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念曾拍出《涼宮春日的憂鬱》的京阿尼:那時候,一切都是如此叫人意想不到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其實懷念《涼宮春日的憂鬱》這部動畫,與此同時,也是懷念那個京都動畫還能為我們帶來創意,輕小說改編動畫還能為我們帶來驚喜的年代。
文:新‧鏡花水月
這一刻,讓我們把時光倒流,回到十年前(註:此文寫作於2016年)。你現在身處於2006年4月2日的晚上,在你面前有一部播放著日本電視台的電視機。今天晚上,你打算看一部新番動畫,名叫《涼宮春日的憂鬱》。
事前,你對《涼宮春日》的認識不多,只是基於各樣的原因,令你留意到春番有這樣的一部動畫。可能你曾經看過同樣由京都動畫製作的《AIR》跟《驚爆危機》系列,而這些動畫你都很喜歡,所以你就決定來看一下京阿尼的這部新作。
可能你是那種事前會把當季有什麼新番可看,還要連同其故事簡介都全部研究一遍的勤奮動漫迷;然後在云云春番中,你覺得《涼宮春日》這部揉合了科幻元素與校園背景的故事看起來挺有趣的,於是就決定挑這部新番來看看。又可能,你只是偶然間在書店看過《涼宮春日》的原著小說,對這部作品的書名及伊東雜音的人設留下了印象,於是在得悉這小說會被動畫化後,就抱著不妨一看的心態,決定收看這部新番。
總之,無論是基於怎樣的理由,你是在對其原作認識不多的情況下,決定收看《涼宮春日的憂鬱》這部動畫——就先假設你是這樣吧。

時針踏正午夜12時,你準時地打開電視,收看《涼宮春日的憂鬱》動畫第一集。不用過多久,電視開始傳來聽起來有點廉價、帶幾分古早味道的電子音樂,似乎是以播放主題曲作為動畫的開始。定睛看著螢幕的你,開始感到納悶——是我的電視壞了嗎?怎麼畫面會突然變成4:3的格式的?
除此之外,怎麼動畫的影像看起來灰蒙蒙一片的,電視台是放錯了九十年代的動畫嗎?但看著曾經在小說封面跟宣傳圖片中出現過的角色逐一在螢幕前現身,這刻你又明白,自己應該是沒有看錯動畫才對⋯⋯
心裡充滿疑問的你,只好繼續盯著眼前的電視螢幕,電視播放著聲優以每三個音節就走調一次的唱腔所演唱著的主題曲。起初你不禁抱怨,製作群為何非要找唱功這麼爛的人來唱主題曲,但聽到一半,你就發現這大概是故意的——就算演唱的聲優唱功再爛,像這樣走調的部份比正常唱完的部份還要多的主題曲,一般而言是不可能就這樣大刺刺地放在電視上播給觀眾聽的吧?那就只能當作它是故意的啦⋯⋯你是這樣在心裡說服自己的。
全長約一分半鐘的主題曲終於播畢,動畫本篇要正式開始了。但畫面比例仍舊維持4:3格式,螢幕的色彩仍舊相當暗淡——呃,真的是整集動畫都會是這樣子的嗎?你開始感到有點不安。接著在沒有任何說明的情況下,電視的螢幕開始播放著你完全不能理解的,講述穿著兔女郎服裝去打工的女高中生與邪惡魔法師決戰的故事。
猶如在背誦台詞一樣的拙劣演技、不知所云的劇情、自顧自地開始吐嘈的旁白⋯⋯你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被甚麼人欺騙了,為什麼《涼宮春日的憂鬱》會是一套這麼奇怪的動畫啊?愚人節都已經過了一天啊!
看到劇情途中映著有人在背後拿著反光板的畫面,又聽到疑似是導演的人在鏡頭背後喊著「Cut!」的聲音,你開始理解現在電視播放著的,大概是在模擬一群高中生自行拍攝的電影——但儘管如此,你仍舊感到疑惑,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讀錯了這套動畫的故事大綱。所以《涼宮春日》是一部講電影拍攝的動畫嗎?應該不是這樣的吧⋯⋯

