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荷兰:视野开阔高瞻远瞩
“中国选择了一位优秀领导人!只有习近平主席这样的优秀领导人,才能治理好这么大一个国家,成功解决好国内外各种问题。”“习近平主席视野开阔,高瞻远瞩,同时又十分熟悉具体情况。”“习近平主席是一个让人想同他打交道、同他合作的人。我非常期待习近平主席对我们国家的访问。”——荷兰首相吕特由衷地感叹道。
(五)巴基斯坦:远见卓识富有哲思
“习近平主席是一个非常有远见的领导人,而且是一个非常好的政策制定者。习主席的执政和治国理念很有深度,而且富有哲学思想。习主席是一位具有全球视野的领导人,世界上需要更多像习主席这样富有远见卓识、高瞻远瞩、能够动员和感召全社会乃至全世界的领导人。他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就是很好的力证”——巴基斯坦前总理肖卡特·阿齐兹2015年7月接受新华网专访。
图为:澳大利亚前总理陆克文
(六)澳大利亚:转型升级成绩斐然
“习近平主席带领中国政府制定了清晰的计划来应对各种挑战,其中最为艰巨的当属中国经济发展的转型与升级。习近平领导的中国政府正通过深化改革、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来完成转型,目前所取得的成绩已经非常傲人。”——澳大利亚前总理陆克文2015年7月接受新华网专访。
(七)德国:文化自信
“2012年5月,我与习先生相识于北京。半年后的2012年11月,习先生当选中共中央总书记。观察他任职后的两年,我更深刻地认识到,过去40年,中国高层政治家的利益关切和视角发生了重大变化,同时又坚持了中国在内政外交上的传统”。“习近平主席对儒家思想的阐释,显示出中国日益增强的文化自信。在中国这样规模的大国,国家的凝聚力至关重要。”——2014年12月3日,德国前总理施密特为《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所写书评。
(八)新加坡:“曼德拉”级别的人物
“他有分量,我相信他会获得党的支持”。“‘曼德拉级别’的人物。”——2013年8月6日,“新加坡国父”、首任新加坡总理李光耀发布新书《李光耀观天下》,提到在2007年底与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的习近平会面时,他表示习近平宽阔的胸襟给他留下深刻印象。
(九)韩国:温和圆融意志坚强
“相当温和、圆融。他是对中国的发展具有非常强烈意志的一个人。我也读过介绍习近平主席的文章,觉得跟我对他的印象有很多都是吻合的。还有,我也在很年轻的时候,在父母被枪杀等天翻地覆的变化中,经历了非常痛苦和艰难的时期。我从介绍习主席的文章中读到,他也经历了父亲受到影响等各种政治变动,也受了不少苦。所以,我觉得我跟习主席之间,也应该有不少相通的地方。”——2013年6月27日,朴槿惠接受中央电视台专访时说。
“在那次采访中,习近平介绍了他2005年访韩的故事,还悉数讲出当年曾见过的韩国友人的名字。这样的记忆力不得不令我感叹。通过采访,我可以深切感受到他对加强两国关系的信心,也体会到中国领导人的气魄。”——韩国《东亚日报》编辑局副局长河宗大张世政回忆2009年习近平访韩前接受联合采访。
(十)南非:随和友善谦虚睿智
“习近平随和友善,是一位谦虚而又意志坚定的领导人,作为一位睿智的政治家,真正代表着全体中国人民的意愿。”——2013年3月,习近平对南非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在德班举行的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五次会晤,南非国民议会议长西苏鲁、总统府部长柯林斯·沙巴纳接受记者采访时所说。
(十一)日本:温文尔雅有条不紊长者风范值得信赖
“习总书记给人以温文尔雅的印象,颇具长者之风。我特别注意到,他肯于耐心地听取对方的见解,不会一味地固执己见,在陈述自己的主张时思路清晰,有条不紊,而且能够从多方面考虑对方的感受。有的时候,他的脸上也会浮现出严厉的表情,但这是一个人感情的自然流露。事后,他也会很快地和缓下来。我认为习近平是一个值得信赖的政治家,是一个可以坦诚相对的政治家。还有,我发现习近平并没有因为地位的不断上升而变得自高自大起来,他从来不端架子,一贯沉着稳重,给我留下良好深刻的印象。”——2013年2月,日本公明党党首山口阿津男在接受《日本新华侨报》采访时,谈到与习近平的四次见面。
二、外国媒体上的习大大
(一)喜欢引经用典
习近平经常引用一些中国哲学家的名言让语言变得活泼。比如,在论述中国年轻人的发展时,他说,“学如弓弩,才如箭镞”,“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在向北京大学的教授和学生发表讲话时,习近平引用了至少40句中国古代哲学家的名言。没有人比某位中国古代哲学家说得更好。——美国《国家利益》双月刊《关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几个有趣事实》
