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简直好笑,姑且不说昭和日帝地盘多大对汉人和朝鲜人有什么意义了。你不看时代变化么?18世纪和16世纪的局面一样?讲个笑话,假如明天人类发明了超光速引擎,可以殖民全银河,说不定希腊人也能捞三五个星球玩玩,所以现任希腊总统就水平远超亚历山大大帝了?
一个道理,17世纪下半叶燧发枪普及以后,全球各个民族都在扩张。你光看到俄罗斯占领了西伯利亚向中亚进发,看到大英帝国占领了印度,看不见越南灭了占婆,日本全吞北海道么?二十世纪下半叶抗生素普及后,全球大部分国家的平均寿命都提升了三十年,朝鲜也提升了三十年,这算金家功劳还是技术的功劳?如果某国人均寿命提升了十五年,这能算功劳么?这算是犯罪。
实际上满清扩张也是一个道理。赶上了燧发枪普及的技术进步的风口。技术进步是一个外生变量,技术没有国界,正常情况下会迅速扩散到全球。明朝的时候全球火器技术还不够发达,冷热兵器要混合使用,久经战阵的职业军人才有战斗力,士兵要着甲,战马要拖拽着沉重的大炮和战车组成方阵对抗蛮族骑兵。所以俄罗斯被克里米亚汗国反复劫掠,明朝要退守九边坚塞。等17世纪末18世纪初,火器的进步,特别是燧发枪和线列步兵的普及,让普通农民稍经训练也能发挥出战斗力,军队也不用携带大量盔甲和各种各样的武器,那当然可以扩张了。
明朝为什么不能向蒙古高原扩张?因为明军打不过蒙古人么?并非如此,主要是后勤的问题。明军和蒙古作战需要携带大量盔甲和火炮,拖拽战车,列阵蒙古牧民打不过,但会鸟兽散,补给要从内地运来所以成本太高,得不偿失。就地屯田,屯田所的农民会被蒙古人袭击。农民不可能掌握火绳枪/长矛/大炮操作技术(否则就是职业军人了),所以屯田做不到,自然无法扩张。
等到了18世纪,燧发枪普及,明军或者任何一个汉人王朝必然会转为以线列步兵为主,变成主要动员团练们作战。燧发枪普及后兵民一体,农民发枪就是兵。士兵不需要掌握多种武器和复杂的方阵,训练成本大大降低。那汉人军队必然会席卷蒙古草原。到时候蒙古军队只要在正面战场上溃败,那么散兵游勇就无力对抗持枪的汉人屯田民众,必然会被逐步挤出草原。东北也是如此。
满清的扩张,表面上靠的是和蒙古人“联盟”,实际上靠的是文艺复兴时代对大炮和火器的垄断击败了蒙古正规军队(明朝也击败了),然后靠联盟,让蒙古贵族在盘剥汉人上得到了共同利益,同时又依靠启蒙时代火器进步巩固了对蒙古的军事优势,这才是满清不普及燧发枪也能实现“扩张”的根本原因。
如果汉人王朝取代了满清,在18世纪,燧发枪必然普及,团练必然成为主力军。因为汉人王朝士绅权重,皇帝缺乏基本盘是无力制衡他们的。同时团练组成的军队动员力高,成本低廉,对困于军费的汉人皇帝来说是非常有诱惑力的解决办法。到了那时候,汉人移民将席卷东北,蒙古,西域,西藏,南洋,乃至西伯利亚,中亚。实现空前的开疆扩土。这并非是到时候那个汉人王朝多么英明伟大,纯粹是因为赶上风口,这个时代就属于人多枪多的民族而已。汉人在原本的风口没有起飞,所获甚少。好比一个有希望长到2米1的年轻人在青春期才长到1米8,这可以说父母养育有方么?自然是不可以的。
作者:汉之声专用号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2018994/answer/2370310726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乌克兰要求立即俄罗斯立即停火,并撤出包括克里米亚在内的地方,好比roc和日本谈判停火,要求日本撤出包括东三省和台湾在内的全部领土。
为什么乌克兰敢提这个要求?
1来因为乌克兰背靠全球援助,roc孤立无援。
2来蒋介石并无英美支持,全靠自己手头的东南沿海作为基本盘,撤往西南是痛苦的,而泽林斯基纯粹靠民选上台和国际力量维系,无一兵一卒,乌克兰政府能依靠的财政来源也是西乌和国际支援。
3来昭和日本财政比今天俄罗斯要好得多。拖成泥潭,乌克兰更有底气。俄罗斯军队在乌克兰拖半年,俄罗斯必定革命。而无论拖下去还是俄军撤退,泽林斯基都会是“战时领袖/民族英雄”。
他不懂治国也没法治国,所以他比谁都希望继续打,最好打好几年。就算普京打下全乌克兰,泽林斯基跑了也可以自命戴高乐。
而俄罗斯的财政能维持对乌克兰长期占领么?攻城都不敢杀人,镇压更不敢。中产在极权下非常软弱,在不敢杀人的威权面前可是无比勇猛的,韩国人在四十年前就是明证。
普京输定了
作者:汉之声专用号链接:来源:知乎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我一直很纳闷为什么会有人会相信,对一个非极权的国家,可以通过持续性的侵略战争而非占领迫使对方投降。但是考虑到从普京到昭和日本都如此愚蠢,这个问题或许还真值得说一说。
什么叫以战促降,就是不对另一个民族/国家进行全面占领的情况下,仅仅通过军事上的胜利,指望摧毁对方的军备,迫使对方放弃对自己的敌对立场。今天普京对乌克兰,希望通过武装入侵,让对方“去军事化”,不加入北约,就是以战促降的想法。当初日本打算通过侵略战争迫使蒋介石投降,成为日本盟国,承认满洲国合法化也是例子。
而以战促降这套能成功吗?当然不能。
1,历史上成功的“以战促降”,如满清威胁朝鲜投降,是因为满清有能力全面占领朝鲜,也支付的起占领的代价,只是觉得占领得不偿失,所以朝鲜军溃败后能胁迫其投降。昭和日帝能付的起占领中国全境的军费?普京付得起占领乌克兰的军费否?如果付不起,对方躺平任由你打烂,你又能怎么样?再打一次?耗尽财力坐等国内革命?
