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文推薦
不只適合學生,也值得老師家長們細讀反思的AI入門書
—— 國立臺灣大學電機工程學系副教授 李宏毅
不同於一般資訊工程領域的專家,李白老師對社會、人文充滿了關懷,因此這是一本特別的AI入門書。
在本書第一章中,李白老師分享了從「對失敗的恐懼大於對生命的熱情」到「切蛋糕式合作」等學生常見的問題,看得我連連點頭。李白老師的觀點一針見血,這是只有在教學第一線,而且對學生充滿關懷的好老師才能寫出的觀察。
在第二章中,李白老師對於 AI 的各項應用做了深入淺出的介紹,李白老師博學多聞,書中旁徵博引,令人非常欽佩,如同李白老師在書中講的「跨域是 AI 時代的必然」,他自己就是這句話最好的註腳。
李白老師擔任教育部人工智慧競賽與標註資料蒐集計畫的主持人多年,一直站在培育 AI 人才的第一線,在第三章中他特別對於 AI 專家的培育給予具體的建議。
雖然坊間已經有很多學習 AI 的入門讀物,但是本書不同於一般的入門讀物,它不只是適合學生閱讀,本書的內容也值得老師、家長們細讀與反思。
理科老文青的反撲
—— 臺北護理健康大學語言治療與聽力學系副教授 翁仕明 醫師
拿起宗翰的這本書,當年的青澀又浮現眼前!我們曾是某明星高中號稱「數理資優班」的同窗,同班同學們除了一兩位轉文組外,其餘皆是理科生。
遙遠的上個世紀,理科文科好似一刀切,家中長輩曾諄諄告誡我,文章不華美「免緊張」,你是理科生,數理強才是「王道」。前一陣子,母校大張旗鼓的號召我們這些畢業三十週年老校友,返校參與校慶,這才驚覺,身為理科生的我們之中,有著像宗翰老師這種「AI界李白」,也有著像我這類不務正業,每隔幾週在專欄發表的兒科醫師!或許我們不是文豪,但,理科文科真是「一刀切」嗎?文科人就沒有理科魂,還是理科人都不該有文科情?相信宗翰老師的這本書,特別是「弭平文理之別」那一段,已經給了各位精采絕倫的解答。
宗翰將累積多年的教育現場觀察,運用風趣生動的解說,把一段又一段的AI基礎理論,幻化成生活中的各式風格呈現,實在是令人拍案叫絕。我們或許就是生不逢時吧!倘若當初有這樣一號AI界李白,出版如此富含深遠意義的書籍,不是更能造福眾多莘莘學子嗎?
讓人對 AI 有興趣,進而了解 AI、使用 AI!
—— 臺灣大學電機工程學系教授 葉丙成
蔡教授這本 AI 的書,非常特別。它不僅是一本讓高中生了解 AI 的好書,更是一個引領學生更了解如何自主學習、研究的好書。從這本書的字裡行間,可以看到蔡教授對學生的循循善誘。特別是蔡教授在書中舉了許多以前他所指導的學生的案例故事,讓中學生讀者可以更了解做學問、與人合作是怎麼回事。這對於讓高中生對「做研究」這件事有更深刻的理解。這樣用心教導學生的書,真的罕見。
除了教學生怎麼做研究外,關於現在常見的 AI 觀念,蔡教授更是以深入淺出的方式、搭配精心設計的類比,希望能幫助剛入門的學生,讓他們覺得 AI 理論是容易親近的。我覺得蔡教授的這點用心非常重要!先讓學生覺得容易親近,他們才會更有興趣做更深入的探索。相較於一些把 AI 理論講得硬梆梆的書籍,蔡教授這本書非常適合想對 AI 了解的中學生,或任何 AI 新手。
在 AI 崛起的時代,AI 將是未來世界非常關鍵的技術。讓學生對 AI 有興趣,進而了解 AI、使用 AI,將會為他的未來打開一扇窗。蔡教授這本書,我非常推薦給所有想了解 AI 的入門新手!
