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看了學長姐的推甄心得覺得很有幫助,回饋版上,也把自己的經驗分享出來!
校系:元智大學 資工系
系排名:1/156(1%)
班排名:1/52(2%)
歷年平均分數:94.28
GPA:3.95/4.0
大學專題:生醫資訊(影像處理、深度學習)
中研院專題:生物資訊(數據分析、資料庫與網站架設)
除了大學和中研院的兩位指導教授外,台大我多找了經略,中央多找了佑政,台科多找了勇志(電子電路老師,現在在台科電機),非常謝謝幫我寫推薦信的老師們。
學校 | 正備 |
---|---|
台大電機丙 | 備88(備上) |
台大資工 | 正取(去這) |
台大生醫電子 | 正取 |
台大資料科學 | 備8(備上) |
交大資聯 資甲、多工、網工 | 備20(備上)、正取、不分發 |
交大數據 | 備43(備上) |
清大資工甲 | 備11(備上) |
清大資應 | 落榜 |
成大資工 | 備3(備上) |
台科資工 | 逕取 |
中央資工 | 逕取 |
其實我也有報各校的電機系,直到要寫備審時看系所老師的領域,才發現電機跟資工的距離比想像中大得多(台大電機丙除外),就算上了我可能也會過得不快樂。建議很排斥硬體、只想走軟體的話,不要像我因為怕上不了岸耍笨,把錢存起來吃好吃的。
心得:自我介紹突然變一分鐘我很錯愕,我也忘記我講了什麼。後面問問題時教授人很好,沒有被追問比較兇狠的問題。整場面試順順的講完就出去了。
心得:這場面試的感受非常不好,氣氛跟成大不太一樣很沉重,教授們看起來都很煩躁。自我介紹完有出現一小段沒人要問問題的空檔,後來某位教授才突然開始連續問了上面那些問題。事後看 Dcard 似乎大家都這樣,也有人在前面站著三分鐘沒被問問題。
心得:面試的前幾小時交大放榜上了,當作去累積面試經驗。氣氛跟成大滿像的,很輕鬆,但可能上岸太快樂^^我覺得沒有回答得很好,放榜後也確實沒上。
大家似乎都沒有寫到這個部分,所以我寫一下。
有些人說放榜才是戰爭的開始,因為符合大家想要的條件(兩年畢、不要求頂刊頂會、不要求待在實驗室等)的教授真的不多,而且實際問一輪後才發現那些鬼故事中的實驗室不少。我的指導教授建議我先去實驗室參觀,適合的話再約老師面談,所以我後來是這麼做(但 Dcard 上似乎也有不少人先約老師談,再去實驗室)。
如果早上放榜上了(在備取安全範圍內也去),很建議下午就直接搭火車去實驗室看看,有些好的實驗室幾天就會收滿了。不用帶小禮物(有些人會困擾),直接敲門進去就好。
網路上關於指導教授的評價通常不會太多,而且容易有偏見。建議鎖定好你要的領域後,除了地雷外全部都問一次,然後記錄下來。通常一個領域只會有十位以內的老師,去一到兩趟就能問完了。
簡單列舉一下要問的問題,前兩項務必要問,有些老師說的與實際上的不同,問學長姐最準:
問的問題 Dcard 有很多文講得更詳細。此外在問問題時也可以觀察一下實驗室是否有很多延畢的學長姐,還有感受一下實驗室的氣氛。
寄信跟你想找的老師約時間,有些人會說想要的全寄,但我只寄一兩個確定想要的教授。信中要附上簡歷、簡要的專題報告、成績單,然後內文自我介紹、說明正備取名次、動機等,Dcard 上有很多文在教。
老師不一定會回信,沒回信可以直接找下一個。去面談前務必看過實驗室網頁,讀過幾篇實驗室的論文更好。
跟老師討論後今年似乎是這樣:
國際期刊/會議論文 > 大專生計畫 > 英文能力 >>> 程式檢定、競賽 > 其他
非常建議利用大二、大三的暑假把多益考高,反正暑假也沒事做。然後投一下論文跟大專生計畫,有上會加很多分。
另外備審不要跟人比頁數,最好五頁以內解決(一至兩頁簡歷+一至兩頁專題簡述),我寫六頁還被老師說不要再多。
最後謝謝指導我的簡廷因老師,不管是當初我找不到指導教授多收留我,還是半夜幫我改論文看計畫,還有回答我包山包海的笨問題等等等。也謝謝中研院的蔡懷寬老師,以及系辦的寧興助教,還有一路上幫助我的人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