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杰專欄】什麼人支持川普?什麼人反對川普?

美國迎來其建國以來最重要的一次總統選舉,左右兩大陣營都意識到這是一場定義「何謂美國靈魂」之戰。在中美進入新冷戰之際,這也是一次華語世界有史以來最關心的美國總統大選,在各個不同的華語文化-地理及政治群落(中國、香港、台灣、美國、東南亞等)當中,支持川普和反對川普人士形成激烈的對峙與爭論。

在此背景下,我整理出一份支持和反對川普的華裔(華語)人士的名單,兩個陣營各五十人,共一百人。

這份名單的選擇標準、資料來源及羅列方式大致為:

第一,有一定專業水準或影響力的公共知識分子,對川普議題公開發表過意見(撰寫較為完整的論述文章、在臉書等社交媒體發出貼文或接受媒體訪問談論此議題),我大致選擇以真名發表意見者,或其筆名已眾所周知者,一般不列新興「網紅」。雖然不甚準確,我勉強採用「華裔」這一身份定義,使用華語的維吾爾人、圖博人和蒙古人亦列入。

第二,主要從臉書(包括若干粉絲專頁)、常常發表文章或定期瀏覽的媒體上搜集資料,如《蘋果日報》、《自由時報》、《立場新聞》、《明報》、《上報》、《關鍵評論網》、《六都春秋》、《風傳媒》、《思想坦克》、《放言》、《想想論壇》、《新新聞》、《光傳媒》、《美國之音》中文網、《自由亞洲電台》中文網、《法廣》中文網、《BBC》中文網、《紐約時報》中文網、《金融時報》中文網等。

第三,我從未使用過微信,2012年到美國之後也不再使用推特。因此,微信和推特上的資訊大都是一些友人轉告的,我再逐一通過谷歌等加以確認。我也幾乎不看YouTube上的視頻節目,所以此名單一般不涉及談話類節目的名人。

第四,我本人是川普的支持者,對支持川普和反對川普的陣營自有褒貶的立場,我並不標榜客觀中立,實際上沒有任何人可以做到絕對客觀中立。在支持川普的人士中,並非他們的其他所有觀點我都認同。在反對川普的人士中,有少數幾位是我的朋友,我曾當面與之辯論,我不掩飾在此議題上我跟他們對立,當然也並不否定他們的其他論述及活動之正面價值,但我相信他們在觀念秩序層面存在著相當程度的缺失或偏差,才導致對此一重大議題做出錯誤判斷。

第五,我以希望此名單記錄下正在經歷的一段歷史。但我的閱讀範圍有限,所以此名單不盡完整,只是起拋磚引玉之作用。此名單是開放性的,敬請大家做出增補,我相信這是一項有趣的工作。

支持川普的人士:

【海外】:

陳光誠:旅美中國人權活動家,受邀在美國共和全國代表大會發表演說,公開呼籲支持川普,其演講視頻被川普在推特上轉發。

余茂春:歷史學家,美國海軍學院教授,美國國務卿蓬佩奧的中國問題首席顧問。

何清漣:旅美經濟學家,在若干媒體發表文章支持川普、批評黑命貴運動及民主黨的若干政策。

程曉農:旅美政治學家,時事評論人。

蘇小和:基督徒,財經評論人,作家,詩人。

廖亦武:流亡德國的異議作家,法蘭克福圖書獎及諸多人權獎和文學獎得主。在歐洲文化節普遍左傾的語境下,且頗受梅克爾政府之禮遇,卻仍然敢於批評德國政府的對華綏靖政策,並公開支持川普。

變態辣椒(王立銘):流亡美國的政治漫畫家,自由亞洲電台編輯。

龔小夏:政治評論員,前美國之音中文部主任,曾代表共和黨競選維吉尼亞議員。

王丹:六四學生領袖,長期支持民主黨,此次罕見表態支持川普,但強調不認同川普個人而認同川普的外交政策(尤其是對華政策)。

陳破空:六四學生領袖,評論人,著有《川普對決習近平》。

張洵:基督徒,評論人,其評論多見於《北美保守評論》。

袁曉輝:畢業於台灣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系,之後移居加拿大,曾在台灣和加拿大多家中文媒體擔任新聞總監。其長文《不是支持川普,是等他這樣一個人等了很久》在網上流傳甚廣。

