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abz_______'s profile picture
這幾天看到與女人迷相關的陳述,內心很不好受,我相信有許多跟我人一樣,至今想到創辦人與主管團隊,仍然充滿身體與心靈的不適,這個創傷將影響我們一生的職場,我們是這個組織的倖存者。我在離職後,馬上取消追蹤相關人的帳號,也取消追蹤女人迷,當時的生理反應是,我看到女人迷的任何內容,都有作嘔的體感。經過了很久,才從這場惡夢裡走出來。一直以來都沒有勇氣公開發表我對女人迷的觀點,直到看到與我同期的編輯的發文,我感到很難過,當時的我,是否也知曉其他人的痛苦,卻無法一起承擔,我想對曾跟我一起共事的人說,很抱歉讓你獨自面對這些成人崩壞的樣子,才二十幾歲的我們,努力撐過每一天,如此艱難。在我的履歷與經歷露出裡,能不放女人迷的職銜,我都不會放,因為如果可以選擇,我不想經歷那一段人生。朋友們私底下開玩笑,想知道女人迷讓多少人至今還在吃身心科的藥,這是真的,我們有人還在吃藥。我決定離開公司時,除了精神壓力,身體也出了嚴重狀況,當時我有一段時間,都在血尿,焦慮時胃經孿,也是從那時開始。(續)
Like
9.7K
Comment
417
Repost
Share
abz_______'s profile picture
我們到底有多不敢離開那個位置、那張椅子。如果你每天至少需要產製兩篇 hit 文、還要寫專訪、營運社群、處理活動、上架 APP 內容、作者溝通、改稿上稿、敲通告,下班後,還有講座要舉辦與主持,那你真的會因為不能下班,無法離開位置。我在那裡實習到工作約三年的時間,接下來,我將陳述影響我最深的幾件事。(1)女性培力與進步文化:很多人會覺得,如果夠聰明,就不會被 PUA。在裡頭,許多入職者都是對提升性別意識、實踐社會公平正義有理想的人,但當我們進去公司體制,會發現這只是一場菁英遊戲。組織長期利用「女姓培力」與「自我成長」作為品牌形象,若你長期關注,可以很顯而易見地發現,他們製作的原生內容,只關注中產階級以上的女性或社會群體需求,貧窮女性、移工女性等相關議題,一定都是轉載來的。看組織販售的各種牌卡,也不難想像,他們那種雪柔桑德伯格式的 lean in 作法,很遺憾地,並無法體現「多元共融」,只是將多元共融當作盾,在有爭議的時候揚起這個旗幟。(續)
Like
3K
Comment
20
Repost
Share
abz_______'s profile picture
女人要獨立、自主、堅強,然後用自己賺的錢,去買血汗工廠裡製造出來的名牌,這就是我從他們身上看見的事。他們只是用一種比較隱晦的方式,在剝削另一群人而已,剝削沒有資源的女性、年輕的工作者、對性別有理想的人。這個進步文化,對內則是加以苛責,他總是說:你們需要再更 proactive 一點。組織內部大多數為女性,僅有少數男性,當時我的感受是,組織的女性管理者多對其他年輕女性施以「母職制」的訓練,難道是因為女生普遍更不容易為自我發聲、更容易苛責自己,因而他們行使這樣的性別差異對待。他們彷彿把自己當作家長,希望員工把這裡當作家,但同時在精神上施予「妳不夠努力、妳不夠優秀」的批判,這些批判落實在大大小小的文件回饋裡、每天的時間運用報告裡。我必須說,當時我們在創辦人時而溫柔對待、時而苛責批判的兩極狀態裡,都身心俱疲了,在溫柔包裝的暴力當下,你不會意識到自己在受迫。他會任意觸碰人的臉,親暱地喊我們親愛的,這其實就是一種權力,對方在弱化你的個體與自主性,進而把規則加諸於你。(續)
Like
2.7K
Comment
6
Repost
Share
abz_______'s profile picture
在公司裡,我們需要是一個「正直與正向」的人,例如午休,若幾個同事太常一起出去吃飯,會被認為搞小圈圈,我們會被發警告牌,被說「不夠正直」,但當時的每個人,真的太需要一個午休喘息的空間,一整天的工作時間,我們只有那時候像自己。好像是被關在一個圓形監獄裡,會不斷自我審查,自己是否不符合公司正向積極的文化。編輯部的臉書,也特別會被留意,若是我們發了自己觀點的文章,有意識型態、有政治傾向,就會被警告「你也代表女人迷」,穿上一件隱形的制服。我印象很深刻的是,當時有人在辦公室裡哭了,創辦人說,女生在職場不要哭,會被人看不起,要用能力證明自己。若這不是厭女,什麼才是厭女。(續)
Like
2.8K
Comment
3
Repost
Share
