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基督徒大受迫害的時代,這是一個真實的見證。
如果,我們是她,會如何?堅守信仰?放棄信仰?
最令人感動的一個例子,當然要算是第三世紀前葉的佩蓓圖(Perpetua),這個了不起的年輕貴族婦女來自北非,住在迦太基,只有二十二歲,而且才剛成為一位母親。她與她的女侍斐麗西達(Felicitas)還有其他人一起,她們甚至都還不是教會的會友,她們是才剛信基督的新信徒,正在初學教義以準備入會成為北非那裡的教會會友。這兩位年輕女子,還有幾位加入她們的男人,寧願去迦太基的競技場捐軀,而不肯背棄她們的信仰。
她在入獄之後就開始寫作。她寫道:「我們被逮補,而我的父親出於對我的愛,正試著要勸服我、動搖我的決心。「父親」,我說,「你見到那個瓶子了嗎?」他當然看到了,那是一個盛水的盆子般的東西,所以他說,「是的,我看到了」,她就對他說,「你可以用別的名稱來稱呼它嗎?」他回答說:「當然不能」,然後她說:「那麼,請看著我。我也不能在我所是之外被以其他任何方式來稱呼,我就是一個基督徒,所以我必須忠於這個身份。」
監獄對她來說當然是一個難待的地方,尤其是她才剛剛生完孩子。她說:「我剛給孩子餵了奶,他因為飢餓而昏厥,在焦慮當中,我與我母親談了有關孩子的事,我試著安慰我的兄弟,並且把孩子給他們看顧。我因為見到他們受苦而處在痛苦之中。我必須要忍受多日的審訊,然後,我的嬰孩被許可與我一同待在牢房裏。我立刻就恢復了健康,宛如卸下我對孩子的擔憂與焦慮,我的牢房一瞬間成為一座宮殿,我願意待在那兒勝過其他任何地方。」
然而,詰問繼續地進行,她再次被帶到巡撫面前,他接著開始盤問她。她的父親前來再度試著要說服她,一遍又一遍地他們問她,而她回答:「不,我是一名基督徒。這是神對我的宣示,我不會否認我的信仰,我不會欺騙,我甚至不會屈服,對我而言,將自己交托給基督比生命本身還要重要」,雖然她似乎有各種活下去的理由,最終卻慷慨赴死。
公元二○三年三月七日,在她們勝利之日的這天清晨,一位作者在她進入競技場後,繼續記下這個故事,這份紀錄告訴我們:「她們從牢房喜樂地行軍到競技場,好像她們是在邁往天堂,她們鎮靜的面孔如果有在戰憟的話,也是出於喜樂而非恐懼。佩蓓圖以閃耀的面容、鎮定的步伐前行,宛如神所摯愛的,又像是基督的新婦,在她強烈注視之下,每一個人都低下頭來,然後,她開始歌唱。」
紀錄告訴我們,她們當然是被剝光衣服,放在網子裡,被帶入競技場,當那裡的群眾見到其中一位是嬌弱的年輕女孩,另外一位則是剛生產完的婦女,母乳仍從她的胸部不斷滴下,他們甚至在都為這一幕而驚駭。因此,她們被再度帶回並套上外衣,然後才被帶去面對那些野獸。
紀錄上還描述了當時的情景,一隻豹子、小母牛、以及其它野獸開始攻擊這些基督徒,這些年輕的初學教義者一直大聲呼籲他們的主內弟兄姊妹,不要喪膽,要堅守信仰、而且彼此相愛。最後,一如往昔,他們全部都被丟成一排,士兵會前來割開氣息尚存者的咽喉。當時佩蓓圖幫助那位年輕的士兵舉起刀來,砍向她自己的咽喉,然後她以耶穌基督的信徒之身份就義。雖然有各種活下去的理由,但比起生命中的一切、還有比她所有的前途更可貴的是,她對耶穌基督的承諾。
本文為轉貼。
原作者為:Garth M. Rosell
譯者為:讀書人
這是讀書人轉貼在oursweb中的一篇文章。由於非常感人,我特別再轉貼出來。
如果,我們是她,會如何?堅守信仰?放棄信仰?
