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構地方2》老公當完老婆當!地方選舉世襲化,綠營執政派系壟斷問題仍在

不少傳統屬於國民黨的地方派系,後來轉為無黨籍參選。示意圖(資料照,林韶安攝)

台灣經歷過3次政黨輪替,派系分贓現象在縣市長、立委選舉幾乎已經絕跡,但不可諱言,鄉鎮市長、縣市議員選舉,地方派系仍然扮演著關鍵力量,地方選舉「世襲化」現象,並沒有在綠營長期執政縣市消失,相反地,創黨36年、正值世代交替的民進黨,正有一批「綠二代」浮上檯面,正如同資本累積的邏輯一樣,政治家族透過每次選舉所累積的政治資本,正跟隨著世代交替的步伐,順勢移轉給最親近的家族成員。(系列2之2)

2009年,官司纏身的前花蓮縣長傅崐萁,任命妻子徐榛蔚擔任副縣長,還透過「假離婚」方式,規避《地方制度法》,儘管這項人事任命案最後遭到內政部撤銷,但類似的劇情,卻在其他鄉鎮市長身上發生。

地方首長判刑撤職親戚頂上爭議,促成《地制法》修法

2019年新竹縣竹東鎮鎮長羅吉祥因賄選被判刑,新竹縣政府指派其妻張順朋代理鎮長;2021年雲林縣北港鎮長蕭永義,因涉買賣清潔隊員職缺貪瀆案一審判決有罪,雲林縣政府指派蕭永義姊姊蕭美文代理北港鎮長職務,相關爭議促成了《地方制度法》修法,正式禁止民選地方首長之代理人,不得為被代理者的配偶、前配偶、四親等內的血親,以及三親等內的姻親關係。

支持《新新聞》

打造獨立自主的優質媒體,需要您做後盾!

點此支持《新新聞》,與我們攜手檢視公共政策、監督政府,守護台灣民主自由進步價值。

上述爭議,其實只是台灣政壇「代夫出征」、「代父出征」、「代兄弟姊妹出征」現象的縮影,事實上,台灣鄉鎮市長選舉家族壟斷的現象,並沒有隨著政黨輪替而消失,即使《地方制度法》為避免派系壟斷,明定鄉鎮市長以上之民選首長,「連選得連任一屆」,但政治家族仍然可以透過轉換跑道參選民代方式,跨屆「回鍋」參選,或者是透過配偶、子女、兄弟姊妹參選,延續家族在地方的政治生命。

根據《新新聞》統計,本屆九合一選舉,類似像傅崐萁、徐榛蔚夫妻檔無縫接軌、接棒參選並當選的政治家族,其實並不少見。

基層選舉家族無縫接軌,擊垮法律的連任限制

2019年因幽靈人口案被判當選無效的花蓮縣豐濱鄉長邱福順,隔年由妻子江莉婷參加鄉長補選勝選,如今,邱福順又將在今年(2022)底參選鄉長。2016年花蓮市長補選,擊敗民進黨籍市長田智宣遺孀張美慧的魏嘉賢,受限於「連選得連任一屆」的規定,必須在今年底交棒,長期在花蓮市執政的魏家,改由魏嘉賢胞弟魏嘉彥參選花蓮市長,魏嘉賢則轉換跑道參選縣議員。

同樣是家族無縫接軌的,還有花蓮壽豐鄉與台東成功鎮,壽豐鄉現任鄉長劉耀宗,2020年「代妻出征」參加鄉長補選,今年底妻子曾淑懿將再度參選鄉長,競爭對手則是壽豐另外一個政治家族陳進和,陳進和的胞兄陳東海曾任壽豐鄉長。至於台東成功鎮現任鎮長黃博昌任期屆滿後,將由妻子謝淑貞接棒參選。

傅崐萁、徐榛蔚。(柯承惠攝)
傅崐萁(左)、徐榛蔚(右)夫婦在花蓮縣「輪流」執政。(資料照,柯承惠攝)

另外,正新集團創辦人羅結故鄉、彰化縣大村鄉,幾年前因為羅結過世繳納之遺產稅,讓大村鄉搖身一變,成為台灣排名前段班的富鄉,現任鄉長游盛今年底任期屆滿,妻子許美珍將接辦參選。

還有上屆鄉鎮長任期發生代理人爭議的新竹竹東與雲林北港,竹東部分,張順朋2020年代表夫婿贏得鎮長補選之後,今年底選舉張順朋將爭取連任。至於北港鎮長部分,儘管因案遭判刑撤職的蕭永義姐姐蕭美文代理鎮長職務遭到撤銷,但年底蕭美文仍將參加鎮長選舉,對手則是2018年敗給蕭永義的民進黨籍前鎮長張智勝。

