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小鈴鐺通知
檢舉內容

歷來著作/專欄文章/投書彙整-依主題【後續會繼續整理更新新文章目錄】

Hsin-Yin Wu / 辭職治百病-離職檢察官的思辨日誌
Hsin-Yin Wu / 辭職治百病-離職檢察官的思辨日誌
2020/10/17閱讀時間約 20 分鐘

壹、學術論文與期刊論著

學位論文

性自主法益之研究——以兒童及青少年之性自主為核心,國立台灣大學法律學碩士論文,2013年6月。
Schuldfähigkeitsbeurteilung und Unterbringung bei Beschuldigten mit psychischen Störungen im deutschen und taiwanesischen Strafrecht”(精神障礙被告之責任能力判斷與監護處分──德國與台灣刑法之比較),德國哥廷根大學(Georg-August-Universität Göttingen)法律學系碩士論文,2021年10月。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專書

扭曲的正義:檢察官面對的殘酷真相,走向崩潰的檢警與媒體,2021年3月,新北:聯經出版,ISBN: 9789570857023
  • 2022年臺北國際書展大獎【非小說獎】入圍

期刊論著

簡評我國刑法監護處分之修正--與德國2016年刑法修正案與鑑定程序之比較,月旦醫事法報告,第73期,2022年11月, 第150-173頁。
監護處分及其危險性預後─以德國法作為借鏡,矯政期刊,第11卷第2期,2022年7月,頁65-122。
精神障礙者的刑事責任能力判斷與司法精神鑑定──以德國法及實務為借鏡,月旦醫事法報告,第60期,2021年1月,頁151-177。
責任能力調查與監護處分執行現況之探討(共同作者:林晉佑),矯政期刊,第9卷第1期,2020年1月,頁17-107。
百態人生-檢察實務學習心得,司法新聲,第117期,2016年1月,第95-122頁。
一束陽光─高雄少年及家事法院學習心得(上),臺灣高雄少年及家事法院院刊,第22期,2015年12月,第93-102頁。
一束陽光-高雄少年及家事法院學習心得(下),臺灣高雄少年及家事法院院刊,第23期,2017年9月,第105-112頁。
小草青春-少年法院學習心得,司法新聲,第114期,2015年4月,第109-123頁。
與兒童性交猥褻罪作為抽象危險犯之問題研究,法學新論,第40期,2013年2月,頁121-149。

研討會論文

強制猥褻與性騷擾的曖昧糾葛—評最高法院九十七年度第五次刑庭決議(共同作者:林心印、王天心),全國法學實證研究研討會論文集. 2009,第四屆
------
法學理論應作為實務的指引;實務工作應以實踐理論為目標。不能實踐的不叫理想,而叫幻想;法學不是幻想,而是應用的社會科學,思想的核心是幫助人們互相尊重而共同尋求幸福。而司法實務工作者的任務便是窮盡一切力量去實踐最初習法時那個發光發熱的理想。
------

專欄文章/投書彙整

FB原文—因FB於10 月 31 日後網誌建立和編輯功能將停用,因此搬遷至此,日後如有更新,將於此更新。
從2017年司改國是會議以來,許多司法圈的學長與友人感受到如今司法面對的困境,於是我開始在許多同道學長的鼓勵下,也投入法普與檢改的工作。從2017年3月開始在《風傳媒》的連續2篇關於精神相關疾患與酒癮犯罪議題文章、同年中 法官改革司法連線 邀請我參加公視「司改國是無雙會客室」節目錄製「小檢夜未眠」,到接下來關注檢察學與檢察改革、檢警關係與警政績效、移送品質等問題, 幾乎耗去了我在工作以外的所有時間,這幾年,我的生命中彷彿就只有檢察工作、檢察學與檢察改革。
雖然2018年年初退出檢改、2019年辭去檢察官一職,對於體系內改革已感到無力,甚至絕望,但我始終沒有忘記理想,只是想嘗試在不同的跑道上朝向理想的目標努力。
謝謝這陣子幾位同學、學弟妹協助我,一同依照主題分類整理過去歷來投書/專欄文章。讓我得以我自己回顧、爬梳與檢討過去,將過去曾經思考的實務問題分類出主題與骨幹,接下來會開始整理國內外其他相關文獻資料,做為日後研究努力的方向。
—— Hsin-Yin Wu
以下的整理目錄與文章連結刊登於本粉專,提供其他有需要的朋友參考。
🔍【以下目錄會不斷更新。後續的新文章,我們會繼續整理進以下目錄中。】

貳、刑事法與檢察實務問題

檢察官工作的現實

我們與真實的距離:歡迎來到離島檢察官的現實世界

外勤值班—相驗

載浮載沉的一世空白——淺談檢察官的「相驗」工作
最難的是人情世故——從相驗案件反思「靠關係」的臺式特色
「五億高中生」案:檢察官「相驗」是法定程序與科學辦案,不是求神問卜

精神相關疾患與酒癮犯罪

吳忻穎觀點:一封來自醫院的信─他們的犯罪人生不是沒有原因
吳忻穎觀點:無彩青春離島版─一個智能障礙、思覺失調患者的人生故事
在家庭與司法之間:從一件老人竊盜案看失智症犯罪處遇模式
鐵路刺警一審無罪:勿因不理解而恐懼,因恐懼而污名精神疾病
1歲的我與思覺失調症的祖母(網誌原文)
  • 「端傳媒」轉載版:吳忻穎:我們與惡的距離,從來都不遠
  • 「關鍵評論」轉載版:我與思覺失調症的祖母:我們與惡的距離,從來都不遠
  • 「倡議家」轉載版:我們與惡的距離/「1歲的我與思覺失調症的祖母」
精神障礙犯罪專題(一):淺介德國刑法精神障礙責任能力判斷
精神障礙犯罪專題(二):德國偵查中的司法精神鑑定如何進行?
精神障礙犯罪專題(三):司法精神鑑定的任務及法院澄清義務
精神障礙犯罪專題(四):台灣司法資源整合不足與民粹氛圍高漲的困境
精神障礙犯罪專題(五):拒絕民粹導向修法,為什麼我們需要監護處分制度?