豈止於中學生?給AI初世代的新攻略
—— 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系副教授 劉雅芬
人稱「AI界李白」的蔡老師要出書了,身為一名中文系教師有幸先行拜讀此書,正正呼應了李白老師的用心──這是一本寫給「中學生」,同時也適用於大專院校人文科系與社會大眾的入門書籍。
相信有許多同我一樣的「普通讀者」,知道AI時代已來臨,也想要與時俱進提升自己的資訊能力。但面對五花八門的訊息來源,有些淺而泛論,有些卻難如天書,雖知AI世界十分神妙,卻不得其門而入。
這是一本跨越專業術語障礙,結合理論與實例,深入淺出的AI導論書,對新入此領域的「小白」而言,堪稱為極佳的「新手攻略」。
對應108課綱精神,超前佈署
李白老師於大學任教多年,面對台灣大學生普遍缺乏學習動機與學用不一的現象,十分關切。長年內化的運算思維,讓他對事物的因果特別注意,是以,他正本清源,直接引領大家重回起點,全書先從學習的本質意義談起,分享有效的學習態度與經驗,希望青春洋溢的中學同學能夠及時了解自己的興趣與天份所在,並能夠建立/保有/重拾學習的熱情與初衷。他超前佈署,希望能透過此書並配合適性教育,培養具有學習強烈動機的「未來大學生」,期能為台灣的大學教育注入活水。
108課綱的核心精神是「終身學習」,正是對應於劇烈的「社會變化」,紮實的基礎功加以及恆長的學習續航力,適性揚才,成就每一個孩子。
但人生最重要卻也最難的,其實便是能長期堅持且持續地積累。長期地投入做一件事,取決於學習者自身的意願與動力。唯有自發的興趣與意志的結合,方能有成。學習者愈早開始探索自我興趣與天賦所在,愈能順利啟程。
108課綱的前行實踐者─跨域又能說「人話」的資訊專家
20世紀中期,人類進入數位資訊時代,電腦或由相關設備衍生的各項功能及服務,幾乎已成為人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21世紀,我們更進化到AI世代,有些人以為AI時代還是未來式,但AI早已是現在進行式。如果說上世紀的資訊能力與電腦程式語言編寫尚是資訊相關從業人員的專業,那麼具有基本程式運算思維的編寫能力已成為當代公民需具備的素養,行政院已將培育國民邏輯運算思維,列為促進數位經濟發展之重要政策方向。
許多人知道趨勢的發展亦想要了解與學習AI知識,這幾年來,有關AI主題的著作與演講紛紛出版。淺顯一些的著作大多暢談概念,介紹讀者AI的發展並暢想未來可能的AI生活,但對於技術產業則未能著墨。專業的AI書籍,又由於資訊知識與程式語言學習門檻較一般學科門檻高,加上術語眾多,學習者如聞天書,心理感受有如當下的流行語「有聽沒有懂,拜託說點人話!」一路得識非常多優秀的資訊專家,但常很難溝通理解彼此的想法。得識李白老師後,深歎「昔有居易作詩老嫗能解,今有李白老師講AI常人終明」。感謝宗翰老師將專業知識與艱難術語,轉譯成一般大眾能懂的「人話」。
李白老師以AI為核心工具,以中學時代的基本素養為基礎,重啟年少對數理、政治、財經、歷史、地理、音樂、生物醫學等領域的學習與研究。另外,也因為具有人文學科的核心素養,李白老師遂能深入淺出,將深難的AI知識透過比喻與淺白口語轉譯成易懂的「人話」,引領大家一窺AI世界之妙。所以,讀者可以發現,本書中呈現多元跨域整合的實例,包括了AI與傳播、AI與醫學、AI與人文、AI與體育,成為跨越鴻溝,架接理工與人文的橋樑。
跨域前輩帶領,一起培育AI核心素養
瞬息萬變的世界,如何以不變應萬變?學會「如何學習」的能力,加上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是不變的正解。
在現代社會我們需要更明確地區分「知識」與「資訊」,學會從「獲取資訊」到「運用知識」。在各學門的學習過程中,重要的不是能死背多少資訊,而是要養成該學科的核心素養,發展關鍵能力,將知識需要轉化成「帶得走的能力」,將其有效運用在日常生活、未來職場等。
當然不是人人都是李白,也非個個資優,但當我們具備了AI的核心素養後,便能將AI技術與我們的興趣與專長結合,立基在自己專業基礎進行跨域,擴大生命的格局與可能。個人因李白老師的引領,有幸跨入新領域,展開數位人文的學習與研究。