2,历史上成功的以战促降,都是针对极权国家。极权国家一旦因为战争扩大政府和军队崩溃,失去控制力,就可能被殖民的民族揭竿而起推翻,所以宁愿忍气吞声也要避免战争扩大化。如明治日本甲午胜利,不需兵临北京,满清立即投降。而威权和民主国家不然。蒋介石若投降日本,会立即失去合法性,被其他军阀取代。若坚持抗战以弱敌强,则其他人则必须拥护“民族领袖”,一切损兵折将都可以因为“以弱敌强”被人民理解,一切政治经济上的问题都可以归结为日本破坏。今日泽林斯基也是如此,既然俄国入侵,那么只要自己坚持抗战不投降,他就是英雄和领袖,挑战他的人就是普京的间谍和同盟。损兵折将也会被认为理所当然,只要坚持到底不投降就可以。如果普京无法占领乌克兰全境最终撤退,他会被认为是击退了侵略的英雄。无怪乎泽林斯基根本不愿意谈判,他为什么要谈判呢?不开战,他只是个无能的素人总统。开战后,谁也不能反对他。普京又无法占领乌克兰全境,泽林斯基迟早会变成“击退俄罗斯的英雄”。
3,如果一个文明民族遭受侵略,特别是遭受另一个文明的侵略,厌战的就不是被侵略者,而是侵略者。对被侵略的民族的政客们来说,他们可以依靠民族的支持被赋予空前的合法性,可以合法的大大扩权,可以实现最极端的社会控制而不用担心人民的反抗,因为这是战争需要。而被侵略的民族的人民毫无疑问会把自己遭受的苦难加到侵略者头上。只要侵略者不能实现全面的占领,那么任何投降者都没有道义上的合法性。但反观侵略者则不然。一切军费花费,厌战,乃至人员伤亡,战时损失的自由,都会变成指责现政权“无能”,无法取得胜利的依据。侵略者如果不能持续胜利,那么每一天都是对合法性的消解。
4,至于南联盟之类,北约并非不能实现全面占领,也并非直接入侵,和乌克兰情况不同。再者北约是以天下之众围攻,今日俄罗斯则众叛亲离,结果一样么?
作者:汉之声专用号
链接:https://zhuanlan.zhihu.com/p/473966765
不妥当。因为在南京定都有一个明朝无法解决的边军问题。而边军问题恰好是时代的产物。
明朝建立的时候已经14世纪了,世界进入了文艺复兴时代。火器开始普及,以火枪+长矛的步兵方阵与骑兵和大炮的军队成为了主流。掌握火器+冷兵器需要长时间大规模训练,所以这一时代是职业军队的时代,职业军队对民兵有压倒性优势。这一时代的强大军事强国,无论是奥斯曼还是西班牙还是明,都是靠职业常备军/雇佣兵作为主力部队。
征召兵在这个时期是无法凭借着勇气或者士气完成复杂的,长期的训练,掌握复杂的军事技术,战斗力达到职业军队的水平的。职业军队在长期和平,缺乏战场锤炼的情况下很容易腐化堕落。明朝时候汉人凭借着庞大的体量,保住了中原—江南—岭南的广阔腹地,为军队提供了财政支持,也保住了汉人民族社会的统一与和平。只有在北方边境线上,游牧蛮族如同潮水一般威胁着汉人的安全。然而这是一把双刃剑。和平意味着汉人腹地的经济繁荣,也意味着这些地方的军队会腐化,战斗力下降。所以明朝时期汉人的民族社会必然是边疆军强,内地繁荣却军弱的。
那么是否可以通过“遥控“的方式驾驭军队呢?不可能。文艺复兴时代也是不可能维持大国的民主制度的,同理,君主或者政府也不可能靠任何方式控制住军队,除非他们就和军队在一起。因为这个时期职业军队对民兵有压倒性优势,所以民间精英对军队缺乏控制力。君主如果不身处最精锐的军队身边,是不可能控制住军队的。君主如果带着军队远离战场,那么这些军队会很快战斗力退化。
有些人会举戚继光的例子,然而戚继光本人恰好是一个例外。倭寇的入侵让东南变成了低烈度的战场,然后戚继光的个人能力让他在战火淬炼中展现了能力,培养了一支超出战斗力需要的强军。戚继光之前的东南明军战斗力就相当低劣。假如一直定都南京,就意味着要以东南弱兵制衡北方强军,祈祷自己这里能出个戚继光以个人能力逆转局面,这是非常困难的。
所以明朝的边军问题是不是在当时无可解决呢?是。除非南北对峙,北方始终留在一个弱势统治者手中,和淮河以南一直打低烈度战争(同时北方政权还得避免被草原蛮族灭掉)。这几乎是不可能的。
但以后能解决吗?能。随着燧发枪和线列步兵的发展,18世纪以后,普遍动员的民兵变成了战场的主力,动员制取代了职业军人,团练战斗力可以达到甚至超过正规军。在这个情况下,战争变成了比谁人多,枪多,兵多,而不是自己有多少职业军人,战斗力够不够强。18世纪即使是拿皇,也无法对抗五倍的军力优势。而17世纪,一万职业军人奴役一百万人口并不困难。
这个情况下,任何汉人王朝都不需要定都在北京了,甚至不需要维系庞大的边军了。江南一次动员,就能以庞大体量淹没其他地区,更不用说庞大的财政优势。如果汉人王朝有全面战争的需要,比如准备夺取东北,只需要从南京征税,然后在河北动员当地士绅团练,教会他们列阵开枪,就可以制造出远超任何一个蛮族的军队满足国防需要。而17世纪,如此“动员”出来民众并不能掌握大炮和骑兵的使用,也不能明白如何与长矛方阵配合,是没有战斗力的。
