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s J to jump to the feed. Press question mark to learn the rest of the keyboard shortcuts

人民日报客户端:马保国闹剧,该立刻收场了

18
Posted by
大陆
10 days ago

人民日报客户端:马保国闹剧,该立刻收场了

以“浑元形意太极拳掌门人” 自诩的马保国,如今知名度蹿升。他今年5月在观众面前30秒内被击倒3次,他“武术”的“造诣”按说也都摆在眼前了,但最近他失败后的雷人雷语却被热转,俨然要成为顶流“网红”。

  从霸榜一些平台鬼畜区,到参加商业演出,再到接拍所谓励志电影,马保国已包装出相当的商业价值。从他所谓的招数屡屡成为热梗,到马氏语言在网络热转,有人说这已然是“马保国现象”了。如果就是自己特立独行表演,谁也没必要特意关注,然而当其成为一种“现象”,而且频繁出现在公众视野,那就有必要审视一下这种现象背后到底是什么?

  马保国的一些言行,实际上就是哗众取宠、招摇撞骗,说到底是一场闹剧。口口声声弘扬传统武术,实际上做的都是伤害传统武术的事。斥责年轻人不讲武德,他本身却毫无正大光明、谨言慎行、尊崇敬畏传统的武德。

  对围绕马保国所发生的一系列闹剧,不是一笑了之那么简单。

  如果靠哗众取宠就可以风生水起,靠招摇撞骗就能拓展商业版图,这是什么样的价值取向?马保国背后的人到底想干什么?明眼人都清楚,无非就是商业利益。推波助澜、炒作放大马保国的一些互联网平台为什么?无非是流量至上,背后还是利益。然而,无论平台还是资本,蹭热点、找卖点的前提,都是遵循公序良俗,是正确的价值观,否则就会沦为浅薄而拙劣的商业游戏。

人人都有习武的权利,也可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可是如果背离武术精神,没完没了在公开场合信口开河,特别是编造经历,这就与江湖骗子无异。而这样的人受追捧,值得我们深思。不少人谈及马保国是揶揄和调侃,说他在舆论场中扮演被群嘲的角色,似乎觉得没什么大不了的。其实这还真不是什么“无伤大雅”,放任“审丑”成为流行,让招摇撞骗大行其道,这本身就是对社会风气的伤害,特别对于尚缺乏判断力的未成年人,这是对价值体系的毒化。

这场以马保国为主题的闹剧,该收场了。真讲武德,马保国就应该从闹剧中抽身而退。对他背后的人来说,尽早收手更是明智选择,否则必定血本无归。而对那些热衷流量、推波助澜的互联网平台,如果还有起码的社会责任感,就应马上停止再为这种“丑行”“闹剧”提供传播渠道。同时,我们也呼吁有关部门,对互联网平台落实社会责任情况加强监管。社会各界共同呵护核心价值观,守住底线,别让闹剧再闹下去。 秦川

https://finance.sina.com.cn/tech/2020-11-28/doc-iiznezxs4144423.shtml

29
comments
85% Upvoted
Log in or sign up to leave a commentLog InSign Up
Sort by
level 1

蛋壳我唯唯诺诺,保国我重拳出击!

level 1
26 points · 9 days ago

经典二流日报只会欺软怕硬。对一老骗子拿出了文革大字报般的标语措辞,巨婴们看了报道很高兴:早该管管了!

level 1

莫名其妙而且爹味儿十足。人日脱离群众不是一两天了

level 2

人民日报本来就是爹的话筒啦,要看中立的媒体除了PBS,我真想不出来还有什么,抱歉我只会中文英文,希望接龙

level 1

我劝人民日报,耗子尾汁

level 2
故鄉的🌺
2 points · 9 days ago

小編,不講武德,來,騙!來,偷襲!

level 1
12 points · 10 days ago

消费主义,享乐主义,道德虚无主义到底是谁在大力弘扬的,大家心里都清楚……

level 2
故鄉的🌺
1 point · 9 days ago

好一個又當又立

level 1
6 points · 9 days ago

>>然而,无论平台还是资本,蹭热点、找卖点的前提,都是遵循公序良俗,是正确的价值观,否则就会沦为浅薄而拙劣的商业游戏。

这句话说的够外宾的

level 1
如果让你重新来过你会不会爱我
13 points · 10 days ago · edited 9 days ago

说白了就是人日害怕危及到到传统功夫本身的信誉了

level 1

我没明白,大家嘲笑骗子马保国不是一种正确价值观的体现吗?这也能撞枪口是我没想到的。

level 2
6 points · 9 days ago

不能审丑,简单说就是看喜剧也不能看屎尿屁的低俗喜剧。

还有比较重要的一点是,不能抹黑传统武术,传统武术和中医一样是要被中共辩证看待,去粗取精的。

现在民族主义这么高涨,中医风评这么好的情况下。对传统武术却黑成这样,和大环境是不太契合的

level 2
2 points · 9 days ago

你炒丁真可以,炒马保国让他过几天来代言恰饭吗?要知道商标都已经被人注册了。在我看来这和以前对芙蓉姐姐 凤姐的态度是一致的

level 2

他现在是转型做梗王嘛, 以后就做产品代言人了。

level 1

秦川是他们老社长的名字。。。

level 2

非常神秘

level 2

秦王原来还是二流报纸的社长?

level 1

真理部罢了🤗

level 1

鸣金收兵,杰克马的风波已经过去了,不用接着炒保国马来转移网络焦点了。

level 1
爹亲娘亲不如习主席亲
1 point · 10 days ago

责任全在陈睿?

level 1

人日刊在报纸上的能算是传话筒

这种网媒里的文章……就是一大号公众号,还是拿着鸡毛当令箭那种……

之前不还有收钱发文结果跟上头意思不对付的

level 2

发完文B站光速切割了。拿着鸡毛当令箭又怎么样,有胆子你企业真当鸡毛无视一个看看?

More posts from the China_irl community
206
Post image
151 comments
169
Post image
162 comments
165
Post image
38 comments
158
Post image
19 comments
147
68 comments
123
  • r/China_irl - 1980年代, 南京金陵饭店的社交舞會
  • r/China_irl - 1980年代, 南京金陵饭店的社交舞會
  • r/China_irl - 1980年代, 南京金陵饭店的社交舞會
1/3
35 comments
116
  • r/China_irl - 今天, 中央電視台實習生弦子訴央視節目主持人朱軍性騷擾損害責任糾紛案於海淀區人民法院開庭
  • r/China_irl - 弦子
  • r/China_irl - 聲援人數現場大概500多人
  • r/China_irl - 今天, 中央電視台實習生弦子訴央視節目主持人朱軍性騷擾損害責任糾紛案於海淀區人民法院開庭
  • r/China_irl - 今天, 中央電視台實習生弦子訴央視節目主持人朱軍性騷擾損害責任糾紛案於海淀區人民法院開庭
  • r/China_irl - 今天, 中央電視台實習生弦子訴央視節目主持人朱軍性騷擾損害責任糾紛案於海淀區人民法院開庭
1/6
32 comments
108

作者:微博@破破的桥原文链接

2020年5月21日,一份发给推特总裁杰克·多西的信在网上流传。它的作者是 Timothy Klausutis,内容是这样的:

“19年前,我的妻子,在工作中心脏病发,摔倒时头磕在桌子上,第二天才被发现去世。她的名字是 Lori Kaye Klausutis,死的时候才28岁。她的死,是我迄今整整52年人生中最痛苦的事,也折磨着她的父母和妹妹。

“在她去世后的每一天,我都默念她的名字,珍惜我们的婚姻和回忆……但同样自从她去世那天起,半真半假、意带影射的阴谋论就蜂拥而出。我知道这种描述有所夸张,可不幸事实就是如此。我尝试一笑置之,然而大量密集丑陋的可怕谎言依然在互联网上蔓延。传播它们的人,包括美国总统,就在你的平台上,……总统多次持续地给他的8000万粉丝散播我太太的上司谋杀她的假消息,而总统的儿子则在转发扩散他的谎言。

……

“我的诉求很简单:删掉总统和他儿子的这几条推。

“我是一个搞研究的工程师,不是律师,但我阅读了所有推特的规则和服务条款。总统的推——毫无证据的认为 Lori 她是被谋杀的,与官方尸检结论相反,是违背你们的规则和服务条款的。如果他是一个普通用户,毫无疑问账号应该被封,但我的要求只是让你们删掉他这几条推特而已。”

……

https://i.redd.it/ej65c01rxk361.jpghttps://i.redd.it/b7flse5rxk361.jpg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信中提到的死者,Lori Kaye Klausutis,曾任 Jon Scarborough(乔·斯卡伯勒)的实习助理。斯卡伯勒是MSNBC热门脱口秀节目《早安乔》的主持人,是这个左翼电视台里的著名保守派,影响力很大。在被MSNBC聘请之前,斯卡伯勒是个共和党政治家,他曾任佛罗里达第一选区共和党众议员,在95到01年连任三届后,他又第四届当选,但在任期开始不久后隐退。2016年,他对特朗普竞选中频繁使用侮辱性语言针对黑人、穆斯林、墨西哥裔群体很不满,多次在节目中批评。在特朗普当选总统后,他于2017年离开共和党,成为独立人士。因为斯卡伯勒名声在外,他成了特朗普的眼中钉,所以不难理解后者为什么多次引用阴谋论来黑他。

这个阴谋论并非特朗普原创,而是早已有之。它影射的是:斯卡伯勒与28岁实习女助理偷情,被发现后担心影响自己仕途而暗杀了她。故事开始是在左翼阴谋论网络中传播,几年后进入右翼圈子。它和2016年大选时疯传的那些希拉里暗杀某某某的阴谋论是同类性质。

其实在女助理去世前两个月,斯卡伯勒早已提交辞职信,并无仕途可言。但阴谋论用于论述动机的逻辑非常灵活,打个补丁就可以——他被发现偷情以后,和政敌做了交易,以辞职换取隐瞒此事保存名声,但依然怀恨在心事后谋杀情妇。和阴谋论者谈动机逻辑是很难的,我可以回顾一下它们在2016年的动机逻辑——共和党人死亡是希拉里在谋杀政敌,民主党人死亡是希拉里在谋杀内奸。

至于证据。阴谋论者有概率观念:女助理28岁得心脏病的概率很小。但他们所说的概率,不包含否定目标的材料或证据——尸检结论表明女助理死于心脏病。他们只会说尸检结论不可信。与之类似,所有与推论结果不符的情节都会用假设驳回,比如女实习助理死在办公室时,斯卡伯勒并不在佛罗里达州,显然不可能杀人。但用一个假设就很容易驳回——他请了杀手。毫无疑问,提出假设并不需要任何证据,阴谋论者不认为他们需要提出他请了杀人或者尸检官被收买的证据,而会认为这顺理成章。此外,阴谋论传播时,这些与目标不符的材料,全部不会出现。这是阴谋论者必用的“奥卡姆扫把”原理,要把反面证据全部扫到地毯下面装作看不见,这样才能让其迅速传播。

2016年,DNC(民主党全国委员会)员工Seth Rich在DC路上被枪击身亡,警方说是抢劫。但维基解密的创始人阿桑奇称,Seth Rich是给维基解密提供DNC邮件的人,暗示他是民主党内奸,被希拉里所暗杀。阿桑奇还悬赏凶手。这个阴谋论被 Infowar 的 Alex Jones、福克斯的 Sean Hannity 等人大力推广,包括共和党前议长金立奇也加入其中。后来穆勒报告发布,我们知道DNC邮件是俄罗斯黑客发给阿桑奇的。Seth Rich 的家属把华盛顿时报、福克斯电视台、推特等积极传播阴谋论的媒体和平台全部告上法庭。福克斯先是撤掉了报道,大概于2020年11月下旬福克斯与家属和解,预计支付了数百万美元赔偿。其它官司还在进行中。2016年,阿桑奇尽他的一切努力在推希拉里暗杀的阴谋论,包括他最亲密的导师,维基解密创始人之一,Gavin MacFadyen,在伦敦因晚期肺癌而死。维基解密亦没有放过这个难得的机会,在推特上将此事渲染暗示为他系希拉里所害。但这种不择手段丧心病狂的行为反而使他获得大量的拥蹙。

特朗普在推特活跃10多年,当上共和党总统候选人之后,更是传播过海量的谣言和阴谋论,并通过转发手段,不停将流量派发给那些宣传对他有利的谣言阴谋论的大号,给后者带来了巨大的流量、荣誉和金钱,这进一步激励了阴谋论网络的发展。

特朗普就是推特房间里的大象。去世女助理丈夫 Klausutis 信里写的一切,推特当然心知肚明。那封信在推特上获得了8万多个赞。

推特的客服们安慰了 Klausutis,认为他说的毫无疑问无比正确,令人万分同情,对这条推特的广泛传播表示十分抱歉,然后拒绝了他的请求。

明面上的理由是,总统和高层政府官员,作为国家的管理人员,他们的言论具备公共利益——即便是假的。

台面下的理由是,一旦承认这个标准可以适用于特朗普,很显然会波及他远远不止一条推特,而是几万条,推特必须做出一个重大决定。

这不但有极大的政治影响,而且触及到了欧美文化中一个很深的禁忌——审查(censorship)。

————————————————————

中文圈的读者熟悉的是政府审查。即便是审查的反对者,也有不少人认为,我们谈审查,谈警惕审查,谈言论自由,主要针对是政府的审查。至于私营企业的审查,只要不是政府强迫,那当然是爱怎么审查怎么审查。虽然这样做很讨厌很不体面,但你不开心可以走人嘛,不买它东西不上它网站不看它的节目在其他地方炮轰它没有容人之量活该人都走光。

但在欧美并不是这样,大学、图书馆,乃至有公共平台性质的大公司、大信息平台、大媒体,它们的言论审查都是要被社会、员工乃至在平台上活跃的各种意见领袖审视的。何况总统有8000万的粉丝,其中一部分是相当狂热的支持者。此前,哪怕是禁止ISIS在平台上宣传和募集兵员,推特都整整观察和考虑了一年之久。

然而,在这封信广泛传播后六天,推特就迅速改变了态度。它开始对特朗普的言论进行事实核查,第一条就是5月27日特朗普攻击邮寄投票的发言。特朗普声称:“邮寄投票毫无疑问就是欺诈。”推特在这个推的下方做了一个“警告”的标记,并说明了警告的理由——“这个指控并无依据”。

