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分类

i
Rate This


我认为有两种东西能让人变得更为感性,酒精和无聊。无聊的人会和喝醉酒一样,开始想一些原本自己不会去想的问题,比如人生,比如爱情,比如意义。不同的是酒精对人感性的发掘是有限度的,喝多了自然会醉得不省人事,而无聊却不,在无聊的时候胡思乱想,会越想越深入,直到不可自拔的死路。
 
我最近很无聊,总会想一些乱七八糟的事,再加上我的联想又过于丰富,往往从一个电视剧对白展开到无限大的范围,思绪管泳一般冒出来,堵不住,刹不住。今天的联想起源于《好想好想谈恋爱》里面一个对白,关于男人的共性和特性……出于职业本能我对共性和特性的话题总是比较敏感,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总是特别习惯于把许多事物总结出来一个共性,这个习惯常常能让我找到一些自以为精妙的类比,洋洋得意的讲出来,却常被人笑很冷。
 
人分很多种,其实把人分类的方法就有很多种:按照性别,年龄,职业,婚姻状况,国家,地区,身高,体重,爱好,习惯,星座,血腥等等。同一个方法在不同的标准下也可能把人分成不同的群体。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把人分类通常是要进行一个全称判断,对于在特定群体里的一群人进行总结性概括,通俗来讲,就是把一群人装到一个船上,然后再一竿子打翻。我原本反对这种做法,并不是出于道德的不认同,而是出于逻辑的谨慎。我知道这种全称判断逻辑上的脆弱性,一个反例足以推翻整个结论,并且使做出结论的人陷入太主观和不可信任的境地。因此我每次听到这种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结论的时候总是嗤之以鼻不以为然。不过后来我发现,对于有些论断,反例的存在并不影响结论本身的权威性。比如说“男人都是好色的”,和“女人都爱虚荣”,并不因为存在着不好色的男人和不虚荣的女人就丧失了权威性和存在的意义,我甚至都认为,这些论断本身就是为了反例的存在而存在的。“男人都好色”就是为了褒扬坐怀不乱的柳下慧,而“女人都爱虚荣”则是为了让那些找到了不虚荣的女人的男人沾沾自喜。正是因为有了共性,才会有特性,特性才“特”。
 
这些分类和总结性的论断有时候确实是很有说服力的,并且其背后也具有一定的理论依据。譬如说“盲人的听觉都比较敏感”,或者“中国球员脚法较差”。这些推断具有说服力的一个原因就在于对于人的分类方式本身就构成了得出结论的条件。“盲人”这个类人平时的生活是要更多仰仗于听觉,所以他们听觉比较敏感。而中国的足球环境也决定了球员技术不可能和巴西阿根廷媲美。在我看来这些分类和推断是客观而理性的。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人也愿意把人分类,然后在和分类方法完全无关的领域做出判断,比如说“巨蟹座的女人胸部都比较大”,“处女作的人都有洁癖”,“A型血比较容易吸引蚊子”……这种分类和判断比较容易出现在神婆口中和八卦杂志上,信未必有,不信则无。
 
职业的不同也把人自然的划分成不同的类别当中,医生,教师,军人,农民……今天的电视剧当中毛娜就觉得一个当医生的男人特别可爱,进而就觉得医生特别可爱。我开始怀疑是不是某些职业在面对爱情或机遇的时候就有优先权,凭什么这类人穿上白大褂就平白无故比我多了几分优势。后来我发现人们往往会把某个职业背后蕴含的特征抽象出来,然后把这个属性转移到从事这个职业的人身上。比如说医生代表的就是拯救,是善良,警察代表的就是正义,军人代表的是勇敢,教师代表的是爱心……所以从事这些职业的人平白无故的比其他人多了上述的优点,哪怕你本身并不具有。反之如果你的工作是屠夫,那么即使你再富有爱心,人们心目中也会把你和“残忍”联系起来。
 