所以“边军问题”的解决办法只有一个,就是等时代进步。如果让任何一个政权身处16世纪,掌握如此巨大的版图和人口体量,又保证了内部的和平。它唯一的办法也只能是定都于边疆。
作者:汉之声专用号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53237415/answer/2367736497
似乎到处都在讨论俄乌冲突,简单写两句。
伯里克利在《阵亡将士国葬礼上的演说》中劝告雅典人,“要自由,才能幸福;要勇敢,才能自由。”早在古希腊人们就已经认识到,自由归根到底不可能仅凭个人获得,自由的实现必须依赖于特定的共同体。而这种共同体的存在从来不是无代价的,有时候为了保卫共同体,公民应该付出生命的代价。
古希腊的奴隶之所以沦为奴隶,大多数是由于战败,古希腊人认为缺乏勇气而战败证明了奴隶的天生奴性。阿伦特对此评价说“任何进入政治领域的人首先预备着拿他的生命去冒险,过于顾惜生命而放弃自由正是奴性的标志。因而勇气是最优越的政治德性,只有拥有它的人才被允许进入一个在内容和目标上都是政治性的伙伴团体”。
乌克兰人面临数倍于己的俄军,就展现出了这种维护民族自由的勇气。乌克兰人或许不能战胜俄军,但是这种勇气就足以使他们在未来获得自由。
比利时用残忍的屠杀手段对待刚果人,英国用代理人治理印度,美国用民主改造控制伊拉克,可是他们最终都被迫退出这些地区。
苏芬战争中芬兰人已经证明如果一个民族决意保卫自己的自由,这个民族就不会被轻易征服。就算俄国人能用空降兵解决波匈事件,“纳吉”依然会源源不断。历史表明,打败一个民族并不困难,可是长期占领和控制一个民族却很困难,战败的历史记忆会成为“弯枝”不断激起一轮轮反抗,最终使占领的成本过高而使战胜者不得不撤退。
也就算说,一个民族可以被打败,却不可以被征服。
按照柏拉图的说法,邦民如果没有血气就会软弱到无法保卫城邦,但如果没有理性只有血气就会把城邦推向战争的边缘而毁灭城邦。
国际政治的预测者之在预测俄乌克战争上失败,是因为他们默认假设俄罗斯决策者会按照国家最大利益来行动。如果国家利益来出发,俄罗斯大军出动就算打败乌克兰,控制乌克兰也需要很高成本,国际制裁更是会让俄国国内经济难以为继。
但是,政治决策者未必会按照国家利益来行动,他们完全有可能牺牲国家利益以满足自我欲望。部分是为了满足国内激进派的诉求,部分是为了转移国内矛盾,俄罗斯决策者发动了一场极不理性的战争。这场战争不仅会导致俄罗斯军人的伤亡,也会大大打击俄罗斯的国内经济,这些代价将被迫由俄罗斯普通民众承担。
一,现代化解决不了民族认同问题。
无论是苏格兰,魁北克还是加泰罗尼亚,都证明了一个道理,现代化不能解决人的民族身份认同,一个苏格兰人不会因为经济发展/现代化,乃至国家采取了民主制度成为英格兰人。这一点是讨论民族问题的基础。
二,经济发展,现代化和民主制度不会减弱民族认同,特别是中产阶级和富人的民族认同
从目前观察到的情况看,如果没有强力压制的情况下,民主的多民族国家也不能让少数民族的民族认同消失,反而会因为舆论自由/自治体制让少数民族的民族情绪高涨起来。典型例子就是苏格兰公投。
三,中产惜命,现代化和富裕可以让铁拳压制下的民族噤若寒蝉。江南士绅在满清治下,乃至某地的情况大概就是如此。
从这个角度来说,现代化和富裕确实在短期内是极权国家统治少数民族的好办法。如果他们富起来了,现代化了,中产为主了,辅以高压铁拳和全面控制,他们确实暂时反抗的胆子就没了。
四,如果没有铁拳,或者说没有极权统治后盾,民族的反抗意识不会随着现代化和富裕减少,反而会提升。同理,腐败的政府,乃至失败都难以动摇对方的民族意识。
乌克兰人表现就是如此。乌克兰民族主义者的狂热就是证明。俄罗斯人取得的一次次胜利没有让乌克兰人沮丧,而是让乌克兰人变本加厉的民族意识高涨。持续的战争和乌克兰政府的无能并未让乌克兰人改变民族身份,甚至连让乌克兰人厌倦战争,亲俄派占上风都做不到。
五,现代民族会在极权下俯首称臣,因为他们不能扎根乡村或者在宗教的纽带下悍不畏死。统治越现代的民族,成本越低。极权能统治比较发达文明的民族,极权很难统治不够发达文明的民族,威权统治不了外族。比如苏联统治阿富汗会失败,统治俄罗斯人会成功。扶持的波兰政府随着市场经济改革和民主化尝试越发威权化,所以离开了苏联的外部支持会立即垮台。从这个角度来讲,东德靠史塔西才能维持统治并不是因为东德比西德贫穷,而是因为东德恰好现代化程度高。所以在铁拳之下,富裕的惜命的东德人不敢反抗。如果东德穷如阿富汗,或者铁拳放松,立即遍地反抗就会到来。
根据抗日战争和明末的情况,我做了个推断。
1⃣️根据“冢滑敏族团劫史观”的理论和实践:屠杀一钱汉 = 促进冢滑敏族融合的敏族英雄
2⃣️既然“屠汉”就是“促进敏族融合的珉族英雄”,那按相同标准、“珉族平等”,冉闵“屠胡”怎么就成了屠夫了呢?明明应该叫“促进冢滑敏族加速融合的超级大英雄 - 冉闵”!