這是一本AI界堪稱「歐皇段位」的前輩(資訊與人文的博通者,理想與應用的實踐者)送給當代入門小白的王者攻略,願各位讀者,過關斬將,終成王者。
突破年齡限制:高中生也能做出AI 專題
—— 臺北市立建國高級中學科學班 許澤厚同學
2021年的暑假,我正要升上高二。當時我只是一個稍稍接觸程式競賽的高中生,跟許多同學一樣嚮往最潮的AI,卻對實際上怎麼發展與應用AI技術做研究一無所知。幸運的是,透過學校老師介紹,加入科學班大學長李白老師的實驗室,開始利用AI自然語言處理偵測Twitter 上具有攻擊性情緒推文,以執行探討封城對於攻擊性推文數量的影響的專題。現在,我已經完成英文論文初稿,正在和老師一起做最後的修改,預計投稿國際期刊。
回想起這一年,我覺得自己改變最多的,是看待問題的思維模式。剛進實驗室的我,要面對寫程式碼,訓練出一個分辨語句情緒的模型,我心想「這應該是需要上過資工系課程才會的,我一個高中生怎麼可能寫得出來?」
但是老師與學長姐並沒有因為我是高中生,而給我特別待遇,而是直接教我「去哪裡找魚來釣」。在這個懵懵懂懂的階段,老師教導我「拆解問題的方法」,將眼前的大問題,劃分成數個小問題,最後甚至細到「為什麼有些人可以從網路上整理出可以運作的程式,我卻一直卡住?」面對同一個程式執行錯誤,我先自己嘗試Google ,再比較自己查資料的過程跟學長姐有什麼差異,找出癥結點,練習問好問題,追根究底。漸漸地,面對未知的問題不再是逃避,仰賴別人給予解答,而是透過不斷的問問題、找答案,自己從網路與書籍得到深刻的理解。
如同書中描述的,在老師指導下,我與幾位資工系學長們的合作,並不是將專題「分段」每個人自己做完,而是透過分享自己對問題的看法,增進彼此的瞭解,讓每個人在合作中發揮自己的專長,一起找出最好的解決方案。在研究進行到中段,我們也由原本的問題衍生出幾個進階的問題,現在正各自為自己的目標努力著。但因為之前建立的互信與了解,因此仍然能保持互相討論與彼此支援。
在台灣的朋友們,一定都很想知道,到底要如何從一個被動接收知識的學生,蛻變成一個有獨立研究能力的工程師?許多學校的觀念告訴我們,學生就該把自己的本分做好,乖乖讀書。但是從小接收資訊的學生們,卻缺少了尋找資訊的能力。尋找資訊的過程,不像讀書保證有可以很快呈現在眼前的結果,有時因為害怕一無所獲,就只去做自己舒適圈內的事。
然而,當我願意踏出去嘗試老師教我的新思維模式,就經歷到了前所未有的突破。如果可以讀懂第一本書是第一場學習革命,那麼可以主動用電腦解決第一個問題,就是第二場學習革命。老師在我身上,看到了台灣高中生的潛力。
為了讓更多高中生能夠從傳統思維中跳脫出來,成為駕馭AI的贏家,因此在百忙之中仍然不計代價寫了這本書,實在令我感動與敬佩!在這裡,我一定要大力推薦這本書給中學生們!只要照著老師在書中提出的概念,換一個角度來生活,來看世界,你將不再為前途茫茫而徬徨,而是跟我一樣,充滿用AI來讓世界變得更好的動力!
------------
【推薦語】
蔡宗翰教授常常到本校演講指導我們,榮幸拜讀蔡宗翰教授大作,深讀後發現本書一語道破目前的學生的AI學習狀況。本書以學生本位案例出發來探討,內容生動貼切,並探討AI技術發展,最後導入學生該如何用眼光來審視自己的路。全文字裡行間人文底蘊盎然而生,AI見解獨到,道出學生AI學習的盲點,是一本值得珍藏與品味的好書。
—— 教育部-師大附中「中小學校人工智慧計畫」AI計畫主持人 李柏翰
李白老師不僅是AI專家,更涉獵包含文史藝術、政治社會、乃至於運動競技等多元領域,其豐富的學養,總是能帶給青年學子多元的觀點與創新的思維。在AI學習的路上,李白老師引領讀者洞察學習盲點,建立正確的學習心態與跨領域的學習格局,並對於人工智慧的認知由懞懂變得清晰。推薦本書給對於AI領域有興趣、正在找尋學習或研究方向、想了解AI對自己未來學涯或職涯發展幫助的學子,李白老師將讓你更懂得如何善用AI為自己賦能,開創未來。
—— AI4kids創辦人暨執行長 陳佳慧
這是一本「非典型」的AI入門書。李白老師不只深入淺出地介紹了AI的各種應用,更苦口婆心分享了身處AI世代的年輕學生,所必須培養的態度與能力。正是這些態度與能力,才讓人可以不被AI取代,並能夠掌握AI、善用AI,來解決問題、創造價值。
—— 未來內容AR/VR劇場製作人 馮勃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