最令人感動的一個例子,當然要算是第三世紀前葉的佩蓓圖(Perpetua),這個了不起的年輕貴族婦女來自北非,住在迦太基,只有二十二歲,而且才剛成為一位母親。她與她的女侍斐麗西達(Felicitas)還有其他人一起,她們甚至都還不是教會的會友,她們是才剛信基督的新信徒,正在初學教義以準備入會成為北非那裡的教會會友。這兩位年輕女子,還有幾位加入她們的男人,寧願去迦太基的競技場捐軀,而不肯背棄她們的信仰。
她在入獄之後就開始寫作。她寫道:「我們被逮補,而我的父親出於對我的愛,正試著要勸服我、動搖我的決心。「父親」,我說,「你見到那個瓶子了嗎?」他當然看到了,那是一個盛水的盆子般的東西,所以他說,「是的,我看到了」,她就對他說,「你可以用別的名稱來稱呼它嗎?」他回答說:「當然不能」,然後她說:「那麼,請看著我。我也不能在我所是之外被以其他任何方式來稱呼,我就是一個基督徒,所以我必須忠於這個身份。」
監獄對她來說當然是一個難待的地方,尤其是她才剛剛生完孩子。她說:「我剛給孩子餵了奶,他因為飢餓而昏厥,在焦慮當中,我與我母親談了有關孩子的事,我試著安慰我的兄弟,並且把孩子給他們看顧。我因為見到他們受苦而處在痛苦之中。我必須要忍受多日的審訊,然後,我的嬰孩被許可與我一同待在牢房裏。我立刻就恢復了健康,宛如卸下我對孩子的擔憂與焦慮,我的牢房一瞬間成為一座宮殿,我願意待在那兒勝過其他任何地方。」
然而,詰問繼續地進行,她再次被帶到巡撫面前,他接著開始盤問她。她的父親前來再度試著要說服她,一遍又一遍地他們問她,而她回答:「不,我是一名基督徒。這是神對我的宣示,我不會否認我的信仰,我不會欺騙,我甚至不會屈服,對我而言,將自己交托給基督比生命本身還要重要」,雖然她似乎有各種活下去的理由,最終卻慷慨赴死。
公元二○三年三月七日,在她們勝利之日的這天清晨,一位作者在她進入競技場後,繼續記下這個故事,這份紀錄告訴我們:「她們從牢房喜樂地行軍到競技場,好像她們是在邁往天堂,她們鎮靜的面孔如果有在戰憟的話,也是出於喜樂而非恐懼。佩蓓圖以閃耀的面容、鎮定的步伐前行,宛如神所摯愛的,又像是基督的新婦,在她強烈注視之下,每一個人都低下頭來,然後,她開始歌唱。」
紀錄告訴我們,她們當然是被剝光衣服,放在網子裡,被帶入競技場,當那裡的群眾見到其中一位是嬌弱的年輕女孩,另外一位則是剛生產完的婦女,母乳仍從她的胸部不斷滴下,他們甚至在都為這一幕而驚駭。因此,她們被再度帶回並套上外衣,然後才被帶去面對那些野獸。
紀錄上還描述了當時的情景,一隻豹子、小母牛、以及其它野獸開始攻擊這些基督徒,這些年輕的初學教義者一直大聲呼籲他們的主內弟兄姊妹,不要喪膽,要堅守信仰、而且彼此相愛。最後,一如往昔,他們全部都被丟成一排,士兵會前來割開氣息尚存者的咽喉。當時佩蓓圖幫助那位年輕的士兵舉起刀來,砍向她自己的咽喉,然後她以耶穌基督的信徒之身份就義。雖然有各種活下去的理由,但比起生命中的一切、還有比她所有的前途更可貴的是,她對耶穌基督的承諾。
本文為轉貼。
原作者為:Garth M. Rosell
譯者為:讀書人
這是讀書人轉貼在oursweb中的一篇文章。由於非常感人,我特別再轉貼出來。
也許我們會問,為何神那麼冷血,為何一方面宣揚祢是愛,另一方面卻對屬祢的人不聞不問呢?
