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 : 社內相
【特約記者姚惠珍╱台北報導】台塑集團創辦人王永慶生前成立的公益信託王長庚社福基金自2014年至2018年,5年內來自台塑四寶的現金股息收入高達35.27億元,慈善總支出則超過13.02億元,但近98%善款卻是「左口袋捐給右口袋」,共捐贈近12億6827萬元給王永慶家族成員所成立的9大財團法人基金會,違背公益信託捐贈應符合普遍性的精神,引發高度爭議。
此外,受贈單位資產龐大,但帳上現金卻極少,皆以股票為主,不但可享有稅賦優惠,還可鎖住股權;再者王長庚社福基金既然是以捐款為主,捐給別人不如捐給自家人,因此後代成立的基金會便成為王長庚社福基金的主要受贈單位,有「肥水不落外人田」之嫌。
為紀念父親王長庚,王永慶在2002年以台塑四寶股票及37億餘元現金成立王長庚社福基金,成立時總市值為62.94億元,多年來因股利及股價上漲致資產暴增。惟現行法規並未明文規定,慈善支出應佔總信託資產多少比率,導致社福基金資產不斷膨脹,成立16年來市值已由62.94億元增至2018年的204.5億元,翻漲2.25倍。
為紀念父親王長庚,王永慶在2002年以台塑四寶股票及37億餘元現金成立王長庚社福基金,成立時總市值為62.94億元,多年來因股利及股價上漲致資產暴增。惟現行法規並未明文規定,慈善支出應佔總信託資產多少比率,導致社福基金資產不斷膨脹,成立16年來市值已由62.94億元增至2018年的204.5億元,翻漲2.25倍。
王詹樣基金會捐助雲林縣國中小學營養午餐經費,台塑集團總裁王文淵也到場協助。翻攝王詹樣基金會網站
圖片來源 : 社內相
王永慶辭世後變調 善款改捐自家人
王長庚社福基金在2018年,僅台塑四寶現金股息即進帳11.58億元,該年度慈善支出雖較2017年增加一倍至4.97億元,但近93%的善款,約4.63億元卻是進入自家人成立的基金會,更荒謬的是,該公益信託2018年竟「淨獲利」6.6億元,現行公益信託法規未規定慈善支出比率等種種疏漏,養出公益信託大怪獸。
據親近王家人透露,王永慶生前主導的公益信託,都捐助不同弱勢團體,符合普遍性原則。創辦人辭世後,二房與三房子嗣相繼成為公益信託諮詢委員,大家對捐助對象、方式,有不同看法。最後決議,王長庚社福基金每年按照一定比率分配,捐助給二房及三房子女所成立的財團法人基金會,再由各大財團法人基金會從事慈善捐助活動。
對於王長庚社福基金過去5年善款,有98%「左口袋捐給右口袋」,因而衍生爭議,一名參與運作人士強調:「錢最終都是捐給需要幫助的人」。該人士表示,由於公益信託並非法人組織,沒有行政人員,不可能跳到第一線從事慈善活動,透過捐款給財團法人基金會去執行,「每年快結案時,各諮詢委員都會拿出大大一本慈善捐助活動的資料或照片來報告,說明受贈財團法人基金會該年度執行績效,所有捐助也獲得受託銀行和主管機關的許可。」
據親近王家人透露,王永慶生前主導的公益信託,都捐助不同弱勢團體,符合普遍性原則。創辦人辭世後,二房與三房子嗣相繼成為公益信託諮詢委員,大家對捐助對象、方式,有不同看法。最後決議,王長庚社福基金每年按照一定比率分配,捐助給二房及三房子女所成立的財團法人基金會,再由各大財團法人基金會從事慈善捐助活動。
對於王長庚社福基金過去5年善款,有98%「左口袋捐給右口袋」,因而衍生爭議,一名參與運作人士強調:「錢最終都是捐給需要幫助的人」。該人士表示,由於公益信託並非法人組織,沒有行政人員,不可能跳到第一線從事慈善活動,透過捐款給財團法人基金會去執行,「每年快結案時,各諮詢委員都會拿出大大一本慈善捐助活動的資料或照片來報告,說明受贈財團法人基金會該年度執行績效,所有捐助也獲得受託銀行和主管機關的許可。」
王永慶二房子女王雪紅(左圖)及王文祥各自成立的基金會,皆獲自家捐款。資料照片
圖片來源 : 社內相
違反普遍公平原則 應訂評鑑查績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