把人分类的另一个作用就是用于褒扬和贬低,甚至是歧视,种族歧视就是先把人按肤色分类,然后再对黑人歧视。中国人向来是精于此道,我一直很崇拜某些国人能够如此迅速的把人按照某些共性划分,然后贴上一个属性标签,并以此评判以后每一个具有这种共性的个体。文革时候对红五类,黑五类的划分,阶级敌人的划分,再到如今的网络上的地方歧视。在某些人眼中,河南人都是骗子,安徽人都是民工,温州人都是奸商,东北人都是黑社会……人以群分的法则被发挥得淋漓尽致,而且他们能不断的举出例子来佐证,今后每遇到一个河南人,他们都会不假思索的认为这是个骗子。其实中国人的这种分类法则也并不完全用于窝里斗,有时候也可以用于团结大众一致对外,于是就总结出“日本人都是变态”,“美国人都是猪”,“台湾人都是卖国贼”,“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歧视在中国的普遍存在并不是一个偶然现象,起码中国是唯一一个我知道在户口里就强制划分了“城市”和“农村”的区分的国家,政策上的不平等,是一种公然的歧视,与之相比,上面提到那些国人的所作所为简直是小巫见大巫了。
 
我试图去理解我们喜欢以“类”论人的心态。其实是为了增加我们贬低或褒扬的力度和客观性所在罢了。因为我们潜意识里就认为人类有共性可循,所以听到对于共性的归纳会比对特性的评判来的入耳一些。如果我说“我很聪明”恐怕没多少人信,可是“我们双子座特点就是比较聪明”听起来便比较煞有介事。同样对于某一个人或者某一些人指名道姓的批评与攻击往往给人诽谤或针对的感觉,不过先给这类人贴个标签(比如河南人,或者杀猪的,或者年轻人),然后再针对这一标签发炮,就显得比较客观,不过,仅仅是“显得”而已。我曾经认识一个人认为“工程系的男生都是好男生”,不知道是不是出于这种心态……

曾经快乐

i
Rate This


晚饭的时候老爸居然主动给我倒了一杯啤酒,让我很惊讶。这种父子对饮的场面在我从未试想过的。看来人有时候也会改变,不管是主动的,还是被迫的。哈啤,物美价廉,在哈尔滨喝它比喝水还便宜。不过这杯酒的味道有点儿特别。
 
吃过晚饭站在阳台上院望窗外,八楼不高,可由于前面再没有高层建筑,视野也算开阔,远处竖立着一座座崭新的高楼,都是在我走之前所不曾存在过的,他们证明了城市发展的日新月异,也让我感觉人的记忆仿佛是树的年轮,标志了成长的痕迹。楼下的那片空地,马上就要被拓开变成还建路的一段,成为车水马龙的公路。在我的记忆里,就是这个季节,就是这个时间,这片空地上曾经跑满了孩子。从前这里一直被我们同一个院子的孩子作为踢球的场地,甚至许多其他院儿的小孩儿也会来这里踢球,每次放学匆匆跑回家,丢下书包,就把爸妈的骂丢在身后,转身又跑下楼踢球去了。偶尔有时候下去晚了,伙伴们就会在阳台下大叫:刘杰,下来踢球~~喊声仿佛是出征的号角,催促着我动身去会合我早已飞出去的心。那时候只有十来岁,一起踢球的也都是般大般的孩子,大小都差不了多少,一个破烂的皮球就能把我们挽留到天黑得再也看不清哪里是破砖头摆成的球门,每次都会踢得灰头土脸汗流浃背的再回家,扒下一身脏兮兮的“战袍”丢给不断埋怨的妈。踢得累了渴了,就坐在旁边的石头堆上歇歇,对着旁边车库的水龙头牛饮一阵,也顾不上会不会肚子痛。要是有谁恰好拿了零花钱去院里的食杂店买一瓶大白梨,那就好像盛宴的香宾一样,一群人一起分享,现在想想,特甜。
 
所以我一直以为这项活动能继续下去,不会因为我的退出而终止。于是每次回国还都会时常在晚饭时候趴在阳台向下张望,看看有没有踢球的孩子,不过遗憾的是,再没有看到过。这让我很不快。
 
