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對於「婚姻」,大概有些想法,而這想法是由兩句名言所構成的。
第一句是哲學家尼采的話。他在《人性的,太人性的》裡說:「婚姻不過就是一場漫長的對話。」想想實際上是如此,如果不是只有形式上的結婚,一旦有實際的婚姻生活,或是哪怕是姘居關係。只要兩個人生活在一塊,最常一起從事的行為,就是對話,不管這個對話是非語言還是語言的。
哪怕婚姻的結尾,或許不是美好的結果,結果讓你懷恨一輩子。但過程中,對話仍然是貫穿整個婚姻生活的主軸。
所以,尼采在後續補述說:「當你要邁進婚姻生活時,一定要先反問自己,是否能和這個人白頭偕老時仍能談笑風生?婚姻生活裡除了對話,其他都是一時的事。」(「談笑風生」的譯法,在形象上有點生動。查了一下原文,頂多只說到:是否樂於交談到晚年。)
但問題是:「對話」的意義到底是什麼?我們在日常中可以跟很多人對話,甚至不想跟人對話,你可以跟書本、或是寵物、甚至是其他的靜物對話,縱使它們的回應就像是打到牆面上反彈回來的乒乓球,它們並沒有真正地與你交談,你只是自我對話而已。
總之,關鍵的問題是:我們為何要在日常生活裡的大部分時間,放著這樣的一個人,讓他不斷地跟你對話?以至於你和他人的對話、或是自我對話的時間,都要因此人的存在而被排擠。這樣做的目的到底是為了什麼?
這就要講到第二句名言了。研究自信心、自我認識、自我形象而聞名的心理學家麥克斯威爾‧馬爾茲(Maxwell Maltz),在他的經典著作《心理控制理論》是這麼說的:「人是透過一直跟自己討論自己的方式,建立出自我形象。」
結合這句話你可以知道,當你願意放著這樣的一個人在日常生活的身邊,讓他不斷有介入你自我對話的可能,你形同是把建構「自我」的參與權,分享給那個人。而「婚姻」的意義就是在於此。
我想了一下,身邊對於擇偶提出條件的單身朋友們,常聽聞的條件,多半是收入、職業、外型、興趣為標的,鮮少是針對「對話」品質或類型去開條件。
這形同是把那些外顯的職業頭銜、或者是興趣品味、甚至是物質消費力、穿著打扮,在實際上作為建構「自我」的一環。但這樣子做,「自我」的形塑反而太過於淺薄,光是一個頭銜或是幾件衣服,就變得能夠決定「自我」。
真正能夠表現「自我」的時刻,往往都是遇到事件與問題時的言行反應,你思考問題時的切入視角、眼界層級,以及經過你抉擇後,所具體付出的行動,才是關鍵性地決定你是個什麼樣的人。
也許,人們常以誤用的典故來說:「貧窮夫妻百事哀。」(元稹原詩的意思反而是在說,共同歷經貧賤患難的夫妻,一旦離別,事事反而比一般夫妻都更觸景傷情。而不是時下俗語在唱衰貧窮夫妻的意思。)缺乏外在物質條件的結合,可能會讓兩個人的生活對話都聚焦在「貧窮」之上,這種話題的對談持續一輩子,可能有些人無法忍受。
但我覺得,決定你是什麼樣的人,最終不會在「貧窮」這種外在條件上,而是你面對「貧窮」這個問題時,你的態度是什麼。「貧窮」這個問題,在生活裡迫切而不得不引人聚焦,畢竟這關係到兩人的具體生存。然而,面對這個問題的態度,這仍然取決你如何談論它、如何理解它,而這又回到「對話」之上了。
「對話」在婚姻關係裡很重要。但人們在擇偶條件往往不提及它,也許是它太過於抽象,不知道要怎麼形容自己想要的「對話」型態。於是,往往就用「相處了就知道」,來一語帶過。但這等於是把婚姻當中最關鍵的部分,交由給瞎猜、盲賭。
我有時會覺得,只是我們的社會沒有精緻的兩性教育文化,去教導我們如何去描述自己的想要的「對話」品質而已。