⚠️还要注意:屠汉的“英雄”们自己可都是侵略中国的异族入侵者;而屠胡的冉闵,杀的胡人还正是那些侵略中国的异族入侵者。
3⃣️A、只要你不支持那些“促进敏族团结”的屠汉“英雄”及其背后史观,就是【狭隘的大汉族主义蝗旱、汉利安、极右汉西斯、珉卒主义钠脆、宣扬“元清非中华”精日理论、妄图分裂种花家、挑拨破坏珉团的分裂反G反华分子】。
B、但神奇的事来了:如果你支持冉闵,这一大摞恐怖的罪名帽子,同样会砸到你的头上!
C、读者们,你们发现其中的问题了吗?意识到发明这种史观的本质目的了吗?
4⃣️只要踩了那些“珉族融合英雄”的画像,就是触犯了“破坏敏族团劫罪”,要抓起来判刑的。身份互换,结果会怎么样?有很多案例。
5⃣️关于动机的问题,五个字:论迹不论心。冉闵做的事,产生的总体客观效果是什么?是不是为当时我们饱受屠戮的祖先们,争取到了活命的生存空间?如果是,那就够了。
6⃣️最后,请问各个道貌岸然的团劫人(包括左/右/建制派),你们何时用过相同的高道德标准,去要求过其他敏族的“英雄”们???
作者:琥珀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12838964/answer/2350314456
亲爱的俄罗斯公民! 亲爱的朋友们!
我演讲的主题是乌克兰的事件以及为什么这对我们、对俄罗斯如此重要。当然,我的讲话也是针对我们的乌克兰同胞。
我将不得不长篇大论,详细地讲述。这个问题非常严重。
顿巴斯的局势再次变得危急和严峻。而今天我直接向你们讲话,不仅是为了评估正在发生的事情,也是为了告知你们正在作出的决定以及在这个方向上可能采取的进一步措施。
我想再次强调,乌克兰对我们来说不只是一个邻国。它是我们自己的历史、文化和精神空间的一个组成部分。这是我们的朋友,我们的亲戚,不仅是工作中的同事、朋友和以前的同事,而且是我们的亲戚和近亲属。
自古以来,古俄罗斯西南部历史土地上的居民都自称为俄罗斯人和东正教徒。在17世纪之前,当这些领土的一部分与俄罗斯国家统一的时候,以及之后都是如此。
在我们看来,原则上,我们都知道这件事,我们在谈论众所周知的事实。然而,为了理解今天所发生的事情,解释俄罗斯行动的动机和我们为自己设定的目标,至少有必要对这个问题的历史说几句。
今天想聊一下王陶陶。
王陶陶有些预测不大准确,比如疫情前觉得英美能控制住疫情,自觉减少外出,认为他们有“伟大而平凡的民族性”。现在又觉得俄乌很难爆发战争。这些错误让他被知乎很多人笑话。
但他错的原因在哪呢?
