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guage
EN
TW
警示訊息
網站導覽
回首頁
Menu
最新訊息
參觀資訊
參觀須知
開館時間
參觀票價與須知
交通資訊
環境介紹
高美館
兒童美術館
藝術生態園區
VR環景
導覽及服務
高美館
兒童美術館
無障礙服務專區
藝術之旅
高美書屋
抱一茶屋
Pasadena
Pinkoi 電商平台
展覽與活動
展覽資訊
活動資訊
徵件辦法
典藏與研究
典藏
典藏查詢
精選典藏
典藏圖檔申請
研究資源
百夜藝術默讀 / 藝術認證
南島當代記憶工程
視覺藝術影像資料庫
研究出版
系列出版
線上藝廊
國際展覽報你知
黑盒-Tony Oursler
名人談Tony
藝術閱聽
時代之聲│Podcasts
典藏賞析│Podcasts
視覺影像資料庫│影音紀錄
藝術認證│高美館館刊
百夜藝術默讀│典藏閱讀
南島當代記憶工程│資料庫
典藏3D手上Run
線上展覽
2022高雄獎
2021 TAKAO.台客.南方HUE:李俊賢
2021高雄獎
南方作為相遇之所
2019 奔‧月—劉國松
AR/VR體驗
多元史觀特藏室二部曲:南方作為衝撞之所
寓懷的行板:劉生容研究展
來自大地的祝福— 2019-2020典藏捐贈展
感知棲所— 關鍵典藏2019-2020
南方作為相遇之所
感動虎 高美特展
感動牛 高美特展
感動鼠 高美特展
線上學習資源
相遇在南方 - 教/學包
美術資源教室-手作課程
藝術遊戲號
畫想想‧想畫畫
尋寶高雄 - 校園推廣教材
線上說故事
故事•繪畫 開開門
關於我們
高美館
關於高美館/年報
組織職掌
規劃傳承
兒童美術館
關於兒童美術館
藝術生態園區
高美之友
美術館會員
合作夥伴
EN
TW
最新訊息
參觀資訊
參觀須知
開館時間
參觀票價與須知
交通資訊
更多
環境介紹
高美館
兒童美術館
藝術生態園區
VR環景
更多
導覽及服務
高美館
兒童美術館
無障礙服務專區
更多
藝術之旅
高美書屋
抱一茶屋
Pasadena
Pinkoi 電商平台
更多
展覽與活動
展覽資訊
更多
活動資訊
更多
徵件辦法
更多
典藏與研究
典藏
典藏查詢
精選典藏
典藏圖檔申請
更多
研究資源
百夜藝術默讀 / 藝術認證
南島當代記憶工程
視覺藝術影像資料庫
更多
研究出版
系列出版
更多
線上藝廊
國際展覽報你知
黑盒-Tony Oursler
名人談Tony
更多
藝術閱聽
時代之聲│Podcasts
典藏賞析│Podcasts
視覺影像資料庫│影音紀錄
藝術認證│高美館館刊
百夜藝術默讀│典藏閱讀
更多
線上展覽
2022高雄獎
2021 TAKAO.台客.南方HUE:李俊賢
2021高雄獎
南方作為相遇之所
2019 奔‧月—劉國松
更多
AR/VR體驗
多元史觀特藏室二部曲:南方作為衝撞之所
寓懷的行板:劉生容研究展
來自大地的祝福— 2019-2020典藏捐贈展
感知棲所— 關鍵典藏2019-2020
南方作為相遇之所
更多
線上學習資源
相遇在南方 - 教/學包
美術資源教室-手作課程
藝術遊戲號
畫想想‧想畫畫
尋寶高雄 - 校園推廣教材
更多
線上說故事
故事•繪畫 開開門
更多
關於我們
高美館
關於高美館/年報
組織職掌
規劃傳承
更多
兒童美術館
關於兒童美術館
更多
藝術生態園區
更多
高美之友
美術館會員
合作夥伴
更多
展覽資訊
首頁
展覽與活動
展覽資訊
share
黑湧 林純用創作個展
2023.09.02 - 2023.12.24
本館 4樓展覽室
「黑湧」具有多重指涉︰首先,讓人想到早期祖先渡過黑水溝的開墾史,具有歷史與宗教的向度;此外,黑亦有汙染,意指經現代化、工業化的汙染意象;另外,也指涉黑潮,後者是太平洋洋流的一環,流經台灣東部的洋流,海中的神秘河流,充滿力量與生機。藉由藝術打開的多重連結,擴張觀眾對自身與環境的多重感受。
