ポストする

会話

【10】成普、高瑞欣之女杨彦坤: 关于父亲的死因,杨彦坤最初看到的书《一个真正的人——彭德怀》(王亚志等编)里是这么写的:作战处的参谋高瑞欣和翻译毛岸英因为没赶上吃早饭,他们认为敌机大概不会来轰炸了,于是从防空洞里溜出来跑到木板房(编者注:指彭总作战室)里,从彭德怀的行军床下拿出几个鸡蛋,想利用那火炉子做鸡蛋炒饭。恰在这时,从南方飞来四架美军轰炸机…… 支持这个说法的最有力证据来自于志愿军司令部作战处副处长杨迪的回忆录。他写道:我问成普:“老成,你们怎么敢用送给彭总的鸡蛋炒饭吃呢?赶快把火弄灭。”成普说:“我怎么敢呀,是那位翻译同志在炒饭。”我不高兴地说:“你要他赶快不要炒饭了,快将火扑灭,赶快离开房子,躲进防空洞去。”成普说:“我们马上就走。” “那位翻译同志”指的当然就是毛岸英。在司令部,他的身份是保密的,只有志愿军最高层领导和彭总办公室的几个参谋知道,连杨迪都不知道。杨迪一直对这位大气派的小翻译感到纳闷,不明白他何以敢在志司党委召开的作战会议上高谈阔论,“并不懂军事,我没有听明白他在讲什么”,而彭总和几位副司令却不制止他。 对事情经过最权威的阐述应是轰炸当天下午4点志司给军委的电报:我们今日七时已进防空洞。毛岸英同三个参谋在房子内。十一时敌机四架经过时,他们四人已出来。敌机过后,他们四人返回房子内,忽又来敌机四架,投下近百枚燃烧弹,命中房子。当时有两名参谋跑出,毛岸英和高瑞欣未及跑出被烧死。其他无损失。 跑出的两名参谋,就是作战处副处长兼彭总作战室主任成普和作战室参谋徐亩元,当天他俩值班。王亚志在给杨彦坤的第一封回信中,提供了成普的通信地址。杨彦坤去信后,很快就收到了成普的回信。成普说自己接到信后“感慨万分,伤心落泪”。他以多年当参谋养成的严谨,一笔一划地画了示意图,来介绍高瑞欣牺牲的经过。而他自己,因先一步跨出作战室西门仰头观察敌机情况,幸免于难,只是“全身衣服着火,脸部烧成重伤”。 由于成普信中没有提到是否有炒鸡蛋这些情节,杨彦坤又去信询问。 成普的第二封信很快到了。他相当激动地驳斥道:“作战室既没有鸡蛋,也没有炒饭的锅瓢炒勺,也没有油盐之类。如果要煮鸡蛋,到炊事班的灶房才行。作战室是指挥打仗的地方,不具备这些东西。 毛岸英和高瑞欣当天为何去作战室,而不是跟大家一起,清晨即进防空洞疏散?多种资料提到,毛岸英头天睡觉晚,没有吃早饭,饥肠辘辘。或许,炒鸡蛋的说法正是由此附会而来。 杨彦坤很后悔,当年没有去看成普,亲口问个明明白白,毕竟,西安离兰州那么近。但悔之晚矣,成普已经去世了。杨迪、徐亩元也都不在了。 但是,她认为非常清楚的是,司令部并不是如很多人所想象的那样,是个很安全的地方,被炸纯属意外。事实是,当时中苏一方的空军尚未入朝,制空权完全在美军手中。此前,司令部已不止一次遇袭。 王亚志看到成普的信后,以后再写文章时,就略去了做蛋炒饭这个情节。⑩ ⑩ 本刊记者黄卫:《我的和毛岸英一起牺牲的父亲》,《中国新闻周刊》2010年第42期,第80页。 【11】成普: 11月25日,是志愿军打响第二战役的第一天,朝鲜半岛的上空万里无云。这天上午,所有的战斗命令下达以后,司令员可以有片刻的轻松了。一夜没合眼的彭老总,实在太劳累了。毛岸英正在靠北墙的大火炉子前签收有三个“A”字的战斗电报,毛岸英是志愿军司令部的俄文翻译,因为事情不多,他又主动承担了收发电报的任务。