这个举动毫无疑问震动了所有主流媒体,它们不但做了报道,还采访另外一个社交网络巨头 Facebook。FB当即表示不会跟随推特的举动。

然而时光飞逝,到了11月份大选时乃至大选后,情况已经完全变化了。在大选计票的当天和次日,也就是各种作弊的谣言阴谋论传得最欢的那两天,特朗普的推特变成了这个画风:

https://i.redd.it/xgdef6xayk361.jpghttps://i.redd.it/rq08hcaayk361.jpghttps://i.redd.it/lpmkslyayk361.jpg

这个举动,被中国网友笑称为“总统发一条就被夹一条”。

过了几天,推特不再那么严格,开始恢复常态。但已经是“新常态”了。特朗普的几乎每条推特后面,都跟着推特的事实核查或澄清声明。

https://i.redd.it/p1urzqzfyk361.jpg

而此前表态不会跟随推特的 Facebook 在大选后也开始了同样的操作。只不过它的用词比推特更加不客气,推特一般是很隐晦的标明“官方来源的结论与此不同”,或者“这条推特有争议”。而 Facebook 给特朗普宣布获胜的推特后面标的就是很直白的“拜登是这场大选的胜者”。

此后两周,推特在用词上做了少许调整。把“官方来源”改成了“多个来源”,毕竟特朗普就是美国最大的官。但“多个来源”到底是什么?显然不是多个自媒体来源,也不是多个小报来源,而是推特事实核查小组所认定的严肃新闻来源。这并没有能够回答最关键的问题,为什么这些媒体的报道就可以用来否定其它?特别是在这个我想信什么,什么就是真实的后真相时代。

推特的这些举动,让特朗普的支持者们义愤填膺。你们事实核查小组就这么几个人,拿着假新闻媒体核查我们几千万人支持的总统?纽约邮报的记者甚至在FOX采访时说,推特、FB等科技公司里,有着大量来自中国的H1b(劳工签证)打工者。所以是中国人用算法在审查我们美国人。

而那些阴谋论爱好者们的被迫害感更为强烈,在这五年里,他们经历了从 reddit 到 4chan,从 4chan 到 8chan,从 8chan 到 8kun 的迁移之路。每个起初对他们友好的网站,后来都变得有点拒斥他们的存在。Twitter,FB 不行了,他们又要往哪里搬呢?有一些人去了更加封闭的 telegram,而极右翼阴谋论站点 parler 也向他们伸出了橄榄枝。

Parler 打出的旗号是“言论完全自由的社交网络”,它迅猛增长,并在2020年7月就有了280万用户,这次推特大迁移之后有了高达800万用户。但言论完全自由显然只是旗号而已,有人上去发了几个左翼帖子,毫无疑问马上被删除了。而在那边发动的抵制佐治亚共和党参议员选举运动,更是被屏蔽了热搜。

推特用坚定不移得罪到底的措施,把这些人往外赶。但整个社交网络、舆论平台乃至社会意识形态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

社交网络上这几年长期存在两大矛盾:

———————————————————

第一大矛盾,右翼特别是极右翼认为自己受到了“政治正确”或者说“事实核查”的迫害,但左翼很多人认为他们的荒唐言论占据了社交网络的主流。

右翼的抱怨是有道理的,几大主流媒体和电视台,除了 WSJ(华尔街日报)和 FOX(福克斯),都是“你们的人”,至少在他们看来是。WSJ 相对质量较高也更中立一些,而右翼吹鼓手福克斯大选后在一部分人眼中也“叛变”了,他们走向更右翼信息质量也更低的 Brietbart、OANN、Newsmax、Infowar,以及近年来异军突起的法轮功 Epoch Times(现在已经是体量不小的重要英文保守派媒体,也是特朗普11月底到12月初这周的最爱)。

但左翼的说法也没有错,因为现代社会的信息渠道从大媒体朝社交媒体转移,而社交媒体上,这些严肃媒体或者大电视台,并非强势存在。例如特朗普一个人推特的互动量比几大媒体加起来都多。那些摆张桌子就开聊的阴谋论自媒体,不少也拥有比百年大媒体更大的互动量和传播数。

特朗普在推特上的互动量遥遥领先其它政治家或媒体

每个左翼人士,或者虽然没有派别但对事实有追求的人,每天打开 Twitter、Facebook 乃至 Youtube 之时,基本就开始了吃屎之旅。推特上看总统不停撒谎大放厥词;Facebook 看朋友动态则总有人在传 QAnon 最新的恋童癖阴谋论;微信群里只要放进两三个川粉,很快就会被他们每天刷的各种制作精良的谣言包所淹没;Youtube 上随便一个光头支张桌子就可以开始大放厥词:“今年大选川总必然狂胜,纽约加州翻红,50:0横扫全美”。即便不停地取消关注和拉黑,各种社交平台还是会把相关领域的热帖,其实热帖几乎就等于是谣言帖,主动推销上来。

笔者写到这里的时候就吃到了推特手机弹窗递过来的屎

这不仅是他们的个人感受,数据也支持这一点,你把 Facebook 近几年每年点击量排前50名的政治新闻拿出来看,其中必然有大约40条是谣言阴谋论。英文圈如此,中文圈也一样,编阴谋论的自媒体篇篇十万加,年入数百万乃至上千万盆满钵满,甚至能拿到平台投资得到特别保护。做辟谣和事实核查的人,辛苦耗费几小时乃至几天,查考前面那些人几分钟编出来的谣言不说,文章点击最好的也不过数千,还得应付各种举报和辱骂,只能抱团取暖用爱发电。爱心和闲钱用完以后,便只能无奈拖着满身伤痕从舆论圈退场。

第二大矛盾,就是告诉你言论在社交网络上自由流动会产生自净功能的人,大比例自己每天就在那里信谣传谣。

大概10年前,我们在网上会经常听到这样一种论调,尤其在针对政府审查言论的时候,它是这么说的:网络上什么言论都有,但网络有自净功能,正确的言论会战胜错误的言论。除非涉及什么普通人搞不懂的专业领域。

说这种话的人,有些还会把整个逻辑给泛化地递推下来,开始指责平台、电视台以及个人博主审核言论。少数最后会发展到你为什么删我的回复这侵犯言论自由诸如此类。(最后那个逻辑,他们的反对者也会使用,以这些人删回复拉黑为由,指责他们双重标准)

不少人并不赞同特朗普那些天马行空的指控,但看见电视台掐他讲话的时候(特朗普在大选眼看要输时,坚称大选舞弊,聊了个开头就被 ABC,CBS,NBC 掐掉,只有 CNN 和 FOX 坚持播完),特朗普发一个推特就被夹一个的时候,他们会愤怒。当看到事实核查的时候,他们会觉得虽然你们可能是对的,但你凭什么几个人拿着主流媒体的报道核查群众的呼声。而且你的核查既然浏览量远远比不过别人的谣言,当然是你写的不够好,或者姿态太恶劣,伤了别人自尊心,影响了交流。看见阴谋论的时候,他们会觉得人家虽然拿不出像样的铁证,但只是在呼吁调查,又不是硬说你舞弊犯罪。调查而已,你假如一身清白还怕调查吗?他诬陷你可以告嘛。