強制處分標準

吳忻穎觀點:從「愛蜂事件」探討「偵查不公開」與強制處分的標準


偵查不公開原則

偵查可以「大公開」?凶殺案影片外流的法理思考
草屯槍擊案的「偵查實境秀」:再探警方高層與媒體互用的「偵查大公開」
台南殺警案的荒誕:峰迴路轉的「偵查大公開」與政治人物的烏龍演出
炎亞綸案「道歉銅鑼燒」風波:當「偵查不公開」遇上媒體與檢警關係


所謂「騙票」

為績效而瘋狂:警界偵查實務的「騙票」秘密(上)
為績效而瘋狂:警界偵查實務的「騙票」秘密(下)
為績效而瘋狂:破解警方「騙票」,主動追查的檢察官
先挺警察犯罪,再送基層懲戒?「斬手騙票案」中新北警局的切割刀
打詐計畫成「斬手專案」2.0?績效評比是警察騙拘票問題關鍵


證據排除法則——錯誤的毒品查緝與刑事政策所催生的違法證據取得

「有毒」的毒品查緝政策(一):績效催生警方違法惡習
「有毒」的毒品查緝政策(二):放聲「出去讓你死」的警察
「有毒」的毒品查緝政策(三):強闖民宅違法抓人三部曲
「有毒」的毒品查緝政策(四):無視程序違法「上訴到底」的檢察官
「有毒」的毒品查緝政策(五):被績效牽鼻子走,焉能「安居」?
「有毒」的毒品查緝政策(六):以臨檢為名,行搜索之實


濫訴與假性財產犯罪

地檢署的巨嬰客戶與他們的馬桶——談濫訴與假性財產犯罪
檢察官吳忻穎:地檢署不是免費討債公司—回應《台灣是詐騙共和國嗎》
(《蘋果》紙本濃縮版:地檢署不是免費討債公司(吳忻穎))
那些浪費司法資源的VIP(一):菊島四大「院檢之友」
那些浪費司法資源的VIP(二):「預知未來」的濫訴人
那些浪費司法資源的VIP(三):被「超自然力量」控制的人們
到底誰在濫訴?談法扶法新增「防檢濫訴條款」


檢察實務困境

調取通信紀錄「全民買單」:犯罪偵查也需使用者付費?
被瘋狂管考壓榨的結案機器:談法務部與高檢署「200件」事件
投書:磕磕碰碰又披荊斬棘的檢察官之路

叁、檢察學與檢察改革


檢察學基礎:檢察官工作簡介、檢察獨立與檢察一體、檢察核心事務與檢察行政

【司改國是無雙會客室】小檢夜未眠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
檢察獨立、檢察事務與檢察行政──傻傻分不清?
司法如何獨立?一件檢察官「不知變通」的相驗案件
三顆曲棍球引發的憲政危機(上):介入監察權侵害司法的政治力量
三顆曲棍球引發的憲政危機(下):親自撕下政治酬庸標籤才是正途

「檢察官定位論」與實務問題評論

律師抄個資遭檢察官當庭轉被告:偵查庭爭議的制度問題

檢仔聊齋系列——檢察實務怪狀

檢仔聊齋(一):升官文化下,荒腔走板的檢警關係
檢仔聊齋(二):警界扭曲的專案績效,讓精緻偵查「空洞化」
檢仔聊齋(三):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檢察體系
檢仔聊齋(四):失靈的行政,癱瘓的檢察業務
檢仔聊齋(五):檢察體系升官路上的「宮鬥」戲碼
檢仔聊齋(六):拋棄法律專業,載歌載舞的檢察「秀場」
檢仔聊齋(七):德不配位的檢察體系「綿羊軍頭」
檢仔聊齋(八):失能又熱愛作秀的檢察行政高層
檢仔聊齋(九):檢警一家親?檢察官指揮督導權「被架空」的危機
檢仔聊齋(十):刷防疫存在感?被權力宰制的檢察指令與偵查作為
檢仔聊齋(十一):重偵查、輕執行?檢察機關的業務失衡現象
檢仔聊齋(十二):「老派衝組」若不倒,檢察體系不會好
檢仔聊齋(十三):進一步退兩步?檢察體系改革的「復辟」勢力
檢仔聊齋(十四):血統純正才優秀?士檢長「精英論」的體系沉痾
檢仔聊齋(十五):培養乖乖牌檢察官?高檢署插手職務評定的惡果  
檢仔聊齋(十六):辭職治百病?離開不是逃兵,是換方法改變體制
檢仔聊齋(十七):古有「何不食肉糜」,今有高檢署「何不積極結案」

檢警關係


檢警關係非私相授受——從「小鴿」第一張搜索票談起
廢除《調度司法警察條例》?癱瘓警察的,是英雄主義的績效制度
程序違法卻拿檢方擋箭?「偵查主體」不是警方卸責的「偵主丹」