彭总和衣躺倒在毛岸英旁边一间小屋的行军床上。 前天上午,一架美军侦察机,曾在志愿军总部上空盘旋了将近一小时之久。这异常的现象,引起了人们的警惕。大家估计美军可能发现这里有个轰炸目标。所以邓华、洪学智和不值班的参谋人员都撤到了距木房不远的一个山洞里,以防备敌人今天来空袭。作战室里,只留下了实在脱不开身的司令员和几位值班参谋人员。 上午11点钟左右,四架美军轰炸机嗡嗡震响着,掠过志愿军总部的上空,向北飞去。作战室的参谋们以为是去北面轰炸什么目标。但对彭总的安全,成普是十分上心的,他匆忙走进老总睡觉的小屋。 “彭总,敌机来了,赶快防空!” 彭总睁开惺忪的睡眼,唬着脸,呛了成普一句:“怕什么啊,你这么怕死啊!” 一句话把成普噎住了。恰好这时,洪学智副司令员从防空洞里跑到作战室来叫老总。成普就像见到了救星,赶快催他把彭总叫起来。 洪学智一来,就掀掉了被子,伸手去拉彭总:“彭老总,快快快,快躲飞机去!” 彭老总笑骂道:“你这个麻子啊,这么怕死啊!” “不但我怕死,还怕你死呢!”说着,不管三七二十一,洪学智拖起老总,在后头推操着,绕过毛岸英的身旁,向门外的防空洞走去。 成普松了一口气,毛岸英这会儿也登记、发完了电报,就从子弹箱里抓了一个大苹果。朝鲜盛产苹果,金日成派人送来了一些,志愿军总部又自己买了些,所以作战室里有的是苹果。对于吃苹果,这些参谋人员还能吃出花样来:把削下来的苹果皮,放在红热的火炉上烤,烤得焦干,吃起来,又香又甜又脆,比吃苹果还有味道。毛岸英现在就这样,把那一圈长长的果皮放到了炉子上。 敌机又从北边飞回来了,再一次掠过作战室的上空。成普心里产生了疑窦:敌机刚刚北去又折回,莫非它们搜寻的就是志愿军总部这个目标?当彭总一离开作战室,成普马上跨出西门坎,一只脚在门外一只脚在门内,仰头向空中观察敌机的活动。那四架敌机已飞临作战室的上空。不仅是飞机,还有上百个银白色的亮点一这不是一般的炸弹!一般的炸弹在空中是墨绿色的点或者褐黄色的点,这是凝固汽油弹,用铝作包皮,所以在太阳的光照下显得明亮而刺眼。成普大喊:“不好!快跑!”意欲叫毛岸英、高瑞欣赶快跑出作战室。惊呼未完,大群的汽油弹就击中了整个作战室,木板房全部坍塌下来,毛、高两同志葬身于烈火之中。眨眼间蔓延成一片火海!成普被爆炸掀起的气浪甩到了西门旁的小沟里,半边衣服烧着了,半面脸上也烧脱了皮,幸好没有昏厥,他就地向没有火的方向滚去,把自己身上的火扑灭了。等医生给成普身上的创伤涂上油膏、扎上绷带的时候,警卫排的战士们已开始在灰烬上搜寻毛岸英和高瑞欣参谋的遗体了。⑪ ⑪成普口述,成曦、密巍整理:《现场目击者见证毛岸英牺牲真相》,《文史参考》2011年第23期,第42-43页。“本文作者成普是毛岸英牺牲时的现场目击者。1972年,他给中央专案组的材料中专门写了有关毛岸英牺牲情况的回忆,对当时的背景和情况作了清楚的阐述。1995年,成普在给彭德怀传记编写组的信中就毛岸英牺牲的一些具体细节进行了详尽的剖析,针对有的书籍中描写的‘毛岸英炒鸡蛋’的情节,成普给予了驳斥,还以历史本来面目。”(第41页)《文史参考》授权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独家发布时,关于毛岸英烤苹果皮的内容全部删减,链接现已失效,dangshi.people.com.cn/GB/16774491.ht 【12】吴一平: 1950年11月24日下午,几架美军侦察机在大榆洞上空盘旋侦察。