先不说这个论断对不对。但凡我在群里看见“言论市场有自净功能”这种话,往往就会先去翻说话者的朋友圈。他们十个有八个,每天都在那里转最弱智、最无知、最疯狂的那些谣言,且不自知。你要是在评论里给他们辟谣,多半会很快被拉黑。这时候他们不跟你讲什么 censorship 了——拉黑看不顺眼的人是我的权力。我那么牛逼,你还来给我辟谣?这么不礼貌。你以为你是谁?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因为所谓言论的自由市场,正确言论胜出,网络有自净能力,这个说法,是有很多限制条件的。而当今的社交网络,它的很多功能,就是打破这些限制条件,让你失去判断能力的。意识到这一点的人,对社交网络很警惕,而没有意识到这一点的人,通常就会频繁中招。

————————————————

传谣言?对经常上网发言的人来说,太正常了。我自己肯定就没有少传过。复查我以前发的微博,10%的谣言肯定是少不了的,而且还有我发现不了的呢。至于观点正确率肯定更低。因为个人力量总是微弱的,精力总是稀少的,知识总是有不知道的,经验总是有局限的。

但我的好处是什么的,就是不会偏离现实情况太远。因为如果飘得太远,事实就会过来打脸。被打脸了自然会调整自己的认知。所以我的离谱错误很难长期持续下去。

可在很多圈子里,你会发现,传的各种谣言距离现实之远,就好象这群人生活在异空间、异次元或者平行宇宙一样。而且部分传播者身份显赫,他们也没有因此产生半点不协调不舒服的感觉。

以前有句老话是这样说的:骗我一次,是你的问题,骗我两次,那是我的问题。

但现在情况不同了,你要是能骗我10次,我就是你的粉丝。在某些领域,热门帐号几乎就等同于专职造谣的号。

著名谣号四年来几乎篇篇十万加

极其离谱,违背所有领域常识的谣言,并没有随着传播而消灭,相反,它在传播中不停地添加各种细节,而获得新的生命力。

https://i.redd.it/hy18w6g6zk361.jpghttps://i.redd.it/o371k4g6zk361.jpg

现在上网经常听见有人说这样一句话,叫作“我不相信主流媒体”(通常指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等老牌媒体)。特别是这几年,说这话的美国人或华人都越来越多。

对公共事件来说,假如是简单的凶杀、车祸,也许一个视频就够了。但真正有价值的通常是需要记者采访、走访和调查,配合相关社会背景介绍,还需要通过编辑和核查团队来印证事实,缓和记者个人偏见的深度新闻,只有少数严肃大媒体才有能力持续地产出这类新闻,而个人和小媒体没有足够的力量、渠道和信誉。这时,就出现了这样一个问题:

不信主流媒体,信什么?

信另类右翼小报?信网络热帖?信阴谋论小道消息?信油管直播博主?信自己的感觉?

这几年,但凡说自己“不信主流媒体的人”,往往不会轻易地说自己具体信什么。但就我的观察,他们通常信的就是这五样东西之中的几个。不客气地说,这五个东西,在很多时候就是一回事儿。它们相互佐证,形成“证据链条”。

这种事情,在互联网出现之前,不是不会发生,但条件还算比较苛刻。然而特别是在社交网络出现之后,就很快变成了常态。社交网络到底有什么魔力,能把舆论场变成这样?

【信息回音壁】

很多人提到在当前互联网,构造回音壁变得容易了。原本假若你是一个脱离现实的狂信者,那么你需要花费不少精力来拒斥那些来自现实的信息,它们会出现在朋友聊天中、电视里、报纸上、教室里和公告栏上。要实现信息上的控制,通常需要把人关起来(比如传销网络就发现这么做的效果很好,很多邪教团体也经常有限制人身自由的举措)或者花费大量成本打压媒体。但有了网络,尤其是社交网络以后,人们对信息的渴求可以只通过网络来完成,无论是宅在家中还是走在路上,给自己定制、合自己口味的那些信息,都能源源不绝。

对传统电视台来说,它需要满足大量观众的喜好才能生存,这就使得它很难过于极端,飘离现实太远。但对一个自营自收的网络自媒体来说,支一张桌子就可以开讲、录像、上传,顶多雇一两个助理,生存成本大大降低,即便只迎合小众口味也能活下来。社交网络能够通过关键词和人工智能判断,迅速将有着同样兴趣的人群聚集在相关自媒体旗下,令它们稳定地获得生产内容所需的收益,并且发展壮大。

你哪怕相信的阴谋论和谣言再离谱,也能够找到足以温暖自己心灵的圈子,在网络上构造出一个“另类现实”来满足自己的信息所需。

在很多追求个性化的娱乐领域,这无疑鼓励了百花齐放,繁荣了文化市场。但遗憾的是,社会新闻、政策、政治、科学领域,是需要大众拥有基本共识和信任的领域。一旦连事实也不能达成共识,个体与机构乃至个体相互之间的信任裂隙加深,那么社会的运行成本就会大幅增加。如果说这句话过于空洞大家难以理解的话,那么美国这一年来失败的新冠防疫,可以给你们一个非常感性的认识。而欧洲也出现了同样的问题,尽管程度轻一些。

【新闻太快了】

很多人愿意把传统媒体或者严肃媒体的衰退,归罪于其自身。这类指责我自己也经历过,作为一个长期从事辟谣业务的半职业人士,无法战胜谣言,我被人挑过各种缺点:比如我说话不严谨,有时候自己也常常会传谣言。比如我说话口气太大,就跟总统发言人似的,让人很不舒服。比如我没有亲和力,别人出错,我直斥其非之外还往往附带讽刺挖苦。甚至写个收费专栏,都非要叫什么“不舒适区”,搞得读者很不舒适,订阅量自然就吼惨吼惨。你看做谣言阴谋论的那批自媒体,多贴心啊,一副我站在你身边,咱俩一块怼人,谁敢惹我们俩的架势。做到了保健品推销员那个程度的深度共情,篇篇十万加。

被人指责的这些毛病,我当然都有。但是,假如我说话无比严谨,口气谦卑温柔,辟谣的时候顾及传播者的自尊心,跟“知识分子”那种公众号一样把痛斥转变成云山雾绕般的婉转呢喃,是不是就能战胜谣言了?这显然是白日做梦。

美国的严肃媒体也一样,它们依然是那些严肃媒体,其内容质量依然是原先的质量,但是传播方式、规则、平台变了,它们自然就变得弱势了。每每化解美国重大政治危机,推动其进步的第四权,现在自己陷入了危机。

在当前,热点此起彼伏,一条新闻讨论几天,热度稍有下降时,就会有另一个新闻冒出来。没有任何一条新闻,能够得到足够充分的讨论和注意力。

人们变得越来越没有耐心,去探讨和把握一个事件的整体脉络,而是在一个又一个制造出来或真或假或夸张的大事件里冲浪,跌宕起伏。对每件事,他们都急于得到结论或者答案。

要是你的文章字数超过5000,自媒体甚至会贴心的提示,阅读需要15分钟。哦15分钟?那算了,直接拉到底部看总结就行了。

有些帖子写得很长,但信息密度极低,五六千字反复表达一个意思,中间夹杂表情包插科打诨,把握轻松阅读的体验与节奏。这样读者可以一目十行地迅速读完,并享受又一片长文被我在三分钟内成功消化的满足感。除此以外,什么有价值的东西也得不到。