莫名其妙的故事已經播放了超過二十分鐘,你開始感到不耐煩,有想把電視關掉的衝動。結果在這時候,螢幕開始打出象徵故事完結的工作人員名單。在你心想這部爛動畫終於要播完之際,畫面突然變回16:9的格式,接下來就是一個特寫鏡頭——鏡頭先映著掛在手臂上,寫著「超監督」的臂章;鏡頭接著往上推移,映著女主角涼宮春日那充滿自信的表情。
涼宮春日就是以這充滿氣勢的姿態,威風凜凜的站在桌上,握拳說道剛剛播映的電影是何其成功。原本昏昏欲睡的你,看到如此畫面也突然驚醒過來,然後只能像劇中的男主角一樣,嘴巴半開地看著如此的畫面。
隨後,畫面終於播放真正的片尾曲,真正的工作人員名單,這部動畫的第一集也終於真正播完了。電視傳來輕快的音樂,你看到工作人員名單旁邊似乎映著一眾主角在跳舞的畫面,但那一刻你沒有花太多精神在電視螢幕上,而是決定打開電腦,到網上的討論區走一趟。
各大討論區已經開始在熱烈地討論這第一集了,在長長的討論串中,最多人表示的是看不明白這集究竟是在講什麼,當然隨後就會有讀過原著的人跳出來解釋了。有些人的焦點放在後藤邑子的唱功,有人講及京阿尼的作畫與演出,有些人提到片尾曲中一眾主角的舞步,當然也有人直接開罵,說這部動畫是垃圾⋯⋯但無論如何,看著如此情景的你,都知道《涼宮春日的憂鬱》這部動畫,已開始成為話題了。
無論是抱著打算再給這動畫多一次機會的想法,還是聽聞了關於這動畫的話題才特地來追看,一眾動漫迷的目光焦點,都已經集中在《涼宮春日的憂鬱》的第二集之上了。結果第二集的劇情,終於把故事從頭說起,以涼宮春日的名對白「我對普通的人類沒有興趣」為開始,正式為這部科幻校園劇掀開序幕,片尾曲那一眾主角在跳舞的畫面也終於有全螢幕版可看了。
但觀眾才安心了兩集,劇情的時間軸又開始亂跳,突然變成了SOS團眾人參加棒球大賽的故事⋯⋯《涼宮春日的憂鬱》就這樣屢屢以叫觀眾意想不到的方式,自顧自地不跟隨時間軸去亂播劇情,留下叫觀眾大惑不解的情節,但中間又穿插多個令人留下深刻印象的畫面。
總鋪師的拿手好菜,少不了「這一味」!統清雙潔淨認證香豬油王、香牛油王系列油品,讓菜餚更香更好吃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統清「香豬油王」、「香牛油王」系列油品,是眾多總鋪師們的選擇,也是讓料理更有靈魂的關鍵一味,在品質上更有雙潔淨認證的高標準肯定,讓人吃了更安心,是市售動物油的最佳選擇。
在台灣傳統飲食文化裡,動物油烹調是讓菜餚更好吃的秘訣,料理中加點豬油,能讓香氣更飽滿、顏色更好看;麻辣鍋加牛油,則能使辛香料綻放出完整的麻辣與辛香,也更添幾分牛油香,湯底是更香、更夠味。許多總鋪師之所以愛用豬油、牛油,是因為動物油香氣更飽滿,而且性質穩定,較耐高溫烹調,這裡介紹幾道總鋪師推薦使用豬油、牛油的菜色,看看豬牛、牛油讓菜餚更美味的效果。
熟悉的台灣「古早味」,關鍵就在豬油提味
台灣菜那股熟悉的舊時香氣,其實就是靠動物油去提味,像是最能勾起眾人古早情懷的「豬油拌飯,讓米飯吃起來香氣滿溢的靈魂要素,就是豬油。老練的總鋪師也喜歡用豬油炒青菜,能潤飾青菜的苦澀味,入口感覺更順滑。
炒飯要講究,也得用豬油,炒出來香氣更足,米飯粒粒分明不濕軟,配料不管是肉絲或蝦仁都不會乾柴,食材與米飯間融合得恰到好處。另外豬油還可用在紅蟳米糕等宴客菜,讓高級食材的鮮香更飽滿。
豬油用在烘焙點心裡更是絕妙,中式糕餅的油皮用豬油做,口感更香酥、外型穩定度也好,用在西點麵包裡亦十分適合,青蔥麵包的麵團上淋點豬油再烘烤,烤後的麵包底部有酥香,青蔥味道也更香濃,層次更豐富。

