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facebook PLURK twitter 

用水的三態(固態、液態、氣態),來介紹三位一體,
這是很多基督徒常做的事。


一份水,
溫度很低時是固態,一般溫度時是液態,溫度很高時是氣態。

一個上帝,
在天上叫聖父,降到人間後叫聖子(耶穌),耶穌升天後降下來的叫聖靈。

一個男人,
在辦公室裡是職員,在路上是路人,回家是父親。

也就是說,在不同的狀態下,身份不同、型態不同而已,
其實其內在是一模一樣的。


親愛的弟兄姊妹們,
如果您的教會是這樣教三位一體的,如果您是這樣理解三位一體的,
那您已經嚴重誤解三位一體了。
這種『水的三態』的三位一體觀念,
是歷史上被判為異端的撒伯流主義、型態上的三位一體。
請千萬不要以為大牧師講的就是一定正確,不是的。
上述的描述,有很多大牧者就是這樣教的。


請注意聖經中,耶穌受洗時:
耶穌受洗(聖子),天上出現聲音(聖父),同時聖靈像鴿子降下來(聖靈)。
這三者同時出現,看到沒?


當然,有些人一樣用水來講解,但觀念已經轉變,不是像上面的說法。
這種說法是:
在水的『三相點』時,固態、液態、氣態共存。
這種觀念比較合乎正確的三位一體。
雖然,仍不是很正確,但已經好很多。
不過,『水的三態』這種描述已經深入一般人心中,
為避免遭致嚴重誤解,最好不要再用『水』來比喻了。


說實在的,要使用人間比較容易理解的東西,來講述三位一體,實在很難。
目前的各種比喻方式,都不是很理想。
如果可以,最好不要隨便使用比喻。
假使要用比喻,則建議使用時,務必詳細解釋三位一體的重要教義,
以免遭致誤解。


(小小羊)

    創作者介紹
    小小羊

    基督教小小羊園地

    小小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1228)

    留言列表 留言列表 (3)

    發表留言
    • 基督徒
    • 用受造物質現象比喻三位一體教義忽略了神的永存性,就不能算是在神的地位
      之下認識神,因為人的存在是在受限制的暫時界,神的啟示是從神的國降下臨
      到先知和使徒,主耶穌要門徒禱告求的也是神的國降臨,這就和世人所求所想
      的有明顯的分別。這個問題的解答重點不是在於世人想要怎樣的答案,重點在
      於聖經給基督徒怎樣的答案,所以還是要回到聖經。世人所求所想的不一定就
      是神預備要人得救而放在人心中的感動,因為神並沒有預定每一個人都得救,
      以色列全家要得救那也不是數量的關係,而是原則性的啟示,基督徒應當從整
      本聖經啟示的總原則認識真理。
    • 克平休士
    • Trinity的直譯是三一上帝,而非三位一體。
      所要表達的是基督宗教信奉的上帝是【一而三:三而一的上帝】在神學中我們作這樣的表達與形容:
      1.聖父是在我們之上的上帝:創造與攝理(統治與管理)
      2.聖子是在我們與聖父之間的上帝(人類的中保:走過人生路,犧牲與救贖,受死與復活)
      3.聖靈保惠師是在我們之內的上帝(開啟人類靈性知覺體認上帝的話與上帝的靈)。
      靈修神學家盧雲(Henri J.M.Nouwen1932-1996)在基督宗教聖像靈修應用中曾指出:【三一上帝的關係是[團契的關係]。他引用東正教畫家魯布夫的三一上帝畫像,說出在三一對看中的眼神;三一的關係是如此的親密,氣氛是如此的融洽。】那是一種一致神性的表達。
      周聯華牧師在中說出:【三一上帝有相似之神性,但是有不一樣的工作。】
      聖經所表達的三一上帝則是在不同的時期有不一樣的工作表現。
      但是一切都不會違反三一上帝公義與慈愛的本性。
    • 基督徒
    • 在網路上的文字給人餘裕考查思量,但牧師主日講道思辨的成份居多就容易引來瞌睡蟲,最後只剩下在大學講課的教師才進入狀況,也因此形成神學的課堂被學術界人士佔據的現象。英國女王和澳大利亞原住民族讀的聖經翻譯可以不只一本,但不管怎樣上帝只有一位。

      我們對三位一體神學的理解被甚麼東西決定?一般都會檢視最初聽見的說法及其來源,舉例說明,西門彼得如何辨識拿撒勒人耶穌的身份?『我們發現了那位彌賽亞受膏者』,猶太拉比有在傳述先知書上的預言,彼得的兄弟不是只修補破網、敲打補釘船身的裂縫,此時神的呼召來了,在加利利這是福音與神學時刻:亞伯拉罕是我們的父,所以我們相信彌賽亞降臨。

      『這道太初與上帝同在』,『萬物是藉着他造的;凡被造的,沒有一樣不是藉着他造的』。西門彼得有學有術,不過他是不是亞伯拉罕的子孫呢?或者他的父是魔鬼?


      詩篇19篇

      1-4節

      大衛的詩 交與伶長

      諸天述說神的榮耀
      穹蒼傳揚他的手段

      這日到那日發出言語
      這夜到那夜傳出知識

      無言無語
      也無聲音可聽

      他的量帶通遍天下 他的言語傳到地極
      神在其間為太陽安設帳幕
       
       
      妳曾經失去甚麼最想挽回?我們有的好消息是比最好還更好的,『都比金子可羨慕,且比極多的精金可羨慕;比蜜甘甜,且比蜂房下滴的蜜甘甜』,這句話很「白話」的了,不需要先解釋成很難懂,再轉譯成白話。甚麼是『甘甜』?最甘最甜的是不是一次甘甜永遠甘甜?

      聖父、聖子、聖靈的同在也是一次同在永遠同在,如果三個位格並不存在而只有一個位格,就沒有同在與否的問題。如果三個位格在神的全能屬性上有高低等次,同在也不是真的同在。聖父差聖子來有次序的先後,我們可能會想是否因為基督是受造者?但同有神性同為一神之各位格彼此之先後工作之關係,不必也不應是出於某位格的受造身份。

      至於將神性區分『內在』與『外在』的分界,我覺得也是有問題的,因為基督不是在神之外的神,基督的神性也不是混和人性而為部份受造。或許可以這樣說,神可以藉由祂預定的人的肉身形態顯現祂自己,又不被祂預定的人性限制,但就算是聖靈也因祂的神性而有主權行使祂在人看來是有限的意志行動。

      我不是在轉述哪一位知名牧師的一句話,我不認為現今有哪一個學術機構可以將這整個論述追溯到某一個年代的某一位「大師」的講學,最終只能承認這是出於全本聖經。

      我看不見5年、10年之後的未來,但基督教歸正福音神學有其內在的穩定性與一致性,如果妳是15年後回到這個問題,例如:2035年,這個數字很像「科學幻想」小說的標題,世界各國可能在月球上的太空基地設立「大使館」,但地球上的爭戰可能更劇烈,會有新的學說出現,而聖經的研究也會更完備。人類心靈思維的爭戰可能演變成實體現存界的國與國的戰爭,基督教神學的問題是很實際的。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登入留言

    登入可留悄悄話
    其他選項
    • 收藏 收藏 hover
      已收藏
      0
    • 推文 推文
      0
    • 留言 留言 hover
      3
    小小兵出沒!!超萌聯名月餅禮盒~趕快來看看
    close alpha
    happi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