abz_______'s profile picture
(2)河蟹性騷擾、冷暴力:在女人迷發生過多起性騷擾事件,少數有進性平會處理,但即使有,也是像走程序一樣,創辦人與部門主管質疑受害者的「性騷擾經驗」,他們暗示:這可能不是性騷擾,只是對方很友好。受害者離職時,創辦人對團隊說明:「因他有人生規劃而離職。」事實上,在性騷擾防治措施裡,創辦人應在工作場所公開揭示這項行爲,以及知悉前條性騷擾之情形時,應採取立即有效之糾正及補救措施。不過,就我所知的幾個受害者,離職前,每天進辦公室,都仍需要看到加害者,甚至處在同一個專案裡。聽說,加害者的懲處是被罰兩年不能加薪。在揚言解放性別框架的組織裡,居然是用「不能加薪」這樣的觀點在看待性騷擾事件。而創辦人在 2023 年 6 月時也趁著 metoo 事件,大大消費了這些受害者,在原始貼文裡,他自稱內部有妥善處理事件。現在的貼文裡能看見「受苦的人,但願真相大白,水落石出,無論經歷什麼,我還是相信,我們都能夠磊落。」這段話。我想請問組織裡的創辦人與主管們,你們認為自己足夠磊落、足夠正直、足夠善良嗎。
Like
2.6K
Comment
6
Repost
Share
abz_______'s profile picture
這個性騷擾犯不只一次騷擾女性員工。當然,因性騷擾決定離職的員工,跟大多數離職的員工一樣,都會遭受創辦人的冷暴力,很明顯地在團體裡被孤立。明明員工是一個月前提離職,他卻要對方儘快離開,私底下拿著幾張千元現金給對方,這樣羞辱的方式不勝枚舉。我有朋友離職想去唸研究所,創辦人回應:「在台灣唸研究所沒有用。」並起看不起他的選擇。許多人離職時,都受過創辦人在組織裡的抹黑,他也曾對著其他公司,扯謊說入職者的不是。說到這裡,我想提醒,與創辦人並肩的主管們,主編、品牌主管、設計主管等,這些人不只是共犯結構裡的一環,這些人也複製了他的行為,用這樣的方式對待其他人。明知有人在不正當地受苦,卻沒有任何人願意發聲。
Like
2.5K
Comment
4
Repost
Share
abz_______'s profile picture
(3)消費性別議題:如果說,我們這群人,真的是因為理想而犧牲,那或許還能接受,但不是,我們都太清楚,女人迷的既得利益者並不關注平等,他們只關注自身的權益。我在很年輕時,採訪了林奕含,當時這篇稿子,是由我自己跟他通信、見面專訪與拍攝完成,因為公司沒資源,也沒錢,所以編輯多是獨立完成稿件。訪稿落成,當時他信件寫:「謝謝你把我的生命寫出來,我覺得自己不配這麼好的稿子。」這讓我非常難過。七年過去,我仍然記得當時與他說話的場景。在專訪林奕含之前,編輯部有每日報題的活動,若流量不好,創辦人就會參加。我先讀了《房思琪的初戀樂園》,當時並不知道這本書的經驗來自何處,在會議中,我分享這本書與題目,認為我們必須要做這個題目。創辦人回覆我:在眾多性侵議題裡,為什麼選擇這個?你覺得做這個夠有價值嗎?這能讓大家關注議題嗎?我也讀文學,但文學偏冷門⋯⋯他希望我不要做這個題目,他甚至沒看過那本書,而我堅持做完。(續)
Like
2.3K
Comment
5
Repost
Share
abz_______'s profile picture
而後,我們都知道,林奕含走了。那時候,我的臉書被中國、香港、台灣的讀者灌爆,但沒有任何一個主管,在此時以官方立場為我發表什麼,或是告訴我應該怎麼做,他們用溫暖的語氣說加油,但冷眼看待一切。我一面質疑著自己書寫專訪的意義,與承受著他離開這件事,一面,在臉書私訊與官方私訊,看到許多對我的不實抨擊。我記得,那時候他們要我休息一下,可能休息了一小時,我就開始處理這個議題的後續。總是在特定事件發生時,他們會開始「做些什麼」。當時創辦人馬上知道他該做什麼,他找了現代婦女基金會,發了一篇新聞稿,好像女人迷一直在這個議題上努力一樣。套句他常說的話,我們要做的更 smart 一點,然後dream bigger。在我意志薄弱之時,一邊被迫處理他口中的「議題」,一邊,公司牆上那篇文章帶來的「流量數」不斷上升。我第一次感到自己壞掉,就是在那時。我想起他說的「你覺得做這個夠有價值嗎?」一陣頭皮發麻。而他甚至會在回顧時,用「二小姐」的臉書帳號,發著那篇專訪。(續)
Like
2.2K
Comment
2
Repost
Share
abz_______'s profile picture