第一,是不知道所谓的“民族性”非常易变,只是一时的产物,几十年就能有很大变化,会随着制度和社会结构发展迅速变化,归根结底还是相信文化论。
所谓“英美的民族性”,也就是社区居民紧密团结在社会领袖周围,社会领袖积极承担责任,愿意交税,愿意支持选举制度。这个不是什么新鲜的东西,只是一种“农业共和国”的士绅的美德。罗马共和国时期,罗马人也普遍有这种美德。很多罗马小贵族担任地方议员,热衷于提供军事支持和纳税,也得到自己所在家族和部落的拥护,这不是一模一样么?但到了帝国时期,这批议员就要么逃税,要么出卖土地逃亡,原本听从他们吩咐的社区则转向了基督教。今天英美也是类似的。富人普遍逃税,传统社区普遍解体,无论是平民还是上层都厌恶国家义务。一切都如出一辙。
那两边发生了什么?一言以蔽之,就是市场经济的发展打破了传统社区的稳定,让社区领袖不再对社区有绝对的影响力。当初英美的“民族性”诞生有赖于两点。1,社区流动性不高,一个城市社区领袖是工厂主,其他居民是他的工人/工程师/牧师,好几代都是家臣和人身依附关系。一个农村的乡绅领袖,周围都是他的佃农和管家,他的话当然有影响力。2,市场经济还不够发达。英美的社区自治制度和稳定的中央权威,让社区领袖不能变为军阀,满足于通过选举成为地方领袖维护自身利益,掌握一定的垄断特权,然后自己愿意去出钱交税维护体制本身。
到了今天,这些都靠不住了。市场经济的发展摧毁了传统社区,人口流动起来,谁能在当地成为公认的领袖呢?谁会听他吩咐呢?他的影响力还不如娱乐明星呢!而另一方面,今天资本可以全球化,一个英美富人的财产不需要政治身份也能保全。比起交税和承担义务,住在当地社区,还不如索性避税偷税,住到纽约巴黎伦敦算了。我之前看到一个人谈南北朝时期汉人能在北方保留实力,罗马人完全覆灭。就在于汉人经三国经济破坏,城市化和商业化水平倒退,士绅等精英住在乡村结寨自保,拉丁精英在西部则住在大城市。一旦蛮族入侵,乡村的罗马人缺乏精英保护,城市的罗马人无本之木,会立即完蛋。今天英美情况更像谁?怎么可能保有原有“民族性”?王陶陶实在是犯了刻舟求剑的错误,
另一个就是王陶陶不知道时代变了。他之前爱用黎塞留,塔列朗,日军侵华,苏军进阿富汗之类对比,推测乌克兰民间力量抵抗会很剧烈。黎塞留这些人,或者说启蒙—工业时代游戏规则与全球化时代不同。塔列朗那时候民间发枪就是兵,西班牙游击队能打的法军焦头烂额,今日城市化的乌克兰人能如此对抗俄军否?
乌克兰发了突击步枪,但乌克兰人可以和处在部落时代,紧密团结在长老阿訇身边的塔利班一样在乡村组织游击队么?isis的覆灭,乃至库尔德人武装的失败,恰好证明了全球化时代娇生惯养的城市人过不了三百年前农民,一百五十年前的赤贫工人能忍受的那种游击生活。如果过不了,那战争就纯粹取决于双方空军和技术装备的多寡,乌克兰纵使能动员百万人也不敌俄罗斯空军,发再多的枪也无济于事。好比南明覆灭于满清,并非是士绅和民众抵抗不坚决,实在是17世纪骑兵+大炮的优势碾压,以及方阵的复杂程度需要职业军人漫长训练才能掌握,这个情况下平民是无力抵抗职业军队的。法国大革命能发生,前提是线列步兵成为了战场主力,兵民一体,军人变成了武装平民,自然也变成了革命的火种。
但话虽如此,我也赞同王陶陶的一个观点,就是普京入侵乌克兰非常愚蠢。但倒不是因为乌克兰能抵抗。今天如同新中世纪或新文艺复兴时代,文明民族不足以承担长期战争的财政压力,现代国家的军费损耗畸高,而乌克兰人的民族情绪决定了他们无力武装反抗,却可以和平怠工。
吕文焕没啥评价的必要,单说张弘范。张弘范这个汉人一直本能的作为“汉奸”厌恶的对象,在今天被你乎洗白,恰好说明了你乎对汉人历史和民族主义的本质一无所知。张弘范特别值得评价,因为对张弘范的观点反映了汉人民族主义的历史久远,民族主义和国家主义迥异,以及你乎人的水平。
我们讨论张弘范以前,需要明白四个基本历史事实。
1,张弘范出生在易州定兴县(似乎和宋军统帅张世杰是同乡),他的老家,如果我没记错的话,从未被宋朝统治过一天。
2,张弘范是汉人,他是投降蒙古的汉人世侯的一员,他的家族是金国治下的结寨自保的豪强,后来投降蒙古。张弘范自己从未否认自己的民族身份,据说被指派为崖山海战指挥官还惊讶于自己身为汉人指挥蒙古人。蒙古人也从未认为张和其家族是女真人或者蒙古人。
3,作为崖山海战指挥官,张弘范带军队消灭了宋,他自以为这是个很光荣的事。
4,然而在明朝,汉人民间普遍唾骂张弘范是“汉奸”,认为张背叛了“祖国”。传说中张弘范刻了一块碑,张弘范灭宋于此来纪念自己的功劳。然后一个明朝儒生路过,加了个“宋”字。变成了“宋张弘范灭宋于此”,此举得到了明朝儒家和民间的广泛赞扬和支持,认为这是神来之笔。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明朝汉人普遍认为张弘范是“汉奸”呢?难道明朝汉人不知道张弘范没当过一天宋朝臣民么?