地方政治家族化,藍綠皆有交棒文化

類似的家族化現象,並非是國民黨的專利,民進黨地方政治人物,同樣有類似的交棒文化。舉例來說,2019年代表民進黨參選立委,最後敗給藍營許淑華的水里鄉長陳癸佑,今年底鄉長任期屆滿,陳癸佑家族先是在2020年,由妻子陳尤敏代表投入南投鹿谷農會總幹事,陳癸佑今年也返回故鄉鹿谷參選鄉長,陳尤敏則參選水里鄉長。

由綠營長期執政的南部縣市,地方派系即使遭到綠營收編,其政治權力的傳承,仍然是以家族為核心,本屆綠營在嘉義縣推派的鄉鎮市長參選人,就有明顯的家族政治色彩。

20190821-南投水里鄉長陳癸佑出席2020民進黨立委徵召提名公布記者會。(吳俊廷攝)
南投縣水里鄉長陳癸佑今年任滿,轉戰故鄉鹿谷鄉長;他曾代表民進黨參選立委,敗給藍營許淑華。(資料照,吳俊廷攝)

綠營嘉義縣提名人選當中,水上鄉林緗亭、新港鄉葉孟龍、六腳鄉黃鉦凱3人,是由市議員轉換跑道參選鄉鎮長;至於溪口鄉孫維聰、竹崎鄉曾亮哲與中埔鄉李碧雲3人,則是現任鄉長爭取連任;鹿草鄉長與東石鄉長提名人嚴珮瑜、柯登雅,則是從嘉義縣長翁章梁縣府團隊中栽培。

不過,上述鄉鎮長參選人除了柯登雅之外,其餘均來自政治家族,嚴珮瑜的公公林沐惠,曾任鹿草鄉長,林緗亭、葉孟龍、黃鉦凱與李碧雲父親,也都曾擔任當地鄉鎮長。曾亮哲父母則是已故的前立委曾振農與前嘉義縣長張花冠。

20220916-SMG0035-新新聞_E鄉鎮市長參選人家屬曾任地方首長統計
 

事實上,民進黨在嘉義縣最具政治實力的黃文峯家族,除了年底將卸任轉戰議員的黃榮利,擔任太保市長之外,綠營在黃家的協助下,也在朴子市執政長達20年,連續執政的紀錄,一直到2018年才被無黨籍的吳品叡打斷。

地方選舉「政二代」現象,不會因政黨輪替消失

地方家族的政治生命,除了可以透過交棒給家屬方式延續之外,還可以藉由轉換跑道參選民代,再回鍋參選方式,成功規避《地方制度法》「連選得連任一屆」之規定,舉例來說,前南投縣中寮鄉長張永輝2018年任期屆滿,張永輝選擇投入議員選舉,今年底選舉,張永輝又將回鍋競選鄉長。類似情況也發生在雲林縣議員邱世文身上,林內鄉長出身的邱世文,父親邱芳棋也曾擔任鄉長,今年底選舉,邱世文也將回鍋參選林內鄉長。

不過,政治家族成員長期在地方開枝散葉,難免會有「網內互打」情形,雲嘉地區頗具影響力的蘇金煌家族,就是最好的例子,今年雲林縣四湖鄉長選舉,蘇家出現蘇金煌八弟蘇秉承及二弟蘇金志的大舅子吳勁葦「網內互打」情形,為消弭家族之爭,77歲高齡的蘇金煌決議再披戰袍參選四湖鄉長。

20220916-SMG0035-新新聞_F現任鄉鎮長轉換跑道情形
 

對於地方選舉世襲化情形,台師大政治所教授曲兆祥認為,「政二代」現象背後,顯示政治家族藉由傳承,累積政治資本的現象,其實和企業家將經營權傳承給第二代的現象一樣,某種程度上都是社會正常現象。封建社會時期,家族職業世襲現象存在已久,這個現象到了今天依然存在,只不過沒有像過去這麼明顯。「政二代」現象在地方選尤其明顯,因為地方選舉規模較小,比較容易透過組織動員贏得勝選,因此,也比較容易形成派系。

曲兆祥表示,地方選舉「政二代」現象,並不會因為政黨輪替而消失,因為綠營家族勢力同樣也會在地方扶植「綠二代」,就像美國政治家族一樣,從老布希(George H. W. Bush)總統到兒子小布希(George W. Bush)當總統,搞不好隔幾年連孫子也來了。對選民來說,選民並沒有真正在意政治人物世襲現象,他們真正在意的,是有沒有幫地方爭取利益。

