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y   HackMD
設定

113資工推甄分享

在推甄過程中,真的很感謝學長姐們的幫助,以及許多文章提供的資訊,都是一大助力,因此也希望自身的推甄經歷能作為學弟妹們的參考。

摘要

學歷: 元智大學資訊工程學系

班排: 1/50 (2%)

系排: 6/154 (4%)

平均: 91.52

書卷獎: 二學年

▼ 會議論文(腦醫學影像與深度學習): 2篇共同第一作者
└─ 2023會議論文競賽大專生組第三

國科會大專生計畫通過(腦醫學影像與深度學習)

智慧製造產學合作

▼ 推甄結果

系所 正備取
台大AI 正取8 (去這間)
台大生醫電資 丙組 備取1
台大工程海洋 丁組 備取4
台大資科 落榜
台大電信 丙組 落榜
清大資工 甲組 備取32
清大資工 丙組 落榜
交大資訊聯招 資工、網工、多媒體 備取50、備取5、備取18
交大AI 甲組 備取36
交大數據 備取105
交大智能系統聯招 (甲乙組) 落榜
交大電機聯招 (AI乙組、電機丙B組) 落榜
交大電機 乙組 落榜
成大AI 備取8
成大醫資 備取19
成大資工 甲組 備取40
中央AI 逕取
中央資工 逕取
中央軟工 複式放棄
(推甄恐慌症候群 => 報了一大堆系所 => 大把錢錢消失)

書審資料

我大概從9月開學時才正式開始下筆,誠心建議更早開始,當時我趕到超想死,另外也是為了盡早尋找教授幫忙撰寫推薦函,因為你的書審資料 (較為簡略的版本) 可以作為補充資料提供給教授參考。在9月前,大多時間都花在閱讀去年各校的推甄簡章上,簡章又厚又雜,很多偏所可能一不小心就忽略掉了,周遭有人能幫忙就盡量找人幫忙吧! 推薦函方面我是找張經略教授、王任瓚教授和蔡侑庭教授,非常感謝能教授們能幫忙撰寫推薦函。

自傳方面我是列出資訊相關的經歷 (修課領域、專題等等),以及這些經歷令我擁有什麼能力,照這樣的感覺下去寫的,這方面建議多看看別人怎麼寫的,看多了就有感覺了……吧? 值得注意的是書卷獎記得註明是學年頒發還是學期頒發的,因為這會讓你的書卷獎數量輸別人一節 (很感謝教授的提醒)。

下面是一些各校常見的要求。就讀計畫我花了一大段時間在看各校系的課程,把想修的課程、想學的領域寫上去。不過事後有看到有些文章是不建議寫上課程的,這部分就單純供各位參考了。另外常見的是研究計畫,這邊就必須對各系所、教授與實驗室以及研究內容探究的更深入,我礙於時間壓力所以就放掉了有要求研究計畫的系所,再次建議各位盡早開始準備。

最後要注意的是,各校的書審上傳系統各有不同,有些學校超麻煩,像是交大,要跑多個散落在各處的網頁,因此要好好詳讀簡章、關注該系所網站與該校招生組的公告。

面試

我有面試的只有成大三個,統一7分鐘,4分鐘自我介紹,3分鐘教授提問,可以帶至多4頁的紙本資料給教授,我是帶簡歷跟專題報告,有些教授有看這些資料,有些則專注於電腦。在試前就有看到文章說成大面試很多都圍繞在專題,所以我有先預想一些專題中很容易被問到的問題,以及參考相關文章有說道的問題,另外以防萬一有快速複習一下簡單的資料結構跟演算法。
(關於問題有些記憶已經模糊了,我就寫有明確印象的)

成大資工

成大AI

成大醫資

結語

大概很多人看完都會覺得能推上台大AI簡直奇蹟吧? 我一開始也這樣覺得,以我那貧瘠的經歷 (CPE跟TOEIC爛到不敢放上備審) 感覺交大都會備到天邊了,因此台大資工直接沒報名。結果就跟每年都有人在說今年推甄很奇怪一樣,推上了台大AI,希望這篇文能使你充滿了決心。

最後,我很感謝能遇到簡廷因教授,提供給我們各方面的協助、教導。
很感謝我的專題partner,他超頂級,這是他的推甄心得文。
感謝周遭的朋友,不然我大概要完全把社交丟掉了。

全部見るトップへ戻る底へ移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