人们不会忘记的事情分两种,一种是事情本身很难忘记,另一种是当事人自己不想要忘记。童年踢球的记忆对我来说之所以宝贵,是因为它曾经带给我很多的快乐。于是我又一次开始思索,为什么那时候我能那么简单的获得快乐。我试图总结快乐究竟是什么,我以为当我找到了答案,就能够永远的把握住快乐,其实这不可能,不过我还是要去尝试。
 
用马斯洛的理论,人所追求的,莫过于那五个层次,再获得的过程中,人们的确可能获得快乐,但不必然。不过,似乎有许多快乐的感觉似乎是不能用这五个层次所解释的,比如进球之后的狂喜(似乎不能用“自我实现”来诠释),玩儿过山车之后的激动,以及漂流,蹦极,旅行,郊游,打电动玩具,唱K,听相声,看电视剧,欣赏舞蹈等等等等。这些种种活动似乎都不在马斯洛的五层需求里面,不过确是日常中我们娱乐的主要手段,他们也确实能带给我快乐(虽然有些只是短暂的)。
 
我发觉我无法解释曾经的快乐,因为我已经不是曾经得我,或许只有在特定的时间的特定际遇,才会使一个特定的人获得快乐,这其中哪一个因素变化了,快乐都不复存在了。
 
于是我问自己,现在什么才能使我快乐?这个问题进而引申到现在我在追求什么,现在我再做什么。我一直相信人所做的是,必定是自己愿意做的并且是能使自己快乐的。我不否认这个世界上有人做了一些使别人快乐的事情,但做这些事情的同时行为人自身也一定能获得快乐或者一定程度上的得益。就好像雷锋的“助人为乐”,真正使他助人的动力是自己的“乐”。纯粹利人而不利己的行为是不存在的。人们鼓励“助人为乐”精神实际上是在鼓励一种双赢的快乐渠道,希望别人在获取快乐的同时自己也能获益,甚至希望别人以谋求自己的利益为获取快乐的主要手段。
 
其实我们一直所追求的,并不是某些目标,而是某种状态。或者说,就是一种快乐的状态。而那些所谓的目标,只不过是能够带来或者维持这种状态的具体表现形式。比如进球,比如登台,比如成功……如果某个目标只能带来短暂的状态维系,那么就会使人不断的追求下一个目标,如同足球运动员会永远追求下一个进球,而如果一旦某一个目标可以长久的维持我们理想的状态,就会使我们在达致之后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别无他求。积极与消极,激情与淡然,出世与入世,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区别,不过如此。

鸭血粉丝汤(续)

i
Rate This


继续杂乱的记叙,继续用这个名字,并以此命名了一个category,以后这种随笔类的杂文就都归于此类吧。
 
把forum从Favorites里面删除之后,已经好久没有去泡了,原来改掉一个我本以为很难改掉的习惯竟然如此的简单,shift+delete就可以了。不泡论坛,我每天上网就是经营我的blog,仿佛回到了初中高中写日记的年代。不过那时候的日记是老师规定要写的,虽然内容和题材不限,不过每天都要写并且要定时上交,开始的时候憋得头很痛不知道哪儿编东西出来写,后来和啸吟哥发现了一个好方法,写武侠小说的读后感,光金庸的十四天书就够对付半个月的了,再加上古龙黄易倪匡梁羽生温瑞安环珠楼主……这个发现让我深深折服于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并且第一次佩服自己把大把时间花费在刀光剑影之中的先见之明。在后来更进一步,开始评论小说里面的每一个人的性格,每天写一人……于是段誉萧峰虚竹阿朱阿紫阿碧王语嫣慕容复游坦之慕容博萧远山扫地僧……我和啸吟仿佛发现了闯王宝藏一样,欢天喜地还乐此不疲。一部天龙八部还未写完,学期就先完了。后来我一直觉得第二个学期老师取消了这种强制性日记是因为我和啸吟的葵花新法。
 
