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abz_______'s profile picture
我們到底有多不敢離開那個位置、那張椅子。如果你每天至少需要產製兩篇 hit 文、還要寫專訪、營運社群、處理活動、上架 APP 內容、作者溝通、改稿上稿、敲通告,下班後,還有講座要舉辦與主持,那你真的會因為不能下班,無法離開位置。我在那裡實習到工作約三年的時間,接下來,我將陳述影響我最深的幾件事。(1)女性培力與進步文化:很多人會覺得,如果夠聰明,就不會被 PUA。在裡頭,許多入職者都是對提升性別意識、實踐社會公平正義有理想的人,但當我們進去公司體制,會發現這只是一場菁英遊戲。組織長期利用「女姓培力」與「自我成長」作為品牌形象,若你長期關注,可以很顯而易見地發現,他們製作的原生內容,只關注中產階級以上的女性或社會群體需求,貧窮女性、移工女性等相關議題,一定都是轉載來的。看組織販售的各種牌卡,也不難想像,他們那種雪柔桑德伯格式的 lean in 作法,很遺憾地,並無法體現「多元共融」,只是將多元共融當作盾,在有爭議的時候揚起這個旗幟。(續)
Like
3K
Comment
20
Repost
Share
abz_______'s profile picture
女人要獨立、自主、堅強,然後用自己賺的錢,去買血汗工廠裡製造出來的名牌,這就是我從他們身上看見的事。他們只是用一種比較隱晦的方式,在剝削另一群人而已,剝削沒有資源的女性、年輕的工作者、對性別有理想的人。這個進步文化,對內則是加以苛責,他總是說:你們需要再更 proactive 一點。組織內部大多數為女性,僅有少數男性,當時我的感受是,組織的女性管理者多對其他年輕女性施以「母職制」的訓練,難道是因為女生普遍更不容易為自我發聲、更容易苛責自己,因而他們行使這樣的性別差異對待。他們彷彿把自己當作家長,希望員工把這裡當作家,但同時在精神上施予「妳不夠努力、妳不夠優秀」的批判,這些批判落實在大大小小的文件回饋裡、每天的時間運用報告裡。我必須說,當時我們在創辦人時而溫柔對待、時而苛責批判的兩極狀態裡,都身心俱疲了,在溫柔包裝的暴力當下,你不會意識到自己在受迫。他會任意觸碰人的臉,親暱地喊我們親愛的,這其實就是一種權力,對方在弱化你的個體與自主性,進而把規則加諸於你。(續)
Like
2.7K
Comment
6
Repost
Share
abz_______'s profile picture
在公司裡,我們需要是一個「正直與正向」的人,例如午休,若幾個同事太常一起出去吃飯,會被認為搞小圈圈,我們會被發警告牌,被說「不夠正直」,但當時的每個人,真的太需要一個午休喘息的空間,一整天的工作時間,我們只有那時候像自己。好像是被關在一個圓形監獄裡,會不斷自我審查,自己是否不符合公司正向積極的文化。編輯部的臉書,也特別會被留意,若是我們發了自己觀點的文章,有意識型態、有政治傾向,就會被警告「你也代表女人迷」,穿上一件隱形的制服。我印象很深刻的是,當時有人在辦公室裡哭了,創辦人說,女生在職場不要哭,會被人看不起,要用能力證明自己。若這不是厭女,什麼才是厭女。(續)
Like
2.8K
Comment
3
Repost
Share
abz_______'s profile picture
(2)河蟹性騷擾、冷暴力:在女人迷發生過多起性騷擾事件,少數有進性平會處理,但即使有,也是像走程序一樣,創辦人與部門主管質疑受害者的「性騷擾經驗」,他們暗示:這可能不是性騷擾,只是對方很友好。受害者離職時,創辦人對團隊說明:「因他有人生規劃而離職。」事實上,在性騷擾防治措施裡,創辦人應在工作場所公開揭示這項行爲,以及知悉前條性騷擾之情形時,應採取立即有效之糾正及補救措施。不過,就我所知的幾個受害者,離職前,每天進辦公室,都仍需要看到加害者,甚至處在同一個專案裡。聽說,加害者的懲處是被罰兩年不能加薪。在揚言解放性別框架的組織裡,居然是用「不能加薪」這樣的觀點在看待性騷擾事件。而創辦人在 2023 年 6 月時也趁著 metoo 事件,大大消費了這些受害者,在原始貼文裡,他自稱內部有妥善處理事件。現在的貼文裡能看見「受苦的人,但願真相大白,水落石出,無論經歷什麼,我還是相信,我們都能夠磊落。」這段話。我想請問組織裡的創辦人與主管們,你們認為自己足夠磊落、足夠正直、足夠善良嗎。