我们通常说的,真相和谣言在舆论场中碰撞,可以让大家增强辨别能力。指的是在阅读完整论述,了解双方思维方式的情况下,你可以在双方的辩护中了解他们的论述过程,学到辨析事实与讨论正误的技巧。但社交网络时代,真实的情况是,连一个基本逻辑判断都凑不完整的 meme 是病毒化传播的主力,那种一张图片配上不知真伪的说明,或一小段几十个的文字的截图,通常只是提出质疑或讲个小故事,才是各个聊天群里传播的主要信息产品。看见这些信息,你想辩驳都无从辩起,因为讨论总要有个事实来源和论述逻辑,当你费力查考来源,梳理逻辑,写出文章,不要说热点早就过去,就是摆在人家面前他们都不会看上一眼,就是呵呵一笑:这么认真干嘛。

信息碎片化导致完整的论述几乎不存在了,即便存在,也不在大多数人日常的舆论场内。所以你会发现很多人,对某个热点事件,掌握很多莫名其妙,真假不辩的细节。却对整个情况毫无了解。

以“美军突袭德国法兰克福投票服务器查获作弊证据”为例,传播这则新闻的人,能够说出突袭行动中死了几个人伤了几个人,是谁在现场指挥,逮捕了谁(当然,全部都是编造的)。而他们却对美国大选整个计票过程一无所知。

人们需要,却很难看见完整的、信息干净的、有思维可言的论述。很大一部分人,沉迷在各类目标指向一致,却毫无逻辑与常识、相互矛盾的信息碎片之中。

【信息过载和信息污染】

网络自净的论述中,另一个被人忽略的前提是,识别信息的前提是信息足够少

因为人脑的处理能力和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人类没有办法处理海量的信息。我曾经花了一年半写了一本讲互联网谣言的书,书里仔细查证了大约50个谣言。我甚至不能保证自己的查证是完全正确的。

我一年半查证50个谣言,别人呢?以智力、学历、网龄、擅长的领域而论,也许有比我更聪明,更精通网络舆论的人,但必然好得有限。在这几个人几天就可以编出上百个谣言糊你一脸、总统可以干出各种奇葩事、照片随便PS或者写完全无关的说明,视频也可以给人物换脸的时代,谁也不敢说自己的判断力能达到一眼就看穿真假,还能给别人讲明白的地步。

所以,最好的办法莫过于心中有个信息源的白名单,白名单之外一律不看不信。

【来源模糊】

然而,社交网络的重要特征就是来源模糊。你在社交网络上看见的大部分信息,并非来自做采访和调查的原始媒体,而是来自于自媒体或朋友的“转述”。

因为严肃社会信息的生产成本很高,生产速度很慢。通常只有几家大媒体能够做到,但即便大媒体,有时也会面临无米之炊:这几天真没有什么大新闻,你让我报什么?

但这和人们的需求脱节了,他们要求信息来源有稳定的内容产出,还要求内容足够的动人和有趣,能够刺激多巴胺分泌。整合各媒体信息并洗稿的自媒体能够做到前者,而会编故事或者会转载故事的自媒体能够做到后者。热门新闻类自媒体通常是两者兼有。

它们装作自己是正常媒体,报大家“关心”的新闻,实际上只是从各大媒体筛选信息,加以改写加工。由于生产成本低廉,他们的数量繁多,远远压过了严肃媒体。由于缺乏公信力,所以他们在转述信息时,往往也会口称有来源,你无法证实他们转述的信誉到底如何,也没有精力去查考,却会因此而信任他们。

他们并没有任何信誉上的追求,也没有任何新闻道德和理想,他们可以把路透的标题,BBC的图片,CNN的行文洗稿后放在一起,配上华尔街日报整理的表格,溶于一炉,最后攒成一篇自媒体爆款文章《亚马逊大火连烧三月,西方媒体不闻不问》。

在没有新闻的日子里,他们也比那些大媒体更有办法,就是“编”。“好莱坞都写不出来的剧情”,我就可以写出来。因为人们感兴趣的不是新闻的真实性,而是“剧情”。如果他们编得质量不高,那就会去找编剧水平较高的阴谋论网站,翻译过来就可以了。

截图实为洋葱新闻网站编出来的讽刺新闻

【情感驱动转发】

在传统媒体时代,我们是先有源头,再有信息。比如你买一份报纸,然后才能看见新闻。你翻到一个频道,才能看到相应的节目。

这有个好处,就是你会对来源有所重视,比如你在地摊上买一份八卦小报看,尽管很多故事能打动你,但你显然一个字都不会信。

但社交网络的不同之处在于,不提微信群、telegram 群里传来转去的无来源的信息碎片。就连公众号文章或者 Facebook 文章这样的长篇作品,大家也是先看标题,后看内容,最后再看来源(也有很多人根本不看来源,或者没有来源无所谓)。而且,真正对来源敏感的人是少数。特别是当文章翻译自国外来源时。

为什么要强调这个区别,因为与传统媒体分发阅读很大的不同是,社交网络上,读者有“转发”这个行为。首先,转发行为打破了媒体自己对发行渠道的控制权,发行变成了读者的权力;其次,也就是最大的问题是,转发行为是由情绪驱动的。这意味着一篇能够挑动用户情绪的文章,或者迎合用户的视频,即便是由名不见经传的自媒体所发出,也可能得到爆炸性的传播。文章的传播可以跳过媒体信誉和实力积累这个步骤。

如果你细数2016年的10大假新闻和背后的新闻源,会发现它们都没有什么历史,很年轻。

比如“丹佛卫报”,产出了至少500万次转发的《FBI 特工在调查希拉里邮件服务器后大火中丧生》一文,它号称有100多年历史,实际上成立不到4个月,写手就 Jestin Coler 这1个人。

比如“保守国家”,每天产出各种可谓“一眼假“的文章,诸如《希拉里演讲:特朗普是我们这个国家需要的人,他诚实而且无法买通》等等。但这个博客的总浏览量有几十亿。它成立也就半年多,是个17岁的马其顿年轻人创建的。那边一个4万人的小镇子创建了140个这样的假新闻网站和博客,唯一的原因就是编新闻容易赚钱,编迎合特朗普支持者的假新闻更容易赚。

比如“政治内幕”,选举前一周它写出的《希拉里售卖武器给 ISIS》的文章甚至在中文圈也刷了屏,但它同样只是马其顿成立不到1年的假新闻工厂之一,这次作者年龄大了一点儿,18岁。

即便占据前20位假新闻的30%以上,老牌造谣媒体《世界每日新闻报道》,也不过才是2013年成立的而已。但正是因为它存在的时间稍长,所以比较容易识别。

实际上,社交媒体之多,起伏之快,不要说普通人,即便专业做舆论的人,在听到一些来源时,也无法分辨是什么来源。谁也不知道近半年又冒出了多少媒体,每个媒体的信誉如何。

信誉和年头都不再重要,影响传播的焦点变成了文章本身,而传播的效率则取决于文章的煽动力。很明显,越极端,越片面,越戏剧性,越诉诸感情而非理性的文章,传播得就越快。但真实的生活往往是平淡的,日常的。这些极端和好莱坞大片式的东西哪里来?