海洋,一直都是台灣文化最根本與原生,但卻受禁忌與隔離的日常生命中的一部份,藝術家林純用長期關注海洋與環境,以身體、材料與藝術行動直視殘酷的現實,重新找回生活中失落的環節,並希望覓得生命的新動能。
「廢樂園」
「廢樂園」探討海洋垃圾的爆量與汙染,主要反映了人類資本主義與工業生產的過度發展。資本主義一方面無孔不入地刺激,或控制消費的慾望,另一方面透過大量生產來滿足慾望的消費。現代消費社會無數產品的生產,均仰賴石化工業,後者提供的塑膠不僅方便、廉價,而且萬年不壞,唯一的代價則是乏人問津的汙染。近年來,全球海廢問題不斷地擴大,也更加嚴重,不僅破壞自然環境,也危害其他物種。
「
塑膠海翁
」
「塑膠海翁」以鯨豚、汙染與自然為主題,但試圖將其連結到當代社會與現實情境,甚至希望透過巨大的裝置作品,讓觀眾不僅從「外」來觀看這些議題,更能走進作品之中,從「內」去感受環境的變遷,物種的死亡與人類,與我們自身,與當下每一個呼吸之間的深刻連結。
「
海的考古學
」
本區主要有兩個系列作品所構成︰《鯨落》系列與《龜蘭巴火》系列。
《鯨落》系列重新繪製鯨豚的骨骸,但試圖安置於深沉的漆黑之中,使其成為海洋遊魂與死後精靈,它們環繞在倒映高雄港之間,形成虛實交替,魑魅魍魎的恍惚狀態,並成為當代的新天使。
《龜蘭巴火》系列,由四件分別針對龜山島、蘭嶼、綠島與菲律賓巴丹島的木刻板所構成。藝術家透過台灣幾個離島的實際踏查,理解這些離島特殊的歷史、風土與景觀,例如過去的軍事對立、政治監禁與文化景觀,以及海洋尋根之路所帶來的身體經驗等等,進一步延伸至南島語系文化圈的追尋。
「
海神祭
」
「海神祭」以《剪浪》系列作品為主,轉向於歷史、建築、生活與信仰的面向上,並希望提出一種透過海而得到的昇華。
《剪浪》系列從傳統建築得到啟發,藝術家林純用將建築形式與浪型互為結合,成為畫作內形式的隱然結構,並進一步進行藝術的轉化與提升,從其燕尾脊的翹形迴轉似乎隱含過去的歷史,同時也似乎浮現人與海搏鬥的歷史,藝術家以各種不同HUE (扌甩)出來的浪型相呼應。
策展人
鄭勝華,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藝術評論組)博士,現任台南應用科技大學美術系專任助理教授。個人藝術經歷從創作背景出發,行經歐陸美學,轉向英美當代藝術哲學,並觀察台灣當代藝術領域,包含策展、評論與書寫。深諳藝術研究與實踐之不易,希冀成為一位忠實而愉悅的無名閱讀者。
曾獲世安美學獎首獎、三次入選台北市數位藝術評論獎、政大「第二屆思源人文社會科學博士論文獎」哲學學門首獎。文章散見《現代美術學報》(北美館)、《臺灣美術》(國美館)、《藝術認證》(高美館)等期刊,並有專書《製造藝術
Artmaking
──論古德曼Nelson Goodman的藝術哲學》(政大出版社,2013)。
藝術家
林純用,高雄人
廣州美術學院油畫系碩士、南華大學美學與藝術管理研究所碩士
2014年以「小純用功現代考古隊」為名,進行虛擬的南島文化考察行動,反諷台灣的海岸開發方式,發表了「新香蘭海岸建築遺址考古發掘計畫」,並獲得南島國際美術獎首獎。
2015年受抹香鯨「大寶」擱淺事件刺激,創作「鯤鯓的擱淺與死亡」、「肉粽角台灣地形圖」、「明日餐桌」等海廢裝置作品,希望透過創作描述島民所應關懷的海洋現況,祈能為台灣的自然環境發聲。
寂靜的世界-陳景容個展
2023.08.26 - 2023.12.03
KSpace 高雄實驗場│轉回─自寬自若 鄭淑汝
2023.08.26 - 2023.10.15
人類世-凝視.消逝中的地表
2023.08.12 - 2023.12.03
加入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