Like
2.6K
Comment
6
Repost
Share
abz_______'s profile picture
這個性騷擾犯不只一次騷擾女性員工。當然,因性騷擾決定離職的員工,跟大多數離職的員工一樣,都會遭受創辦人的冷暴力,很明顯地在團體裡被孤立。明明員工是一個月前提離職,他卻要對方儘快離開,私底下拿著幾張千元現金給對方,這樣羞辱的方式不勝枚舉。我有朋友離職想去唸研究所,創辦人回應:「在台灣唸研究所沒有用。」並起看不起他的選擇。許多人離職時,都受過創辦人在組織裡的抹黑,他也曾對著其他公司,扯謊說入職者的不是。說到這裡,我想提醒,與創辦人並肩的主管們,主編、品牌主管、設計主管等,這些人不只是共犯結構裡的一環,這些人也複製了他的行為,用這樣的方式對待其他人。明知有人在不正當地受苦,卻沒有任何人願意發聲。
Like
2.5K
Comment
4
Repost
Share
abz_______'s profile picture
(3)消費性別議題:如果說,我們這群人,真的是因為理想而犧牲,那或許還能接受,但不是,我們都太清楚,女人迷的既得利益者並不關注平等,他們只關注自身的權益。我在很年輕時,採訪了林奕含,當時這篇稿子,是由我自己跟他通信、見面專訪與拍攝完成,因為公司沒資源,也沒錢,所以編輯多是獨立完成稿件。訪稿落成,當時他信件寫:「謝謝你把我的生命寫出來,我覺得自己不配這麼好的稿子。」這讓我非常難過。七年過去,我仍然記得當時與他說話的場景。在專訪林奕含之前,編輯部有每日報題的活動,若流量不好,創辦人就會參加。我先讀了《房思琪的初戀樂園》,當時並不知道這本書的經驗來自何處,在會議中,我分享這本書與題目,認為我們必須要做這個題目。創辦人回覆我:在眾多性侵議題裡,為什麼選擇這個?你覺得做這個夠有價值嗎?這能讓大家關注議題嗎?我也讀文學,但文學偏冷門⋯⋯他希望我不要做這個題目,他甚至沒看過那本書,而我堅持做完。(續)
Like
2.3K
Comment
5
Repost
Share
abz_______'s profile picture
而後,我們都知道,林奕含走了。那時候,我的臉書被中國、香港、台灣的讀者灌爆,但沒有任何一個主管,在此時以官方立場為我發表什麼,或是告訴我應該怎麼做,他們用溫暖的語氣說加油,但冷眼看待一切。我一面質疑著自己書寫專訪的意義,與承受著他離開這件事,一面,在臉書私訊與官方私訊,看到許多對我的不實抨擊。我記得,那時候他們要我休息一下,可能休息了一小時,我就開始處理這個議題的後續。總是在特定事件發生時,他們會開始「做些什麼」。當時創辦人馬上知道他該做什麼,他找了現代婦女基金會,發了一篇新聞稿,好像女人迷一直在這個議題上努力一樣。套句他常說的話,我們要做的更 smart 一點,然後dream bigger。在我意志薄弱之時,一邊被迫處理他口中的「議題」,一邊,公司牆上那篇文章帶來的「流量數」不斷上升。我第一次感到自己壞掉,就是在那時。我想起他說的「你覺得做這個夠有價值嗎?」一陣頭皮發麻。而他甚至會在回顧時,用「二小姐」的臉書帳號,發著那篇專訪。(續)
Like
2.2K
Comment
2
Repost
Share
abz_______'s profile picture