檢改與檢察行政(法務部)問題

法務部新聞淪為大內宣?媒體識讀與檢方改革,加油好嗎?
檢察官爆「離職潮」都是為了錢?探究人才流失的體制問題


肆、警察學與警政改革


理想中的圖像

還記得這身制服的初衷嗎?從一位鍥而不捨的員警與一枝筆說起
忍一下三年官、兩年滿?一個在績效與偵查魂間掙扎的警察故事
上命下不從:打破警界潛規則的勇氣,與遲來的正義

警政體系問題整理與改革重點

讓我們務實來談真正的警政改革問題吧——兼回應立委「門面說」
警局天花板藏了什麼?槍枝毒品老鼠屎,與空有其表的「管考」
警察輪班制度怎麼改?問題不是「人力不足」,而是「制度沉痾」


扭曲的績效制度問題

吳忻穎觀點:浪費青春的青春專案—— 扭曲的績效制度、過載的刑事司法
吳忻穎觀點:裹著糖衣的績效毒藥——瘋狂的查緝政策、血汗的刑事司法
「績效」就是正義?談警察職權行使之理論與實務
為給交代衝績效,弊端叢生卻怪司法的警政亂象
「我也是基層,無能為力啦」——全員皆基層的警界怪象
分數下的「正義」:警政績效制度,一場遊戲一場夢
掃黑掃到誰?「治平專案」淪警方集點遊戲
數字背後的「血汗司法」,遙不可及的「精緻偵查」
「線上立破」的績效目標,是打擊犯罪還是製造犯罪?
疫情當前,還要績效?警界高官「作秀」與務實防疫的距離
有績效≠治安好:媒體報導「三級防疫治安空轉」背後的秘密
警政署有改善扭曲績效制度的誠意嗎?以基隆警「黑吃黑」案為例

獎懲不公、「警察形象」與言論箝制問題

違法踹頭獲表揚,依法調查被懲處?被體系踐踏的「警察形象」
解決提出問題的人?警界「醬缸式團結」下的意見整肅
從警界高層「剷除異見」與基層「多數沉默」一窺公務體系內改革的難題

警察機關虛假的「自我廣告」問題

無犯罪嫌疑卻稱「嫌犯」?新北警保大的問題不只是「法令用語欠當」
警察局兼營行銷公司?談地方警局的「中秋露出企劃」
「屁孩」類比狒狒?台中警局小編「哏圖」背後的警察文化危機


警察訓練與遵法意識問題

「我是新人,所以不會做」——基層警察的訓練有什麼問題?
警察就要挺警察?暴政下,如何避免平庸的邪惡?
踹頭事件後,未停止的「報復性執法」——警界法治教育與心理健康危機

警械使用條例與用槍問題

國慶日傳員警清槍走火,警械使用豈只是「大膽用槍」的問題?


政治力與三盲輿論的干擾

豬瘟防疫增警力?《調度條例》遠不比「上命下從」的威力
打架就換警局長?該換的,其實是政客的腦袋
打架就換警局長2.0?「速食治安」真能解決社會問題嗎?
被轉彎的警察尊嚴(上):推警事件中,順「勢」而為的警界代表
被轉彎的警察尊嚴(下):遇到政治,就拿出次元切割刀的「老師」
立委報案優先受理?警方為民代量身訂做的「特權流程」
捐錢就是老大?警察執法難以擺脫的「金權陰影」

時事評論

鐵警遇刺殉職案:
一名鐵警殉職後:問題不在開槍時機與司法挺不挺警察
鐵路刺警案:全副武裝提高見警率,是反應過度還是痛定思痛?
緝毒開槍撞車抓錯人案:
緝毒開槍撞車抓錯人案(上):警方執法哪裡有問題?
緝毒開槍撞車抓錯人案(下):愛與鐵血下,被扭曲的程序正義
新北警追車車禍死亡案:
追車案羈押爭議:警訴諸情緒勒索的「媒體戰」,何以潰敗?
雙北戰神2019年10月底相繼「出包」新聞:
戰神走下神壇後:「有績效是老大」的警界歪風幾時休?
台南市刑大大隊長於攻堅時「力求表現」於隊友身側及身後開槍案:
當背後槍聲響起:「作秀才能升官」的警界歪風幾時休?
報復性執法事件:
中和警「踹頭」事件:警方的私刑,法治國的死刑?
鳴人堂-鳴人放送:中和警「踹頭」爭議:私刑或正義?讚聲下的法治國危機 ft. 吳忻穎
形同私刑的「報復性執法」:再談民粹背後的法治國與員警心理健康危機
「超商浩克」事件案外案:
「超商浩克」事件案外案:警棍「暴擊30秒」符合警察專業嗎?
「超商浩克」事件案外案:比員警情緒失控更嚴重的體制問題
新北警樹林所員警遭撞殉職案:
「打架換警局長」惡果?員警遭撞殉職,最該譴責的不是無照少年
長榮大學馬來西亞籍女性大學生被害案:
長榮大學案外案:報案紀錄消失?問題在注重表面的「數字文化」
向總統陳情系列-彰化警「假摔」逮捕陳抗民眾案及其後續:
古有皇帝使騎捕,今有彰化逮捕之亂——警察「假摔」的非法執法危機
「犯蹕」國賠案——被扭曲的特種勤務條例、被踐踏的警方執法專業
中壢分局盤查音樂教師「很蠢」「大外割」逮捕事件:
中壢分局「很蠢」之爭:談警察盤查發動要件與妨害公務罪
中壢分局「大外割」事件一審判決出爐,敲響檢警執法問題警鐘
三重分局濫行補外籍看護事件:
為了績效而歧視?三重分局上銬移工案:再談警察盤查實務問題
松山分局黑衣人吃案之亂:
松山分局之亂:高層「震怒」後,仍不見光的警界黑暗面
松山分局之亂番外篇:警局社群操作,暴露公部門扭曲的「小編文化」
續談「松山分局之亂」:判決之後,該檢討的是什麼?
「瑪莎拉蒂富少」毆人案及其後續政策問題:
「瑪莎惡徒」毆人案:問題非縱放人犯而是「仇富情結」背後的社會正義
我國警政高層「行銷」指令:是上命下從,還是上樑不正下樑歪?
新北檢警算錯夜間時間「拘留超過24小時」案:
新北檢警「拘留超時」案:談警方夜間詢問之程序違法問題
新北三重警抓錯通緝犯事件:
三重警「抓錯」通緝犯案:重點在於程序正義,而非鄉民正義!
新北蘆洲警認錯強盜行為人且違法搜索事件:
蘆洲分局誤認嫌犯的「烏龍搜索」:警方話術騙「同意搜索」合法嗎?
2023年7月盤查爭議事件-彰化溪湖分局「新二代少年」與北市交「內衣案」:
「南無警察大菩薩」:「新二代少年」與「內衣案」等盤查爭議的系統問題