书规正传……完了,思维跑得太远了,忘了我原本要写什么了。
 
读书
 
好吧,书规正传,其实我要写的是关于我读书。
我读书很少,原因是懒,不过我又不愿意承认,于是我就说现在值得读的书太少,这也不能算是借口,在我看来,值得读的书确实不多。
 
首先我不读名著,尤其是不读每个人都觉得应该读的名著,性格的叛逆可能是原因之一,另外我还觉得,中国人向来喜欢夸大其词不断的神话一些人或者事物,对待文学作品也不例外。我曾经无数次拿起语文老师称之为中国文学史上巅峰之作的红楼梦,每次都是读不到10页就放下了,btw我是random开始读,不是每次都从第一页读起。唯一独完整的一章好像是贾宝玉初尝云雨情,而且以后每次再翻看,也只是重温一下宝玉和袭人的初夜,于是一本红楼梦被我当色情小说来看了。总而言之,许多诸如红楼梦这样的名著,在我眼里并不具备可读性。也可能有,但我暂时没发现。
 
不读名著,或者说不读那些所谓的名著,我就少了很多书可以读。不过名著不是唯一我所排斥的,除此之外,我还不读翻译的外国作品,这次的理由更简单,因为我觉得读翻译的外文作品,所看的根本不是作者本人的笔力,而是译者的,有一种不信任感……这种感觉在我发现《书剑恩仇录》的英文译名被译为the books and the swords之后更加强烈。所以傲慢与偏见基督山伯爵保乏力夫人gone with the wind这些书一直放在我书架上确从未得我临幸。
 
第三类我不读的书就是史书,诸如《中国近代史》之类,在take Dr.Neo的General History of China之前,我对中国历史的了解仅限于知道唐宋元明清的朝代顺序而已,而且我发觉我对于年份和历史天生的不敏感,至今还是搞不清楚鸦片战争究竟是1804年还是1840年,也常忘记唐明皇喜欢的是杨玉环还是赵飞燕。除了正史,以历史为背景或题材的小说我也不读,二月河的小说被很多人喜欢,其中不包括我。原因,同上。
 
在南京和乐乐逛书店,她形容我读的书一定是要那种“故事性比较强”的书。其实我读了很多小说,各类的小说,武侠最多,初中二年级就把金庸的15部书读完了,读完之后就后悔了……好像小孩子后悔把好吃的糖太早吃完,后面没得吃了。除了武侠小说,言情小说科幻小说玄幻小说恐怖小说校园小说我也都读了不少,最后总结出来,读小说就是在意淫。
 
“小说意淫论”其实也并非我所独创,海青认为人读小说和玩儿RPG都是一种自我的角色带入,其实是一个道理。王朔也曾经说过,中国的武侠小说是“现实社会缺什么补什么”,现实中缺钱,于是武侠小说中主人公就有花不完的银子,哪怕每天泡妞打架不上班不工作。现实中缺少公正,于是小说中就有大侠出来主持公道,现实中缺少女人,于是小说中的女主角各个如花似玉……说白了就是帮助读者把自己幻想成主人公,然后享受不劳而获武功高强和左拥右抱的快感,简单的说,就是意淫。当然,不同类型的小说满足的是人们不同类型的心理需要,不是每个人都喜欢享受武功高强然后行走江湖持强凌弱的意淫方式。琼瑶严沁张爱玲张小娴这些人的作品就是满足那些渴望天崩地裂的爱情而在现实中求之不得的无知少女,让她们在主人公悲情而曲折的命运中享受被爱和被虐的快感。总结出这个理论之后,我读的小说明显减少,因为每次读都有一种负罪感,仿佛读小说和做白日梦是同样一种行为。其实专家指出,做白日梦或者说是意淫是有益身体和心理健康的。
 