以至她們死,也死得毫無尊嚴。祢不在乎嗎?祢為何要沉默得像玩弄我們一樣呢?
.............祢為何沉默?
事實上我毫無能力解答這些提問,唯有回歸到聖經那裡去,默觀經文,“也許”能得點詮釋。
論到“殉道“,在聖經中有最多敍述的,大概只有耶穌基督本身,
事實上四福音書最主要環燒的主題或記載最多的也是耶穌被釘十架前後的事跡。
就讓路加帶我們一起走走那些場景好嗎?
耶穌被接上升的日子將到、他就定意向耶路撒冷去【九章51節】
定意走向耶路撒冷,意味等於定意接受無理的審判,定意接受要與自己所愛的人分離,
接受被官兵戲弄與鞭打,接受當眾赤身露體的羞恥,接受那會死得毫無尊嚴的十字架刑罰。
人子哪?為何要這樣呢?難度祢有無比的勇氣嗎?祢有驚人的能力嗎?對哦!祢是神,凡事都能呢!
只是場景一轉,路加帶我們到客西馬尼園裡,看見主在禱告。
祂極其傷痛,禱告更加懇切;汗珠如大血點,滴在地上。【廿二章44節】
神居然會驚慌憂患?神竟然會傷痛?又或神需要向天父禱告?主哦!祢是神?還是人呢?
天父哪?祢不理會自己所鐘愛的兒子嗎?祢有聽祂禱告嗎?祢從前不是把天開了說:這是我的愛子嗎?
.................祢為何沉默呢?
一片沉默後,場景又來到耶穌在希律王前並受羅馬軍官彼拉多審判的公會.................
我們看見那叫以色列,從前神所選為祂國子民的人,和一眾長老祭司長和文士,
又見到那些被五餅二魚所餵飽的人群,還有那些看見耶穌行神蹟奇事的人。
希律王看見耶穌,就很歡喜;因為聽見過他的事,久已想要見他;並且指望看他行一件神蹟。
於是問他許多的話;耶穌卻一言不答。【廿三章8~9節】
希律和他的兵丁就藐視耶穌、戲弄他、給他穿上華麗衣服、把他送回彼拉多那裡去。 【廿三章11節】
彼拉多就對著祭司長並眾人作見證說:
你們解這人到我這裡、說他是誘惑百姓的.看哪、我也曾將你們告他的事、在你們面前審問他、
並沒有查出他甚麼罪來. 就是希律也是如此、所以把他送回來.可見他沒有作甚麼該死的事。
故此我要責打他、把他釋放了。【廿三章14~16節】
但!眾人卻一齊喊著說:除掉這個人!
彼拉多三次願意釋放耶穌,但眾人卻三次要把耶穌釘死在十架上。
為何不給希律顯個神蹟呢?他一定封耶穌為大臣,把這地給祂管理,到時福音不是更興旺麼?
為何不對付一下那些叛逆祢的人哦?給他們一點威嚇不成嗎?就像西乃山上的烈火一樣!
主.................祢為何沉默呢?
場景:通往各各他的路上.............
在路上我聽到路旁的人的說話:
“他救了別人.他若是基督、神所揀選的、可以救自己罷。”【廿三章35節】
“你若是猶太人的王、可以救自己罷。”【37節】
“你不是基督麼.可以救自己和我們罷。”【39節】
三次的試探,三次的提問,但祢還是沉默地掛在十字架上...............
直到那句:
父阿、我將我的靈魂交在你手裡.說了這話、氣就斷了。【46節】
主哦!將靈魂交在祢手裡?交得過嗎?
在園子天父沉默!在希律前天父沉默!在會堂天父沉默!甚至在各各他祂還是沉默!
我也感到很困惑?這樣沉默的天父我怎傳祢的福音呢?
人說祢是高高在上不理世事的?人說祢根本不愛我們!那不是嗎?
只是..................有一天.............場景來到一間房子裡.............
有位復活了的人子說:“願你們平安!”【廿四章36節】
我忘記了呢!對哦!主是活人的主,耶穌復活了!
