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没人聊实业,比如制造业?
江苏苏中某市,我家开个小服装厂,前几年变压器坏了都让我们自己花钱买新的,电网来人就说修不了,还只能指定厂家,一个变压器快20万还是请客送礼的友情价。第二年整环保,不上污水处理设备就关门,全区就给了30个环保排污许可证名额,还有好几个已经内定了的官员家属企业和惹不起的纳税大户。疏通关系加上设备花了快60万就为了养工厂30多号工人。 今年开始查社保查税务,登记环保台账,登记用工用人收入流水,俩快60岁的老人天天给我电话找我帮忙搞,还经常早上被环保、税务、社区、村里要求上报各种材料资料信息,感情这帮拿钱的GWY把办企业的不当人,自己的活儿全是把所有企业拉个群然后发个通知给你账号自己填,限期填不完就威胁和整顿。 说实话,这几年吃拿卡要少了很多,前几年几个环保水务还有电网的一到过节明目张胆到厂里要好处,不给就穿小鞋。还有村长支书,自己不会出面都是让自己亲戚来打打秋风,顺便要好处。
疫情期间企业不让开工,尽让还让我们捐钱支援社区防疫工作,不给就不给盖复工证明。。。去年开放过后,跟我爸在一个工业园的不少老板心灰意冷,关张不干了,有几个硬脾气的外地老板直接给纪委还有省里写信,听所进去了几个环保局现在家生态环境的,还有几个大队干部也被抓进去了。
今年年中又让登记环保信息,去年花了几十万办的排污许可证又说不顶用了,需要重新申请,明目张胆在证件申请群里拉了一个办证公司说协助办理,私下问了下一万起步。。。人家原话,全江苏的企业都得在我们公司办,没我们你们这些企业过不了。我爸妈没办法,拉了几家园区的老板一起谈,最后7000块钱搞定。到现在已经半年过去了,这个政策据说由于环保太影响国内经济,江苏地区已经搁浅停办了,但是当时各家企业交出去的钱一分没退。是啊,钱交给的私人公司和政府又有什么关系呢,但这所谓的服务企业的协助公司可是你们政府人员拉进去的啊,有什么问题群里也是一推三五六让找填报公司协助解答。。。何其难哉,何其无力! 当年考上了省内一所还不错的211,硕士毕业后也找到一家还不错的工作。有一次压力实在太大,跟爸妈说要不过几年回家帮你们生意。我记得特别清楚,父母突然在电话那头沉默了很久,意味深长的低声说能不回来就别回来了,这种苦你们吃不了,读书人都有傲气,让你们求人装孙子你们干不来的。。。
官二代周劼老大哥说的太深刻了,会读书的都在外地打工了,有关系的都留在本地了,我怕你会读书么?这些才是实话。。。 "母弱出商贾,父强做侍郎,族望留原籍,家贫走他乡"——古人诚不欺我。中华上下五千年,老百姓早就看透了。剥削不是来自资本家,而是权利。
知乎不让匿名了,也没啥大不了的。伤痛文学不会得来同情,但起码会记录痛苦。有时候挺后悔没听朋友的建议,应该趁着年轻出国看看,起码还有别的选择。对下一代的教育也有了别的看法,至少能有机会的话还是最好走出这片土地,这里传承的不仅有所谓的文化,还有血液传承的权利。可能很多话跑题了,但只想告诉看到这篇回答的朋友,没有粮食吃的时候大家不能怪农民不努力耕作,可能作妖的是这片天的反复无常,是这片地的贫瘠龌龊。。。
收到了很多朋友的点赞和评论,很感谢大家的鼓励和建议。(收到的消息一大半都是评论已被删除申明下这些评论都不是我删除的。虽然看不见你们的评论,但心意我们大家都懂,感谢大家)
更多回答
因为我拿公司注册的号,所以匿了。我自己创业10年,制造业。自己也认为更懂内幕,所以说一说。
---////////
没想到那么多人点赞,删除了我自己背景情况
就说这创业10年的个人一些心得或者理解。
1,企业一定会倒闭,只是时间长短问题,我能做的,只是让它尽力迟点倒闭。
2.制造业的倒闭和贸易服务业倒闭不一样的地方在于,前者是重资产,后者是轻资产。重资产,1000万的设备,如果倒闭处理可能卖不了100万,而贸易,可能只是一个很小的office,几个人几台电脑,相比制造业,成本约等于零。