舉我一個好友為例,他的擇友條件很簡單,只有三條。其中一條就很簡單且精準地形塑了他想要的「對話」品質:對方要是一個能夠「自我解嘲」的人。
「自我解嘲」限定了他們未來之間的「對話」樣態:
他不需要在相處時,說話都要小心翼翼地怕踩到對方底線,因為就算踩到了,也不會變成一發不可收拾的決裂窘境。對方懂得「自我解嘲」,給自己台階下、也給對方台階下。而他也應該識相地,以後不要在這個點上說話犯白目。
一個懂得「自我解嘲」的人,在話題涉及人生所面對的挑戰時,心胸也較為寬闊,不會臨事時不斷焦慮,甚至把面對問題的責任丟給另一半;也不會在事後失敗時,陷入自怨自艾需要人安慰的循環之中。因為對於「失敗」,他放得下,也只有真正放得下的人,才能對自己開得起玩笑。
而開自己玩笑,通常被視為最高級的「幽默感」。一個在對話裡懂得「自我解嘲」的人,相信他們一輩子的對話相處之中,都會充滿樂趣。
當然,我這樣子講,這只是這位朋友對於「對話」一輩子的價值觀。每個人會有自己追求的「自我形象」,也就會需要生活上相應的對話樣態,「自我解嘲」不一定是每個人最崇高的追求目標。
像我就不是,我人生期待「發現真理」。在對話上,對方就必須要有使人觸類旁通、獲得靈感的談話智慧,也要有不斷設想、不斷提問、不斷探索、不斷思考的好奇心。對於「發現真理」而言,「幽默感」就顯得多餘了。
對於「婚姻」的意義,在我的世代裡,我很常見朋友們有一種抱怨:我和另一半已經同居多年了,在實質上跟已經結了婚沒什麼兩樣,我們實在不懂幹嘛大費周章地辦個婚禮、去登記結個婚?「婚姻」不過就只是個「形式」,感覺好像非得要給別人一個交代似的,但父母、家人、朋友都知道,我的另一半就是他。
很多朋友在結婚前一年,我都要聽他們講這類抱怨,以前我大概不知道要回答些什麼,只覺得他們講得真有道理呀!而且如果真的像他們講得這樣的話,那我就不用包紅包了呀!開心!
現在,從分享「建構自我」的參與權上來說,我大概知道怎麼回應這種抱怨了:
實際同居,的確是跟一個人分享了「建構自我」的參與權,但這沒有到公開宣示的地步,沒有正式登記結婚、甚至廣而周知之前,其他人不敢把你的另外一半當作是能夠代表你自己。這也就是為什麼,只有結婚之後,另一半才能在醫院簽屬家屬同意書;或是在沒有遺囑的情況下,合理進入為繼承順位。因為這本來就是自我才能夠決定的事情,現在變成「你們」是一體的,「你們」透過共享,而成為一個自我共絆的整體。
於是,擇偶這件事情就變得至關重要了。
在你的小的時候,你的自我建構是家人給予的,與家人生活在一塊,難免有所對話,原生家庭的教養是透過對話所教導的。當然,不排除有的父母不與孩子溝通對話,這等於放任孩子的自我,是透過他偶然所接觸到的人事物,漸漸成型的。但你童年時的自我認識,是家庭所註定的,生在哪種家裡,就被哪種家裡所影響,這並非透過你的自決而得來,尚不是一個獨立且完整的自我。
直到結婚擇偶這件事情就不一樣了,在現代社會,你是有選擇的。你有權選擇要將「建構自我」的參與權分享給誰。也就是說,當你意識到你要與這個人對話一輩子,而他將在你未來的所有人生都擁有建構你的自我的參與權時,你的某部分,是想要變成這個人的,或是你必須透過這個人才能完整自我。你希望透過「他的自我」,來讓「自己的自我」,變成一個更理想的自我。
同理,如果對方也意識到「婚姻作為漫長交談」的這個決斷,你的自我必須要有可吸引他之處,是他也想要某部分成為像你那樣、或是唯有透過你,他才能夠完整形塑自我。如此,婚姻才變得有所可能。
這種共同建構自我的想法,就不如哲學家沙特看待愛情那樣的悲觀。