道理很简单。因为明朝汉人和儒生是民族主义者。人类历史上有三种效忠逻辑,一种是所谓“食人之禄忠人之事”的忠君逻辑,效忠的是作为君主的个人。一种是所谓“食毛践土”的理论,效忠的是国家和政权。还有一种是民族主义的逻辑,你需要效忠你的民族,你的民族身份与生俱来,不会随着国籍改变而改变,对民族的忠诚高于个人或国家。一个本民族成员多数生活的国家就是你的祖国。南宋在汉人内部,它不过是一个普通的君主国而已。但在外部面对其他民族的时候,它不再是一个国家,而是全体汉人的归属,汉人的祖国。张弘范带领外族军队消灭了最后的汉人国家,等于摧毁了汉人的祖国,这无疑是对民族的滔天大罪。所以在民族主义者看来他就是民族的叛徒,这才是为什么明朝人认为一天宋朝臣民都没当过的张弘范是“宋朝的叛徒”,因为张是汉人,他是民族的叛徒,所以就是作为民族国家的“宋朝”的叛徒。
不从民族角度理解,搞国家主义叙事,把民族解释成国家公民,是根本没法解释张弘范等一些列的情况的。你要是按国家主义解释,把效忠关系解释成所谓的国家公民对国家的契约,那张弘范没效忠过宋朝自然谈不上“汉奸”。而有些人说儒家只管忠君,没有民族意识。那张弘范没效忠过宋朝君主,为什么变成汉奸了?所以结论很简单,张之所以被明朝儒生公认为“宋张弘范”,是因为这里的“宋”,不是指政权,而是代表民族的民族国家。那么既然如此,所谓汉人自古以来没有民族意识,只歌颂“忠君”的逻辑,在张弘范的评价上也完全证伪了。
民族主义者本身是不需要效忠君主或者国家的。比如张弘范如果夺权自立,把蒙古人赶出长城外,然后南下灭宋,会有人说他是“宋张弘范”,犯下叛国叛君之罪么?不会,因为他本身并非是君主的臣民。别说张的情况了,刘邦就是秦皇的臣子,也是秦国国民,他灭亡秦朝被批评了么?李唐兴起自灭隋,照样不还是有合法性?
所谓“白左”,实际上是白人内部内卷到极致的产物。
很多人嘲笑白左太傻,其实是误解了白左。
高估了白左的道德,而又低估了白左的恶毒,最后就会产生严重误判,就会误以为白左是“圣母白莲花”。
实际上,"白左"是一种内斗的手法。这种手法主要是用于对付其他白人。
白左最喜欢什么群体??是少数群体吗?
表面上看,好像真是。白左总是和各种少数群体走得很近,而且对少数群体极为宽容,甚至是纵容。
实际上,如果有显微镜,放大了看,你就会发现一些有趣的东西。
作者:汉之声专用号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7071088/answer/2357082949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说不实行计划生育会阶层固化的都是对历史极其无知的蠢货。阶层固化恰好是计划生育的结果。
成功人士要积累财富,就得保证财富由一个人传承下去,因为对个体来说某个优秀人士创造财富的能力远胜他大多数平庸的后代,诸子析产后财富在三代后就会稀释干净。西汉诸侯王飞扬跋扈,搞了推恩令以后诸侯国越分越小,很快就构不成威胁了。汉人历史上贵族势力一直不强,也和汉人一直搞诸子平分家产有关。欧洲很多民族都是长子继承制,长子继承所有父母的财产和头衔,其他子女啥都没有。这就导致贵族势力可以一代代传承下去。法国大革命以后为了对付法国贵族,法国共和政府宣布废除长子继承制,法国贵族势力立即被釜底抽薪,再起不能。
哪怕是玩过某中世纪游戏的都知道,中世纪的时候子女病死率很高,必须得多生孩子才能家族延续。但多生孩子就意味着财产和领地稀释,每次财产继承都意味着一代人辛辛苦苦积累的领地变成几个独立的政权,这些子女第一代可能还互相照应自认兄弟,二代三代以后就从家里分出去如同陌路人了,只有尽快把继承体制转成长子继承制让一个子女继承所有土地才能解决问题。
计划生育等于强制要求肉食者执行长子继承制,由一个孩子继承两边的财产和人脉,而现代医疗技术的进步又解决了孩子易夭折的问题。可以说计划生育就是复刻欧洲贵族的形成逻辑,是形成一个庞大类贵族利益集团的根本原因。
法国大革命的时候有个特点,大贵族的第二子和第三子,以及小贵族是造反的急先锋。他们处于体制内,深知体制的毒点和问题,又没有品尝到足够多的特权,被他们的上位所压制,所以他们的造反冲动非常强。之前80和90年代中国的异议分子也以“红墙大院内”的人居多。自己身处体制内却因为诸子析产(还有当时prc发展水平不行)分不到足够的利益,当然会变成异见者。他们的批判也最精确和彻底。今天中国的稳定得益于肉食者自己对体制的支持上升了。这批人都是独生子,继承了父母两边的财产和权力,当然绝大多数人对体制感恩戴德。
那个高赞答案根本不值得看,春秋战国大部分诸侯国都是姬姓,妨碍他们互相杀戮了么?汉人古代对分封制的讨论一大堆,结论就是分家三代以后就是陌路人,分家以前亲戚斗起来和外人斗起来没什么区别。肉食者对社会的控制力来自于极权下的控制力,这依赖于团结,而不是在于所谓人数的扩张或者什么盘根错节的亲戚网络。多子就意味着争斗,斗起来就会互曝黑料互扯外援,还怎么统治?八王之乱不知道?晋朝迅速垮台,满清靠八旗统治三百年的原因就是这个。
至于人数扩张,还是那句话。统治阶层随意生育就会因为平民和他们沾亲带故,人数滚雪球一样增加,朝鲜两班贵族最后人数超过了总人口的一半。到时候这些“贵族”拿不到特权,必然就会变成造反急先锋。任何对8090年代体制内“主流”民意态度和今天情况有了解的都知道什么“计划生育阻止了贵族阶层形成”是奇谈怪论。
有些人一谈皇汉反满,元清非中国之类的问题,就威胁汉人说,你不承认满清是中国,你就得退回汉地十八省。言外之意是满清对960万平方公里持有合法主权,汉人除了所谓“汉地十八省”以外,都必须从满清手里“继承”。不承认满清,就没有这块土地的主权。
我对这个问题一直非常困惑。因为这个说法有三个硬伤。
1,主权是怎么来的?是“继承”来的吗?