3.制造业的业绩增长太难,每百万的业绩需要相应的原材料,设备,人工,场地,不可能今年做200万,明年做1000万,管理都跟不上。而贸易服务业,多找几个供应商就行,今年做100万,机会来了可能明年做1亿都可以。
4.任何一个行业都有卖的便宜的也有卖的贵的,找准自己的定位,不要把精力放在不是你目标客户的群体,说不好听的,你做不到。
5.既然是做制造业,那必须在生产制造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否则开什么工厂,有客户,直接找供应商做就行改行做贸易就行。
6.对于第五点,说说容易,做起来太难了,就说我自己的行业,2013年,我们单件制造工时在0.8秒,今年我们单件制造工时已经做到了0.23秒,这里不是嘴巴一开一闭就搞定了,反正太难了。现在还在努力做到0.2秒内。生产技术是重点。
7.不管制造业还是其他行业,所谓的成功是少数,失败才是常态。你现在获得的阶段性所谓成功不代表就真功成名就了,明年可能就一朝回到解放前。
8.至于开厂碰到的各种各样各部门的事,就不吐槽了,员工工伤我们也碰到了,现在公司还有钱赚,等公司不赚钱了,就收手不干了。
9.最后说一点赚钱的秘诀,所有的货,服务只是赚钱的载体而已,赚钱最主要的两个指标第一个是销售周期,第二个才是利润率。很多人都知道利润率,而忽略了销售周期的重要性,或者说把销售周期和资金利用率混为一谈。简单的说就是假设一件1块钱的东西,利润率为20%,你多久卖出去,这个卖出去的时间决定了你年化收益。如果1天卖出去,年化收益就是20%*365天,你一年才卖出去年化就是20%,反过来3年才卖出去,年化只有20%/3了。对于制造企业,从材料到产品的制造周期和销售周期,乘以利润率决定了一家企业能否在同行脱颖而出的关键。而我们之所以赚钱,不是因为利润高,而是因为快,我们比同行少一半以上交货期。我们绝大多数订单从接单到出货在7天内,同行基本30天。
///////:///////////12月10日更新/////////
今天不知什么情况收获了200多点赞和200多收藏。就再吹一点牛。
10。在第九条我谈到了产品的利润率,不得不提的另外一件事就是成本核算。制造业的成本核算是件非常重要并且头疼的问题,核算准确,利润率有保障,核算不准,明明看似赚钱的买卖怎么就亏了。更有甚者压根不知道自己产品真正的成本是多少。成本核算,包括材料成本和人工工资,加上管理费用,销售费用,房租,研发费用,折旧等,具体会计做账我不清楚,但是大头我非常清楚。我们公司产品制造是计件制的,计件制的好处是每一道工序都有明确工价,那么在计算产品人工费用就误差非常小。反过来说,如果不是计件,本来核算一个工人1小时做100件,假设20元一小时就是0.2元一件,但是某个时段或者某个项目,实际只做了50件每小时,单件人工成本变成了0.4元。问题是貌似“只差”了0.2元,实际带来的负面影响是生产总时间翻倍,房租翻倍,管理费用翻倍,销售业绩减半,实际情况被放大了很多倍。另外总销售上去,看起来不赚钱的订单因为房租代摊降低,管理费用降低都会让你有利润,反过来就是看起来赚钱的项目,也因为固定费用代摊增加而不赚钱。举例就是比如管理人员工资50万一年房租50万一年,如果做1000万销售,两者销售占比10%,如果同样的场地和人员做了1500万,就只有7%了,这里多了3%净利润1500*3%,多了45万净利润。
/////////::22年12月11日更新/////////
没想到半夜里那么多人点赞,我把自己认为比较有代表性的问题整理上来。
问:
1.初创企业老板是不是必须懂生产技术?如果不懂想干厂子怎么搞?
2.厂子是不是要一直生产不停?产品积压卖不动怎么办?
3.初创期怎么寻找客户?客户会区别定价吗?如何区别?
