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融號遇強烈沙塵天氣進入冬季休眠模式 2022-05-202022-05-20 作者 香港天文 天問一號任務團隊通過環繞器獲取的中分辨率圖像,發現祝融號火星車巡視區經歷了一次明顯的沙塵暴過程。科學家對2022年3月16日和4月30日的祝融號巡視區120米分辨率圖像中的典型地貌(特別是隕石坑邊緣)進行對比,結合近期火星車遙測數據反映的太陽翼發電電流的變化,可以判斷當地正在經歷強烈的沙塵天氣。… 繼續閱讀
洞察號太陽能板功率水平降低雖然仍然能夠監察火星地震但有可能年底退役 2022-05-212022-05-19 作者 香港天文 美國太空總署的洞察號(InSight;全名是:運用地震調查、測地學與熱傳導對火星內部進行探測 Interior Exploration… 繼續閱讀
水星在太空環境中存在東向環電流 2022-05-192022-05-18 作者 香港天文 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的學者與瑞典於默奧大學、美國密歇根大學、普林斯頓大學等機構的學者合作,首次發現,水星在太空環境中存在著東向環電流。這個發現更新了人們對水星磁層電流體系的認知,對認識水星太空環境、科學探測水星以及比較理解地球宜居環境演化具有重要意義。… 繼續閱讀
放射性硫同位素示蹤太陽活動研究獲進展 2022-05-192022-05-17 作者 香港天文 太陽是太陽系的主要能量來源,控制著地球的氣候和水文系統,從而維持地球表生環境的生命活動和宜居性。重建過去的太陽活動歷史,對評估異常太陽活動的強度和頻率,預測其對太空人、現代科技通訊和生態系統的影響均有重要意義。… 繼續閱讀
利用新方法重建火星過去的氣候 2022-05-212022-05-14 作者 香港天文 火星過去的氣候侵蝕程度比想像得要大得多,意味著火星表面曾有過一段液態水持續流動的時期。 一隊以澳洲蒙納殊大學(Monash… 繼續閱讀
天文學家發佈銀河系中心黑洞的第一張照片 2022-05-132022-05-12 作者 香港天文 今日香港時間晚上九時,在世界各地同時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天文學家公佈銀河系中心超大質量黑洞的第一張照片。提供了壓倒性的證據,證明該物體確實是一個黑洞,並為這些巨星的運作提供有價值的線索,這些巨星認為位於大多數星系的中心。該圖像由事件視界望遠鏡(Event… 繼續閱讀
祝融號發現火星有近期水活動的跡象 2022-05-192022-05-12 作者 香港天文 中國科學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空間天氣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劉洋研究員團隊,利用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祝融號火星車,獲取的短波紅外線光譜和導航與地形相機數據,在登陸地區發現岩化的板狀硬殼層,通過分析光譜數據發現,這些類似沉積岩的板狀硬殼層含有豐富水硫酸鹽等礦物。… 繼續閱讀
中國天文學家在經典新星領域獲進展 2022-05-122022-05-11 作者 香港天文 中國科學院雲南天文台博士研究生郭雲浪與王博研究員在經典新星領域獲得新進展,可以用來限制經典新星爆發過程中的白矮星混合理論。… 繼續閱讀
發現磁反轉的超大質量黑洞 2022-05-122022-05-10 作者 香港天文 黑洞是宇宙中的強力引擎,它們提供類星體和其它活躍星系核的能量,從本質上來說,黑洞本身並沒有磁場,但黑洞周圍密集的等離子體在繞著黑洞旋轉時,其中的帶電粒子會產生電流和磁場。… 繼續閱讀
哈勃太空望遠鏡發現在超新星爆發後倖存的伴星 2022-05-122022-05-10 作者 香港天文 天文學家在超新星爆炸中檢測到各種元素的特徵,這些元素就像洋蔥般分層,氫存在於恆星的最外層。然而在一些超新星中沒有發現前恆星最外層氫的蹤跡,這表示它在爆炸發生前就已經剝離。…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