不是,按国际法,主权是人民主权自决来的,不是“继承”来的。人民主权是最高的原则,当地住民有权决定统治自己的政府,哪个民族占多数,哪个民族就有当地主权。
奥地利哈布斯堡家族对捷克的统治在威约前就确定了,主权也得到了全世界的承认。随着奥匈帝国一战战败,捷克人实行民族自决就能宣布独立,脱离奥地利的统治,立即得到了全球的承认。由此可见多民族帝国崩溃后,民族自决才是国际法真正认可的理论。
满清支持者威胁汉人说,不承认满清是中国,汉人就没资格宣称东北主权,满人才是东北的主人。问题是东北谁是多数人?是汉人。那按民族自决原则,满清凭什么拥有东北主权?同理,满清也没有内蒙古,西域,西藏的主权,因为满清也不是内蒙古,西域,西藏的多数民族。
退一万步说,你如果不是民族主义者,你信奉自由主义,那东北,蒙古,西域和西藏的主权也是汉人和蒙古族,维吾尔族,藏族等民族讨论的问题,因为他们是当地的多数民族或者人数与汉民族相当,你满人凭什么染指?你满人有什么资格拥有这些地方的主权?你满清有什么资格统治汉人?蒙古人?藏人?维吾尔人?
2,你满清凭啥有“主权”?这些土地不是你武力夺来的结果?
这事,团结壬必须给个交代。
什么叫地方语言?
你们保护少数民族地方语言时,你们可不是这么说的!
你们说那是人家的传统,应该保护。
好,地方语言也是我们这些以方言为母语的汉人的传统。凭啥就不配保护?
某些人把昂撒反人类集团那套双标用的真是肆无忌惮。
如果你要保护地方传统,方言也属于地方传统。
少民的传统要保护,我们地方汉人的传统也必须保护。
你们要是仗着自己是“高等汉人”,试图对我们这些“低等汉人”搞双标,那大不了分道扬镳,另起炉灶,各过各的。
我之前和一个朋友聊天,他就认为中国必须把儒家批倒斗臭。原因是他认为儒家搞入夏则夏,是普世主义的,不符合民族国家要求。
按正常人想法,他就属于典型的对世界历史一窍不通的。19世纪天主教是绝对反民族主义搞普世宗教的,教宗还亲自下场了。可法国,意大利都是天主教国家,妨碍他们现代化了么?意大利人对天主教不够虔诚?这妨碍他们跟着加里波第横扫意大利么?
但我倒没从这个思路想,我想的是,入夏则夏分明是元儒许衡搞的。那哪怕你是个进步人,这不是天赐良机搞文艺复兴?凡是不符合你进步主张的,你一律打成清儒遗毒不就行了?(可笑的是这还基本上是真的)。比如你说真正的儒家必须是民族主义的,然后把明儒的“黄帝之战蚩尤也,是中国”拿出来。你说真正的儒家是小政府和自由放任的,就把盐铁论里文学贤亮大骂政府干预的拿出来。说真正的儒家赞同民主,大同最好,三代之治(有限君主)次之,皇帝都是僭主王八蛋(朱熹语)拿出来,这不就马上建构完了一个符合进步人需要的儒家,并完全理直气壮么?毕竟弟子规之类确实是清儒写的嘛。你说清儒被大清所用还向全世界推广,这不恰好是你搞宗教战争的机会和借口?秦晖不就是这么搞的?
要知道,文本本来就是无限制延伸的。比如这基督教有利于发展资本主义不?是不是就给资本主义辩护的?那解放神学不是基督教?基督教怎么又能给康辩护了?实际上,一切文本都能无限延伸。基督教可以拿来给君主辩护,也能给民主辩护。给资本辩护,也能给社会和康辩护。拿给列强辩护,也能给民族解放运动辩护。拉美人如果搞社会主义,只要稍微对着圣经引申一下,就不用给自己信奉基督教的历史切割。如果天赐机会,还能搞“我们是正统,真信徒,你们是假货”的宗教战争,那反而更有利于革命。反清复明对辛亥革命帮助多大,傻子都知道。最保守的人,在反清复明口号下都能打破君君臣臣那套。法国大革命的时候有旺代农民保皇,大革命的时候会党们呢?