我的想法:
不明白做贸易为啥要去开工厂。如果没有合适的供应商,或者供应商有各种问题,比如品质不好,价格没优势,或者经常延期,而你认为按现在的售价还是有巨大利差。可以试试。我有提到,产品服务三要素,品质,价格(成本),服务(交期),但是所有支撑这三要素的是技术。只有技术过硬,才能保证品质优良,才能控制成本,才能按时交货。所以个人认为技术是制造企业的根本。如果自己不懂,找个行业大牛来协助你。
厂子要不要一直生产,取决于你的订单和成本核算方法,成本核算参考我说的第10条,产品积压要怎么看这个积压,如果是备用订单,属于正常操作,用来调解旺季淡季生产波动,如果是滞销,则要小心,所有的判断以市场为准则。
至于找客户,销售对于我来说是弱项,我自己的发展是通过阿里系平台长大的。但是十年前和现在变化很大了,当年3688一年可以获得毛50万订单,300元一个关键词可以置顶一个月,现在开超级工厂投十几万还是那点订单,我们国际站一个关键词点击费用40RMB,10个点击换来一个询盘,问题一问门对门运费,比产品贵,自然没成交,都是泪。不同阶段定位自己客户群体。早几年我们做2B电商,现在基本死光,走线下为主。至于报价,我的想法是一切以成交为目的。
::::////////:::::
11.有关工厂管理,技术除外,工厂的管理也是一门大学问,人,机,料,法,环,测。人最不好管。我自己之所以现在能赚点小钱,得益于我自己10几年的打工经验,从技术员做到技术经理,又做过生产副总,实际上我们公司虽小,但是还是有非常完善的管理团队,而且管理团队费用占总工资的1/3,我们也非常重视研发投入,基本每年研发投入占销售的10%.工厂管理是有共性的,最标准的参照ISO9001来就行,这个话题,估计非常多的管理大咖能比我说好1万倍。但是如果不了解工厂管理是怎么操作的,一定会出问题。我自己认为的管理准则是在9001基础上化繁为简,抓住核心管理点,达到管理目标,而不是为了管理而管理,所有的质量有成本,管理也是,最核心的是控制成本。
///////////////:/再更新一条
12.有关创业过程中碰到困难怎么办。我个人是学习了FEMA方法论,失效影响模式分析,就是如果失效了,严重度怎样,出现概率如何,如何解决问题,把所有可能出现的情况先列出来,然后一一列出解决的方案,这样,后续碰到问题,都有对应方案,心里不慌。
////////:2022年12月12日://///:::
13.工厂的规模是由销售业务决定的,而不是“我要做多大”,企业变大相对比较容易的,只要投入资金,投入设备人员等等,订单不足,也可以通过降价促销,拼命抢同行客户,但是,干完这一波后面呢?一个行业都有行业天花板。企业变小就太难了,企业都有盈亏点,不是简单的说我做1000万赚10%,大约100万,今年不行做了500万,少赚点按10%,也有50万。事实是500万可能要亏损20万,具体看第10点的反向操作就行。
14.有人问怎么定价,多少合理,如何解决账期,如何判断客户信誉等,具体的事。只要客户接受你的价格都是合理的,企业目标就是利润最大化,只是你想做一单还是打算和客户保持长久关系的事,你只要对自己有信心对客户有信心。当然也有个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可以参考,规上企业净利润在5%-7%。至于商业信誉判断,现在有很多软件,比如企查查,天眼查等,看看某个公司诉讼情况,只能管中窥豹。
/////////再更新一些想法////////:
15.关于企业资产。2020年疫情原因,看着那么大的需求量,一冲动,去做了熔喷布设备,5月公司注册下来就倒闭了。投入的时候还好,倒闭的时候账面设备资产100万。由于看起来没有需求了,就把所有的设备处理了,高点买入的挤出机20万一台,最后3000处理了,最值钱的是塑料粒子,2万买入,5000卖出。说这个事,就是要告诉大家,你看那些市值几千万,几个亿的公司,年年亏损,年年干,为啥不破产倒闭,因为拖着不死拖着亏损,比割肉划算,就如买股票亏损割肉,浮亏变成实亏了,不卖,或许有翻身机会,账面资产还在。所以在这个时候就要看你资产贬值率了。如果有厂房有土地,工厂经营上即使亏了又如何?厂房增值了啊!所以,当公司到一定规模后,我个人想法是要积累财富,不要乱折腾,因为订单不会因为你规模扩大而增加,参考我第13点观点。多余利润应该购置抗贬值资产,比如房产。所以,房产不是要投资赚多少利润,而是抗贬值!如果在2018年前购置的房产,这几年都赚发了。
/////////2022年12月13日更新//////
16.关于企业的项目开启和关闭。做小事业,一般靠脑子小聪明,比同行更好的控制成本即可。做大事业,一定是解决了当前社会或者产品痛点的,有着巨大的需求,形成了风口。而企业或者项目关闭就是需求消失了,痛点不存在了。举个例子,阿里巴巴的起来,我个人认为是支付宝这个核心业务,当年三角债盛行,浙江省打造信任浙江,而支付宝解决了当时交易信任问题。淘宝起初定位是卖二手货,在淘宝之前阿里做了中国黄页,国际站等并没有一战成名。是推行支付宝后,淘宝迅速发展,成就了今天的阿里。当经营困难的时候,想想自己的行业是不是夕阳西下,想想自己在行业里是不是具有竞争力,考虑是不是要转型或者关闭某些业务。
////:::23年5月28日更新:::::///::
一晃半年过去了,虽然经常看看,但是很少回复,也没更新,因为自己觉得要分享的经验全说完了。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下半年前吹的牛,经过半年的努力基本都实现了,新设备效率比之前提升了25%左右,最快的设备从0.23S做到了0.165S,普通设备也从0.7S提升到0.525s,这段时间沉迷开发不能自拔 。最后祝所有在制造业的同行,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熬过寒冬,自然春暖花开。
17.突然想起来一个产品市场相关的话题或者词:垄断
除了国家掌握的行政许可资源外,市场充分竞争下的垄断,不是技术有多先进(专利多),而是在保证品质下,制造成本足够低,市场占有率足够大,让人家觉得进入这个行业没有任何意义,或者干不过你。(当然把成本做低,人家干不过你,也是技术),所以要占市场主体地位,你要有足够多的市场份额,也要有足够强的成本控制水平。
18.关于供应商
这么几年下来,发现一个有趣的规律,品质好 ,服务好的供应商,一般价格都不便宜。相对的,价格便宜的供应商总是有这样那样的问题,比如质量不稳定,交期不稳定。找好的供应商不容易,便宜的供应商你得接受他的不确定性。好的供应商你得接受他的价格。反过来,我们作为我们客户的供应商,努力做到品质稳定,价格合理,服务有保障,基本上可以解决客户绝大多数需求了。这样的企业也相对容易快速成长,这也是我们的目标。
没法聊,家父做的小厂子,是真正的制造业,07年攒出200万升级熔炉和厂区。到了08年经济危机出口量腰斩,一下子赔的厂子都没了,机器全部卖出还债。从头做到2016年眼看攒了一部分钱,重新建熔炉买设备,结果2017年环保部门要求所有的用煤的熔炉不能用,又贷高利贷250多万重新买设备,这回改成用天然气的了,结果没气让你用。这种情况聊什么?有人说你污染你活该。好,我改,我不污染了,结果直接来了个釜底抽薪,这也是我们活该吗?最难过的是,有人一脚快要把你踹死了,你还憋着不能说是谁踹的。
___________________分割线_________________
为什么大家不愿意聊实业,尤其在知乎上?