伍、司法改革與法律人倫理


☆吳忻穎觀點:讓我們從刑事訴訟及證據法則實務來務實的討論司法改革吧!

【電影映後座談】二十年的無罪之路《徐自強的練習題》談臺灣司法改革
  • 「『翻開卷宗,十幾年前的殺人案可能比現在的竊盜案還要薄。』片中僅仰賴共同被告自白即下判決的司法環境,是台灣司法演進的歷史過程。然而吳忻穎談到檢察官一職在現今其實仍有諸多改進空間,尤其面臨一線警察相關刑法知識不足,往往加重後端檢察官的偵查工作量,又面臨內部催促結案的制度壓力,對檢察官這樣一個『從一個案件開始、公訴、執行都存在的角色』無疑是磨損熱情的環境。」
  • 人文電影節尾聲 閉幕片《徐自強的練習題》
大選激情過後,被忽略的「務實司改」如何重新開始?

「把卷分屍了!」拆卷事件中,一窺律師市場文化與倫理問題
為何醜聞連環爆?法律人「職業倫理」實踐上的人性考驗
正義何以被扭曲?法律人「信念與實踐的距離」
「說真話好嗎?」只能匿名批評的檢警體系,如何開啟改革之鑰?
#MeToo浪潮中的「假法律真恫嚇」:談律師角色的專業與倫理

陸、法治教育及正義觀:媒體、輿論與司法間的衝突


正義觀與「素樸正義」的問題

獻給高中生的「正義課」:選擇法律這條路前,該思考什麼?
直播、號召、討公道:鄉民正義所引發的法治國危機
復仇大快人心?經典歌劇《厄勒克特拉》與當代的「私刑正義」
網紅「鳳梨」控「保母虐童」案大逆轉:鄉民獵巫的「私刑正義

民粹導向的公共政策與修法芻議

民主國家中沒人是可憐老百姓——做一個理性思辨、勇於承擔的公民


人民的「三盲」問題以及對於司法的誤解

最難解的司改懸案:亦生又亦死,「三盲」重症患者眼中的司法
從總統政見會,看庶民對司法濫權的「期待」

「巨嬰」亂象

夜訪女王頭不耐排隊「報警」——人民褓母搖籃裡的巨嬰國度

公民法治教育的問題

中學公民科法治教育重心何在?——以學測考題爭議為例

政治權力斲傷的法治國

民意代表代表的不是你的民意——從議員之子毆警案談起
遇到議員就轉彎:避免成議會焦點,是警方執法依據?
大官「舊部」享特權?層層函轉下,狐假虎威的官場文化
政治凌駕專業:高雄槍擊案後,地方首長「指揮」檢察官辦案?
一個充滿「政治算計」的特赦——少將韓豫平的貪污事件
幼兒園「餵毒」案?政治惡鬥下,集體歇斯底里中的啟示

地方執法問題

地方的「向來如此」與執法的大破大立:談澎湖清明掃墓公共危險案
海鮮文化與海洋文化難兩全?談澎湖海膽過度捕撈

遵法意識問題

德國人交通歷險記:從臺灣道路奇觀談公民遵法意識

文化差異與公民價值觀

我們需要行禮如儀的「尊師重道」教條,還是「平等互重」的尊嚴?

媒體素質與司法機關應對進退失據的問題

失控的第四權:媒體攻城掠地,司法機關如何對應?
「獨家」糖衣下,媒體包裝的政治謊言與司法流言
吳忻穎觀點:從性騷擾再審案看司法官應對媒體與性別意識之欠缺
《鏡子森林》劇評
《鏡子森林》——一場現實與理想的拔河,也談影視與法律的距離
太魯閣號事故的媒體輿論:網路和報導如何「獵巫」與「造神」?
黑幫害人,亦能「救人」?柬埔寨人口販運案凸顯媒體為黑幫洗白亂象
媒體「標題黨」誤國:詐騙集團失控命案是「台版柬埔寨」?

從轉型正義到人權意識

年輕世代沒做過的事,為何要悔罪?一段台灣與德國學生的對話
壯闊變革的開始:世代正義的艱鉅之路,2021 臺灣國際人權影展專刊,國家人權博物館,2021年10月,第107-111頁

柒、其他立法論與社會、時事議題


性別平等與教育

「女性檢察官」是一種特殊行業嗎?
「年輕」「女性」錯了嗎?隱藏在課堂中的司法職業性別偏見
不讓孩子成為加害或受害者——性別平等與同志教育的意義
看見「不潔」之物:藏在衛生棉裡的法律與性別議題

家暴議題

拒絕複製性別刻板印象:家暴問題豈能化約為「男人打女人豬狗不如」?