晚上,毛岸英到机要处退电报底稿时对我们说:这几天敌机轰炸剧烈,要提高警惕!说完就匆匆走了。其实,在当天上午,机要处已经收到了情报处送来的“明天敌机要来轰炸志司”的破译电报。25日下午,敌人的几架轰炸机从东向西飞过,约一刻钟后又掉头飞回。解方参谋长这时高声喊道:“坏事了!敌机沿原路飞回准没好事!赶快做好抢救准备!”话音刚落,炸弹、凝固汽油弹即落地爆炸,把彭司令员的办公室和作战值班室炸成一片火海。随着升腾的烟气,房屋化为灰烬,只剩下几块焦黑的铁皮。当时,毛岸英和高瑞欣正在房内,未及撤出,不幸牺牲。彭司令员闻知噩耗后沉默良久,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没有说一句话,悲愤之情溢于言表。⑫ ⑫吴一平口述、吴少京整理:《机要参谋回忆:随彭德怀在朝鲜战场》,《党的文献》2014年第1期,第104页。 【13】吴一平: 1950年11月24日下午,几架美军侦察机在我军设在大榆洞的志愿军总部上空盘旋侦察。25日上午,敌人的几架轰炸机从东向西飞过,约一刻钟后又调头飞回。解方参谋长这时喊道:“坏事了!敌机沿原路飞回准没好事!赶快做好抢救准备!”话音刚落,炸弹、凝固汽油弹即落地爆炸,把彭司员的办公室炸成一片火海。这时,作战处的成普满脸黑乎乎地从房内跑出,身上的棉衣也着了火。我们高声问他屋内是否还有人,他说:“还有两个人!他们往床底下躲,没有出来!”随着升腾的烟气,房子迅速化成灰烬,只剩下几块焦黑的铁皮。   成普说的那“两个人”,就是毛岸英和刚从西北军区司部调来的高瑞欣参谋。他们当时正在房内,未及撤出,不幸牺牲。在现场,洪学智副司令员痛心疾首,连连说着:“这下子可糟了!这下子可糟了!”他要我赶快去报告邓华副司员,他去报告彭司员。   在警卫部队扑灭余烬后清理现场时,两具焦黑的遗体被抬到废墟外的旷地上。从遗体外观上已经辨认不出哪个是毛岸英,哪个是高瑞欣。由于毛岸英生前戴着一块全钢制手表,表链也是钢制的,据此判断左臂腕骨处挂着一块金属手表的那具遗体是毛岸英。两具烈士遗体被安葬在大榆洞南山上,彭司令员等志愿军首长在墓前致哀。后来我才知道,那块手表是毛岸英的岳母张文秋老人早年从苏联带回国的。在赴朝前夕,毛岸英向岳母辞行,张文秋老人把这块手表送给了他。   毛岸英、高瑞欣牺牲的当天傍晚,我军发起第二次战役。当天下午,彭司员和志愿军总部机关迁至大榆洞南山下一条直径约四米的排水隧道中办公。我们迅速而稳妥地为首长整理和布置办公室、作战室。彭司员对邓、洪副司令员和解参谋长说:“岸英是第一个向我报名参加志愿军的。国难当头,挺身而出,这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有人就没有做到,但岸英做到了。他随我一起从北京到沈阳,到丹东,又一起到朝鲜,是一个很能干的青年人。唉!他牺牲了,可惜了!”稍后,彭司员命令道:“马上把志愿军总部遭敌空袭、毛岸英同志牺牲的情况电报毛主席、中央军委。”随即口授电报内容。我含泪编译完电报。一个正直诚、热爱学习、胸怀远大理想的优秀青年的形象浮现在眼前,至今犹在。