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周需要查一个当年回答用的截图,所以搜回了知乎问题。
至少上一周时设定还是【移动端必须登陆app才能看第二个回答】【web端不限制】,结果这次发现web端也封锁,要求你必须扫码登陆了。
联想到越来越严的实名制(我这次登陆回去才发现不绑手机连话都不许说了),还有微博现在采取的恶心手段(不允许海外用户用密码登陆,不允许用海外手机登陆,会提示说‘今日的获取验证码次数已经用光’,唯一的可行手段是下载微博移动端app然后app扫码),我在想也许用不了10年中国的互联网就会变成一个高度监控、必须登陆才可以做任何事,而不登陆就连门都不让进的大内网了
好处是可以彻底隔绝,再也不用看脑臀分离的离岸爱国人士表演了;悲哀的是墙内墙外用户的认知差距可能会大到发生生殖隔离的水平。究竟如何,也只能拭目以待
现在进知乎具体某篇问答需要载入时不等那个强制登录的弹出页出来,迅速点”X”让浏览器停止继续载入,才能不登录浏览。我看我这两天要不鼓捣上个油猴脚本屏蔽一下,到时候分享来。
//////
还有墙内这些公司最恶臭一点就是这,疯狂地砍网页端的功能,强推app,似乎用户都爱眼睛盯那一丁点儿的屏幕似的。墙外app也推app,但没几个砍web端功能的,反而还不停地增加改进web端体验,html5, PWA这些web端的技术同步迅速发展让用户体验也日新月异,眼看ig网页端一步步从只能看feed,post到能看stories,直播,igtv,reels等等,再配合一些chrome插件很爽。还有TikTok这个中国公司在海外运营的东西,我眼睁睁看着TikTok web端从只能看推荐,到能看following的feed,到能看具体用户,能点赞,能评论…每次登录功能就又多一些。
似乎只有海外企业(包括在海外运营的中国公司)才会去注意用户体验,即使有一些商业的agenda,但不敢明目张胆地牺牲用户体验。而。而墙内就是这些企业野蛮生长的沃土,用户使用习惯由它们打(强)造(奸),一切为他们它们的各种KPI,骗投资用的数字,窃取用户信息的便利等等各种目的服务,”用户体验”?,对他们来说屁用没有,因为墙这个界限让你的选择仅限于此,别的没得选,只能用他们。
这是商业行为...国内市场app存在竞争,国际app基本上寡头垄断了。
对比一下就会发现,国际app,网页端好用的,移动端就很糟糕,反过来也成立,Twitter网页端体验贼差,ins也是,而YouTube移动端就很差劲...他们没动力去两头维护
而国内,移动端竞争大,谁抢下移动端,谁就离垄断不远了,移动端有极高的用户留存率和使用时间占比
因此啥app的移动端都会添加内置浏览器,内置搜索,内置多功能捆绑,也会不择手段的引导用户下载app
Twitter网页端体验贼差,ins也是
说明你没有用网页版twitter和ig很久了。twitter网页版从来就没有差过,ig在网页版陆续可以发私信和看reels后和移动端也没有多大区别了。
逼着你用app罢了,真想上一堆上的办法。这说明目前互联网行业到了贴身肉搏地步了
真为了所谓的‘block’的话,微信为什么还能用?
Edit:正好才发现,这种电脑端也一定要扫码登录正是微信这小东西搞出来的。我还记得有一次手机坏了,正好电脑端登着微信所以也觉得没啥,后来不小心关电脑了才发现没手机几乎就上不了微信。所有的电脑端微信都必须用扫码才能上
机会成本低(both 单位用户价格低 & 用户弹性好 低概率让登录就损失)就可以用更激进的激励手段 互联网前肉肉平等 你点的便宜外卖最后都会回来成为你被不值钱对待的分母
有一位YouTuber,JT Chapman (Second Thought),最近上传了一段关于中央情报局的视频,“中央情报局是一个恐怖组织”。过了不到一天,所有能发现视频的方法都没了。这个视频马上被demonetized,而且他的订阅者们说并没在订阅页上看到这个视频。如果你在Youtube上直接搜索视频的名称(The CIA is a Terrorist Organization)也找不着。如果想看的话必须去他的页面才能看到。
作者在推特上还说,他前几个月因为另外一个视频(讲美国警察暴力),接受过美国国土安全部(DHS)上门访问,原因是视频里的“反美情绪”。他说这次讲 CIA 的视频也没透露什么机密,都是网上可以找到的东西,但是因为这个也被禁言了。Youtube也没给他什么禁言的理由,内部很不透明。
作者发的推特讲整个过程(英文):https://twitter.com/_SecondThought/status/1332746158947635202
reddit上的英文讨论:https://www.reddit.com/r/BreadTube/comments/k2wt7j/youtube_apparently_shadow_banning_the_cia_is_a/
我看两天前sub里有人问国内制造业应届生的情况,但没人给些确切的信息,是因为这个sub是海外党居多吗?本萌新恰好了解一些相关的信息,给诸君分享一下。
我当然不可能了解整体的情况,真要在那个层面了解的话请等统计数据(笑),我所接触到的薪资信息大概有以下限定条件:
1)国内顶配高校,985起步
2)就业在一线城市或者长三珠三的强二线,类似成渝或者武汉这些地方会低一点,具体我不是很了解
3)生产、制造、研发类岗位,这类岗位一般很少招本科生
首先是传统制造业,典型比如上汽、宝钢这种,这是最惨的(预料之内),非研发岗一般不会超过15W(税前,以下所有数字都是税前),研发岗会高一点,但感觉能超20W的还是很少。
相对高端的制造业,比如华为、中兴、OV这种,搭上了近几年互联网的东风和手机技术大发展,一般制造工程师、供应链类的话15~20W吧,研发的更高,上不封顶的那种。
另外一大类是半导体(代)工厂,台积电、中芯国际为代表,这些厂的特点就是工作强度大,但薪资一般都不低,研究生的话至少20W起吧,博士*1.5倍这样子。另外近几年新能源行业也还不错,像宁德时代这种的,也和半导体的薪资(以及工作强度)有的一拼。
写完再吐槽一句制造业的薪资是真的低,本科码农随意比肩生化环材博士,如果是计算机研究生博士毕业感觉大厂一般都是40W起步,在我们看来就离谱。诶,有点被时代抛弃的感觉……
再感慨一句,自从退了品葱之后我居然在外网还能找到愿意贡献内容的中文社区,得感谢诸君能够维护这样的环境。
被盗用照片的女艺人叫赵昭仪!“沈佳欣”号称自己是华谊艺人,华谊已经发声明“没这个艺人”。
“沈佳欣”的微博目前已经把头像照片撤掉,它微博上写的代表作《七月七日晴》被查无此作品。
这个“人”就是100%假货,背后到底是什么人在操作账号未知,有人猜测是轮子
PS 另外此人的发文中有部分繁体字未修改,你们猜吧 嘿嘿
建委
开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