我感到自己必須失去人性地做這些事,他宣稱的理想,只是搶快、搶版面、搶位置。我寫熱文、操作議題,直到我麻木、失去感覺與仁慈,變得跟他們一樣,當我發現我搭公車上下班時都在流眼淚,我決定離開這間公司。(4)操弄人性與內容的價值:在整個編輯部裡,我最信任主編 Audrey,回頭看,我為這份信任感到非常難過。一直以來,我相信她是堅持某些價值觀的,但共事多時,我也看懂了這份偽善,就連要這麼說她,我都感到不忍。若是女人迷在內容核心、稿費、公平正義、性別實踐等原則上有失妥當,我認為 Audrey 需要負起很大的責任,因為他曾是內容的決策者,也是梳理出組織文化與工作方法的人,他所建設出的許多工作方法,使歷任編輯部成員們在過勞血汗的狀態下工作,並且只能服膺他們的標準,沒有思想地寫稿。他是幫忙老闆收尾、潤滑、延續既得利益的人,這種笑臉迎人的惡意,才是最讓編輯們脫不了身的原因。他們會一邊扮演大姊姊一樣的角色,一邊重挫你對人性的理解,用正義的聲腔,玩消費主義裡的遊戲。我們以關注性別的身份進入組織,然後寫著一篇篇品牌廣編文,告訴女性怎樣更好,怎樣成為自己,喔對,去買雅斯蘭黛的保養品。(續)
Like
2.3K
Comment
5
Repost
Share
abz_______'s profile picture
當我寫完一篇擁抱橘皮紋的文章,就要寫廣編的除皺文,告訴大家,去買這個產品,你就會變成一個被愛的女人。他們告訴我們,這是「多元」。關於稿費的事,我相信大家已經知道的差不多,就不多提,對內的說法是,「為了實踐我們的理想,我們必須⋯⋯」這樣的必要之惡說詞。滿滿的貪婪,被包裝在他們冠冕堂皇的「理想」裡。只要有流量,他們就能寫出各種政治正確的文章,實際上,背地裏他們跟商人無異,進行各種利益交換。女人迷曾多次以官方說法,說明自己沒有政治立場,事實上,創辦人與主編曾參與過「北京媒體參訪」這樣的聚會,這個聚會是為中國想要經濟統一台灣,進而舉辦許多參訪活動,有優渥的住宿與吃飯行程。還有一例,2019 年柯文哲的預測女性不分區名單出來,其中有一位是張瑋軒,團隊內部後來知情他已經跟對方見過面,他在對內部公開的同時,告訴大家「不能說台灣是一個國家」。但有需要的時候,他們卻可以在社群製圖發文說:「我是一個台灣人」。(續)
Like
2.7K
Comment
15
Repost
Share
abz_______'s profile picture
事件聲明稿寫「沒有政治立場與偏好」,他們彷彿忘了,性別即政治。我在女人迷時,寫了不少批判柯文哲的性別文,如今想來感到可笑,或許在裡面真正留下對性別關注的,都是那一個個來了又走、心腸從柔軟溫暖被使用到冷漠的編輯們。而那陣子,也是香港反送中之際,聲稱自己關注人權與台灣的女人迷,未曾出稿過一篇相關文章。其實我相信,他不是選擇政治,而是選擇權勢。有些人不敢說,是因為一直以來,我們都擔心著在媒體圈的名聲,因為知道他們背地裡的行為,更覺得這是一個無底洞。也有些人,是因為事情終於過去了,希望自己離他們越遠越好,只要提起,就會有隱隱作痛、被囚禁的創傷感。前面提到,我認為這是一群倖存者,若是要大家,再次跟創辦人面對面說話,達成輿論所說的對話,真的太噁心,也太殘忍了。在女人迷唯一的收穫,大約是認識了一群很好的朋友,我們理解彼此在精神上受過的痛苦,因而在往後的人生成長路上,彼此支持,努力走出那個被創辦人稱呼為「樂園」的地方。(續)
Like
2.5K
Comment
2
Repost
Share
abz_______'s profile picture
把這些不堪講出來,終於可以過去了,我希望那些跟我一樣的人,你們也都慢慢走出來了,離開那裡,我們真的成為更好(至少沒壞掉)的大人了,對吧。最後,親愛的瑋軒,我們不會寄信給你,因為你只是想讓我們安靜、閉嘴,把這些聲音,關在一個只有你自己知道的地方,就像你不斷用言語、行為、精神的操弄,所束縛過的每個自由靈魂一樣。
Like
4.6K
Comment
16
Repost
Share
joycelin1984's profile picture
我以前很喜歡看女人迷,但是漸漸地,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我覺得他們的內容走鐘了,就是一種直覺,感覺隱約在傳達某些自己不太能接受的觀念跟意識形態,後來也就不太看女人迷的內容了。 沒想到真的是內部變質了…
Like
7
Comment
1
Repost
Share
leafmiau's profile picture
我也是
Like
Comment
Repost
Share