我感到自己必須失去人性地做這些事,他宣稱的理想,只是搶快、搶版面、搶位置。我寫熱文、操作議題,直到我麻木、失去感覺與仁慈,變得跟他們一樣,當我發現我搭公車上下班時都在流眼淚,我決定離開這間公司。(4)操弄人性與內容的價值:在整個編輯部裡,我最信任主編 Audrey,回頭看,我為這份信任感到非常難過。一直以來,我相信她是堅持某些價值觀的,但共事多時,我也看懂了這份偽善,就連要這麼說她,我都感到不忍。若是女人迷在內容核心、稿費、公平正義、性別實踐等原則上有失妥當,我認為 Audrey 需要負起很大的責任,因為他曾是內容的決策者,也是梳理出組織文化與工作方法的人,他所建設出的許多工作方法,使歷任編輯部成員們在過勞血汗的狀態下工作,並且只能服膺他們的標準,沒有思想地寫稿。他是幫忙老闆收尾、潤滑、延續既得利益的人,這種笑臉迎人的惡意,才是最讓編輯們脫不了身的原因。他們會一邊扮演大姊姊一樣的角色,一邊重挫你對人性的理解,用正義的聲腔,玩消費主義裡的遊戲。我們以關注性別的身份進入組織,然後寫著一篇篇品牌廣編文,告訴女性怎樣更好,怎樣成為自己,喔對,去買雅斯蘭黛的保養品。(續)
Like
2.3K
Comment
5
Repost
Share
abz_______'s profile picture
當我寫完一篇擁抱橘皮紋的文章,就要寫廣編的除皺文,告訴大家,去買這個產品,你就會變成一個被愛的女人。他們告訴我們,這是「多元」。關於稿費的事,我相信大家已經知道的差不多,就不多提,對內的說法是,「為了實踐我們的理想,我們必須⋯⋯」這樣的必要之惡說詞。滿滿的貪婪,被包裝在他們冠冕堂皇的「理想」裡。只要有流量,他們就能寫出各種政治正確的文章,實際上,背地裏他們跟商人無異,進行各種利益交換。女人迷曾多次以官方說法,說明自己沒有政治立場,事實上,創辦人與主編曾參與過「北京媒體參訪」這樣的聚會,這個聚會是為中國想要經濟統一台灣,進而舉辦許多參訪活動,有優渥的住宿與吃飯行程。還有一例,2019 年柯文哲的預測女性不分區名單出來,其中有一位是張瑋軒,團隊內部後來知情他已經跟對方見過面,他在對內部公開的同時,告訴大家「不能說台灣是一個國家」。但有需要的時候,他們卻可以在社群製圖發文說:「我是一個台灣人」。(續)
Like
2.7K
Comment
15
Repost
Share
abz_______'s profile picture
事件聲明稿寫「沒有政治立場與偏好」,他們彷彿忘了,性別即政治。我在女人迷時,寫了不少批判柯文哲的性別文,如今想來感到可笑,或許在裡面真正留下對性別關注的,都是那一個個來了又走、心腸從柔軟溫暖被使用到冷漠的編輯們。而那陣子,也是香港反送中之際,聲稱自己關注人權與台灣的女人迷,未曾出稿過一篇相關文章。其實我相信,他不是選擇政治,而是選擇權勢。有些人不敢說,是因為一直以來,我們都擔心著在媒體圈的名聲,因為知道他們背地裡的行為,更覺得這是一個無底洞。也有些人,是因為事情終於過去了,希望自己離他們越遠越好,只要提起,就會有隱隱作痛、被囚禁的創傷感。前面提到,我認為這是一群倖存者,若是要大家,再次跟創辦人面對面說話,達成輿論所說的對話,真的太噁心,也太殘忍了。在女人迷唯一的收穫,大約是認識了一群很好的朋友,我們理解彼此在精神上受過的痛苦,因而在往後的人生成長路上,彼此支持,努力走出那個被創辦人稱呼為「樂園」的地方。(續)
Like
2.5K
Comment
2
Repost
Share
abz_______'s profile picture
把這些不堪講出來,終於可以過去了,我希望那些跟我一樣的人,你們也都慢慢走出來了,離開那裡,我們真的成為更好(至少沒壞掉)的大人了,對吧。最後,親愛的瑋軒,我們不會寄信給你,因為你只是想讓我們安靜、閉嘴,把這些聲音,關在一個只有你自己知道的地方,就像你不斷用言語、行為、精神的操弄,所束縛過的每個自由靈魂一樣。
Like
4.6K
Comment
16
Repost
Share
abz_______'s profile picture