在沙特哲學裡,「自我」與「他人」是不可避免的對立關係。於是,愛情與婚姻也是一樣,是兩個活潑的「主體(自我)」相遇了,彼此都欣賞著對方的主體,從而想要將對方給宰制成「客體(對象)」,使其從屬於「主體」之下。於是當對方成為愛情或婚姻對象的之時,對方再也不是活潑潑的主體了。這真是蠻悲觀的想法。
共同建構自我,並不是一種主客宰制的關係,反而是一種互為主體的共享。你想變成對方、對方也想變成你,於是你們變成了「彼此」,而共同參與著對方的自我,甚至可以決定彼此的自我。
當然,我把婚姻提高到「分享自我建構」的層級,不免會有人認為這是把婚姻的價值看得太重了。這當然有很多可質疑的切入點。
比如說:有的人的婚姻關係,兩人彼此生活都不太交談互動,他們的婚姻也還不是繼續維持下去?那麼,我們就必須要問,如果都不對話,他們婚姻生活的交集點是什麼?
是經濟支持嗎?「婚姻契約只不過是一紙長期飯票罷了!」如果是這樣,那婚姻形同就職,他們只不過找了一個名為「婚姻」的工作而已,這就會有更多可以討論的地方:在職業自由的今日,婚姻已經不像是為了補足古代家庭經濟勞動力一環而生。古時候結婚,其實跟求個終生職與招聘個終生員工沒什麼兩樣,甚至生育都被異化成並非自我選擇下的責任,它成為了家庭經濟當中的一項工作。但如今我們不是處在那種古代社會,你要結婚、不結婚,要生小孩、不生小孩,婚姻生活要怎麼過,大多人已經是沒啥人有權管你。如果「婚姻」只是一場工作,那就要問:社會上的職業這麼多、甚至勞權保障這麼詳盡、還相對婚姻契約更容易解約,那為何要選擇「婚姻」作為長期飯票?
是性吸引嗎?「婚姻只不過是性器的互相佔有而已!」如果是這樣,那麼除非你像哲學家康德一樣,對性異化有著道德上的高度無法忍受,認為單純只是性交,是把他人客體化為性器官,沒把對方當成完整的人,只是當作洩慾工具,所以必須要以婚姻這種完整的生活綁定,來確保自己有將對方視為完整的人來看待。要不然,在性解放的今日,很多人互相各取所需,你滿足了、他也滿足了,誰還在乎性以外的部分契不契合?光只為了性,這也不需要選擇以「婚姻」作為手段。
或許有的人會從「對話」上來質疑,有的人的婚姻關係,「對話」品質極糟,就只是無止盡的爭吵、或是大量沒營養的內容,婚姻關係還不是持續下去?
但我必須要說,「對話」品質的好壞,這不是旁人的價值觀能夠決定的,只有當事人才知道。因為這涉及他們理想中的「自我」。
也許成天被罵的丈夫,他的自我認定就是一個抖M屬性的男子,不透過受虐,讓他成為一個自信心低落的人,就無法體現他對於婚姻生活不離不棄的忠貞形象,彷彿沒有對方就活不下去,完整他自我形象的,就是需要一個每天虐待他的妻子。而妻子也樂得有奴才使喚,才能呈現妻子期許具有權威形象的自我,而權威的張力就在於,我都已經這樣對你了,你還是死纏爛打。關於這些樣態,我們不是當事人,又有誰知道是不是如此?爭吵、挨罵,也是種「對話」。除非當事人真的覺得這種對話關係下的自我,不是他想要的,不然我們無從置喙。
「婚姻是將自我建構的參與權分享給他人」,這一個宣稱的確蠻極端的。這形同某部分就是在說:結婚就是為了想要成為像另一半那樣的人。或是在說:透過結婚,自己才能在這樣的關係之中成為自己想成為的自我。
或許不少人仍然認為,即便我結了婚,我依舊還是我自己。「自我」怎麼會允許因為另一半而改變?而且就算我同意結婚了,我又不是為了想成為跟他一樣才結婚,講得好像結婚像是拜師學藝似的。
但現實的情況卻是:你允許了一個人開始與你進入漫長的對話,當你在生活中要自我對話的同時,他總是能夠輕易地參與進來。你與他之間,要如何不成為一個互為分享自我的「彼此」?