酒駕議題

酒駕等於殺人?問題不在「擬制故意」,而在背後原因


毒品議題

戒毒特效藥?自我矛盾的毒品刑事政策與立法
「應該呼籲大家不要吸毒」——指揮中心答覆與政治粉專戲謔中隱藏的社會偏見

詐欺犯罪議題

基層檢察官批「打詐1.5」是國家級詐騙案?解決問題不該流於口號

社會價值觀衝突

台灣南北部粽、江蘇常熟粽,以及我想守護的身份認同
臺灣就是太自由?那些「反反送中」臺灣人背後的故國情懷

自殺事件—社會期待與自我迷失

致在期望裡迷失的「高材生」:示弱、求助都是繼續戰鬥的方法

新冠防疫政策的法律問題

為防疫去法治?以「行政命令」拒本國人入境,有什麼問題?
「假訊息」淪為「狼來了」?被濫用的社維法與紓困條例處罰規定
對疫苗提出疑問就是假訊息?指揮中心「澄清文」的反效果
法官吹哨「簡訊實聯制」遭不當利用,問題在於台灣防疫蒼白的法制面
居家檢疫是「拘禁」嗎?疫情下的司法考驗與《提審法》適用範圍

言論不當管制問題

「焚書是焚人的前戲」——行經納粹焚書紀念碑,反思我國執法現況
警界反對刪除侮辱公署罪,法務部和高檢署批判不得?
公務員發言辦法——遊走在「整飭官箴」與「整肅異見」間的雙面刃
---------
💖鳴人堂專欄
💖方格子文章列表
💖風傳媒:吳忻穎觀點
💖上報:吳忻穎的文章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司改國是無雙會客室】小檢夜未眠
---------

