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本该充满干劲的年轻人是不是染上了一种「中年危机气息」?

在25岁左右本该充满干劲的年纪,却笼罩着原本中年人才有的危机感。眼神涣散、唉声叹气,甚至混吃等死。 25岁的危机感是对现实和未来的无力感,导致没有奋斗…
关注者
3,479
被浏览
4,082,430
登录后你可以
不限量看优质回答私信答主深度交流精彩内容一键收藏

先别说师医公军了,单说企业方面从银行、石油、电力、自来水、烟草、高速公路、地铁到土地房产,再到图书出版、小商品销售平台甚至外卖、买菜平台。

都建立了成熟且垄断的收租体系。这些企业无所谓竞争、无所谓人才和发展,是世界存在一天,就要给他们缴租一天的、吃存量的维持性组织。与建设性企业这种吃增量的或者制造业这种竞争激烈的行业不一样。

收租体系养活了中老年管理层和盘根错节的关系户年轻人。

没进到以上收租体系当中的,都是弃民。好地都有主了,弃民自己垦荒或者落草为寇去,人相食。富了吃其他弃民,穷了被这些人当中富的吃。

当中的年轻人好不容易垦荒鼓捣出几个教培、游戏之类的玩意儿来。但它们与上述社会刚需相比,不是刚需,而且正当性不足。随手捏死,死不足惜。

………

1.题目问“年轻人干劲”,凡是进了收租体系,业务上的干劲都不是晋升和加薪的主要原因(但是人事上要有干劲),以稳定为主。凡是没有进去收租体系,弄不好越干越赔,做小买卖赔本钱,打工人赔身体,还不稳定。

2.游戏和教培不招人喜欢,大家不会承认欠缺合理性的行业,但话又说回来,凡是具备合理性的行业,都已建立健全了收租体系。题目问的“年轻人干劲”,我就只从年轻人就业角度说的而没从社会效益和消费角度说。游戏和教培曾经是两个老年人定的规矩较少、做题家不依赖家世和相貌气质(跟家境有关系),仅依赖个人业务能力能拿到高薪的有干劲的行业。

3.收租体系本身就是一个对存量的经营体系,它的核心在于稳而不在于增长,而且体系庞大,个人能力和创新不重要。有些同一个专业,进入到收租体系和非收租体系都有可能,比如电气毕业去电力设计院就是非收租体系,搞设计没有增量就喝西北风了,而电网却是收租体系。建筑设计毕业,可能去到建筑设计院也可能去到规划院,建筑设计院吃增量,非收租体系,而规划院却有一丝丝收租体系的味道。知乎上有位大V讲过家人参与建设葛洲坝然后选择单位的经历,建设葛洲坝的单位是非收租体系,而运营葛洲坝的单位是收租体系。这位大V的家人选择了前者,现在待遇不如后者。

4.对专业选择的影响,就是收租体系对建设性的工科才能越来越不看重了,对人文社科人才需求上升,群团活动宣传材料之类是越来越多了。也许工科单位大部分时候还是需要你有相关的专业背景才能进入,但是混得怎么样主要看情商,与上级相处的能力和团队精神、协作能力。

编辑于 2022-07-31 06:14・IP 属地山东

更多回答

摘自老舍先生茶馆的几句话:

“我爱咱们的国啊!可…谁来爱我呢?”

“有钱就应该吃喝嫖赌、胡作非为,千万别干好事!”

“我当了一辈子的顺民,见到谁我都鞠躬、请安,我变尽了方法,不过就是活下去。没干过缺德的事,没干过伤天害理的事,我得罪了谁啊,那帮狗男女们,可都活得有滋有味。”

经典之所以是经典,因为不管何时都能适用。

如果评论被删除,那不是我的事

坐标法院,33岁,已经退额。我算是之前一直奋斗的那一批,18年开始独立办案,每年至少1200件。什么先进个人,个人二等功,青年奖章拿到手软,那个时候真的觉得世界就是我的,只要自己足够努力,就能够足够闪光。办案的时候状态也特别好,越是疑难复杂,越是矛盾分歧严重,越是双方当事人难搞,我越兴奋。每个月四千多块的工资,虽然不够花,但是有家里的支持和对自己未来有着足够的期待所以在廉政方面无可指摘。那个时候真真正正的觉得自己可以做些什么。后来,案子开始越来越难,所谓的难不是指案情本身,而是说不断的有外部势力的干扰。最高院所谓的三个规定非常鸡肋,真要有领导插手办案,一下年轻法官如何在保护自己的前提下如实上报领导的过问干预?做不到,既然做不到那就不上报了,既然不上报了那领导过问干预的就更变本加厉了。今年十月份开始,本院跟我私交不错的几个年轻法官相继被纪委带走,整个刑事审判庭一扫而空,说句不好听的,法官都被抓走了谁给被告宣判?但是被抓走的法官真的都是因为上级领导翻船了,他们也被牵连了,这一牵连就是一生。

说实话,我对院里一直是颇有微词的,因为在院里很多关系户不用办案,但可以做员额。这批人甚至可以肆无忌惮的用案子去捞钱,但是每当出事时总是那些干的最多的出去顶雷,哪怕一分钱没有受贿也要按照枉法裁判处理,纪委不跟法官讲法官的自由裁量权。有人保,就没事,没人保,就枉法裁判。

所以我退了员额,提前20年过上半退休的日子。注意力基本完全放在家庭,自己身体健康上,做起了线上教育,每当有小孩问我法院怎么样时,我总会用一句如人饮水解释。


更一波

先解释一下副业的问题,确实有副业,但是没有营收,或者暂时没有到可以变现的那个程度,欢迎检举揭发。

整个知乎里我算是在职里面不匿名,直接说阴暗面的那种。归根结底是因为对这份工作从满怀热情到一片荒芜经历了全过程,信仰没有崩塌,只是不是很害怕了,实话都不能说,活着也太憋屈了。

这个行业里肯定是好的多,但是坏人肯定有,用官方的方式就是整体上总体向好,但是当事人具体的体验肯定不能说是优秀。我不是自己认为的好法官,我做不到癌症晚期不去治病去开庭,我做不到毁家纾难帮着身世凄惨的被执行人还申请执行人的钱。我也想过放下书生意气无条件无底线迎合领导或者背景强大的当事人。可是我就是做不到啊……

我也想给大家说我的世界都是好人,人人都能感动中国,各个私德无可指摘,可我这么说你们信吗?

我只想有一个比较理性的平台,说一些我实实在在看到的事情,暴露一些问题,交流一些看法。仅此而已。

退额以后,比较尴尬,因为用朋友的话说就是“你太他妈大牌了,没人愿意用你”。自己呆着也不是很习惯,就用了近半年把执行局的小库房彻底清理干净。小库房里大部分是快15年以上的案子,基本上每个案子都有多多少少的问题,曾经局长说在有10年,这个小库房也不会消失。我用了半年将库房内的旧卷归档,扫描电子化,对于里面的财产线索做到了逐本核实,小库房被我消灭了。当时局长问我要不要重开系统,我果断拒绝了。

我能干活,可是不想昧着良心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