(二)是一名真正的共产主义信仰者
习是一名真正的信仰者--不过只信仰共产主义。实际上,对于有的官员“烧香拜佛”、遇事“问计于神”、“稀里糊涂当官”、“向往西方社会制度和价值观念”、“对社会主义前途命运丧失信心”和“在涉及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原则性问题的政治挑衅面前态度暧昧”,这位中国国家主席没有客气话。——美国《国家利益》双月刊《关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几个有趣事实》
(三)冷静有控制力
虽然他说所有的私人时间都用在工作上,但他不抱怨。习近平的生活照片也显示他是一个冷静、有控制力,总体来说愿意承担国家主席重担的人。——美国《国家利益》双月刊《关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几个有趣事实》
(四)为胜利而战
习为胜利而战。习近平具有竞争精神。在论述他希望中国成为一个创新国家时,习近平明显对中国的二等地位不满意。他说:“我不能总是用别人的昨天来装扮自己的明天。不能总是指望依赖他人的科技成果来提高自己的科技水平。”——美国《国家利益》双月刊《关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几个有趣事实》
(五)表里如一
习近平通过他的言行倡导的理念和价值观具有不同寻常的一致性。例如,品行、美德和对人民负责成为他阐述中国官员必要素质的一贯主题。他努力精简会议活动,了解人民的需求并确保对党的官员进行恰当的监督,这些也是习近平长期担任中国共产党官员的特征。——美国《国家利益》双月刊《关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几个有趣事实》
(六)雷锋犹存
没有一个中国高官的传记会忽略以歌颂共产主义模范公民雷锋的超人职业道德和为共产主义理想献身的精神来向他表示敬意的机会。习近平也不例外。文革时期,十几岁的习近平到陕西省一个小村子里插队。他能挑着装了近100公斤麦子的担子走5公里山路。他把奖励给知青先进人物的一辆带斗的三轮摩托车换成手扶拖拉机和磨面机、扬场机、抽水机等农用工具给乡亲们用。——美国《国家利益》双月刊《关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几个有趣事实》
(七)像学者一样喜爱读书
习近平说读书是他最喜欢的消遣方式之一,实际上是他有时间进行的唯一消遣。而且他显然热衷于俄罗斯文学。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他能一口气说出十多个最喜欢的俄罗斯作家,包括果戈理。在习近平努力清除中国官僚中的腐败时,果戈理的作品肯定让他产生了共鸣。在文革到农村插队时,习近平放羊时在黄土高坡上看书,晚上在煤油灯下苦读,在村民的记忆中,习近平经常边吃饭边看“砖头一样厚的书”。——美国《国家利益》双月刊《关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几个有趣事实》
(八)有个“中国梦”
习近平的“中国梦”看起来很可能成为他任期内的决定因素之一。它代表爱国主义、创新和团结一致。他说:“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对他来说,中国人无论身在何方都要为实现“中国梦”作贡献。他说:“团结统一的中华民族是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的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的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的梦。”——美国《国家利益》双月刊《关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几个有趣事实》
(九)非常低调
“他像一个普通的中国人一样,免去了不必要的盛大仪式,乘坐厢式客车,没有大量随从,步行穿过街道的十字路口。他享受着普通的乐趣,比如踢足球。”——《华盛顿邮报》评价习近平广东考察
(十)反腐倡廉带来新气象
“当习近平微笑着一一介绍他的同事并开始致辞时,苦等两小时的记者发现,新气象明显地出现了”。——新加坡《联合早报》
“习近平15日的讲话表明,中共新一代领导人具有强烈的忧患意识。他表示,‘我们自豪而不自满,决不会躺在过去的功劳簿上’,并借机”警醒“全党,‘新形势下,中共面临诸多挑战’。并将‘贪污腐败’排在了这些问题之首。这凸显未来中共将加大反腐力度”。——法国《欧洲时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