All reactions:
80
1.8K
Like
Comment
All comments
周詠盛
我自己定期看批踢踢boy-girl板的心得是,擇偶上強調「對話品質」,其實會讓「門當戶對」變得更重要,當然這個門戶已不再只指金錢。
事實上,大家沒那麼多時間去一一測試對話品質,於是職業、興趣或政治立場,加上飲食談吐,都變成了預先篩選的指標。
單純用金錢篩選,反而比較沒這個狀況,畢竟有錢的門道很多,管你是職業、家傳、投機,還是已經金盆洗手。我最近幫人卜卦,就遇到一個以前玩過信用卡人頭詐騙的,要問自家工廠是否該轉型。
簡而言之,對話品質需要有相應的文化資本支持。未來的臺灣,一定會出現更多測試文化資本的方法。
85
- Edited
Peggy Chou
滿有趣的角度,我認為大部分人並不是因為這麼深刻的體悟進入婚姻的,更多只是害怕孤獨,甚至有些人想在婚姻中保有不被影響的權利。
36
- Edited
Peggy Chou
梁靧 約出來的陪伴太表淺了,人終究想要的是連結、瞭解與支持,這些需要感情基礎與信賴。但很多人並不真的知道自己想要連結,也不會/不知道/覺得麻煩/不想犧牲某些自由,所以始終尋覓一個可以直接到達的不存在的捷徑,或者當作自己不需要,我想這是為何當代人都寂寞的主因之一。法律上的婚姻只是一個契約,並不是婚姻的本質,如果能達成想要的身心平衡滿足狀態的關係,那麼婚約就只是法律上協助雙方確保某些權利的條件(當然通常讓人痛苦的是義務的部分)
17
- Edited
- Edited
劉恩豪
在一起生活這種事情物質層面是要談沒錯,
但三觀層面其實更該來談。
至於吃不吃苦這種事情,主要就是任何一方遇到事情的時候,
另一半會基於羈絆感而出面來嘗試化解問題或分攤痛度,
日常勞務方面其實就是隨便,
不一定要把話說死「誰一定要怎樣怎樣、多少多少」,
各自對自己的事務有基本的責任感的話,
彼此在這方面隨便也能共同維持出很好的生活品質。
簡單來說就是對象慎選,
生活習慣、收支習慣、三觀、對方家長的三觀與習慣全都要考量進去。
人生中有幾段沒談好的戀愛或婚姻都是經驗,
重要的是自己或者自己的眼光能不能有所長進。
4
盧靜
「結婚就是為了想要成為像另一半那樣的人。」
8
- Edited
王乙睦
正處在婚姻關係裡的我想說,確實如此,我老婆非常能講,所以我才有膽子和她簽這張民事契約。反正權益受了踐踏這人一定會爭取到底,以此為前提,我是做不了太過份的事的。就沒有誰誤了誰這樣的掛慮了。
Leo Peng
非常有啟發的論證,感謝!
Smarlie Chen
我個人覺得這其實是個蠻高的標準,一個人如果會把對話品品質作為擇偶最重要的條件,通常對所謂對話的定義也不會只是”對話”而已。
人要遇到一個能長期”真正對話”的人其實是非常難得少有的事。(當然不是說難得少有就不該不能這樣選擇,只是說結婚的可能大概會變得更低 )
3
- Edited
Ikea Chen
學長,我想過文末的問題欸。如果劃分出物理上的獨立空間,是否較能在婚姻中達到心理上的保有自我,比方說同屋不同室?
