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eber
給點討論的材料:《Re: [閒聊] 被朋友說盡量不要講 條子這種詞》https://www.ptt.cc/bbs/WomenTalk/M.1605518635.A.8CD.html

掩卷而思
覺得討論有些去脈絡,某些語境被忽略了。我記得「支語警察」一開始本身就是一個較負面的詞彙,用以指涉對中國流行用語產生過激反應的網民及其激進言論,也就是說該詞彙本身就具有諷刺的意味,亦即多出現於使用者自嘲或嘲弄對方過於偏激的前提之下。

Shiba
单纯不太理解:在华语与支语本是同根生的情况下,个别词语的用法会让台湾人感觉到担忧或者感觉到被侵犯是什么原因呢。如果如此的话,是不是加强推广台语更符合思考逻辑?

遊蕩在動物農莊
一些网络用语我也特别讨厌,像“咱就是说”、“小姐姐”‘“666”之类的,每次听到都内心翻白眼,就不能好好说话吗?但另外一些只是因为各地叫法不同,就觉得中国(或中国大陆)的叫法是“支语”,就要去反对,还挺不能理解的。小时候,中国电视频道播出的韩剧中,有一些说法比如“了色lese(垃圾)、OK绷(创可贴)、讯息(信息)、和han(he)……”跟中国说法不一样,后来知道原来这些都是台湾配音的之后,觉得很新奇,原来虽然大家都是讲中文,但用词上还是有分别的,当然更不会有“不同于中国的就是不好”的或怎样的想法。语言是流动的,英语中有一些词汇是来自法语、德语、西班牙语、日语甚至是中文。中国的80后、90后很大一部分成长期都是看港台电视剧、电影、流行音乐以及日本动漫,里面有些新的概念或者不同于中国的说法,时间久了就会成为习惯用法(譬如交往、颜值),大家都觉得很正常。怎么到了现在这一代,当流行文化的传播反过来时,却觉得无法接受了呢?就算考虑到意识形态不同,那中文中也有很多词汇比如“民主”“经济”“电话”“医学”来自日语,也没见小粉红去反对啊?(当然也不排除小粉红没文化不知道的可能,难道“支语警察”就有文化了吗?)马列政党确实是把宣传当作非常重要的工作,但要通过传播把不同于中国惯常说法的词汇都改成中国的,那工程量也过于浩大了点吧,而且没有任何意义。真正要警惕的是掌权者对某一类表述的使用,如“民主不能当饭吃”、“正确的集体记忆”、“正能量”、“硬着陆”等。

緋紅杏白
香港人一般討厭內地用詞,多愛用英文譯音字來維持自身獨特性。但更討厭的是中共官方作「新中文」新中文是一些中共宣傳時,用了完全不同的文化來解釋說話,讓人聽得不舒服。如「打假」「抓緊」等暴力化詞彙,又虛化自身責任的「完善」、「優化」(但絕不能用「改」一字)。動詞名詞化的「進行」對話、「作出」指導等詳見https://pincong.rocks/question/14352

緋紅杏白
香港人一般討厭內地用詞,多愛用英文譯音字來維持自身獨特性。但更討厭的是中共官方作「新中文」新中文是一些中共宣傳時,用了完全不同的文化來解釋說話,讓人聽得不舒服。如「打假」「抓緊」等暴力化詞彙,又虛化自身責任的「完善」、「優化」(但絕不能用「改」一字)。動詞名詞化的「進行」對話、「作出」指導等詳見https://pincong.rocks/question/14352

緋紅杏白
香港人一般討厭內地用詞,多愛用英文譯音字來維持自身獨特性。但更討厭的是中共官方作「新中文」新中文是一些中共宣傳時,用了完全不同的文化來解釋說話,讓人聽得不舒服。如「打假」「抓緊」等暴力化詞彙,又虛化自身責任的「完善」、「優化」(但絕不能用「改」一字)。動詞名詞化的「進行」對話、「作出」指導等詳見https://pincong.rocks/question/14352