曲兆祥:都市化程度愈高,地方政治家族化情況愈淡

「從統計角度,地方政治遭政治家族壟斷的情況,會隨著該選區的經濟發展程度,而有所遞減,愈是都市化程度愈高的選舉,家族化情況就愈不明顯。」曲兆祥分析,台北市政治人物雖然也有政二代出現,但多集中在市議員層次,相對之下,偏鄉地區由於青年人口外移,其選舉結果就會跟當地派系綁在一起,由一、二個家族輪流執政的現象,其實頗為普遍。

曲兆祥表示,台灣地方政壇能否接受「代夫出征」、「代父出征」的家族政治傳承文化,選民才是最大關鍵,都會區地方首長世襲現象較不明顯,主要原因就在於都會區民眾不接受這種現象,但相對之下,非都會區選民,在投票行為上,可能更重視在地情感。就像花蓮傅崐萁現象一樣,花蓮選民如果不介意,台北媒體罵得再兇都沒有用。

2018年台北市長選舉,柯文哲。(柯承惠攝)
都會區地方首長世襲現象較不明顯,主因在於都會區民眾不接受這種現象。示意圖,台北市長柯文哲造勢活動。(資料照,柯承惠攝)

曲兆祥表示,行政首長因為手中握有行政資源分配權,為了避免權力長期過度集中,因此有必要對連任次數進行限制,相對之下,民意代表代表人民監督政府,不應該有任期限制,然而,如果台灣民眾對於地方政治人物,透過轉換跑道參選民代、再回鍋競選鄉鎮首長現象有所疑慮,可以考慮改變政治制度,限制鄉鎮長連任次數。然而,選民同意讓政治人物「回鍋」擔任鄉鎮首長,背後也可能是肯定政治人物長期服務的結果,就如同早年嘉義市許家班,市長職務從許世賢傳承給女兒張博雅、張文英一樣,然而,即使是許家班,傳承到第三代也有沒落情形。

鄉鎮市長改官派,可能是「走了一隻老虎,迎來一隻狼」

由於台灣地方政治選舉結果,部分鄉鎮政治資源長期遭到少數家族壟斷,因此從前總統李登輝時代的「國是會議」,就有政治學者主張廢除鄉鎮市長選舉改官派,鄉鎮市長官派的主張,在民進黨2016年重返執政後,部分綠委包括鄭運鵬、鍾佳濱等,都曾提案修法。

鄉鎮市長選舉是否改官派引發爭議,圖為2014年民進黨主席蔡英文授旗給彰化縣長和鄉鎮市長候選人。(視頻截圖)
部分鄉鎮政治資源長期遭到少數家族壟斷,鄉鎮市長選舉是否改官派也引發爭議。示意圖,2014年民進黨主席蔡英文授旗給彰化縣長和鄉鎮市長候選人。(網路影片截圖)

曲兆祥認為,鄉鎮市長改官派的結果,可能是「走了一隻老虎,迎來一隻狼」,官派一樣有官派問題,甚至可能更嚴重,民選縣市首長,對於鄉鎮級選舉所形成的地方派系,有些因為隸屬於不同派系,無法全盤控制,因此在政策推動上,需要其他派系幫忙,這樣的折衝過程,不可諱言,會有分贓現象,但從政治學的角度,分贓的結果導致分權,某種程度上可以避免權力過度集中;相對之下,鄉鎮市長官派的結果,將形成縣市長「一條鞭」情況。

事實上,在立法院2年前修改《農田水利法》,將地方水利會長改為官派之後,台灣的政治學界已經開始關注水利會改制,權力集中後對地方政治生態的改變。曲兆祥表示,過去各縣市的農田水利會跟地方派系綁在一起,綠營中央與地方首長必須與地方派系妥協,現在改制為官派後,各縣市首長可以透過官派,直接扶植甚至介入地方派系,學界也在密切關注其後續變化。

讓事實說話,讓政治人物不敢說謊話

──《新新聞》需要您的贊助支持

在1987解嚴那一年創立的《新新聞》,秉持「公正」、「真實」、「進步」的信念,我們在紙本媒體時代曾創造了「讓事實說話,讓政治人物不敢說謊話」的口碑,如今我們要在網路媒體時代把這個責任延續下去。

我們要打造獨立自主的優質媒體,才能無所偏倚、無所忌憚、發揮專業能力,全心全力檢視公共政策,以監督政府,滿足人民知的權利。

這一切都需要您以實際行動支持我們──就是現在,請您與《新新聞》攜手前進!

2 系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