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 & A143
我大學時曾參加過一個社團,其中兩名社員分別叫林奕華和黃偉哲。多年後促轉會公布的校園佈建資料中,出現以下兩個檔案:
A2:
性別:女
籍貫:台灣
職稱:政治系四年級,「學生會」會長
類別:運用關係
每月支領金額:N/A
佈建對象:學生會
表現、評價:深具向心力能適時反應校安動態,迄今向本處反應校安動態25件
A143:
性別:N/A
籍貫:N/A
職稱:農推系學生
類別:支薪佈建
每月支領金額:N/A
佈建對象:重要社團,異議性社團
表現、評價:經常聯繫,並能主動提供情報,繼續加強聯繫
第一位被指認為國民黨立委林奕華,但她表示自己並未支領津貼,並非校園線民。第二位被指認為民進黨台南縣長黃偉哲,他被促轉會約談後,今日在臉書發文表示自己並非校園線民。
專注於線民而非主其事者就產生這樣一種困境:國民黨因為是加害者,所以即使有人被指控為線民也在黨內波瀾不興;民進黨內被指控的線民,將時時面臨真相揭露的恐懼與尷尬。
同樣被指控為線民,民進黨立委黃國書確認為真,於是退黨並允諾將退出政壇;而另一位藍營媒體寵兒的民進黨前立委郭正亮,承認將資訊交付國安局並領取金錢,卻另創定義宣稱沒有監控就不算線民,至今依舊活躍於藍營媒體。
掩蓋加害元兇、專注線民真相的結果,就會形成這樣一種荒謬的景象:越與加害人親近者越不會受到譴責,站隊錯誤的線民比線民本身更為可惡,不正義比轉型正義更受青睞。
Yuan-Cong Chen
轉型正義走到這裡,根本錯亂。
公佈抓耙仔固然可以視為是轉型正義的一環,但是誰是這些抓耙仔的上線?居然完全跳過去!
理論上,應該順藤摸瓜往上把相關情治上級亮出來,但是現在只有公佈抓耙仔,誰佈建、誰掌控,通通不知道。這算哪門子轉型正義?
公佈抓耙仔固然可以視為是轉型正
理論上,應該順藤摸瓜往上把相關
2 mosReport
余國棟
其實是,
林奕華身處的政治世界的價值觀本來就認為當抓耙仔是為國家除害,在那個世界裡她是好人,跟馬英九一樣。
其他政治陣營的支持者痛恨她,不痛不癢,因為她的選票不是來自痛恨她的陣營。
黃國書身處的政治世界裡的價值觀是痛恨抓耙仔的,所以他只得離開政壇,其他幾位不承認的,也會感到相當大的壓力。
基本上,對這些政治人物而言,會影響選票的壓力來源才是他們注重的地方。
林奕華身處的政治世界的價值觀本
其他政治陣營的支持者痛恨她,不
黃國書身處的政治世界裡的價值觀
基本上,對這些政治人物而言,會
2 mosRepo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