1.因为你说了以后,有人会说你是小企业,被淘汰是应该的。
我们按时纳税,按时发放工资,国家要环保,我们按照环保标准改了设备,合理合法,为什么不允许我们生存?如果是市场淘汰,我们认,这是应该的。但是就因为我们是小企业?这就是原罪?跟小恶魔的原罪一样吗?这些是典型站着说话不腰疼的,这种人,是坏。
2.因为有人说国家要往大企业的方向转型,所以小企业应该死掉,家属情绪还得很稳定。
10亿以上资产的实业公司不算小企业了吧?生死线上挣扎的有多少,大家应该打听打听周边的这种规模的企业就知道了。实业公司赚钱房地产为什么会大热?资本都傻吗?有钱不投实业?还有人说市值公司最高的是实业,拿苹果公司代替一整个实业,这种人,是蠢。
3.因为有人说国家外面有敌人,国家在想着以后,所以你们被一刀切了,就不要讲话了。
我们守法经营,勤劳致富。就因为国家外面有敌人就得一家子吃土喝风去?有几个实体业主的睡眠时间一天能超过7小时的你去问问。大家辛辛苦苦打拼出来的就为了事业就为了无私奉献?现在外面有敌人,你怎么不把你全家财产都捐掉住桥洞去?这种人,是无耻。
为什么没人在知乎上聊实业?
因为本来自身已经够苦逼的人了。但是仍然有这种不食肉糜的人出现无理的指责你们。谁还愿意聊?
___________________分割线__________________
我真的不希望我的祖国。再有牺牲一部分同胞,成全另一部分同胞的情况出现了。如国企下岗潮,如计划生育。即使我是受益人,每每想起来,仍是心有戚戚,那个年代的年青人,那个年代的年轻的母亲们,都承担的是什么啊。
____________________分割线_________________
有些人怎么说话不过脑子呢?
国家去产能,应该关停不合法的环保污染企业,帮助大型企业升级技术,制造出更高级,更低成本的商品,从市场上竞争小企业,让消费者得利,让小企业产品竞争不过,导致小企业淘汰。这个是正常的。
一刀切关停合理合法的小企业。导致市场产品价格升高,市场技术和质量仍没有太大的改变,这个是不应该的。这个道理都不懂吗?
___________________分割线_________________
说说我这个行业吧,进口宠物疫苗,行货每针进货价在20左右。淘宝上卖的最多的那一家,售价15元,真货和假货掺着卖,已经卖了好几年了,上万的销量,没人查,没人管。假货的进价在每瓶2元左右。
最让我不可思议的是,守法经营的微薄利润,朝夕不保。剑走偏锋的盆钵满满,这也是广大实业的缩影。
---------分割线-------
2018年5月2日,截止今天,此答案已经限流,多说无用,大家好好的经营自己的生活吧。
---------分割线-------
答主今天在朋友家吃饭,朋友的父亲,前几年拆迁赔了1000多万,现在放在银行吃利息,他们村每一年会发分红,就是把村里的集体土地出租出去,然后每年租的钱村民们平分。他们家,每个人,每年可以分15万元。家里父母两个,夫妻两个,加上孩子两个,一年可以发90万。今年村里把欠了2年的分红发了。立马全款买了一辆100万的奔驰。
我朋友是交警队的,今年也不干了,嫌管的严了,人民投诉的多,弄不到钱了。他的妻子在小区旁边开了个服装店,3年亏了15万。今年继续准备开,就当赔钱找个兴趣玩。
他因为家里有钱,结交的人多,每天晚上出去喝酒,所以关系也多。现在出来了,开了个店,因为有关系,上下打点的好,赚不赚钱不说,每天睡到12点去店里一趟。但也是快活。
聊到这里,答主就很不服气。但是心里又很无奈,正好最近在看张涵予版的水浒传。感觉水浒传是写的真好啊,几千年,中国的社会,有些东西简直和那个时代一模一样。只要家里有钱,上下打点,多结识有用的赵朋友,在本地过得要多快活有多快活。
为什么说这个?因为若是我这个朋友做实业应该会比我父亲情况好的多。政策先一步知道,有些漏洞执法部门会对他网开一面。在这个土地上,老实本分的做生意,牺牲了会有人骂你蠢,他们不管你有没有守法奉公,他们会说某些潜规则你没做到,你活该牺牲。最讽刺的是你没办法反驳他们,因为这是事实。
你不是本地人不好做实业。
你是本地人赵姓朋友少没办法做实业。
你是本地人,赵姓朋友多,你上供的不够没法做实业。
问题是我如果是本地人,赵姓朋友多,上供也够。那么我就有资本做某些擦边球的生意,比我做实业赚的多,辛苦也少的多,我为什么要去做实业?
是的,你说这三观不正,但现实是这样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