在南京乐乐推荐给我一本书,是周国平的一本散文集《各自的朝圣之路》,据说是她初中时候看的,于是我决定抓紧时间追回我们之间六年以上的差距。这本书属于那种翻开之后20秒之内不能吸引我的那种,通常这种书决不会受到我的垂青……不过由于有人推荐,这次我破例。读完之后发现真的不错,作者对于许多问题:比如孤独,爱情,婚姻,生老病死,勇气与信仰,哲学与时代等等都有很深刻的认识和见解,更难得的是很多见解与我不谋而合并能够用我所不能得精炼语言确切地总结出来,不过不错贵不错,我还是不喜欢,就因为他把许多事情背后的道理都给太直白太具体的写出来了,让我节省了思考和萃取的过程,有一种不劳而获的感觉。我觉得作家写作就应该像厨师做菜,生活使原材料,你把他们炒熟了拿给我自己品尝就好了,用不着嚼碎了再喂我。
 
 

鸭血粉丝汤

i
Rate This


想写的东西比较杂,不知道该起一个什么样的名字会比较合适。本想用一个字“杂”来命题,三秒钟之后觉得这种故意装逼的题目实在是俗不可耐。脑子里从“杂”联想到小时候很喜欢吃的“羊杂”,接着联想到南京吃的“鸡杂汤”,然后就是这个“鸭血粉丝汤”。觉得这个名字和我要的那种感觉比较匹配,联系又很间接,不明故里的人一定要看完这段废话才能明白其实我要写的并不是美食报告,所以我决定以他命题。其实只是换种方式装逼而已。
 
 
书店
 
看完电视无聊,出去走走,居然在离我家步行半个钟头的地方以外的发现了一家书店,而且还是一家不错的书店。我所谓的不错,只得是在偌大一个书店里面能找到起码一本我愿意买得书。在哈尔滨,我就光顾过不少不“不错”的书店。
 
进门后目不斜视,用后脑勺回答店员小姐的“欢迎光临”,不过在擦身而过的一霎那我还是判断出了32A+。书店里面卖的大部分是参考书和练习册,因为不远处就是我差点没去就读的136中学。这种书店我在初中的时候经常光顾,通常是买一堆为了骗钱而出版的《题王》《题库》《题海》《题霸》…然后回家以一天一本的速度做完,用来欺骗老师和家长,同时也用以安慰自己。现在想想,真的很惋惜那些被浪费掉的墨水和青春,不仅我的,还有别人的。32A+继续热情的招呼我“同学想看哪种书我帮你找”,我则继续装酷一言不发,眼睛在“畅销书”柜台上一目十行。现今所谓的畅销书大概分两种,一种是当下热卖的小说,其中很大部分是校园作家写得我所谓的“矫情”作品。写的无非是学校里发生的爱情故事,情节也无外乎男主角很帅女主角很美其中一个单恋然后再加之父母反对老师阻挠同学歧视第三者插足朋友反目成仇车祸生病出国误解等等插曲最后配一个两情相悦的结局,当然受当下韩流和痞子菜的影响,也有先锋一点儿的写手愿意用一个主人公的死亡来虐代一下那些情感脆弱的读者。另外一种,则是所谓的“商界宝殿”或者“社交圣经”,代表作如“卡耐基成功之道”,“社交口才36计”,“成功管理者必备素质”……仿佛读了他们的书你就能知道如何成为下一个卡耐基格林斯潘比尔盖茨。我的理论是如果写书的人真的知道如何让你变成比尔盖茨第二,他自己应该先去做才队,赚的肯定比出版税多,就好像我绝对不相信有人能编出来预测彩票头奖号码的软件然后拿出来卖一样。32A+依旧不厌其烦的对我滔滔不绝,我则因为她的波澜不兴而毫无兴趣。眼光突然停在一本《槲寄生》上面,记得海青的blog里面有一篇讲得好想就是这本书,我拿下来,递给32A+,然后听她走到柜台,对收款员说:一本“懈”寄生……
 
最后我买了一本jimmy的漫画和32A+口中的懈寄生。在她依依不舍的目光注视下离开了那家书店,至于她的依依不舍,是我的想象。
 
 
游戏厅
 
去书店之前我去了一家游戏厅,也是我在小学,初中经常光顾的那种,里面弥漫的烟气和游戏机里传来的厮杀声唤醒了我潜藏多年的记忆,开始缅怀从前那单纯和快乐的时光,感叹那时候的我竟然可以如此容易的或得到快乐,用几个游戏币,仅此而已。
 
