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facebook PLURK twitter 

非基督徒問:
基督徒都是有所求,才去信耶穌?


回答:
我是我爸爸的孩子。
我爸爸照顧我,我享受我爸爸的照顧。
我願意聽我爸爸的話,
我願意當我爸爸的乖兒子,努力向上,
我要討我爸爸的喜悅。


基督徒相信上帝存在。
基督徒認為上帝就是天父。
這是基本邏輯。


基督徒對上帝有無所求?
就像兒子對父親有無所求?
其實,更正確的說法是,
我明明有父親,可以享受幸福的天倫之樂,何必當浪子或孤兒?


基督教常有種說法,其實很貼切描述出基督徒的觀念:
『回家』。
我們都是浪子,離開天父的家。
家,原本就已經存在,在等著我。
我回家,並沒什麼了不起,也沒什麼好羞恥的。
是的,我就是要回家享受天倫之樂。
這是不是『有所求』的企圖?
就某種角度而言,當然是!
但是,
就像我會肚子餓,要去找東西吃;
就像我需要呼吸,必須要有空氣一樣,
通常我們不會強調這種行為是『有所求』。


每個人的生命中,都有一塊空缺,只有上帝才能滿足。
這是人的宗教性。
什麼宗教都不信,也是一種宗教性。
而基督徒相信,只有找到真正的上帝,人才能夠得到真正的滿足。


(小小羊)

    創作者介紹
    小小羊

    基督教小小羊園地

    小小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372)

    留言列表 留言列表 (1)

    發表留言
    • 基督徒
    • 門徒不敢相信眼前顯現的竟是主耶穌,因為他被釘在十字架上,血已流出,氣已斷絕。

      我們還能從他那兒求得甚麼呢?我們聽過天國的福音,但主卻受難而死。

      我們在世上何去何從?What's happening? 人類看得見宇宙的變化嗎?

      當科學家在探討單一的概念之可實現性時,容易忽略科學實驗本身即預設了在有限變因的條件下有不變之可實驗性前提,而量子系統之不確定性卻造成往後科學實驗更仰賴特定的精密工具,但無論是實驗室或工業界皆不保證能繼續獲得財團的投資。

      以前不是從來沒有病毒流行,但這一次COVID-19傳佈的能力強速度快,全球化的時代跨洲往來頻繁,理論上只要找到病源就可控可管,但世界上仍有廣大的區域是人走過卻不留痕跡。

      基督耶穌在門徒聚集時當他們的面升天了,但門徒在明白了主的教導之情況下並不驚訝,卻有大喜樂。天父喜悅的愛子又回到祂那裡去,新約教會的時代開始了,所以往後發展出全球性的基督教,不是看你跟隨的是哪一個解經家,也不是看宇宙怎麼變化。

      道之本體的顯現是人類歷史上一次發生之相當不可思議又難以理解的事,當然猶太民族之獨特性在當中有其角色,然而最近三百年世人迷失在諸多理論學說當中,罪惡猖狂的高峰甚至發生猶太人被集體屠殺的慘劇,你我禱告所求的若不合上帝的心意,禱告的結果反而可能是更遠離上帝。

      我不能說瘟疫、饑荒、刀劍、野獸的流行只是小事,但仍有比這更大的,而那仍不知求告祂的人,在世上是何等悲慘!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登入留言

    登入可留悄悄話
    其他選項
    • 收藏 收藏 hover
      已收藏
      0
    • 推文 推文
      0
    • 留言 留言 hover
      1
    大試用有購物金!8月入帳快點登入痞樂購看看
    close alpha
    happi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