帖文

47人案判刑前一日晚上 9 時,已有逾 70 人在法院外排隊,有人坐在一起聊天,有人亮燈看書,亦有人蓋被睡在紙皮上。

早前被指違反《維護國安條例》下煽動罪一度被捕的李盈姿,帶同寫有「見攰就唞」、「唔掂要講」的小燈飾,於晚上 7 時多抵達庭外排隊。她指到場後,突然遭警方截查,指她「做咗啲煽動嘢」。李詢問是說話還是文字涉及煽動,警方告知她在 Facebook 發布「輸人不輸陣 全世界出西九」帖文,並登記其身份證。

李指,已按警方要求「處理」該帖文,引述警方稱登記身份證後,就屬「正式警告」,「再犯就會拉我」。她指,知悉正庭只有 5 個公眾席,指即使延伸庭都要坐滿人,「呢度要有蛇餅先好睇」。

李盈姿(攝:Tszhei Chan)

曾旁聽求情、梁晃維的中學老師林老師於周日傍晚到場排隊,今早回家處理家務後,中午再度到場輪候,「知道形勢可能緊張啲」。他指,明天是案件的關鍵時刻,是 45 名被告的「最後一個段落」,又指梁晃維預計被判 10 年監禁,形容他「一路好硬淨」。

林老師稱,希望精神上支持被告,「一定要嚟一嚟見證,佢哋向香港人交代咗⋯無論判幾多年都好啦,基本上係最後一個歷史轉折,或者突破發展」。

林老師(攝:Tszhei Chan)

社民連成員「阿牛」曾健成亦於周日晚開始排隊,形容判刑結果是「塵埃落定、冇咩懸念」,不認為法庭會輕判。他指,留意到近年多了許多「排隊黨」,「已經趕到盡、殺到絕,仲要派啲排隊黨嚟,連家人朋友都唔畀見,係有少少那個啦」。他希望被告能盡快獲釋,「過夜(排隊)都係一個支持嘅態度」。

曾健成(攝:Tszhei Chan)
(攝:Tszhei Chan)
31 人認罪、14 人審訊後罪成

本案圍繞 2020 年 7 月,民主派就立法會換屆選舉所籌辦的一場初選。警方國安處 2021 年 1 月初採取大規模拘捕行動,共拘捕 55 名與初選有關人士。同年 2 月底,警方通知提早到警署報到,隨即正式起訴當中 47 人「串謀顛覆國家政權」罪。

47 人中,有 5 人被指為組織者,包括戴耀廷、區諾軒、趙家賢、鍾錦麟及吳政亨,當中僅吳不認罪、經審訊後罪成,其餘 4 人認罪,其中區、趙、鍾轉任控方證人。

餘下 42 人被指為參選人,當中有 27 人認罪,包括楊岳橋、毛孟靜、朱凱廸、黃之鋒,另林景楠轉任控方證人;15 名不認罪者,除劉偉聰、李予信外皆罪成,包括黃碧雲、梁國雄、林卓廷、陳志全、何桂藍、鄒家成。

不認罪受審者,由 2023 年 2 月起開審,原定審期 90 日;至同年 12 月,控辯雙方才完成結案陳詞,審訊歷時共 118 天。

HCCC69/2022、HCCC7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