让我比较失望的是这家游戏厅没有我想要的那种大型的模拟赛车的游戏机,看完了InitialD我就狂想彪车,理智告诉我不可行之后我就决定去游戏厅用那种赛车游戏机意淫,结果至今仍未如愿。尽管如此我还是花10元钱买了50枚游戏币,便宜得让我吃惊,同时为我从前快乐的廉价略感不爽。找了一台用仿真枪朝屏幕射击的那种游戏,消耗了一个小时的时间和全部的耐心,麻木地把枪口指向屏幕上面那些明知我不会死却还依然向我开枪的敌人。上一次玩儿这种游戏机是在上海,和海青一起,不过那时候游戏币很贵,一元一枚,三枚才能玩儿一次,以至于每次我被怪物击中的时候心里总是一颤,仿佛被打掉的不是一格血,而是口袋里的一块钱。
 
最后实在不知道怎么消耗口袋里剩余的游戏币,就都给了旁边一直关注赌币机的初中生,然后转身离开,背后面传一声“谢谢哥”。我心说傻逼我在害你呢。
 
责任
 
谭艾琳不满意伍岳峰对自己的若即若离,伍岳峰解释说不敢给她一个承诺是因为自己没有能力对将来负起责任。于是我开始试图理解责任究竟是什么,为什么许多男人一旦被贴上“不负责任”的标签便犹如被打倒在地又踏上一万只脚,永无翻身之日并被人鄙视。
 
其实责任感和性能力有好多类似的并且可以类比的地方,比如说:一个女人要求和一个男人做爱,如果这个男人说:我不想……那人们会觉得这是一个坐怀不乱的好男人,如果这个男人说:我不能……那他就是个被鄙视的性无能。而假如一个女人要求一个男人和她结婚,给她一个对将来的承诺,如果这个男人说:我不能……(就好比伍岳峰对谭艾琳),那人们会觉得他是一个不轻易许诺并且责任感很强的好男人。如果他说的是:我不想……那他就会被认为是一个不负责任的懦夫。不过,可笑的是,在床上,男人们说“我不想”实际上常常是为“我不能”找的借口,而面对责任“我不能”则往往是“我不想”的借口。那些以:“我清楚我现在还不能给她一个幸福的未来,所以我选择离开她”为台词的男人同始乱终弃的男人一样可耻。
 
和许多人一样,我对生活的灵感和经验有很多来源于电视剧或者电影的情节,我试图去搜索那些不负责任的男人的角色,通常都是搞大了一个女人的肚子而不愿意承担后果的,被搞大肚子的女人要么是女主角,前男友在自己怀孕之后不辞而别正好给了男主角乘虚而入的机会,在导演的安排下女主角终于认清自己原来爱错了人,要么就是男主角的好朋友(但不是女主角),男主角好心照顾她陪她堕胎的途中被女主角看到然后产生误会然后“什么都不必说了我不想听”……最后误会被解释清楚了女主角被感动。反正在电视剧中把别人肚子搞大绝对是坏事,如果你不是男主角那你会出现以上两种情节,如果你是男主角那更惨,你老婆迟早流产。
 
除了电视剧之外我很难找到在我身边或者我的经历中“不负责任”的例子,我小时候又一次打破了别人家的玻璃后来撒谎死不认账算是仅有的一点,不过一块玻璃和一个胎儿比起来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我也一直想尝试一下搞大了别人肚子然后不负责任,感觉一下那种心态,不过23年来唯一一个因为我而大肚子的女人就是23年以前的我妈。
 
我觉得所谓责任就是牺牲,或者说付出。负责任实际上就是一种对付出的要求。其实女人要求男人负责出自于一种等价交换的心态:老娘为你付出了一层膜,你他妈就得为我付出你后半辈子。如果男人同意这笔交易,那他就是负责任的,不然,就是不负责。许多男人不愿意负责任实际上就是对这笔交易的价码不满意,觉得太贵了。
 