  • 壹、學術論文與期刊論著
    壹、學術論文與期刊論著
    • 學位論文
    • 專書
    • 期刊論著
    • 研討會論文
  • 專欄文章/投書彙整
  • 貳、刑事法與檢察實務問題
    貳、刑事法與檢察實務問題
    • 檢察官工作的現實
    • 外勤值班—相驗
    • 精神相關疾患與酒癮犯罪
      精神相關疾患與酒癮犯罪
    • 強制處分標準
    • 偵查不公開原則
    • 所謂「騙票」
    • 證據排除法則——錯誤的毒品查緝與刑事政策所催生的違法證據取得
      證據排除法則——錯誤的毒品查緝與刑事政策所催生的違法證據取得
    • 濫訴與假性財產犯罪
    • 檢察實務困境
  • 叁、檢察學與檢察改革
    叁、檢察學與檢察改革
    • 檢察學基礎:檢察官工作簡介、檢察獨立與檢察一體、檢察核心事務與檢察行政
      檢察學基礎:檢察官工作簡介、檢察獨立與檢察一體、檢察核心事務與檢察行政
    • 「檢察官定位論」與實務問題評論
      「檢察官定位論」與實務問題評論
    • 檢仔聊齋系列——檢察實務怪狀
      檢仔聊齋系列——檢察實務怪狀
    • 檢警關係
    • 檢改與檢察行政(法務部)問題
      檢改與檢察行政(法務部)問題
  • 肆、警察學與警政改革
    肆、警察學與警政改革
    • 理想中的圖像
    • 警政體系問題整理與改革重點
      警政體系問題整理與改革重點
    • 扭曲的績效制度問題
    • 獎懲不公、「警察形象」與言論箝制問題
      獎懲不公、「警察形象」與言論箝制問題
    • 警察機關虛假的「自我廣告」問題
      警察機關虛假的「自我廣告」問題
    • 警察訓練與遵法意識問題
      警察訓練與遵法意識問題
    • 警械使用條例與用槍問題
      警械使用條例與用槍問題
    • 政治力與三盲輿論的干擾
      政治力與三盲輿論的干擾
    • 時事評論
  • 伍、司法改革與法律人倫理
    伍、司法改革與法律人倫理
    • ☆吳忻穎觀點:讓我們從刑事訴訟及證據法則實務來務實的討論司法改革吧!
      ☆吳忻穎觀點:讓我們從刑事訴訟及證據法則實務來務實的討論司法改革吧!
  • 陸、法治教育及正義觀:媒體、輿論與司法間的衝突
    陸、法治教育及正義觀:媒體、輿論與司法間的衝突
    • 正義觀與「素樸正義」的問題
      正義觀與「素樸正義」的問題
    • 民粹導向的公共政策與修法芻議
      民粹導向的公共政策與修法芻議
    • 人民的「三盲」問題以及對於司法的誤解
      人民的「三盲」問題以及對於司法的誤解
    • 「巨嬰」亂象
    • 公民法治教育的問題
    • 政治權力斲傷的法治國
      政治權力斲傷的法治國
    • 地方執法問題
    • 遵法意識問題
    • 文化差異與公民價值觀
      文化差異與公民價值觀
    • 媒體素質與司法機關應對進退失據的問題
      媒體素質與司法機關應對進退失據的問題
    • 從轉型正義到人權意識
      從轉型正義到人權意識
  • 柒、其他立法論與社會、時事議題
    柒、其他立法論與社會、時事議題
    • 性別平等與教育
    • 家暴議題
    • 酒駕議題
    • 毒品議題
    • 詐欺犯罪議題
    • 社會價值觀衝突
    • 自殺事件—社會期待與自我迷失
      自殺事件—社會期待與自我迷失
    • 新冠防疫政策的法律問題
      新冠防疫政策的法律問題
    • 言論不當管制問題
給個喜歡
你已經讀了 1 篇文章, 快登入支持創作者吧!
    #檢察學#檢察官#刑事訴訟法#偵查學#司法相驗#刑法#警察#證據排除#司法
YL初商科技
YL初商科技和其他 2 人喜歡這篇
Hsin-Yin Wu / 辭職治百病-離職檢察官的思辨日誌
176會員
30內容數
《扭曲的正義》「續集」收錄於此,目前包含:第一部〈搖搖欲墜的檢察體系〉主題為刑事法與檢察學的我國與外國法比較,實務現狀問題、相關刑事司法時事評論,以及興革芻議。第二部〈崩潰中的警察體系〉主題為警察學理與警政體系現實的落差與制度問題等評析,以及警政改革芻議等。
留言1
查看全部
如果要查看留言,請先或
Hsin-Yin Wu / 辭職治百病-離職檢察官的思辨日誌 的其他內容
偵查與第一線警職法、刑事訴訟實務講義/貼文彙整(公開版)-後續會持續更新
(最後更新日期2020/07/18) FB原文—因FB於10 月 31 日後網誌建立和編輯功能將停用,因此搬遷至此,日後如有更新,將於此更新。 收到很多來訊索取講義。以下為過去擔任檢仔時,警方常發生問題的常用講義公開版,有的是前往警局演講的講義,有的則是個案發現紕漏後的貼文檢討。 這些內容不只過去三
#警察制度#警察職權行使法#偵查學
《鏡子森林》——一場現實與理想的拔河,也談影視與法律的距離
《鏡子森林》描寫一群新聞工作者,在媒體業面對金錢、權利的現實環境中,與政界、財團、警界、司法、被害人家屬等交會的光明與陰暗面。本文擬從真實的偵查與相驗程序談起,探討偵查不公開與媒體之間的關係與衝突,進而從理想與人性的角度,與讀者一同思考當今的媒體與被人們忽視、扭曲的社會問題。
#偵查不公開#檢察官#媒體
一封來自醫院的信─他們的犯罪人生不是沒有原因
2016年底,台灣本島往馬公的班機將一封來自K醫院的信捎往澎湖地檢署檢察官辦公室。信封上沒有寄件人署名,收信地址為「澎湖地檢署」...那是一位受禁戒及監護(併執行)處分人Y的來信。 也許對他而言,這位當初聲押他的檢察官已經不再是原本讓他橫眉豎目恨得牙癢癢的仇人,而是再平凡不過的凡人。
#司法精神鑑定#禁戒處分#監護處分
讓我們從刑事訴訟及證據法則實務來務實的討論司法改革吧!