又對門徙說、照經上所寫的、基督必受害、第三日從死裡復活.
並且人要奉他的名傳悔改赦罪的道、從耶路撒冷起直傳到萬邦。
你們就是這些事的見證。【廿四章46-48節】
對呢!主!復活了!
我們不是一直相信這個嗎?我們一直不是傳那位會使人復活的救主耶穌基督嗎?
我們所相信的豈是眼見的麽?我們還要要用環境來詮釋神的同在麼?
來!看看基督和祂的門徙吧!
主說:
我的國不屬這世界.我的國若屬這世界、我的臣僕必要爭戰、使我不至於被交給猶太人.只是我的國不屬這世界。【約十八章36節】
若沒有死人復活的事、基督也就沒有復活了。
若基督沒有復活、我們所傳的便是枉然、你們所信的也是枉然。
並且明顯我們是為 神妄作見證的.因我們見證 神是叫基督復活了.若死人真不復活、 神也就沒有叫基督復活了。
因為死人若不復活、基督也就沒有復活了。
基督若沒有復活、你們的信便是徒然.你們仍在罪裡。
就是在基督裡睡了的人也滅亡了。
我們若靠基督、只在今生有指望、就算比眾人更可憐。
但基督已經從死裡復活、成為睡了之人初熟的果子。
死既是因一人而來、死人復活也是因一人而來。
在亞當裡眾人都死了.照樣、在基督裡眾人也都要復活。
【林前十五章13-22節】
為何神沉默,這個我答不了?
但在問題之先,我們也應當問自己所“信”的是甚麼。
你可以詮釋信仰為可怕,也可詮釋信仰為盼望;
因信稱義,也許對一些人可以說是很容易,但對某些人卻是極其困難。
我有看到,版主也有寫「為主殉道,不是愚蠢自殺」一文章。
箴言也有「遇到災禍,需要及時躲避」,「遇到不良誘惑,需要及時躲避」等經文。
且使徒行傳,也有門徒「四散」,「拒絕」敲鑼打鼓等經文。
小小羊版主,也曾有提及初代教會在「坑道」聚會,當然「不」是敲鑼打鼓。
所以,我有一個小問題,甚至瀕臨褻瀆,不知可否在此發問。
某些特殊狀況下,
在「地下坑道」,不公開聚會,若是被「外界好人」視為老鼠會,毒趴等作惡行為,應如何處理。
因為詐騙集團,黑道,也如此做。
若如此做,「形式」與「作惡者」難以區隔,
且「沒有基督信仰」,但「平時行為好,遵守十誡後六條,以及神人關係以外,其他聖經規定」的好人,往往對這種形式,嗤之以鼻,
因為不夠公開透明,屬於黑箱作業。
且一旦教會與作惡者,在坑道中相遇,發生地盤爭端,當然求助無門。
三者疊加,往往「未信者」認為「像」黑道,直銷詐騙等,因而損傷在外名聲。
我本人,只不過,想瞭解一個可行方案。
若我的發問,確屬於惡意,希望版主,及時刪除,切莫保留為好。
謝謝園主,不辭辛苦指教。
匿名人士
1. 羅馬帝國基督徒躲在地下坑道,那是『大迫害』時期。
2. 因此,除非所處狀況是這種對基督徒的大迫害,否則一般情形下,
請依照正常狀況參與聚會。
3. 假使自己屬於『常常誤判狀況』之人,請不需自行判斷是否屬大迫害時期。
4. 基督徒必須注意社會觀感,也不應讓人覺得基督徒和黑道掛勾。(但這二者都不是絕對)
5. 假使自己屬於『常常誤判狀況』之人,請不需自行判斷社會觀感。
6. 我自己才疏學淺,我不認為自己有能力想出『與眾不同的聚會模式』。
7. 假使自己屬於『常常誤判狀況』之人,請不需針對『群體性事務』自己去想新方法。
8. 即使是大迫害時期,請加入『別人想出』的特殊的聚會方式;而不是『自己想出』新聚會方式,然後希望別人來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