緋紅杏白
香港人一般討厭內地用詞,多愛用英文譯音字來維持自身獨特性。但更討厭的是中共官方作「新中文」新中文是一些中共宣傳時,用了完全不同的文化來解釋說話,讓人聽得不舒服。如「打假」「抓緊」等暴力化詞彙,又虛化自身責任的「完善」、「優化」(但絕不能用「改」一字)。動詞名詞化的「進行」對話、「作出」指導等詳見https://pincong.rocks/question/14352

緋紅杏白
香港人一般討厭內地用詞,多愛用英文譯音字來維持自身獨特性。但更討厭的是中共官方作「新中文」新中文是一些中共宣傳時,用了完全不同的文化來解釋說話,讓人聽得不舒服。如「打假」「抓緊」等暴力化詞彙,又虛化自身責任的「完善」、「優化」(但絕不能用「改」一字)。動詞名詞化的「進行」對話、「作出」指導等詳見https://pincong.rocks/question/14352

rsk
記憶無錯的話,香港早期是用共產中文(語出陳云),後期台灣傳來「支語」的用法,取代原先的共產中文……原因不難理解,一看即知意思。

WanchaiHunter
@blm 其实在香港,「支那」一词应该是10年代兴起的。我记得那时候大家都在看YouTube上一个侮辱视频「支那Style」。因为那时候常常有内地游客没素质的报道。到雨伞之后,很多深黄的港人会用这个词指代大陆。这个term只能说被深黄中的深黄所接受,远未有到为社会普遍认可的程度。16年立法会游蕙祯宣誓风波后由于使用「支那」一词把很多浅黄也给激怒了。总之,很长时间以来说「支那」的要么是学堂里的小学生,要么就是深黄中的深黄,一说出来只要是普通港人都会觉得没素质(但不一定意味着会当众纠正)。

WanchaiHunter
@EricChan 看情况吧。其实我一开始在端也都是抱着好好讨论的心态。但是遇到对方对我很不友善且一直绕着答就会不爽。但总体上也还好,都能提出实质性的内容并交换意见就行。

EricChan
@wanchaihunter 也不是這麼說啦,沒有質量的討論不過是罵街,反而令人厭煩😅(雖然我也沒什麼資格講這些,畢竟我也是常罵街的那些人😳)

WanchaiHunter
不过说实话,很久端都没这么热闹了。有讨论也是好事。

Tocqueville
端的評論區好久沒那麼熱鬧了……

rsk
「扒皮扒墳」真係形容得貼切……負面意義用「支語」都不行,實在有些頭痛。c_c,始終有中國網友在此,總不能他們不顧他們感受,我讀過幾個建議,可能用「語言警察」或「中國語警察(注,此中國語係日本語,意指官話)」比較合適?(雖然討論已經離題萬丈,這個建議已無太多意義……)

nopce
@c_c 係咁,對住同我哋香港人嘅爭端你哋要好好咁自我反省,唔好成日觸摸文明世界紅線。而對住大陸,好有自主性嘅台灣人野蠻exclude都得,似乎唔記住喺呢平台所有華人都可以發表意見,唔係你哋台灣自己一言堂,太過自我中心即係自大同double standard

WanchaiHunter
这位c_c直接拿法官的判决书当作金科玉律,确实了得。你没有看判决书中法官说的“言辞激烈”吗?意思是,这有攻击性,但还没有必要上升到由司法进行规制的层面。东亚地区的法院(各个国家和地区都一样)在尊重这方面离欧美还差得远。笑死了,这位中华民国法官判案还会根据词典里改成了什么意思来判。你判断歧视是看一般理解,还是看字典?那你要不要问问美国人N word一开始也没有歧视含义,字典也没写,为什么后面就变成歧视的了?中国小粉红也这样,说国家说的对!我们都跟着!

WanchaiHunter
已经尊称他是“林义雄先生”,并且不止一次表达了对他的同情。这就好像一些中国人听到国人直呼毛泽东其名就不爽,是这个道理?

WanchaiHunter
这位简中人,什么时候也变得那么敏感,看到别人谈论林义雄和江南案就开始在意了?别人只不过说了事实,并且也表达了同情,再表达了自己对林义雄表达政治的方式的不赞同。简而言之,已经给了足够的尊重。这就好像中国毛左和粉红们谈论到毛泽东就讳莫如深一样,不给他唱赞歌就是不尊重人家,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