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前,著名主持人汪涵独自出资465万,在湖南发起调查方言计划,成为热点。那句“普通话让你走得更远,方言让你记住你的根在哪里”,说到了很多人的心坎上。
在中山,一本涵盖24镇区、11类方言的《中山方言志》也处在编制过程中。由暨南大学汉语方言研究中心研究员高然带领的团队,目前正驻扎中山实地调研。与此同时,方言保护的民间行动也在进行,一群年轻人用自己的方式挽留乡音。
石岐太平小学每周有一天会用石岐话上综合课,老师也会给学生布置寻找老石岐相关的街道、地名、美食等课外作业。
先来开胃菜
“鸡同鸭讲”闹笑话
“着火烧山”石岐人听了忙报警,大涌人听了往家里跑
由于语言不同,中山各个镇区的居民沟通时,曾闹出一些无伤大雅的笑话,并广为流传,用以突出不同方言间的发音特点。
【隆都话】
主要分布:沙溪、大涌、三乡、南朗、张家边
“着火烧山啦!”
“死火,咁大锅!”
“点算,快D 打119?!”
在一次不同镇区代表参加的会议中,隆都籍代表看了看天色,说了一句音似石岐话的“着火了,要烧山”的话语,石岐代表听了大为吃惊,认为这是发生大事了,而经隆都籍代表解释后,众代表大笑不止:原来该发音在隆都话中的意思为:“下雨了,要收衫。”
【沙田话】
1.“你吃佐饭未啊?”
“未吃啊”
“老鼠有”
乍一听是不是吓一跳?其实“老鼠有”的意思是“果度有/那里有”的意思。
2.“你杀佐老婆未啊”
千万别急着报警,并没有流血事件,对方只是在问“娶佐老婆未/娶了老婆没有”。
【石岐话】
“你切唔切我嗟?你到底切唔切我嗟?”
“我当然切你啦!切到你生,切到你死,切到你飞起!”
其实“切”是“爱”的意思,真是爱到切之入骨、要生要死呀。
【古镇话】
“我出去买衰哥啊~”
并不是人贩子哦,这位乡亲不过是要去买水果。
【三角话】
“去C 威玩?”
“勤先去后大地买花连啊”
其实是在问 “去哪里玩?”,回答说“刚刚去佐市场买番石榴”网友笑称:我们中山的三角话都可以用来做密码,保证让鬼子的情报部门很想死。
高然记录的部分村落的人口数量、语言、建村时间、人口来源等信息。
博士领衔调查 寻找中山乡音
5月17日晚7点,暨南大学博士、汉语方言研究中心研究员高然完成在五桂山客家话的调查后,返回城区,和记者聊起二十多年来和中山方言之间的故事。
1991年,在暨南大学读研究生的高然第一次来到中山,从此开始了中山方言研究。从最初的研究闽语,到后来研究粤语以及客家话,二十多年间高然攥写了三十多篇关于中山方言的论文、书籍。
2016年中山“两会”,吴冉彬等25名市政协委员建议编纂出版 ﻪ《中山市方言志》。当年,《中山方言志》一书得以立项。对中山方言颇有探究的高然,承担了该书的编纂出版任务,带领团队驻扎中山。
调查什么?
深入90个点收集村落的迁徙、人口、语言等信息
三张不同时代的地图、几个笔记本、调查表格,高然掏出一堆调查资料并说起背后的故事。一份调查表格,用黄、橙、绿不同颜色标注,代表不同种类的方言。表格的内容,包括同一个字不同方言的发音、语法等等内容。
另一个笔记本,是高然自己画的中山不同镇区的地图。每张地图上,都清晰地表明每个自然村的位置、河流以及水库等。高然要调查的内容,包括每个自然村近20年的人数变化、方言分布情况、建村时间以及村民来源情况。以五桂山为例,高然所做的调查记录显示,桂南马溪村在1990年时人口733人,2017年人口777人,方言均为客家话,建村时间大约在康熙五十年,由梅州五华县古庆云迁入。
按照中山方言分布,高然将中山方言细分为粤语石岐腔、粤语下方话、粤语古镇话、闽语南朗话、客家话等11个大点、90个小点。所以,这样的调查将覆盖全市24个镇区,90个小点。
怎样调查?
