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雙颱共舞!第14號颱風「葡萄桑」今晚生成 路徑、對台影響曝光

新北華中橋現離奇車禍 50歲騎士突右偏自撞護欄送醫不治

打敗澳洲!北市取得2029智慧運輸世界大會主辦權 蔣萬安反應曝

賴政府明年文宣預算暴增5.9億 藍委:公帑養網軍帶風向?

暑假期間全台多處傳出豪大雨淹水災情,引發民怨。內政部透過臉書,說明中央已挹注地方政府特別預算經費約338.76億元,完成許多治水建設。 圖取自內政部網站

立法院新會期即將審查明年度預算,中央政府總預算案下的「媒體政策及業務宣導」經費曾遭譏諷為「大內宣」,賴政府首份預算如何編列引發各界關注?根據政院送至立法院預算書顯示,明年媒體宣導費總計編列14億元,比今年的法定預算9億,整整增加了5億元。其中內政部編列2.6億元居冠、行政院編列2.2億元次之,第三名則為農業部1.4億元。

國民黨立委許宇甄批評,明年媒體宣傳費暴增5億9000萬元,增加幅度高達65.4%,漲幅驚人。民進黨自2016年執政以後,屢屢傳出以政府標案形式,將媒體採購、宣傳案發包給特定媒體,維持媒體側翼運作與合作關係,新增的經費是不是又要留給特定媒體,幫賴政府大內宣?攻擊特定政黨?令人質疑。

行政院各部會預算書近期陸續送至立法院,其中「中央政府媒體政策及業務宣導」經費再攀高峰,明年將編列14億9288萬元。根據預算書指出,內政部媒體宣導費高達2億6796萬元,居各部會第一;第二名為行政院主管機關2億2103萬元,行政院轄下的客委會就佔了一半,編列了1億329萬元;過去曾被踢爆花1450萬元招募的小編的農委會,這次編列1億4314萬元,宣傳費排行第三,與去年經費差距不大。

值得注意的是,內政部主管機關今年媒體宣傳費為2919萬元,明年度卻一口氣暴增為2億6796萬元,其中警政署媒體宣導費2億3424萬元佔最大宗。對此,國民黨立委楊瓊瓔日前曾批評,警政署的媒體政策及業務宣導預算暴增13倍,而且兩個年度的說明內容都一樣,她將嚴格監督,不能讓政府以宣傳之名,行公帑拉攏媒體之實。

許宇甄批評,賴清德總統2019年時與前總統蔡英文進行黨內初選,殺到刀刀見骨,賴清德還高喊「請總統的網軍停止攻擊我」,但賴清德掌權後,卻編列如此高的宣傳經費?難道是想用國家經費養網軍帶風向嗎?她呼籲賴政府錢要花在刀口上,藍委這會期將嚴審預算,「該刪減的一定刪」。

國民黨立委王鴻薇批評,政府媒體宣傳費「都不演了」,長期過度集中「綠媒」或「綠友友」,例如反詐騙宣傳預算全部都包給民視,再由民視分包給偏綠網紅、偏綠媒體,最後打詐預算創新高、詐騙也創新高,「政府KPI到底是什麼?」根本在浪費納稅人的錢,到底花去哪的確要說清楚。

國民黨 行政院 賴清德
⏳最後倒數!粉紅AI主播徵名就缺你一人!快來參加拚萬元大獎>>

延伸閱讀

對士官新生二提中國威脅 賴清德:政府會當國軍靠山

三軍士官新生聯合開學典禮 賴清德期許成為全民國防根基

批加嚴罷免連署唯一點名林沛祥 公民團體基隆開講助攻罷樑

【重磅快評】朱敬一問卓榮泰「初衷」,賴清德也應回答

相關新聞

司法院秘書長吳三龍 提早退職

總統府昨天核准司法院秘書長吳三龍退職,十月一日生效。吳去年六月才接任秘書長,是司法院除院長、副院長外,唯一的特任官,原本...

iPhone如期上市王鴻薇酸綠自打臉 吳思瑤:別倒果為因

iPhone 16上周發表並開放預購,國民黨立委批評,民進黨政府為通過NCC人事,曾拿蘋果手機無法上市威脅在野和國人,如...

iPhone如期上市 王鴻薇轟NCC信用掃地踐踏專業

iPhone 16上周正式發表,近期開放預購。國民黨立委王鴻薇表示,幾個月前,時任NCC副主委翁柏宗還拿蘋果手機威脅過在...

卓揆台南七股訪太陽光電場 宣示「嚴查綠蟑螂偵辦無上限」

行政院長卓榮泰今下午前往台南七股參訪大亞電纜公司旗下志光能源漁電共生案場,卓宣示政府農漁優先立場;無論政府怎樣發展綠能,...

陳智菡也是鍾小平奪命連環叩受害者 3天內狂打10通電話

台北地檢署持續偵辦京華城案,國民黨台北市議員鍾小平發動猛攻,台北市前市長、民眾黨主席柯文哲遭羈押禁見。鍾小平近日遭爆料追...

張啓楷重申會提案凍結府預算 賴清德國情報告才解凍

民眾黨立委張啓楷今天說,賴清德總統曾經公開承諾,要到立法院做國情報告,也曾說羈押就是破壞人權、不要破壞偵查不公開的原則,...

猜你有興趣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