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语
调
查
记
’
么
冯
蒸
泌
译
语
是明
清
两代
官
方
编
纂
的
若
干
种
汉
语
和
非
汉族语
言
俨
的
对
译
辞
书
的
总称
,
是
我国的
一份珍
贵
的文
化遗
产
。
它
们大多
是
明
清两
代的抄
本
,
刻
本
甚少
,
流传不多
。
解
放以前
,
这些图
书
文
物
长
期
不
被
人们
所
重
视
,
致使
许
多珍
贵
的文
本
流
到
海
外
。
而
国
内
现
存
多少
,
它们的
性
质
如何
,
由
于
种
种原
因
,
长期
以
来也
无人
问津
。
笔者
经过
长
时
间
的
查访和阅
读
,
深感
这
份珍
贵
的
遗产
应该得到
充分
的重
视
、
保护和研
究
、
利用
,
为
此撰写了这
份
调查
记
。
电
减
一
、
译语
及
其分类在
这
篇
调查记
中
,
我们
试图把北京
地区
译语的收藏
情况
从文
献学
的
角
度作一报告
,
并
对
与此有
关的几个重
要
向
题
作一些
讨论
和澄
清
。
在
讨
论
本
文
所叙
述的
诸
问
题
之
前
,
先对
译语的
基
本
情
况作
一
说明
。
对
译语
,
在
学
术界实
际上有
广
义
和狭
义
两
种理
解
。
狭义的 译语
,
是一本具体
的
书名
,
明朝洪武
年间
火源洁编撰
。
此种
《
译
语
》
在
《
涵芬
楼秘岌
》
中
有收
录
,
也是
最
常
见的
一
种
文
本
。
广
义的 译
语
,
指
明
清
两
代
的
四
馆
清
代
改为
四
译馆
、
会
同
馆
和
会
同
四
译
馆
等
所编
纂
的
一
大批汉
语
和
其他非
汉族语
言
的
对
译词汇
称
杂
字
、
公
文
称
来
文
,
是
总
称
,
不
是具
体
的
书名
。
本文所谓
译语
主
要指的是
后
者
,
但
也
包
括
前者
。
现
在
国外学者
一
般
把
译
语
分为甲
、
乙
、
丙
、
丁
四
个种
类
①
,
这
四
类
的
具
体
分别
是
:
1
.
甲种
《
译
语
》
又
称
洪
武
《
译
语
》
。
明洪
武十五
年
1
38
2
年
翰
林
侍
讲
火
源
洁
同
编修马沙亦
黑
等
奉
救
编
纂
,
洪
武二
十
二
年
1
3
8
9
年
刊行
。
这
种本
记录
的
是一
种
蒙古
语
。
没
有
民
族文
字
。
2
.
乙
种
译
语
》
又称
永乐
《
译语
》
。
明
永乐
五
年
1
407
年
设
四
馆
后
,
由
四
馆编辑
。
四
馆
中
设有
鞋粗
、
女真
、
西
番
、
西
天
、
回回
、
百
、
高
昌
、
缅
甸
八个馆
。
后
于正德六年
15
11
年
增设
八
百
馆
,
万历七
年
15
7
9
年
又
增
设遏罗
馆
,
共
为
十馆
。
各
馆
《
译
语
》
一
般
都
分
为杂
字
、
来
文两
部分
。
有民
族
文
字
。
不同抄
本很
多
,
有
个
别
刻
本行世
。
3
.
丙
种
译语
》
又
称会
同
馆
《
译
语
》
。
明茅
瑞
征
伯
符
辑
,
明
会
同
馆
编
。
此种
《
译语
》
仅
有杂字
,
没
有来
文
,
而杂
字
又
只
有汉文
注
音
,
没有民
族文
字
。
计有
朝
鲜
、
琉
球
、
日
本
、
安南
、
占城
、
逞罗
、
糙袒
、
畏兀儿
、
西番
、
回回
、
满刺
加
、
女
直
、
百
等
十
三
馆
的
译语
。
会
同
馆
所
编
此
种
《
译
语
》
一般认
为
较
乙
种本
《
译语
》
为晚出
。
但国
内
所藏的
一种
《
译语
》
则否
。
而
且
也有
出于
此十三馆
之外的译语
。
4
.
丁
种
《
译
语
》
又
称
会
同
四
译
馆
《
译语
》
。
清乾
隆
十三
年
1748
年
会
同
四
译
馆设立后所编
撰
。
据
统
计共有
四
十二种七十一册
。
均
是杂字
,
没有来文
。
除一
.
此
文
是笔
者计
划
中
的
《
译语
汉
藏
语
系部
分
语言研
究
》
中
的
导言
节略
。
第
2
期
DOI:10.13619/j.cnki.cn11-1532/k.1981.0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