從刑事案件的產生出發,接著以倒敘法的方式先看審判中可能產生的攻防,再回頭看偵查中檢警關係與偵查檢察官的任務、第一線偵查中最常發現的問題,最後探討現行司法實務的困境與司法改革重點 *本文原文於 2017-05-04 刊載於風傳媒:〈 吳忻穎觀點:讓我們從刑事訴訟及證據法則實務來務實的討論司法改革吧!〉
#檢察官#刑事司法#檢警
【澎檢日誌】淺談「己案己蒞」
*本文原文於2017年5月3日發表於個人臉書網誌,筆者時任澎湖地檢署檢察官。當時因司改國是會議期間,有論者提及檢方改革方案是否應納入「己案己蒞」制度,因此有前輩與我討論此事,筆者遂撰寫此文表達自己之經
#己案己蒞#檢察官#偵查
淺談檢察官工作的法定任務與使命──學習司法官視角
※本文係筆者於2014-2015年為學習司法官時,在高雄院檢學習檢方學習筆記整理簡要版,分發後擔任檢察官,一方面將過去在研究所學習的理論運用於檢警偵查作為合法性控制、另一方面將偵查技巧與偵查假設等運用於犯罪之發現,希望自己可以莫忘初衷——以程序正義來追求實體正義。
#檢察官#公訴#偵查
偵查與第一線警職法、刑事訴訟實務講義/貼文彙整(公開版)-後續會持續更新
(最後更新日期2020/07/18) FB原文—因FB於10 月 31 日後網誌建立和編輯功能將停用,因此搬遷至此,日後如有更新,將於此更新。 收到很多來訊索取講義。以下為過去擔任檢仔時,警方常發生問題的常用講義公開版,有的是前往警局演講的講義,有的則是個案發現紕漏後的貼文檢討。 這些內容不只過去三
#警察制度#警察職權行使法#偵查學
《鏡子森林》——一場現實與理想的拔河,也談影視與法律的距離
《鏡子森林》描寫一群新聞工作者,在媒體業面對金錢、權利的現實環境中,與政界、財團、警界、司法、被害人家屬等交會的光明與陰暗面。本文擬從真實的偵查與相驗程序談起,探討偵查不公開與媒體之間的關係與衝突,進而從理想與人性的角度,與讀者一同思考當今的媒體與被人們忽視、扭曲的社會問題。
#偵查不公開#檢察官#媒體
一封來自醫院的信─他們的犯罪人生不是沒有原因
2016年底,台灣本島往馬公的班機將一封來自K醫院的信捎往澎湖地檢署檢察官辦公室。信封上沒有寄件人署名,收信地址為「澎湖地檢署」...那是一位受禁戒及監護(併執行)處分人Y的來信。 也許對他而言,這位當初聲押他的檢察官已經不再是原本讓他橫眉豎目恨得牙癢癢的仇人,而是再平凡不過的凡人。
#司法精神鑑定#禁戒處分#監護處分
讓我們從刑事訴訟及證據法則實務來務實的討論司法改革吧!
從刑事案件的產生出發,接著以倒敘法的方式先看審判中可能產生的攻防,再回頭看偵查中檢警關係與偵查檢察官的任務、第一線偵查中最常發現的問題,最後探討現行司法實務的困境與司法改革重點 *本文原文於 2017-05-04 刊載於風傳媒:〈 吳忻穎觀點:讓我們從刑事訴訟及證據法則實務來務實的討論司法改革吧!〉
#檢察官#刑事司法#檢警
【澎檢日誌】淺談「己案己蒞」
*本文原文於2017年5月3日發表於個人臉書網誌,筆者時任澎湖地檢署檢察官。當時因司改國是會議期間,有論者提及檢方改革方案是否應納入「己案己蒞」制度,因此有前輩與我討論此事,筆者遂撰寫此文表達自己之經
#己案己蒞#檢察官#偵查
淺談檢察官工作的法定任務與使命──學習司法官視角
※本文係筆者於2014-2015年為學習司法官時,在高雄院檢學習檢方學習筆記整理簡要版,分發後擔任檢察官,一方面將過去在研究所學習的理論運用於檢警偵查作為合法性控制、另一方面將偵查技巧與偵查假設等運用於犯罪之發現,希望自己可以莫忘初衷——以程序正義來追求實體正義。
#檢察官#公訴#偵查
你可能也想看
avatar
梔子花開的沙龍
2024/08/14
Thumbnail
國泰世華 CUBE App-我如何簡化生活
八十-二十法則提到,在多數生活的現象中,約80%的效果是來自於20%的原因,除了經濟學、學習理論外,這個法則同樣也可以應用在生活中的幸福感上。 我們需要認知到擁有的越多不一定會越快樂,反而有可能會因為無法專注在少數事物上而產生空虛、迷茫的感覺。「極簡」精神最重要的一點在於放下對於「多」的執著,將有
#極簡#極簡生活#質感生活
avatar
台中散戶の交易日常
2024/09/08
Thumbnail
操盤手の交易週報與展望(Sep.W2)
1.加權指數與櫃買指數 週五的加權指數在非農就業數據開出來後,雖稍微低於預期,但指數仍向上噴出,在美股開盤後於21500形成一個爆量假突破後急轉直下,就一路收至最低。 台股方面走勢需觀察週一在斷頭潮出現後,週二或週三開始有無買單進場支撐,在沒有明確的反轉訊號形成前,小夥伴盡量不要貿然抄底,或是追空
avatar
方格子 vocus 官方沙龍
2024/08/27
Thumbnail
「相簿裡最捨不得刪的 N 張照片!」:完成任務抽富士即可拍!
近期的「貼文發佈流程 & 版型大更新」功能大家使用了嗎? 新版式整體視覺上「更加凸顯圖片」,為了搭配這次的更新,我們推出首次貼文策展 ❤️ 使用貼文功能並完成這次的指定任務,還有機會獲得富士即可拍,讓你的美好回憶都可以用即可拍珍藏!
#相簿裡最捨不得刪的照片
avatar
鬱兔的金幣窩
2020/05/23
Thumbnail
《嘿!聽說妳在鬼島當作家?》29 專欄名稱的由來,為何叫作「鬼島」呢?
  嗯,我已經感受到電腦前的你已經在吐槽,都已經更了三十章了,怎麼現在才想到要解釋一下專欄命名的起因。   我現在就告訴你!       因為我忘記寫了,哈哈哈哈(遭踹   咳咳,好了,拉回來,要講正經事了。   大概是N年以前,我和一位朋友飄洋過海到南半球,在非常靠近南極附近的紐西蘭度過了一個月的
#鬱兔#鬼島#聽說你在鬼島
avatar
小白的窩的沙龍
2020/03/09
Thumbnail
超好看的台灣早期搖滾樂歷史專書 - 《我們的搖滾樂》
「至少能讓後來者的起跑點往前一點,我想這就是文科研究生該有的氣魄。」 這是作者熊一蘋在後記中寫給自己的勉勵語,看得我這個偽文科的都豎起拇指大力給讚!而且讚的不光是只有這句話而已,事實上整本書都讚!好好看!
#搖滾樂#台灣歷史
avatar
小樂的現金流成長策略
2020/02/26
【專欄】大H:好書我來讀《指數投資末日》