只有编出来。

【社交网络结构】

在20年前,互联网上的主流社群依然是 BBS,它是以版面来做讨论的。如果你当过 BBS 的管理人员,就会发现它会呈现一个周期:

高手活跃写文--->人气日渐增长-->版面开始变水,大量聊天插科打诨的文章出现--->高手离开,人气日渐衰落

简而言之,就是高水平文章会被低水平的内容所打败。我们叫做劣币驱逐良币。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是高手写不过那些只会灌水聊天的人吗?当然不是这样。是站点管理人员歧视高手吗?当然更不可能。

它的秘密在网站结构上。BBS 论坛结构本身就是反高质量作品的。

论坛结构本身就是反高质量作品的

由于论坛的版面是个平权展示的界面,每一篇文章、回复,均占据同样的露出位置。导致高成本、高质量的作品,无法得到匹配其制作成本的展示位。

你写一篇高水平文章的功夫,人家能灌上1000篇水文。他们获得的展示次数是你的1000倍。所以这个结构本身就鼓励那种一句话乃至一个字的灌水作品,而在驱赶那些愿意认真写作的人。而管理者的做法通常是支付成本(比如任命有责任心的版主),通过及时删文、做合集、标精华、置顶等,去对抗这种结构。而这样的成本是极其巨大的。

这种驱赶和鼓励是隐形的,很难被用户所感知的。

为什么要提这件事?这是因为论坛模式更好理解。其实,博客、微博、微信公众号等等,都有自己的结构特征。而现代社交网络的结构特征,就是倾向于鼓励极端化、鼓励谣言的。特别是在和支付系统结合,为内容付费变得更为容易以后,生产迎合某些群体的情绪性、编造的内容,是一件不但有利可图,而且有时获利巨大的生意。

微信公众号控制评论的封闭性,可以让博主筛选出最为轻信、虔诚的粉丝群体,从而实现巨大的商业价值,这个已经被证明,也被批评了很多年。

但是像微博或者推特这样的半开放性结构,是不是会好一些呢?从反对意见的展示来说,特别是推特中评论即转发,发布者无法删评论的情况下,可能会好一些。但开放性也带来了新的问题,就是评论引流。

在没有任何粉丝的情况下,你可以把极端内容发到大号的评论下,直接用内容将大号的粉丝引流过来。他们不管是赞同还是谩骂,实际上全部都在给创造和发布这些内容的人带来流量。而且这个工作完全可以用机器自动来做。人已经不再是人了,而是能够用信息来驱动的客体,是可以挖掘的钱包,这是互联网时代的魔术。

霍炬用一个0粉丝的账号,用极端信息挑逗回复,获得流量

霍炬在“歪理邪说”第三期,做了一个实验展示,用完全0粉丝,毫无积累的账号,编造挑逗性看起来极端愚蠢的谣言,去热帖底下做回复。果然遭遇到一些爱辩论的大号批驳,批驳的同时便等于给他做了展示和广告,引流有同样倾向的阴谋论爱好者过来,做了粉丝。

同样的操作如果自动用机器人回复到数百个大号底下,那么它会很快拥有成千上万的种子用户,这是阴谋论账号如何在开放式平台下迅速完成初期增长的一个范例。

【最后,推特和 FB 以及 Youtube 的发展方向】

经过上面的论述,我可以回答最初的一个答案,推特这些社交平台在鼓励谣言吗?是的,但这是它们的传播结构所决定的,隐蔽的,难以感知的。它们的管理人员则在那里打击谣言。这就造成了两个群体的认知差异。对于阴谋论爱好者们来说,他们感受到自己是被打压的,而对反对方来说,数据以及阅读体验表明,阴谋论和谣言是被鼓励的。这两个感受其实都对。

我们这些普通业余人士都能知道的问题,你觉得推特那些地方的管理人员知道吗?

他们当然知道,知道得远远比我们早,而且对后果是一清二楚。

这几年最不能原谅的就是,这些人完全知道社交网络的巨大破坏力,却(也许是为了更多的流量与收入)没有能够及时地采取行动。尽管我的讲解只是基于政治领域,然而实际上其破坏性远远不仅限于这个领域。

现在审核了总统,接下来他们还会怎么做呢?

审核不会结束。还会有更严厉的措施,除非他们认为高质量和真实的信息不再是用户的需要。社交网络用户本身也会进化,形成更加警惕错误信息、更常用信息屏蔽、谣言举报的文化,但这些行为能不能对抗商业模式催生出来的这种破坏性结构?其实还是很令人怀疑的。

24 comments
95

量子计算机取得阶段性突破

可控核聚变取得阶段性突破

载人登月取得阶段性突破

与此同时,蛋壳暴雷,许多年轻人因此流落街头

忽然想到赛博朋克2077再过一礼拜就能玩了

赛博朋克的定义:高科技、低生活

58 comments
88
8 comments
89
13 comments
88
50 comments
87

这件事发酵到现在,本应该是主角的阿富汗人,却彻底沦为了背景板。在国内普遍反穆的情绪下,大部分中国人不太可能真正与亲塔利班的阿富汗民众产生共情,只是借这个由头恶心澳大利亚罢了。标题的道德诘问不是为了攻击谁,而是我自己产生的一种荒谬感。可能这就是”舆论战"吧,战争让人感到荒谬,舆论战也一样。

第二幅画应该把媒体前的小男孩改成画家和政客,然后小男孩在画作一角没人管。不过我没那个能力hhhh

127 comments
86
Post image
28 comments
80

当当当,首先就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中国人民最喜爱的党媒官媒国家媒体了。

日人啊不《 人民日报 》( 2020年08月17日   第 15 版)文章

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tml/2020-08/17/nw.D110000renmrb_20200817_5-15.htm


https://i.redd.it/wx8vojbft4361.png

其次是来自团团的资词,不信谣不传谣等团团背书

https://www.sohu.com/a/315518717_100061926

“2019大学毕业生成长计划”启动 蛋壳公寓成独家租房合作伙伴

5月21日,由团中央青年发展部指导的“千校万岗”2019大学毕业生成长计划发布会在北京大学举行。蛋壳公寓继2018年后,再度成为该公益项目的独家租房合作伙伴,将注入亿元租房资金助力毕业生安家,迈好人生第一步。


https://i.redd.it/8xy3e8yut4361.png

(活动现场)

据了解,“千校万岗”2019大学毕业生成长计划是团中央青年发展部指导下开展的针对毕业季毕业生的一项重大公益活动,吸纳社会多方力量为毕业生,特别是贫困毕业生顺利就业创业、融入社会献计献策。蛋壳公寓联合未来网、智联招聘、新浪微博校园等爱心企业,预计将为大学毕业生尤其是来自贫困家庭的应届大学毕业生提供1万+的就业岗位,亿元租房的资金帮扶,以及一系列就业课程。


https://i.redd.it/uo8i5yyvt4361.png

(团中央青年发展部就业创业处处长刘闵发言)

活动现场,团中央青年发展部就业创业处处长刘闵在致辞中提到,立足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稳就业”工作大局和脱贫攻坚工作大局,团的十八大提出学业资助、就业援助、创业扶助“三个10万”重点项目,力争到2020年,在建档立卡的贫困人口中资助10万名学生完成学业、帮助10万名大中专毕业生找工作,同时扶持10万名有志青年扎根农村创业。