困了~~确睡不着

i
Rate This


躺在床上胡思乱想,思考一些与我无关的课题。
 
我常常尝试从人心理最根本的想法来分析人们做事的动机,因为我觉得这样最能够看清楚别人和我自己的本质。这种方法总能让我发现自己心里某些阴暗和鄙俗,并为此感到心惊。比方说我发觉我读书很多时候是为了增添谈资,炫耀学识。我叛逆和标新立异则是为了吸引他人注意,等等等等……其实人很多行为出自于内心最现实的狭隘的欲望,只不过很少有人敢于面对他们。
 
 

好想好想谈恋爱

i
Rate This


号称中国版的欲望都市
今天看了一集,里面的人一个个好像都是中文系博士后毕业,张口闭口都是文邹邹的书面语,听者就这么别扭……不过剧情确实挺有意思,想不到虎狼之年的女人对爱情确实如此的渴望。

梦境

i
Rate This


今天终于如愿以偿,完成了一次从家到工大的徒步旅行。前几次都是走到半路因为电话的催促而挫败,放弃了走路,叫taxi赶去。步行的结果是一身的疲惫,再加上紫丁香的啤酒如此便宜,让我舍不得不买,疲劳和酒精的双重作用,本以为回家我能倒头便睡,找到梦寐以求的酣睡,哪知道光怪陆离的梦境依旧纠缠,摧残着我自以为不算脆弱的神经。我决定把他们记下来,作为他们曾经存在过的凭证。

 

梦境1 对辩·悟空传

第一个梦很清晰,梦到我和另一个人在对辩,那个人的神态,样貌,语言,举止和我大相径庭,可我就是觉得那是另外一个我自己。我尽我所能的去进攻,防守,反驳,揶揄,却丝毫不能占上风,可也并不落得下风。有一种感觉是这并不是一对一对辩而是自由辩,可我俩的身边又都没有队友,有的只是台下的观众,他们的面孔都模糊不清,偏偏目光确实如此的清明。醒来后回想这个场景,像极了《悟空传》最后的大决战,两个悟空都尝试战胜对方来证明自己是真的,最终的结局却是紫霞掰开了失败者的手,看到了象征身份的丝巾……我隐隐约约觉得这个梦想要告诉我什么,摊开我的手,却看不到任何东西。

 

梦境2 我爱上了公车上的死人

这个梦很奇怪,深夜,我在一辆公共汽车上,车在崎岖的山路上行驶着,几乎所有的位置都空着,可我却依然固执的扶着扶手站在门口的位置,仿佛随时准备下车。没有司机,车却继续行使,仿佛方向盘和离合器自动驾驶,车厢除了我以外只有一个乘客,就是坐在最后一排的一个女人。然后我就有一种感觉,我爱上了那个人,我知道那是个死人,因为血不断地从她的身体上流出来,可我就是爱上了她……后面的就不记得了,不过似乎没有什么激情戏。

 

梦境3 病了

我病了,在住院。

病得很奇怪,身体没什么异常,不过医生说每天只能吃同一种颜色的食物,就像是张小娴笔下的巫婆。医院里病人很少,我住的病房只有一张床,并且摆在正中央,每天晚上我都要睡在这张床上,这张床很奇怪,每天午夜床头都会长出一只手,试图掐死我,我每晚都在挣扎……后来习惯了,可以边睡觉边掰手腕……

 

梦境4 唱K

这个还算不很奇怪,梦到一群人一起去唱K,很大一群人,应该是和我很熟的一群人,而且好像很多女生,因为我记得梦里边我似乎去得很高兴。一大群人要了一间很大的包房,可是那里的歌曲我都不会唱。后来大家的电话一个个得响起来,就一个个地走出去接,走出去的人,就再也没有回来……最后,只剩下我一个人,和一只会唱歌的麦克风在一起唱,好像是《屋顶》

 

然后我就醒了,发现九点过了,家里只有我一个人和一片黑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