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 プライバシー設定: 公開
警察績效制度在各國:
美國:看起來是一個「數大就是美」文化很長遠的問題,很早期就有這造成種族歧視的論調,中間曾經有新公共行政概念的引入的再發展,而在更近年則是因為大數據概念引入警政,所以警政量化這件事變得更複雜,亦出現有出現認為績效模式導致政策違憲的判決(2013)
法國:在法國起初將績效制度視為警政改革的路線,有趣的是出現跟台灣幾乎一模一樣的語用,例如結果主義文化(de culture du résultat)、數字政治(la politique du chiffre),而法國國家人權委員會認為績效制度要調整的狀況,而且似乎是認為績效制度這件事並沒有達到甚至悖離真正想警政改革的方向(2021)
德國:德國的狀況是另外一種有趣,從一些論文跟評論可以看到歐洲的警察績效制度跟英國的新公共行政理論傳播有關,但是德國自己的研究亦認為英國這樣的模式很有問題(新公共管理(NPM)或新控制模型(NSM)之爭,某角度像是一種民族情結),在德國是以所謂目標協商(Zielvereinbarungen)模式處理,並且在2010年有個在柏林因為某個交通政策是「出車禍的路口要設基準數多開單」引起反彈後來廢掉的案例
墨西哥:德國有人寫文章認為墨西哥警察的腐敗,跟績效制度與警察體系的上下系統的交互作用相關
以上幾個狀況都指向「需要更新的警察管理/警察政策理論」是一種世界性的政策學議題
すべてのリアクション:
シェア1件
いいね!
コメント

コメント0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