(修正)需說明,政治認同之時間序並非我本人經歷,而是當時在職者、好友的經歷。他提醒我時間與事實修正:當時是因為反送中開始蔓延,2019.06.13女人迷上架了一篇駐站作者許菁芳寫的《別再說「今日香港、明日台灣」,我們今天就可以擁有台灣,今天就可以行動》結果被小粉紅留言攻擊。隔天她(創辦人)集合全團隊的人匿名投票「台灣是不是一個國家?」之後一張一張唱票,然後發表演說自己在英國唸書時也感受過因為國族被霸凌所以起身捍衛,所以「說到愛台灣,誰可以比我更愛台灣?」、「但是目前在世界的定義上,我們是中華民國;只要有一天世界承認台灣是台灣,我一定第一個站出來。」接下來,她直接在編輯部的 guideline 裡增加一條「不可以寫台灣是一個國家」,但可以用島嶼、特殊經濟體替代。之後只要編輯有寫到,都會被責備、退稿,要求改掉相關字詞。同年約九月左右,才有民眾黨「被參選」事件。當時柯文哲邀請她,並民要她在一週後的週四回覆意願,但鏡週刊提前在週三就洩漏消息,於是張(創辦人)就又召集全部員工一次,說明事情來龍去脈,並且用「強暴」類比被透露消息之事件,以及面對外界的討論和質疑,她想先「讓子彈飛」。
Like
134
Comment
Repost
Share
rubyyu1013's profile picture
一個一個留言慢慢讀到這邊,看到「不能說台灣是一個國家」,直接下巴掉下來
Like
97
Comment
1
Repost
Share
ealchatio's profile picture
+1…
Like
Comment
Repost
Share
andyhung69's profile picture
性別即政治、生活即政治。謝謝你說出我們不知道的「女人迷」柯文哲真的很令人作噁
Like
16
Comment
Repost
Share
susanlovecats's profile picture
這段真的踩到我的底線🔥
Like
15
Comment
Repost
Share
ssssaszppy.twoday's profile picture
越看真的是越⋯⋯ 完全就是零日攻擊的劇情,完全在生活周遭上演😨
Like
2
Comment
Repost
Share
lalune_ci's profile picture
I knew it!!!!!!!! 我對她專訪小英時那種皮笑肉不笑的表情,感到渾身不適!女人迷的創辦者若是支持厭女聞名的柯文哲,那是何其諷刺的事。
Like
29
Comment
Repost
Share
123.68y's profile picture
⋯⋯⋯我真的要被這個張瑋軒噁吐了🤮🤮🤮
Like
16
Comment
Repost
Share
miniroulis8w's profile picture
看來張小姐 只要有能從政機會不願意放過!
Like
3
Comment
Repost
Share
sharlene.fitaroma's profile picture
真的氣爛欸
Like
2
Comment
Repost
Share
t_r_i_s_t_a_c's profile picture
妳很勇敢🥹我支持你意識抬頭 現在的人需要培養對接收資訊的判斷力
Like
2
Comment
Repost
Share
nicole_motorcycle's profile picture
🤢😵‍💫😵🤮🥴🥵🤧😬🙄🥶
Like
Comment
Repost
Share
cheetah.chou's profile picture
這張女士可說是無祖國商人
Like
9
Comment
Repost
Share
ai_cannotstop's profile picture
實在是真面目露出來
Like
Comment
Repost
Share
Log in to see more repl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