但为啥很多人非得和儒家做切割呢?我只能说这些“进步人”其实和真进步人还有些区别。有些进步人要的就是进步本身,“批倒斗臭”是手段。我朝的进步人,“进步”是手段,批倒斗臭是目的。无论自己本来就是鱼圣李圣那样的石榴籽,就是存心反汉。还是目的和大清一样培养“新人”,“苏维埃民族”,一劳永逸把汉人民历史记忆抹去,我就不知道了。
……真正的儒家不是“对科学一窍不通的教员📷”,晏子春秋里孔子说大钟振动发出具有能量的声波传到地面反射到上面把大钟冲毁了……2回复踩 举报
📷汉之声专用号 (作者) 回复以太之声2021-06-27如果按民族主义者观点看,儒家懂不懂科学根本无关紧要。
谁发明的技术?谁发明的科学?是官僚和知识分子么?不是,是工匠,商人,农民在生产生活中积累的产物。
换句话说,儒家作为一种政治意识形态,它越冷感,越脱离技术领域,让工匠自治,科学和技术发展得越快。实际上汉人历史上的技术革新也是这么进步的。儒家官僚几乎不会去“外行指导内行”(宋朝是个例外,但也没影响太恶劣)。如果一个儒生要去研究技术,那他也得遵循技术本身的逻辑,而不是拿儒家思想去规训技术,这才是汉人历史上技术发展好的原因。
本质上来说,新文化以来的知识分子太习惯于极权社会和哲人王了,他们才是最不懂政教分离的。儒家压根不负责发展技术,儒家远离生产(比如孔子不管jia qiang21回复踩 举报
📷以太之声回复汉之声专用号 (作者)2021-06-27孔子不干农务可能是士农工商社会分工的意思。但是周礼中农官是有的,还有冬官司空掌事百工。
徐光启也编撰过农政全书,同时期的王征也在他的《新制诸器图说》中说自己在老师的指导下研制机器,儒家出身科举入仕的古代朝廷对于科学技术也是极度重视的,他们的主张也富国强民,民生日用
(相比于多快好省、赶鸭超马、走在世界前列、世界先进水平这种契丹大酋长新话……📷)
冉闵是中华民族的英雄,他的功绩是歼灭了大量入侵中华的野蛮民族,极大的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安定团结。
冉闵针对的敌人是匈奴和羯、最后败给了鲜卑。他和他部下杀的是匈奴、羯、氐。请注意新中国的民族里面,并没有匈奴、氐、羯和鲜卑。而且根据文字记载和人类学的研究,血统上匈奴、羯、氐都是深目高鼻,外形和中国人区别很大,更加接近于欧洲人种。
所以,冉闵和铁木真,努尔哈赤,皇太极,多尔衮不同,他屠杀的是别人家4岁的爷爷,和中华民族没有任何仇恨。冉闵的功勋也并非是单纯拯救了汉人,同时也拯救了中华大地上的所有民族。他的地位堪比抗日战争中歼灭大量日满联军的英烈。
事实上不管是冉闵,还是之后抵抗日满侵略的英烈,他们的英勇和新中国以后的民族团结政策,毫无任何关系。我们先烈们的所有的努力,是保卫国家完整,捍卫民族的生存权。只有中国人摆脱了被奴役地位以后,中国才有民族团结。
绝非每个民族,都可以来中华大地上来为所欲为。这中国必须是中国人的中国,因此冉闵必须是我们中国人的英雄。
**在中国,八旗贵族们,牢牢的控制了言论,他们居住在北京,享受着无上的特权,并且使用各种资本手段,继续左右着朝政。**虽然他们和冉闵没有任何关系,但是他们喜欢通过各种奇怪的观点来修改大家的思路。
譬如,汉族穿个汉服,一半是为了复古,一半为了娱乐,但是八旗君子们,会利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宪法,给你一个大汉民族主义的帽子。他们说,你穿了汉服就是法西斯,就是准备欺压满族同胞。
更有甚乎,编造出反满就是反中华。我都不知道中国国歌是怎么唱的了,不愿做奴隶是什么意思?就是中华民族不愿做匈奴、羯、氐的奴隶,还有的就是日本和你满,
另外。关于台湾,推荐一部书,图片在后面。kmt在大陆从抗战以后就是统制经济,统制经济导致了战后对日伪控制区的掠夺性接收,这是kmt在大陆大失民心,收回台湾没几年就闹出228的核心原因,引一段话:
许多人以为台湾生就是市场经济,其实1949年国民政府撤退台湾时,台湾是个典型的计划经济体系。当时台湾三分之二以上的产业为公营,而且农业生产停滞、通货膨胀严重、对外贸易几乎停顿。当时的台湾,危机四伏,前途茫茫,看不到未来,也没有方向。
让世人跌破眼镜的是,国民政府很快在台湾站稳脚步,并在1954年开始经济大转弯--民营化,接着推动一连串大规模的财经改革。十年间,台湾经济脱胎换骨,从计划经济转型为市场经济,而且是个效率高、生产力强的现代化市场经济。
这一连串的改革与转型,造成长达三十年台湾经济的快速发展,并带动社会及政治的改革。但是,很少人知道这个转型是怎么转过来的。改革一向艰难,台湾的政经领袖不可避免的经过无数次的政策辩论、路线竞争、甚至政治斗争。在过程中,蒋介石、陈诚开始换脑袋,政府确定了它在经济发展中的角色,朝野取得经济发展策略的共识,最终台湾抛弃数十年的计划经济,转型为市场经济。
当然换句话说,你能说台湾经济发展的好是因为蒋,陈诚或者kmt么?台湾人就得对他感恩戴德么?当然不是,只能说他们脑子清醒了点,阻碍的少点,放权给民间社会,台湾经济就能发展起来。
台湾的区位和长三角比不算什么。台湾经济高速发展也就三十年。如果谁统治大陆的时候能阻碍的少点,赶上二战后的风口,那大陆经济比台湾强的多得多。
Members
On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