silentsong_7890's profile picture
看完終於理解當初多看了幾篇女人迷文章後,異樣感從哪裡來了
Like
1
Comment
Repost
Share
smaljohn's profile picture
辛苦你了
Like
253
Comment
1
Repost
Share
guaigay_maitsha's profile picture
被霸凌的龍龍也很辛苦,尤其是自己的親密關係未經同意被拿來當作喜劇表演素材的時候😅
Like
12
Comment
Repost
Share
kl.hn.13's profile picture
請問ig的a_day_mag跟女人迷有關聯嗎(是真的想問)
Like
4
Comment
3
Repost
Share
etain's profile picture
連續一陣子被綠藤生機和女人迷洗版, 忍不住想提問🙋 1. 為什麼台灣企業這麼愛用 PUA 手段? 2. 台灣年輕人,怎麼這麼多人有被 PUA 的經驗、甚至可接受長達1-2 年的 PUA?還是只是演算法太強 一直讓我看到,錯以為很多人。純屬好奇 我不是來自太優渥的環境,錢沒給夠,是不可能動手做事的。在中國工作的時候,也比較少聽到 PUA 的案例,我聽到願意日以繼夜、賣肝的工作案例,通常領得薪水也挺可觀。
Like
96
Comment
2
Repost
Share
lazurloner's profile picture
謝謝你曾經訪問過我
Like
11
Comment
Repost
Share
misswhere's profile picture
讀完整篇之後才發現你是姿穎⋯⋯你是個很優秀的文字工作者,謝謝你沒有被那段日子的遭遇所困,仍然繼續寫著能讓世界更好一點的文字。🫂
Like
442
Comment
Repost
Share
doris.hr.career's profile picture
看了你的故事我好難過,因為相同的事情也發生在我身上,台南的創業課程公司也是這樣對待身為前員工的我們⋯還欠薪欠加班費我現在也長期在做諮商。如果各位有機會看一下小恩的職場鬼故事吧,希望多點曝光,讓社會大眾重視這些職場不公不義的事情facebook.com/share…
Like
27
Comment
Repost
Share
igjamesjan's profile picture
當時我也在同樣的場所工作,想起當時被三個創辦人關在一個小房間,用苛責的態度數落著,又說你今天沒寫出讓我們滿意的道歉信,你就不能出這個小房間。寫峮後隔天就說我不適合女人迷。讓我自我懷疑了非常長的時間。
Like
103
Comment
1
Repost
Share
chen_yenlin's profile picture
幹,真是噁心
Like
1
Comment
Repost
Share
ann_tomatogreen's profile picture
一邊讀著一邊覺得惡寒,很感謝你把這些經歷寫出來。我比較軟弱,一直想要用我自己的經驗來提醒大家關注女性對女性的壓迫,卻一直躊躇不敢去做。你的分享給了我很大的力量。我能夠想像你至今應該還在努力消化當時的種種,可能還得經過一段時間才能夠擺脫對身心的影響。希望你身邊一直圍繞著支持和光,讓你能夠穩定地走向自己想去的地方。衷心祝福。
Like
245
Comment
Repost
Share
Related threads
taipeixinyidpper's profile picture
遠離雜草,保你工作平安
Like
34
Comment
1
Repost
Share
timo_torng's profile picture
有趣的事情是,國泰這件事一堆🌱在喊青鳥很激進、侵害人權。到底誰激進,社會自有公評。
Like
37
Comment
Repost
Share
sabrinahuang1231's profile picture
🫶🏻🫶🏻🫶🏻
Like
74
Comment
8
Repost
Share
taipeixinyidpper's profile picture
智賢:高虹安根本判太輕了!真的!!!!!!!!!!!!!!!!!!!
Like
1.2K
Comment
22
Repost
Share
Log in to see more repl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