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麼樣的信仰,這樣讓他願意持守下去?
難道,他看不到天氣晴朗,萬里無雲?
從上帝交代開始,到洪水毀滅為止,共一百二十年。
挪亞一直在準備,傳道,準備,傳道。
準備方舟,
傳洪水將來的道。
我不知,這一百二十年他是如何度過的?
洪水來時,只有他一家八口得救,連幫他造船的工人,都沒得救。
方舟,不會從天上降下來。
方舟,是要人去做的。
能容下所有動物的方舟,豈是挪亞一家人就能造出?
他豈能不找工人來建造?而那種大小的方舟,又要多少工人?要建造多久?
另外,工人難道是心有感動,義務為他建造?
當然不是!否則他們都上船去了。
他們是一邊建造,一邊拿挪亞的薪水的。
這些工人,我不知道,他們的想法是什麼?
一個瘋子?一個狂人?一個白癡?
為了一個根本不存在的異象,竟然願意付大錢請我們去造船?
反正,不拿白不拿,管他是不是白癡,我做工拿錢就對了。
真是超級大白癡!
一邊拿挪亞的錢,一邊放聲大笑?
面對這些工人,我也不知道,挪亞的感受是什麼?
我要建造方舟,這是上帝指令,我必須遵行。
所以,我找工人來做,一邊做,讓他們有分於聖工,讓他們養家活口,
同時,我也傳福音給他們聽,
或許,有一天他們在這樣的環境下,能相信也說不定。
連其他不相干的人,我都傳福音給他們了,
更何況這些幫我造船的人,我豈能不傳給他們?
而且,是苦口婆心的傳,一傳再傳。
一天又一天,
一年又一年,
漫長的等待,他是怎麼熬過來的?
難道,他聽不到別人背後的嘲笑?
看不到別人鄙視的眼神?
如果,有人願意相信,那大家還有伴,比較有力量能彼此扶持。
可是,這麼多年來,竟然沒有人相信。
挪亞,他是孤單的。
難道,他不懷疑起初的異象?
會不會,上帝『說錯』了?
會不會,上帝『記錯』了?
甚至,會不會,上帝『根本沒講』?
更甚至,會不會,『根本就沒上帝』?
是什麼樣的信仰,這樣讓他願意持守下去?
難道,他看不到天氣晴朗,萬里無雲?
難道,他是瞎子聾子,是沒感覺的人,感受不到四處的嘲笑?
不是一天、兩天,
不是一年、兩年,
也不是十年、二十年,
是一百二十年。
沈默的上帝,
你竟是如此殘忍,放任你的信徒,在世上任人唾棄嘲諷?
你竟不伸出援手,不伸張正義?
玩弄信任你的人,是你的專長嗎?
答案與正義,是在一百二十年後,才揭曉。
洪水毀滅了一切,
除了挪亞一家八口,
其餘的人,都哀哭切齒被洪水毀滅。
上帝的學校,是嚴格的。
祂是嚴格的慈父。
努力安排課程,要讓祂心愛的孩子,學會祂要教導的功課。
看到聖經中,一個又一個屬靈偉人,
哪個不是經歷各種艱難,長時間等候神,信仰逐漸茁壯,日後擔當大任?
每當想起一個又一個的聖經偉人,想起他們等待的年日,
心中,有時真的泫然欲泣。
約瑟,等了多久,才當上埃及宰相?
摩西,等了多久,才帶以色列人出埃及?
大衛,等了多久,才當上國王?