4
Karol Chow
Cheng-fen Wei
和一些心理學的書寫法不約而同耶
5
Jenny Lin
很有趣的一個論調,確實也是我以前常在問自己的問題,原來答案在這裡
古兔兔
對話,這形容的太好了!
Pruno Chiu
想請問最後一句話「要如何不成為一個互為分享自我的『彼此』」是否應該是要如何成為呢?
Yuyang Lee
Juan Chen
Tatiana Chao
Lin Hua Hua
徐苓雅
江佳璇 蠻有趣的~很多留言也是
胡洺絜
Vivian Li
Edward Chiou
怎麼突然有感而發
Lysha Oliveira
發現真理+1
謝鎮宇
YenChen Pan
Fiona Huang
我的擇偶條件只有一條:要讓我開心
那這樣是建構了什麼樣的自我呢?
Fiona Huang
梁靧這個切換一定得在同一個人身上發生嗎?不能我在世界或其他人身上感到痛苦,然後切換到他就是開心,開心夠了又去外面經歷其他痛苦,這樣嗎?
Fiona Huang
梁靧最會折磨自己的人永遠是自己!怎麼會怕找不到痛苦!!
6
林佳萱
梁靧 太喜歡學長的回覆了,很想請問「感受開心的前提,就是要有感受痛苦做切換。」是否有更多的理論或書籍可拜讀?感謝!
NPR.ORG
In 'Dopamine Nation,' Overabundance Keeps Us Craving More
3
YJ Wang
fuck民法
戈正元
婚姻是個人類社會互動下為了保持資源的擁有而演化出的制度,
以前男性強勢,所以一夫多妻,較接近男性的需求,
現在較強調平等,所以一夫一妻,其實我覺得這是比較接近女性的需求,
例如婚宴的目的是告訴大家"這個人是我的,其他人別碰",
你提到的相互建構或成為彼此,
我相信這不是一開始婚姻出現的原因,
而是一個執行後的發現,
所以...我想說的是...
如果我們對於生存的想法已經跟幾百幾千年前的人不同了,
那麼"婚姻"是否需要繼續存在本來就值得被討論,
沒道理我們已經發展出用水就能當作燃料發動交通工具了,
卻還執意要把車開進加油站喊著"95一百"吧?
我自己覺得啦~
既然是要個能相互扶持又要能相處得好的生活伴侶,
其實在生活中自然就交到的好朋友是更能滿足這個需求的,
而且既然是相互扶持又要對話,那自然是多一點比較好~
所以我認為的模式是...
就三五好友一起住在一起成為相互的伴侶是最好的,
"家"本就該是個讓自己能放鬆的地方,
而不是一個讓你回家前還想在自己車裡多待幾分鐘的地方,
至於對愛情或性的需求,
就到外面約會或開房間就好了~
反正根據小別勝新婚的概念,這樣也比較能保持對對方的熱情~
至於小孩,
大家說好一個人顧幾天就好了,
也可以免除天天顧小孩被小孩逼瘋的狀況~
小孩能否成長的好跟有沒有"形式上"的完整家庭是沒有正相關的,
而是跟是否獲得照顧者足夠的愛有關,
不用天天顧,反而可以維持更多的耐心~
如此一來豈不皆大歡喜?
11
Jessie Snyder
「也許每一個男子全都有過這樣的兩個女人,至少兩個。娶了紅玫瑰,久而久之,紅的變了牆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還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沾的一粒飯黏子,紅的卻是心口上一顆硃砂痣。」
反觀如果跟事業心很強的女性在一起
可以過上經濟無憂的生活
男人又受不了被她管
如朱德庸澀女郎所畫的,女強人的下屬沒一個人想跟她在一起
如果是兩者能兼顧的,除非夠愛你
不然她幹嘛跟你在一起?
人類有了一個後,就會老想著另一個會不會更好
或許另一個會更適合自己也不一定呢
只能說本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