设计好字词句请60岁以上受访者用母语发音
今年5月17日,是高然和他的团队在中山实地调研的第16个工作日,在这之前,他带领团队做了大量工作,设计调查问卷,做方案。目前,24镇区中,五桂山和神湾的调查工作已经完成。“以前预计用100个工作日来做,现在看来应该做不完。”
在正式实地调查前,高然设计了一份调查表格:从3800个常见汉字中,选取了发音最具代表性的 ﻪ100个字;从4000多个常用词中,选取了130多个词汇;另外,从300个常用句子中抽取30句。每名受访者,需要用自己的母语来朗读这些字、词、句。每个字、词、句的发音,高然都用国际音标标注。
“这份问卷在设计时有个估计,大概一个人做完需要一个半小时。但是我们实际做的时候远达不到这个速度,快的也要两个半小时,慢的一天都做不完。”高然说,为了了解到这些语言最原始的发音,要求每名受访对象年龄都在60岁以上、讲话要流利。但是实际调查时,不少受访者需要调查团队成员不断启发、提醒,才能回忆起这些字词句的原始说法。
在调查中,还有另外一个现象让高然印象深刻:“老一辈人不太引导年轻人说他们自己的话,我问过原因,有人是没有意识,还有人觉得讲起来土、很丢人。”
方言会不会消失?研究方言多年,这些问题高然也没有明确的答案:“我们现在能做的,就是尽量把它最真实的样子记录和保存下来。”
高然笔记本上画的坦洲镇地图。
学校行动
每周安排一天师生共讲方言
“头先泼该啊!”“你头先做咩啊?”
“你钟唔钟意吖补禄啊?”“我为什么要吃补禄啊?”
……
在石岐太平小学,每到周五课间,常能听到孩子们之间有类似的对话。2015年11月,该校将每周五定为校园家乡话日。这一天,师生课间都用石岐话交流。学生一开始不愿开口,现在几乎所有学生都能用石岐话相互问候。
“石岐话很多发音被广化/港化,现在真正会讲石岐话的人不多了,大家交流的话语,听起来易懂一些了,但却少了一些乡土味,特色不再那么明显。”该校校长郑洁霞介绍,在启动“石岐话日”之前,老师们在全校范围内做了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全校几百名学生中,只有39.6%的同学会流利地说石岐话,29.5%的同学能说一点,还有22.8%的同学不会说但会听,剩下8.0%的同学既不会说也不会听。
“刚启动石岐话日的时候,一些学生不愿意开口,说难听。”该校负责教石岐话的综合课老师陈渭仙开始从孩子们的兴趣点入手,开展教学。
“雪砖”就是雪糕,“补禄”就是柚子……在陈渭仙的综合课上,孩子们读到这些词便会笑起来。在学生们做的关于石岐话的实践作业中,这些常见的、容易闹笑话的石岐话被画成了漫画。
“我们班里有个小孩的爷爷跟我说,自从学校有了石岐话日之后,孙女就把他当做偶像,一有时间就要学说石岐话。”陈渭仙说。
问答
■中山方言为何“十里不同音”?
○问:面积仅1800平方公里的中山市,却“十里不同音”,常常出现只有一河之隔的两个镇区人民却 “鸡同鸭讲”难以沟通的情况。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
●答:高然认为,这背后跟“中山地图”有关。
高然的调查资料中,有一张出自《香山县志》(同治)的地图。地图显示,1673年时,除了五桂山以及周边一些小型山脉外,现中山地图上的其他地方仍是大海。另一张1962年的地图上,横门岛和二茅岛之间还是汪洋大海。最新更新的地图上,横门岛已经和二茅岛连成一片。
“所以中山这个地方很特别,版图一直在变,而且现在我们看到的中山,最终形成也就是近百年的事。”在高然看来,中山特殊的地理条件,和方言分布一一对应。
在中山方言中,闽语“年岁”最长。宋元之间,从福建迁来香山定居的闽人定居在五桂山等高低下的浅滩,于是现在中山闽语多分布沙溪、大涌、火炬区、南朗以及三乡等镇的部分地区。
随着河流冲击、积淤,新的陆地形成,从附近迁徙而来的广东人进入中山,组成粤语系。从今天来看,粤语系方言的使用地区,主要分布在石岐、火炬开发区张家边、南朗、翠亨等镇(区)的部分地区。正好“包裹”住闽语分布区。
最“年轻”的中山方言是分布在中山海拔最高地区的客家话。“客家人最晚进入中山,而且喜住山上,所以目前客家话主要集中在五桂山、三乡、神湾、坦洲一带。”由于进入时间不同,加上山脉相□、交通不便,才有了今天中山许多“十里不同音”的故事。
■方言保护的意义何在?
○问:方言对于个人而言,意味着什么?
●答:不久前,高然在中山举办的一场讲座,也和现场听众就这个问题进行多探讨。
“你是哪里人?”高然问。
“中山人。”
“广西人。”
“四川人。”
……
“请问你们你身上的 ‘中山’‘广西’‘四川’的标志在哪里?凭穿着吗?凭你开的车吗?”高然再问。
现场沉默之后,高然说了自己的观点:“唯一的标志就是你的语言,它就是你身上唯一外在的符号。”
“借用汪涵的话,学习普通话是为了让我们走得更远,但是学习方言是要让我们知道自己根在哪里。”陈渭仙说,另一方面来看,传统文化、本土文化也需要传承和发展。“让孩子们学习,就是要让大家在了解自己本土文化的同时,能以迎合现代社会的方式去保护和发展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