這本書基本上圍繞著作者的六項對於全球未來發展的六項危機進行探討,以總體經濟的方向出發,以下六點為本書的主要關鍵論點,後續會根據書中內容整理讀者們需要注意的關鍵點。
#大H專欄#書摘#指數投資
avatar
小樂的現金流成長策略
2019/11/29
Thumbnail
[專欄]資工心理人:元大全球未來通訊ETF(00861)個人觀察
00861ETF,這應該是最近很夯的一支ETF了,大家都稱呼他5G ETF,其實他的全名是元大全球未來通訊ETF,身邊很多人問我這支到底如何?我們就來簡單看一下吧!
#資工心理人#ETF
avatar
傅瑞德的沙龍
2019/08/11
Thumbnail
太過專業的讀者投書
以下這張圖中的文字,是出自某香水廠商的廣告;我在解讀之後,發現這些號稱來自「顧客日常對話」的文字並不簡單,或許是出自專業手筆。
#廣告#文案#翻譯
avatar
專鼠為你,心有所鼠的沙龍
2019/06/20
Thumbnail
專鼠認養書的由來
一開始我們專鼠送養並沒有簽認養書的。 是因為發生以下此事讓我們心生警惕與愧歉 才擬定了一份認養書後續修增沿用至今 文長慎入
#專鼠心得文
avatar
Jackie Chien的沙龍
2019/04/08
Thumbnail
《未來年表》專書閱讀導讀會
應某單位之邀 這是我設計的大綱 . 《未來年表:人口減少的衝擊,高齡化的寧靜危機》 專書閱讀導讀會 主講者:錢世傑講座 大綱 一、 人口結構 1、 大前研一的第一團塊、第二團塊 2、 總人口反轉 3、 20%的老人/超低的出生人口 4、 人與AI的必然結合 ......
avatar
梔子花開的沙龍
2024/08/14
Thumbnail
國泰世華 CUBE App-我如何簡化生活
八十-二十法則提到,在多數生活的現象中,約80%的效果是來自於20%的原因,除了經濟學、學習理論外,這個法則同樣也可以應用在生活中的幸福感上。 我們需要認知到擁有的越多不一定會越快樂,反而有可能會因為無法專注在少數事物上而產生空虛、迷茫的感覺。「極簡」精神最重要的一點在於放下對於「多」的執著,將有
#極簡#極簡生活#質感生活
avatar
台中散戶の交易日常
2024/09/08
Thumbnail
操盤手の交易週報與展望(Sep.W2)
1.加權指數與櫃買指數 週五的加權指數在非農就業數據開出來後,雖稍微低於預期,但指數仍向上噴出,在美股開盤後於21500形成一個爆量假突破後急轉直下,就一路收至最低。 台股方面走勢需觀察週一在斷頭潮出現後,週二或週三開始有無買單進場支撐,在沒有明確的反轉訊號形成前,小夥伴盡量不要貿然抄底,或是追空
avatar
方格子 vocus 官方沙龍
2024/08/27
Thumbnail
「相簿裡最捨不得刪的 N 張照片!」:完成任務抽富士即可拍!
近期的「貼文發佈流程 & 版型大更新」功能大家使用了嗎? 新版式整體視覺上「更加凸顯圖片」,為了搭配這次的更新,我們推出首次貼文策展 ❤️ 使用貼文功能並完成這次的指定任務,還有機會獲得富士即可拍,讓你的美好回憶都可以用即可拍珍藏!
#相簿裡最捨不得刪的照片
avatar
鬱兔的金幣窩
2020/05/23
Thumbnail
《嘿!聽說妳在鬼島當作家?》29 專欄名稱的由來,為何叫作「鬼島」呢?
  嗯,我已經感受到電腦前的你已經在吐槽,都已經更了三十章了,怎麼現在才想到要解釋一下專欄命名的起因。   我現在就告訴你!       因為我忘記寫了,哈哈哈哈(遭踹   咳咳,好了,拉回來,要講正經事了。   大概是N年以前,我和一位朋友飄洋過海到南半球,在非常靠近南極附近的紐西蘭度過了一個月的
#鬱兔#鬼島#聽說你在鬼島
avatar
小白的窩的沙龍
2020/03/09
Thumbnail
超好看的台灣早期搖滾樂歷史專書 - 《我們的搖滾樂》
「至少能讓後來者的起跑點往前一點,我想這就是文科研究生該有的氣魄。」 這是作者熊一蘋在後記中寫給自己的勉勵語,看得我這個偽文科的都豎起拇指大力給讚!而且讚的不光是只有這句話而已,事實上整本書都讚!好好看!
#搖滾樂#台灣歷史
avatar
小樂的現金流成長策略
2020/02/26
【專欄】大H:好書我來讀《指數投資末日》
這本書基本上圍繞著作者的六項對於全球未來發展的六項危機進行探討,以總體經濟的方向出發,以下六點為本書的主要關鍵論點,後續會根據書中內容整理讀者們需要注意的關鍵點。
#大H專欄#書摘#指數投資
avatar
小樂的現金流成長策略
2019/11/29
Thumbnail
[專欄]資工心理人:元大全球未來通訊ETF(00861)個人觀察
00861ETF,這應該是最近很夯的一支ETF了,大家都稱呼他5G ETF,其實他的全名是元大全球未來通訊ETF,身邊很多人問我這支到底如何?我們就來簡單看一下吧!
#資工心理人#ETF
avatar
傅瑞德的沙龍
2019/08/11
Thumbnail
太過專業的讀者投書
以下這張圖中的文字,是出自某香水廠商的廣告;我在解讀之後,發現這些號稱來自「顧客日常對話」的文字並不簡單,或許是出自專業手筆。
#廣告#文案#翻譯
avatar
專鼠為你,心有所鼠的沙龍
2019/06/20
Thumbnail
專鼠認養書的由來
一開始我們專鼠送養並沒有簽認養書的。 是因為發生以下此事讓我們心生警惕與愧歉 才擬定了一份認養書後續修增沿用至今 文長慎入
#專鼠心得文
avatar
Jackie Chien的沙龍
2019/04/08
Thumbnail
《未來年表》專書閱讀導讀會
應某單位之邀 這是我設計的大綱 . 《未來年表:人口減少的衝擊,高齡化的寧靜危機》 專書閱讀導讀會 主講者:錢世傑講座 大綱 一、 人口結構 1、 大前研一的第一團塊、第二團塊 2、 總人口反轉 3、 20%的老人/超低的出生人口 4、 人與AI的必然結合 ......

不想錯過Hsin-Yin Wu / 辭職治百病-離職檢察官的思辨日誌的內容?
註冊會員,進一步互動並接收最新內容通知
或以 Email 註冊
註冊即表示您同意 服務條款 與 隱私權政策
已經有帳號?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