有首很美的詩歌『充滿我』,如此描述:
『將我倒空,將我剝奪,願主聖靈充滿我』
阿們。
* 說明1:挪亞120年部分,是個有爭議的數字。
聖經中,並無直接經文,只有間接推論。
也因此,各種推算出來的數字,都不太一樣。
但大致上而言,都是好幾十年以上。
我採用120年這數字,一來是比較好記,
二來是與文章要表達的意思,並無衝突。
這數字,也是唐崇榮牧師所採用的數字。
* 說明2:挪亞造方舟時,有無請工人?這也是推論,無直接經文。
但這樣的推論,還算合理,也不影響文章要表達的重點。
以蓋教堂一般為例,我們大概也無法自己蓋教堂,多半要請工人去蓋。
(小小羊)
挪亞,是在大洪水這件事情上,上帝直接跟他說話的唯一一人。而其他人,都只看到挪亞---這個「人」在蓋方舟,都只聽到挪亞---這個「人」在傳大洪水將悔滅全地的道,除了挪亞,沒有任何一人,是像挪亞這樣直接聽到神向他說話的。
由此可知,在聖經裡,得救的人有兩種:一、直接聽到神諭的先知;二、間接聽到得到神諭的先知傳神的話而信的人。然而,第一種人裡,也有不信者:舊約有先知巴蘭(民數記22、23、24、31章,彼後2:15,猶1:11,啟2:14),新約則是主耶穌親自帶領的十二門徒之一的猶大。
神與不信者(不義者)說話的結果就是被背叛。神明知他不信、會背叛祂,祂還是跟他說話。這就有如,全人類都背叛了神,神因為祂就是愛,所以祂在承受被背叛的痛苦中還是深愛著人。直接說的、當面見的,都變成不聽、不信、不認識的明證,反而變成不如間接得著啟示而得到真信心的人了,所以,作工的,永遠是神的話,而不是傳的「人」,所以,人信心的對象,永遠是指向神,而非人。親身經歷活著的生命,本身就是一場神蹟,但人不認識神,以為一切自然而有,並以人自己理性的認識歸因於科學。所以,親身經歷與理性,並不就能引導人歸向神、歸於真理,反而,當理性認識世界與能力日漸強大的時候,會離神愈來愈遠,人以為自己就是神,聰明反被聰明誤了。沒有對真神與真理的信仰,人並不太在意自己的生死在永恆當中有何意義,只在意今生活著能有什麼得到與享樂。
這在神面前能蒙恩得救的信心的呈顯就有如神命挪亞所造的這救命的方舟一般。
「惟有挪亞在耶和華眼前蒙恩。
挪亞的後代,記在下面。挪亞是個義人,在當時的世代是個完全人。挪亞與 神同行。」(創6:8-9)
「挪亞就這樣行。凡 神所吩咐的,他都照樣行了。」(創6:22)
「耶和華對挪亞說:『你和你的全家都要進入方舟,因為在這世代中,我見你在我面前是義人。』」(創7:1)
主耶穌還說:
「挪亞的日子怎樣,人子降臨也要怎樣。」(太24:37)
「挪亞的日子怎樣,人子的日子也要怎樣。」(路17:26)
這是主---上帝對於挪亞義行極度的、絕對的肯定。
然而挪亞那世代,除了他一家八口,沒有任何一人得救的。
並且這事是神在洪水以先已預先告知挪亞的:
「看哪!我要使洪水氾濫在地上,毀滅天下。凡地上有血肉有氣息的活物,無一不死。
我卻要與你立約:你同你的妻,與兒子、兒婦,都要進入方舟。」(創6:17-18)
挪亞的信心就是:在一個不信的世代,他對神的信心堅定不移,這是不得了、極端堅毅的信心。
因著人強大罪性的緣故,人對救恩與真理,其實是悖逆與抗拒的,所以主耶穌被人的罪釘死在十字架上,是在一群服於世界權柄之下,並為世界權柄所煽動的一群人的意念下,祂無罪被釘死在十字架上。救恩不可抗拒地來到,卻在人的抗拒中彰顯,神的愛勝過世界,恩典在人的抗拒中顯為不可抗拒,神贖罪之愛遠大過、超過人之惡,若非如此,人如何得救呢?有愛祂的人,也有恨祂的人,更多的是無知的人(路23:34)。在麥子與稗子的比喻中(太13:24-43)、在綿羊與山羊的比喻中(太25:31-46)、在眾忠僕先知與為惡的先知巴蘭之間、在十一門徒與猶大之間、在掃羅與大衛之間,我看見的是,揀選不等於得救,神明知結果,還是給機會。(太5:45)
所以,我的理解是,揀選的圈子不等於得救的圈子,得救的圈子小於揀選的圈子,而被包於揀選的大圈子以內。這警惕我,恩典是兩面刃,人在世上,一生都是信仰考驗,唯有緊緊依主,方得保全。(腓2:12,傳12:13-14)
疏忽大意如我因著小小羊重貼文章而有機會再讀一遍而引發許多思考,好文章耐讀藏寶便是如此。
謝謝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