柴春芽:基督徒,作家,紀錄片導演,目前定居日本。

嘉楊:圖博人,曾擔任達賴喇嘛的侍衛長,流亡美國。

吳旭: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教授,政治傳播學博士。

余杰:基督徒,保守主義者,蒙古族,作家,著有《用常識治國:右派商人川普的當國智慧》,為華語世界第一本正面論述川普及其政策尤其是其代表的保守主義觀念秩序的著作。

【中國國內】:

劉軍寧:政治學者,中國文化研究院研究員,著有《保守主義》等,是中國國內最早提倡保守主義的學者。

劉蘇里:八九學運參與者,北京人文書店「萬聖書園」創辦者。

郭于華:清華大學社會學教授。

叢日雲:中國政法大學教授,宗教哲學及西方文明史研究者,其長文《中國知識界何以誤判美國、誤判川普?》在網上流傳甚廣。

沈陽:獨立評論人,政治哲學研究者,著有《正義一元論》等。

師濤:詩人,作家,文字獄受害者。

王建勛:中國政法大學教授,政治學者,著有關於美國憲法和憲政的多種專著。

【香港】:

陶傑:專欄作家,被譽為「香江才子」。

李怡:專欄作家,時事評論家。

林行止:作家,評論人,原《信報》發行人。

桑普:法學博士,專欄作家。

盧思達:專欄作家,倡導右派和本土理念。

潘東凱:作家,政治和財經問題評論人。

【台灣】:

宋澤萊:基督徒,文學家,國家文藝獎得主。

梁文韜:成功大學政治學教授。

吳嘉隆:經濟學者。

蔡依橙:醫師,評論人。

林保華:資深時事評論人,作家。

鄒景雯:資深媒體人,《自由時報》總編輯。

富察延賀:八旗出版總編輯,台灣女婿。

汪浩:國際關係學者,歷史研究者,評論人,台灣女婿。

陳明真:前立法委員。

陳奕齊:台灣基進黨主席。

范疇:作家、評論人、投資顧問。

謝金河:今周刊發行人,財經評論家。

陳凝觀:資深媒體人,「年代向前看」主持人。

胡采蘋(Emmy Hu):財經評論人,臉書粉絲專頁「Emmy Hu追劇時間」主持人。

凌晨:臉書粉絲專頁「凌晨閱讀筆記」主筆、「對觀點」網站共同創辦人。

【牧師】:

張伯笠:六四學運領袖,美國華人教會牧師。

王志勇:改革宗神學翻譯者及研究者,美國華人教會牧師。

陳佐人:神學教授,美國華人教會牧師。

傅希秋:對華援助協會主席,人權活動家,牧師。

劉傳章:美國華人教會牧師。

唐崇榮:印尼華人教會牧師,國際知名佈道家。

對以上名單略作小結:

第一,川普的支持者,八成以上都是我在現實中有交往的朋友,或有過通訊聯繫,或為臉友,正所謂「物以類聚,人以群分」。他們大部分在2016年的大選中即已經支持川普,此次大選亦不例外,他們在觀念場域中多傾向於右派、保守主義、古典自由主義、個人主義、自由市場經濟。

第二,川普的支持者,全部都反共或對共產黨持明確的批判態度(即便少數在中國國內的大學及媒體中工作的人士也是如此)。

第三,川普的支持者,基督徒佔相當高的比例,我還專門列出多位公開支持川普的、在華人教會頗具影響力的牧師。

第四,川普的支持者,很多都是極具創造力與想象力,在各自的專業領域成就斐然乃至著作等身的人士。其實,在美國主流社會也是如此,川普的支持者並非如媒體扭曲的那樣只是受教育程度較低的群體。

反對川普的人士:

【海外】

許倬雲:美籍華裔歷史學家,認為川普當選讓美國陷入困境。

李安:出生台灣的美籍著名電影導演,認為川普當選是對美國的嘲諷。

李偉東:前《中國改革》雜誌主編,流亡美國異議人士,網名「冬眠熊」。在《紐約時報》中文網發表《我的中國自由派朋友對川普的認知誤區》一文。

艾未未:已向中共輸誠的前異議藝術家,「呼籲世界各國人民挑戰包括美國總統川普在內的領導人,以抵制政府對人類基本價值觀的威脅」。

滕彪:流亡美國的維權律師,認為川普不關心人權議題,破壞美國民主憲政體制。

夏明:紐約城市大學政治學教授,近年來積極參與海外民運活動,認為川普對美國民主形成實質威脅。

程益中:前《南方都市報》總編輯,曾因言獲罪入獄,卻不惜造謠污衊說「川普的手上沾滿人民的鮮血」。

黃亞生:經濟學家,麻省理工學院教授,撰文認為「華川粉是最不負責任的父母」。

王天成:基督徒,流亡美國的憲政及中國轉型問題研究者,認為「川普支持者有一個特別大的問題,就是不在乎民主憲政原則被破壞、只在乎政策偏好」。

何頻:明鏡新聞集團董事長,反對川普的移民政策等。

劉剛:六四學運領袖,流亡美國,認為「川普就是如此欺騙美國人,他將美國的3億人都當成了三歲孩子來耍著玩」。

茉莉:六四學運參與者,作家,流亡瑞典,認為「川普發動貿易戰違背程序正義」。

溫云超(北風):流亡美國的中國異議人士,認為「川普是白人至上主義者」。

謝選駿:《河殤》撰稿人之一,流亡美國,批評川普「走上反美前線」。

張鶴慈:旅澳評論人,聲言「我會批判川普這個被全球化淘汰的無文化白人」。

喬木:前北京外語學院副教授,流亡美國,攻擊川普「找人替考上大學」。

徐水良:民運人士,流亡美國,批評川普「降低道義道德價值標準」。

李劍芒:網絡言論人士,旅居荷蘭,將川普比喻為希特勒。

王偉雄:加州大學哲學教授,在《蘋果日報》等媒體撰文辱罵川普。

基甸(程松):基督徒,作家,《海外校園》前主編,自稱「絕對不會投票給川普的右派選民」。

臨風(熊璩):基督徒,評論人,撰文批評支持川普的人信仰「川普教」。

林垚:哥倫比亞大學政治學博士,以一篇貌似客觀的學術論文《燈塔主義與中國自由派知識份子的「川化」》,如同毛澤東時代扣帽子的方式攻擊川普的支持者。

翁達瑞(陳時奮):從台灣移居美國,自稱任教於美國某大學,認為川普「劫持了共和黨」。

宋文笛:澳洲國立大學亞太學院講師,在《上報》等媒體發表多篇文章批評川普。

【中國國內】:

高曉松:音樂人,媒體人,著名公知,認為「比起‘瘋總統’川普,美國人民更懷念‘黑總統’歐巴馬」。(他是美國人民的代言人?)

張千帆:法學家,支持黑命貴運動,認為川普是白人至上主義。

武志紅:心理學家,《巨嬰國》作者,認為川普是「幼稚的總統」。

安替:媒體人,造謠說川普持有中國的股票。

刘瑜:政治學者,清華大學副教授,認為川普代表了美國政治中的民粹主義。

周濂:政治學者,認為川普的當選使得「共和黨和保守主義曾經堅守的基本價值正面臨前所未有的危機」。

摩羅:文學評論家,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認為「川普比佛地魔更可怕」。

笑蜀:前《南方週末》評論員,認為「總統無權否定‘假新聞’」。

石扉客:前《南方報系》記者,律師,網絡評論人,認為川普與普丁一樣「妖魔化媒體」。

【香港】:

鄭經瀚:前立法會議員,資深媒體人,認為川普當選「引發共和黨內戰」。

梁文道:文化評論人,媒體人,認為川普「反智的最大問題不是無知,而是以無知為榮」。

黎則奮:評論人,專欄作家,形容川普為「共和黨黨委書記」。

沈旭輝:國際關係學者,認為川普「有中國情結」。

黃之鋒:香港民主運動年輕一代領袖,支持黑命貴運動。

【台灣】:

趙少康:前國民黨政治人物、媒體名嘴,認為川普是「不正常國家的不正常總統」。

陳文茜:資深媒體人,在自媒體「文茜世界日報」多次批評川普。

葉毓蘭:中央警察大學教授,國民黨立法委員,川普感染武漢肺炎時發表幸災樂禍的言論。    

沈富雄:電視名嘴,前政治人物,認為川普只有在台灣才會贏。

林濁水:民進黨前立委、新潮流大老,被譽為台獨理論大師,在媒體發表文章說川普與韓國瑜相似。

司馬文武(江春男):資深媒體人,政論家,中華文化總會副會長,曾發表文章認為川普當選意味著美國的衰落。

張鐵志:文化人及評論家,認為川普「瘋狂」。

羅友志:電視名嘴,評論台灣人較支持川普的現象說,「這個政府歪的好,洗腦洗的真漂亮,把人民帶到世界另一個方向去了!」

郭正亮:前民進黨立法委員,被獨派稱為「綠皮藍骨」,認為川普打貿易戰高估了美國的能量。

邱師儀:東海大學政治學教授,認為「川普確診,局勢大亂」。

范琪斐:前TVBS駐紐約記者、自稱「自由派」網紅,在自媒體「范琪斐的美國時間」,支持拜登並多次批評川普。

陳方隅:政治學博士,臉書粉絲專頁「台灣美國觀測站」主持人之一,在媒體發表多篇批評川普和支持拜登的文章。

對以上名單略作小結:

第一,川普的反對者,在觀念秩序上基本為左派。在中國還包括民族主義者、新左派等思想傾向的群體。在台灣,情況則較為複雜,台灣是亞洲國家中唯一一個對川普的支持度過半的國家,但在台灣知識界和文化界,所謂「進步主義」佔據上風,反川普的聲浪頗高(反川普跟反美又在某種程度上重合),其中既有藍營人士,也有綠營人士;既有文化界和新聞界的前輩,也有太陽花之後加入輿論場域的年輕一代。

第二,川普的反對者,較少基督徒,多為世俗主義者和無神論者。少數反對川普的基督徒,有來自於《海外校園》等媒體,及持自由派立場或基要主義的教會或基督教機構,這是頗值得注意的一個細節。

第三,川普的反對者,很多是依託媒體的記者或評論員,即媒體人,這也與美國的情形相似:主流媒體與川普的關係形同水火,川普是美國歷史上與媒體關係最糟糕的總統,其原因可寫成一本書,在此不深入討論。媒體人反感川普對媒體的否定,卻從不反思自身的墮落。有趣的是,在習近平執政之前,聚集中國自由主義(中國語境下的自由主義,不是美國的自由派)知識分子的南方報系,偏偏盛產反川人士,這又是一個值得注意的細節。

第四,反對川普者是否必然支持拜登?在拜登家族若干醜聞包括被中國收買的資訊公佈之後,若反對川普者仍然繼續支持拜登,則可看出其背後真實的親共立場。反共且反川普、支持拜登,這兩者很難同時存在於一人身上。

第五,反對川普且支持黑命貴運動者,多半並未生活在美國。他們對黑命貴運動的支持,是出於某種抽象的正義感和進步價值,他們無視黑命貴運動的意識形態基礎是共產主義、馬克思主義及種族主義,黑命貴運動對無辜者使用暴力,破壞法律與秩序,且對亞裔(包括華人)等少數族裔形成「逆向種族歧視」。

【余杰簡歷︰以書會友,以文自立;原創首發,歡迎支持】 PayPal Donation

生於成都,求學於北京。

一九九八年出版處女作《火與冰》,在死水般寂靜的世紀之交掛起一陣旋風,暢銷百萬冊,有如魯迅和柏楊般的批判性文字和思想深深影響了中國一代年輕人。

二零一二年赴美,二零一八年入籍成為美國公民。致力於在思想觀念上顛覆中國共產黨的唯物主義意識形態、解構大一統的中華帝國傳統,進而在華語文化圈推廣英美清教徒精神與保守主義價值,也就是其獨樹一幟的「右獨」理念。

以寫作為職業和志業,集政治評論家、散文作家、歷史學者、人權捍衛者於一身,著作已有六十餘種,一千五百萬字,與兒子等身。著述涵蓋當代政治、古典文學、近代思想史、民國史、台灣民主運動史、基督教公共神學、保守主義政治哲學、人權和宗教信仰自由等領域。

多次入選「最具影響力的百名華人公共知識分子」名單,并獲頒「湯清基督教文藝獎」、「亞洲出版協會最佳評論獎」、「公民勇氣奬」、「廖述宗教授紀念獎」等獎項。

以華語文化圈內唯一擁有言論自由和新聞出版自由的台灣為心靈家園,為近年來關於台灣論述最為深廣的非台灣人之一。喜愛台灣的美食、風景、朋友和書店。相信文字可以穿越時間與空間,得天下之英才而友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