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教育只是在批量制造工具人
也许我太佛系了,也可能是因为泉州的女性在经济上没有太大的压力吧,所以胸无大志的我能够冷眼旁观“内卷”。我今天还在学习,只是为求知,不必怀抱功利的目的,像人们那样为了考各种证以便找份好工作。
什么样的工作叫“好工作”?我的看法可能也与人不同。只要一份工作能使你获得快乐,获得成就感,即便是扫马路,那也是好工作。你可以观察那些行色匆匆的人群,看一棵树抽出嫩芽,一片树叶怎样落下,拿出画板记录四季轮回,为什么说它不是一份好工作?因为社会的偏见我们就否定它?义务教育阶段很重要,这关系到孩子将来能否具备自学能力。而我对此好像有点悲观,现在的孩子学习条件远比我们那时好得多,学习不好的孩子大多是因为缺乏自觉性,而自学靠的是自觉性和打下扎实的基础。因此,自学只剩另一种可能:入职后发现所学远远不够,被迫提升自己。但没有扎实的基础,自学会很吃力。
我的两个孩子在入学时因为没有送学前班和补习班就输在起跑线上,常惹得老师不满,这种不满和责骂很容易摧毁孩子学习的信心,使孩子产生厌学情绪,这才是我最大的担忧。孩子都厌学了,自学如何可能?我认为义务教育阶段不应以考高分为目标,重点应落在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上!
我们的教育总是把“以人为本”挂在嘴上,但恰恰不知“人”为何物,只是在制造满足社会对“成功”的期待的工具人,学习是为考上好大学,考上好大学是为了找到一份高薪好工作,找到一份高薪好工作呢?既然一切都是用钱来衡量的(假如扫马路年薪30万你还会说它不是好工作吗?),那不如一开始就学经商或干销售,一年30万并不需要学历,初中毕业一年赚二三十万的人我周围比比皆是(本镇全员经商 https://v.qq.com/x/page/g07254uv20q.html?ptag=qqbrowser)。难道学习,不应该是为了使人摆脱蒙昧无知的状态吗?拿高薪不也是为了让人生更从容更优雅更幸福吗?但事实上,那些拿高薪的程序猿都在抱怨996,这说明幸福与高收入没有必然的联系,收入一般的普通人也可以拥有幸福,拥有唱歌跳舞的权利。
政府应该将教育导向正确的价值观,否则我们的国家将走向短视的唯利是图,行之不远,人们表面都在夸袁隆平“国之栋梁,了不起啊”,但私底下说的都是“买得起北京、上海一套房吗”(又回到赚钱)?“举家食粥酒常赊”的曹学芹在一年赚一亿的网络作家唐家三少面前屁都不是(尽管人们嘴上骂唐家三少制造垃圾,但心里都是羡慕嫉妒恨)。为什么研究生导师人们都叫他“老板”?因为他就是老板不是老师。谁也坐不住冷板凳了。
我们的社会太浮躁太功利,教育也被扭曲,到处“内卷”,忘了它是“百年育人”的事业——教育的首要目的是使人成为“人”,一个人格健全而不是人格扭曲的人,不是使人成为满足“成功”的世俗标准的工具人。
1、所有的生物之间都是激烈的竞争和内卷,只有竞争才能使物种进步。你看那些美丽的花,不都是为了繁衍后代内卷的结果么?
2、可能有一天,机器能够替代人类的绝大部分工作后,人类在这个层面的竞争才会停止,转换到另外的层面。
3、绝大部分家庭,糊口不容易。下班后很多人还要开滴滴。崇高的追求,可能大家都有,只是绝大部分人没有勇气放下滴滴的方向盘去环游世界。
4、学文科的,很容易自视高人一等,我自己也是。问题在于,可能有的人追求的就是有钱能够养家糊口,有的人追求的就是完工之后可以酩酊大醉一场,有的人追求的就是炫富。这就是他们精神层面的最高追求了。人不能以自身的精神世界去衡量别人的精神世界。
5、是否有追求,不一定是教育的问题。我每年见数百个本二~本一线的学生。几乎所有考不上本科线的孩子没有阅读习惯、没有目标、安于现状……这样的结果真不一定是语、数、英以及老师的教法造成的,更多的是他们自己对自己的要求,家庭对他们的影响。您自己也应该很清楚,自己的孩子不会变成这样,因为您和大多数家长不一样。假想,一样的教育,但是您孩子没有您的陪伴,而是文化、见识比您低很多的父母,他们会怎样?
6、换个教育方式是否会好?不会。您可以去看看《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中式学校》。纪录片讲的是中国老师把应试教育带去英国的故事。你看看英国本土的教学方法,真好呀,不讲究文法,讲究理解、思辨。但是教出来的孩子怎样?差生还是差生,而且整体的精神面貌比中国的差生还差好远。
7、大家都是工具人,都是可以被替换的,都是需要内卷的。有再崇高的理想,都得认清这样的现实。就好比动物园的狮子被换成了另外一只,观众看得出来么?
像我们这边,小学默认新生都有一定的文化基础,起码一年级上学期的内容都学过,这已经是公开的秘密了。那么作为家长,我唯一能做的就是顺应形势,而不是小胳膊非得和大腿犟,那样遭罪的是孩子,心疼的是家长。
所以你看看你是怎么个情况,是学校各色,还是你勇敢地响应了国家的要求,却没有做好面对现实的准备?
而且其实所谓毁掉学习兴趣,有时候过分的提前教育就把这玩意毁完了。但是适当的提前教育我觉得还是应该有的,这东西不是洪水猛兽,毕竟学前班的孩子已经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了,刻意回避也有点耽误功夫。
小学老师是一个说法,但遵守法律难道不是公民应尽的义务?
这玩意我也说不好是先有的鸡还是先有的蛋,反正我们这边现在是私立幼儿园越来越疯狂,中班就开始教拼音和计算,还执笔写字,都以自己教得多作为宣传点。就这样还有家长嫌幼儿园的学前班不够专业,把孩子转出来去幼小衔接。然后小学入学没几天就考试,因为孩子都多少有些基础了啊。面对这样的现实,你还坚持让孩子零基础,那要么就太天真了,要么就很遭罪。
对了即使是公立幼儿园的孩子,家长也会通过线上机构自己在家教孩子识字和计算,甚至还包括英语,而有的私立幼儿园也没有专门的英语课。也就是说不管公立私立,家长都很疯狂😓
要不我们怎么都喊研究生导师“老板”呢?你不如说说为啥?
你觉得在中国收入多少算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