刘闵表示,为落实好“就业10万+”项目,团中央实施了“千校万岗”大中专学生精准帮扶行动,帮助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大中专毕业生就业。今天未来网启动的“千校万岗”大学生成长计划,联合蛋壳公寓、智联招聘、微博校园等企业,一起为“千校万岗”行动助力,帮助大学生更充分就业,很有意义。她表示,未来将继续凝聚企业等社会资源,加大优质岗位推荐力度,助力学生走好职场第一步。刘闵处长为蛋壳公寓颁发聘书,作为“2019大学毕业生成长计划”独家租房合作伙伴,这也是连续两年蛋壳公寓受此殊荣。


https://i.redd.it/auh0hgzwt4361.png

(蛋壳公寓品牌公关副总裁何广静发言)

蛋壳公寓品牌公关副总裁何广静在发布会做了发言,称针对年轻人刚刚毕业、工资不高、生活成本高、生存压力大的现状,蛋壳公寓从2016年起就推出了专属毕业生租房的公益项目—— “椋鸟计划”,过往三年项目惠及全国百万毕业生,租金优惠金额高达几千万。蛋壳公寓今年将继续充分发挥自己的业务优势,提供毕业生租房每人最高800元的优惠。此外针对贫困大学毕业生,在原有的优惠基础上再给予200元现金资助,做到精准帮扶。蛋壳公寓将通过项目注入亿元租住帮扶资金,尽自己的社会责任,来减轻毕业生们在创业、就业过程中的租住压力。

未来网总编辑万兴亚表示,从2015年起,未来网就开始对大学毕业生进行相关帮扶。去年,未来网启动“大学生成长计划”活动,联合蛋壳公寓等企业单位,为应届毕业生提供千万元的租房福利。同时充分发挥网络平台优势,凝聚社会资源,为大学生提供多个实习就业机会、多场线上线下体验服务活动等福利,帮助大学毕业生更快地融入和适应社会,成就更美好的人生。

此次活动,未来网作为活动主办方,智联招聘作为招聘平台支持、新浪微博校园作为新媒体支持平台也将对应届毕业生就业提供更多支持。来自北京各大高校百名大学毕业生共同见证活动发布。

智联招聘执行副总裁李强在发布会上也提到,智联为大学生打造了“千校万岗就业课”系列课程,并提供就业能力(net)测验,帮助大学生提升竞争力并明确求职目标。


https://i.redd.it/41dqju2zt4361.png

(团中央青年发展部为蛋壳公寓颁发聘书)

作为中国领先的互联网长租公寓品牌,蛋壳公寓充分了解22-29岁年轻白领的租住需求和痛点,近年来,蛋壳公寓一直致力于研发和提供最适合他们租住的产品,提供高质量的租住服务,力求通过互联网的赋能,让租房的过程在网络协同和数据智能的帮助下变得更加透明、简单,有效率。蛋壳公寓将勇担社会责任,在服务青年成长成才、助力大学生顺利就业创业方面,做出更多的努力和尝试。

补充:

蛋壳公寓是中国知名的互联网长租公寓运营商,致力于用互联网方式改造传统的住房租赁行业。公司成立于 2015 年初,是一家以数据驱动为核心,提供高品质租住生活的资产管理和居住服务平台,产品形态涵盖合租公寓、整租公寓等,满足都市年轻白领多元化的居住需求。创立至今四年时间,已进入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苏州、杭州、天津、武汉、南京、成都10地市场,管理近50万间公寓。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

然后是环球网

https://finance.huanqiu.com/article/7S00MopYHni (友情提醒:该链接已经404,笔者不得不赞叹老胡确实中肯,看情况不妙跑路比谁都快。二战时英法两个星期才从欧洲大陆撤退34万人,相信如果是胡编的话一个星期就能从地球上撤退14亿人了)

环球网“金趋势奖2019”评选结果出炉蛋壳公寓获年度责任践行奖

【环球网综合报道】11月28日-29日,由环球时报、环球网共同主办,环球网、中宏网联合承办的2019环球趋势大会在北京举办。此次大会以“营商、发展、使命”为主题,以“时代使命、创新交融”为出发点。在28日晚举办的“环球之夜”主题活动暨“金趋势奖”2019颁奖盛典上,蛋壳公寓斩获“金趋势奖·年度责任践行奖”。

蛋壳公寓是中国知名的互联网长租公寓运营商,致力于用互联网方式改造传统的住房租赁行业。该平台在改善人们的租住品质、帮助大学毕业生安居、打造绿色租住环境等方面做出的一系列积极举措。


https://i.redd.it/pl83dn6lu4361.png

蛋壳公寓荣获“金趋势奖2019·年度责任践行奖”

成立于2015年初的蛋壳公寓,是一家以科技驱动为核心,致力于提供高品质租住生活的共享居住空间平台,产品主要涵盖白领分散式公寓和蓝领集中式公寓。蛋壳公寓秉承“让生活更美好”的使命,以创新的“新租赁”模式,为房东和租客提供解决方案,即集中化地运营由房东托管的公寓,将其出租给租客;对公寓进行标准化的设计、装修和配置,并提供高品质的一站式服务;没有实体店面,业务流程在线化,使房东和租客都能获得流畅的服务体验。“新租赁”模式将极大提高运营效率,提升用户体验。目前,蛋壳公寓已进入北京、上海等13地市场,运营房间数量超40万间。

据了解,为纪念新中国成立70周年,全方位聚焦、多角度展现新中国70年来所取得的发展成就,积极引导经济和社会发展和谐共进,环球时报、环球网联合开展“金趋势奖”2019年度评选活动。此次评选活动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向全国各城市、企业、社会团体以及个人开展“环球趋势”案例征集,邀请经济、科技、公益、文化等领域专家、学者进行评审,最终评选出2019年度在责任践行、营商优化、改革创新、发展成就、文化传承等方面的优秀案例和优秀代表。

=======================

新华网也不甘示弱

http://www.xinhuanet.com/enterprise/2019-10/28/c_1125161922.htm

蛋壳公寓一站式托管服务聚焦出租管理痛点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很多业主抽不出那么多时间和精力去处理房子的事情,房屋托管已经成为业主摆脱“烦心事”,专注自我生活的不二法宝。蛋壳公寓作为行业领先的互联网长租公寓运营商,聚焦房东“出租管理”的痛点,推出一站式托管服务,让出租变得省心又省力。

  从对房屋的保护上,租客入住前,蛋壳公寓有专门的房屋设计师,会根据房屋的状况进行升级改造,使用绿色环保的家居建材。今年8月6日,蛋壳公寓就与知名品牌吉林森工(露水河)举行了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在新装修房源中全面采用吉林森工(露水河)“E0”级板材,保障健康租住环境。在打造绿色租住生活上,蛋壳公寓还有很多举措。

  租客入住后,蛋壳公寓有专人负责房屋维修、优质的保洁、另外还有专属服务管家,加上租客素质较高,本身就算给房屋保护上了“保险”,再加上蛋壳公寓配置的品牌家具家电,对房屋也是一种增值体现,租约到期后也更加利于续租。