⑬ ⑬吴一平口述、吴少京整理:《彭德怀机要参谋回忆:从认识毛岸英到朝鲜战场诀别》,《党的文献》2014年第2期,第101页。 【14】杨凤安: “敌人已经发现那个地方是一个大的指挥机关,但并不确定是彭老总的指挥所。这一次袭击后,志愿军领导非常着急,以邓(华)、洪(学智)、韩(先楚)、解(方)、杜(平)的名义给中央发了一个电报,专门讲了彭总的安全问题。”杨凤安回忆,中央军委当即回电:“志愿军总部要注意防空,进入隐蔽部,对彭德怀的安全问题,责成志愿军党委负责。” 11月24日夜,志愿军党委几个常委开了一个会,专门讨论彭德怀的安全和志愿军司令部的防空问题。会议决定,彭德怀的安全由洪学智负责。所以第二天一早,洪学智就来到彭德怀办公室,要他到半山腰上一个山洞去办公。“但彭总很犟,坚决不走。”杨凤安回忆。“洪副司令见劝说无用,也不顾彭总在发脾气,就死乞白赖地把彭总拉出门,他还喊我和警卫员,让我们把彭总的铺盖卷、行军床,连同毛笔、墨盒、电报稿纸这些办公用品一起拿到洞里。”这个自然洞离作战室不到200米,只能容纳三四个人。邓华副司令早已等在那里,3个人就地在防空洞里研究起了战况。“过了两个小时左右,已经9点多了,彭总着急啊,他想知道第二次战役前面情况怎么样了。我说我去看一看,就朝办公室那个方向走。我还没有进办公室门,就看见两架B-26轰炸机,由西南向东北稍偏办公室上空飞过。我以为它们是轰炸完新义州要回去了。” 杨凤安进了办公室,里面有4个人:成普、徐亩元、毛岸英和高瑞欣。在朝鲜战场上,毛岸英的正式身份是志愿军司令彭德怀的秘书兼翻译。志愿军总部成立党小组时,毛岸英被推举为党小组长。杨凤安说,平时大家都非常关照毛岸英,“他没有作战任务,平时我们也不叫他值班”。但毛岸英非常积极,经常和参谋一起研究敌我情况,发表意见。毛岸英的级别不够,没有呢子大衣,杨凤安还把自己的军大衣给了毛岸英。毛岸英牺牲时,穿的就是杨凤安的这件大衣。杨风安说,“山上有个大洞,是志愿军政治部的地方,我们和毛岸英本来是作战部门的,为了安全,也到那儿睡觉。”那一天,毛岸英和高瑞欣9点多钟才到办公室来,饭菜早凉了,所以他俩就围着火炉热饭吃。杨凤安问正在作战室值班的成普和徐亩元有什么情况,两人说没什么变化。“然后我说了句:‘你们注意防空啊!’然后准备回去再向彭总汇报。一开房门,我一看敌人飞机又飞回来了,好几架,我就大叫一声:不好,快跑!飞机来了!’” 此时,几十枚汽油弹已经离开机舱向下坠落。彭德怀办公室及其周围已是一片火海。成普、徐亩元以及两个警卫员从火海里跑了出来,成普面部受了轻伤,可是离房门较远的毛岸英和高瑞欣却没跑出来。杨凤安急速跑到彭德怀身边说: “办公室的人员,除了岸英和高瑞欣同志没跑出外,其他同志都已安全脱离,看来岸英和瑞欣同志牺牲了。”⑭ ⑭《离彭德怀最近的人、军事秘书杨凤安:朝鲜战场上的彭德怀》,《速读(传奇岁月)》2016年第1期,第16页。
1.8万
件の表示
6

Xを使ってみよう

今すぐ登録して、タイムラインをカスタマイズしましょう。
Appleのアカウントで登録
アカウントを作成
アカウントを登録することにより、利用規約プライバシーポリシーCookieの使用を含む)に同意したとみなされます。
問題が発生しました。再読み込みしてください。
やりなお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