麻辣鍋底要鮮香濃厚,牛油不可少
至於牛油,則非常適合與麻辣料理搭配,麻辣鍋底得有牛油,才能讓湯頭有香醇濃厚的口感,辛香料的香氣更能帶進口中;麻辣醬用牛油做,味道更香醇。而牛肉麵湯頭、牛肉料理,加點牛油,牛肉香更鮮美。

想用最好的豬油、牛油,就找油脂專家統清
豬油、牛油是從動物取得的油脂,來源更需要嚴格挑選,許多知名總鋪師都指定使用台灣油品大廠統清的「香豬油王」、「香牛油王」系列油品,因為統清對原料、品質都有非常高的標準,原料只使用屠宰合格豬隻、嚴選紐澳進口牛脂,用高品質原料才能熬出好的豬油與牛油。而在品質把關上,統清的香豬油王、香牛油王系列產品有「雙潔淨認證」,保證成分純淨、單純,絕不添加任何香料、色素,油裡只有醇厚的原始香味。
統清香豬油王、香牛油王系列油品的生產廠房,獲得FSSC22000多項食品安全管理系統驗證,品質管理與國際高標準接軌。油品產品本身更有超過五百項的檢驗項目來把關,食品安全最放心。而在全球都重視永續發展的浪潮中,統清的熬製油廠也符合空污環評標準,從裡到外都純淨。
食品安全高標準只是基本,講究製造過程才是真高手
一般傳統自行熬製豬油,原料多半混雜多種部位,熬製費時,熬得的油脂未精煉過,不適合油炸也難以保存,也因此讓總鋪師、店家們選擇採用品質穩定的統清香豬油王來取代自熬油脂。
統清香豬油王在製造與原料都極其講究,豬油來源只挑豬脂肪中最好的腹板油、 中油(背脊油)、里肌油來提煉油脂,更斥資千萬打造豬油生產設備,讓豬油同時擁有傳統直火熬製、水煮熬製,與現代精製工藝等三種工法的優勢,保留傳統火熬豬油的濃香、水熬豬油的溫潤,香氣溫和無腥味,更有現代工業的精良品質。

獨家「急冷捏練」工法讓豬油質地細緻,品質安定、油性Q彈好操作。至於油炸需求,統清更開發液態酥炸油產品,讓炸物酥脆香氣層次豐富,清爽不膩。
統清香牛油王是統清依台灣餐飲業者需求開發出高食安標準、符合華人飲食偏好的火熬香牛油,補足市場上高品質牛油缺口的油品。香牛油王原料嚴選純淨紐澳牛脂肪,以直火熬油,並嚴密控制溫度與火力讓精華香氣完整淬煉出,接著過濾降溫鎖住香氣,再以獨家急冷捏練使油脂結晶穩定。

香牛油王道地香、醇、濃的牛油香味,用在湯頭、麻辣鍋、油炸食物都非常適合,香氣飽滿而不腥,是餐飲店讓顧客口齒留香的秘密訣竅。
要用豬油、牛油,就要選擇最好的廠商!統清「香豬油王」、「香牛油王」系列油品,是眾多總鋪師們的選擇,也是讓料理更有靈魂的關鍵一味,在品質上更有雙潔淨認證的高標準肯定,讓人吃了更安心,是市售動物油的最佳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