  此外,蛋壳公寓近期还升级推出了业主“老推新”政策。 

http://www.xinhuanet.com/house/2019-12-26/c_1125386435.htm

  新华网北京12月26日电(孙蒙蒙)12月26日,2019中国社会责任公益盛典暨第十二届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峰会在京举行。蛋壳公寓在本届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峰会上获得社会责任杰出企业奖。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租购并举”的政策,缓解住房压力,实现供需平衡,房屋租赁市场渐渐受到青睐。蛋壳公寓成立于2015年,是一家互联网长租公寓运营商,致力于用互联网方式改造传统的住房租赁行业,满足都市年轻白领多元化的居住需求。目前,蛋壳公寓已进入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天津等13地市场。


https://i.redd.it/yxnu5puzx4361.png

  蛋壳公寓践行企业社会责任,一方面连续四年发起“椋鸟计划”,助力百万大学毕业生安居;业内首创智能新风系统,引领住房租赁行业打造绿色租住环境;旗下品牌筑梦公寓聚焦城市服务者,解决企业职工居住难题等一系列举措。另一方面积极响应政府号召,通过实际运营和服务中积累的数据和经验,为住房租赁相关政策的制定建言献策。作为一家分散式长租公寓企业,蛋壳公寓正在参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启动的《机构出租住房性能评价标准》的编订工作。此外,蛋壳公寓还积极参与精准扶贫及生态环保工作,鼓励员工积极参与到对社会有贡献的活动中去。


https://i.redd.it/vzfga8c1y4361.png

  2019中国社会责任公益盛典暨第十二届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峰会由新华网主办,奇瑞汽车总协办。该活动已连续举办十二届,已成为社会各界共同探索社会责任新理念、梳理企业社会责任实践新成果、推动社会责任事业新发展的高端交流平台。 

39 comments
81
39 comments
78

小约瑟夫·拜登,美利坚人也,壬午年(1942)生宾州。家贫,尝饔飧不继,方十岁,父不能自给,乃客于特拉华,贩车为业。 少口吃,至于不能言其名,时人多笑焉。问其母曰:人莫不穀,我独何害?母慰曰:若胸有万辞,岂旦夕所能尽吐?虽颇感母意,亦奋诵诗书,不舍昼夜,竟克之。

及长,入特拉华大学,学业尔尔,而怀大志。三年,妻亨特,生两子一女。比卒业,从诉讼事,久之,渐有仕进之意,尝谓其妻曰:“大丈夫安能区区久事笔砚乎?”,俄为县议员,既尔,又曰:“不为总统,不足以骋吾才志,当先取州县,徐图大业”,妻惊其言而壮其志。然闻于岳翁,翁止笑耳。 壬子年(1972),方而立,辄欲逐州议员之位,既闻,或哂曰:“君既乏财力,且输声望,何期此高就?”,登对曰:“涸辙遗鲋,旦暮为枯,人而无志,与彼何殊?”。时美妄兴师旅,频出越南,倾国用以矜功,竭民力而纵欲,以至百姓愁怨,海内骚然。登召亲友与皆来会计事,曰:“天下苦越战久矣,士不用心,卒不用命,诚因四海之失望,顺兆民之推心,事必可举也”,众皆以为然,敬受命。爰举反战义旗,为天下唱,又躬历街巷,亲劳胼胝,咸使知闻。未几,果践其位也,论者称之。

然福祸倚伏,悲喜难料,是年冬,妻子横被车祸,两子幸存,而妻女呜呼。登悲不自胜,竟日抚其子,罕与人言,或有省之者,更为之恸。登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党魁麦斯菲尔德曰:“亨特知汝若此,安得瞑目九泉乎?”登思良久,乃受。遂按经而誓,受任于病榻之侧,奉命于危难之间。 戊辰年(1987),始逐大位,以恣意妄言故,辄败,登激忿填膺,以至气滞血瘀,寻病七月余,几夺其命。自此,养晦待时,潜图后举,垂二十年,须髯为之尽浩,而精力不辍矣。戊子年(2007),复逐之,又败于奥巴马,奥氏重其才,委以副位,登欣领之。在任凡八年,诚奥氏之肱骨,内革医制,外息兵戎,减行役之烦,增睦邻之惠,戒黩武于中东,计深远于亚太。奥甚嘉之,及卸任,亲颁勋章,以旌其功,登潸然陨涕。

长子博少负才略,及长亦颇有建树,登常寄以厚望,何期罹脑疾,乙未年(2015)夏,患日笃,将不治,执登手言:“本欲竭力以助,奈时不我待,憾不能死父业。务取大位矣!”,言未罢,登已哽咽不能语。 庚子年(2020),时大疫未艾,染者逾千万,更兼黑人骚乱,民不堪言,特朗普徒逞口舌之快,而乏治世之术,以至怨声载道,天下纷然。登以古稀之年,荷家国之盛望,奉朋党之重托,三逐大位。以策略计,令哈里斯为副,哈里斯者,印非混血,更兼女流,堪息族裔之争,又许民医教之惠,遂收兆庶之心,鏖战旬月,始胜矣。

太史曰:昔者,姜尚七十拜相,廉颇八十请用,丁奉九十尚披坚执锐,由是观之,老可老邪?登少负凌云之志,兼有牧人御众之才,而命途多舛,频遭闵凶,三十丧妻,七十失子,然志不稍移,老而弥坚,不矜一时之毁誉,不患一时之得失,积四十八年辛苦,毕其功于一旦,虽齿发尽衰,终遂其愿,良可叹也。

(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文言史话)

21 comments
71

Body count competitions and the use of the Joint Priority Effects List (JPEL). Dr Crompvoets said that she was given the impression that there had been a ‘large number of illegal killings’ that had been ‘reverse engineered’ using the JPEL .....

One example of this related to ‘squirters’—a reference to villagers running away when a force was inserted by helicopter. The scenario conveyed to Dr Crompvoets was that Special Forces would open fire, killing many men (and sometimes women and children) as they ran away.

Special Forces would then cordon off a whole village, taking men and boys to guesthouses, which are typically on the edge of a village. There they would be tied up and tortured by Special Forces, sometimes for days. When the Special Forces left, the men and boys would be found dead: shot in the head or blindfolded and with throats slit .....


. A specific incident described to Dr Crompvoets involved an incident where members from the ‘SASR’ were driving along a road and saw two 14-year-old boys whom they decided might be Taliban sympathisers. They stopped, searched the boys and slit their throats. The rest of the Troop then had to ‘clean up the mess’, which involved bagging the bodies and throwing them into a nearby river


这份报告相当长,这是你们一般在新闻看到和没看到的一些细节

https://afghanistaninquiry.defence.gov.au/sites/default/files/2020-11/IGADF-Afghanistan-Inquiry-Public-Release-Version.pdf

119 comments
70
39 comments
65
Posted by
大陆
2 days ago
  • r/China_irl - 转自微博画师李全玙
  • r/China_irl - 关于她的一生/李全玙
  • r/China_irl - 关于她的一生/李全玙
  • r/China_irl - 关于她的一生/李全玙
  • r/China_irl - 关于她的一生/李全玙
  • r/China_irl - 关于她的一生/李全玙
1/6
转自微博画师李全玙weibo.com179190...
63 comments
65
22 comments
Continue browsing in r/China_irl
有关历史、生物、科技、人文、地理、生活等所有话题。 Welcome to the Chinese side of Reddit! We are currently the largest Chinese language community on the site. This is not a satire/meme sub, English speakers please refer to rule 5.
22.1k

建委

778

开会中


Created Feb 25,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