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社評 > 正文

「香港之路」「港獨」意味呼之欲出

2019-08-24

昨晚有人發起在港島、九龍組成人鏈的活動,仿效1989年的「波羅的海之路」,藉以吸引國際社會的關注。「波羅的海之路」活動是爭取獨立自決的經典劇目,台灣陳水扁主政時期、西班牙加泰隆尼亞獨立運動都曾舉辦,如今香港這些人起而仿效,「港獨」的政治意味呼之欲出,更同樣帶有希望外部勢力插手、為「港獨」撐腰的企圖。「波羅的海之路」運動並沒有令獨立的國家變得富庶繁榮,反而弊端纏身,「港獨」對香港更意味着災難,廣大市民必須抵制一切鼓吹「港獨」的政治活動,不容分離運動將香港推上不歸路。

1989年8月23日,波羅的海三國、亦是蘇聯的加盟共和國,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的200萬人,手牽手組成一個長達600公里的人鏈,穿過三國,表達三國爭取脫離蘇聯、獨立成國的意願。該活動獲得以美國、德國為首的國際輿論叫好,西方不斷為三國獨立搖旗吶喊,三國最終在1990年先後宣告脫離蘇聯獨立,事件更成為導致蘇聯解體的第一根稻草。

「波羅的海之路」兵不血刃實現獨立,被國際社會視為「和平演變」的「典範」,之後多國多地爭相仿效。2004年,台灣的「228百萬人手牽手護台灣」運動,聲稱有超過百萬人參與,聲稱要「抗議大陸對台的軍事威脅」,實質是宣揚「台獨」立場,更為主張「台獨」的陳水扁連任造勢;2013年,加泰隆尼亞獨立運動也曾聚集160萬人,發起長達400公里的「加泰隆尼亞之路」。

今年適逢「波羅的海之路」30周年,有參與「香港之路」的「網民」聲稱,天降時機,盼望「香港之路」引起國際關注香港抗爭;更聲言「港人總有辦法將不可能變成可能」。在「一國兩制」下,香港的問題,為什麼要國際關注?外部勢力有什麼權力干預香港事務?別有用心之人不敢明言的「不可能」是什麼?是要仿效波羅的海三國,謀求「香港獨立」嗎?

國務院港澳辦及中聯辦較早前在深圳舉行座談會,國務院港澳辦主任張曉明在會上表示,修例風波已經變質,帶有明顯「顏色革命」特徵。中聯辦王志民指出,現在這場鬥爭已經是一場關乎香港前途命運的「生死戰」、「保衛戰」,已經到了退無可退的地步。的確,反修例風波有人喊出「光復香港、時代革命」口號,肆無忌憚地污損國徽及國旗,公然挑戰「一國兩制」原則底線。如今的「香港之路」,是「波羅的海之路」的翻版,並非普通的和平集會、示威那麼簡單,對其背後隱含政治企圖、傳遞的政治信息,必須高度警惕。 

波羅的海三國獨立已經30年,當地人民過上國富民強的日子了嗎?有不少曾在當地生活過的外國人士發現,當地種族矛盾、政客貪污、薪資低落,種種問題積重難返,人民的生活水平遠不如獨立前。事實上,所有經過「顏色革命」折騰的國家和地區,輕則社會撕裂、發展停滯,重則內戰不停、 生靈塗炭。這些慘痛的前車之鑑,不值得港人引以為戒、避免重蹈覆轍? 

香港從來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700萬港人與14億內地同胞同呼吸、共命運,中央政府,以及包括全港市民在內的全國人民都不會允許把香港從國家分離出去,任何形式的「港獨」言行必以失敗告終。

讀文匯報PDF版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