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古墓丽影中文站,作者TombCrow
原文地址:http://www.gmly.info/bbs/index.php/topic,36993.0.html
诸神的黄昏
“诸神的黄昏”翻译得算客气的,Ragnarök
的含义,说白了其实是“诸神之死”。在这末日到来时,世界首先进入连续三年的战争,接着是连续三年的寒冬,各处都发生猛烈的地震。而这些仅仅是前奏。神族和巨人展开的大混战致使双方都损失惨重,最后,火焰冲天,烟尘遮云蔽日,天空黯淡无光,就连星辰也消失不见。大地则沉入海洋,被海水吞没。
这个北欧神话中的世界末日在《地下世界》中被反复提起,但游戏中所涉及的诸神黄昏的内容其实并不多,仅仅集中在尘世巨蟒和雷神托尔的同归于尽上。此外,劳拉的自述中还含蓄点到了诸神黄昏中的熊熊烈火——实际上《地下世界》在一些细微之处还是很注意埋伏笔做铺垫的,这也是晶体动力的“传统美德”……
游戏中特意提到的内容,当然都是为了游戏那个范围相对狭窄的剧情服务。而我这篇则是为剧情服务的,所以不必指望我会铺太开……
诸神的黄昏是一场灾难,神族和巨人展开的最终之战,多以同归于尽收场。
贵为阿瑟神族众神之父的奥丁比较逊,没有拉上敌人一起走,直接被吞吃了。
而尘世巨蟒(Midgard Serpent),则在诸神黄昏中加入了巨人的行列,与托尔激战。
尘世巨蟒并不是那条蛇的真正名字。Midgard Serpent 中,Midgard
是北欧神话中的人间(尘世)的名字——米德加德。这条蛇首尾相连,围绕着整个米德加德,因而被称为“尘世巨蟒”。它真正的名字叫做耶梦加得(Jörmungandr)。冥王海拉正是它的妹妹。它一出生就被奥丁扔进深海,无法挣脱,于是伸展它庞大的身体,在深海中绕着米德加德围了一圈,头尾相接,正好把米德加德围住。
托尔曾经垂钓耶梦加得,差点用雷神之锤把耶梦加得的脑袋砸开花。要不是托尔的同伴被体型巨大又口吐毒液的耶梦加得吓得魂不附体而剪断了钓绳,那耶梦加得也活不到诸神的黄昏了。
劳拉在墨西哥已经描述过了耶梦加得和托尔在诸神黄昏中的命运。耶梦加得在海底不断翻腾,引起惊涛骇浪,并向天空喷射毒液。而托尔三度向它扔出雷神之锤,都被它躲过——原本的神话中雷神之锤每次出击不但一招毙敌,而且一击必中;但现在诸神黄昏的神话击碎了这个谎言。
嗯,所以劳拉打那个克隆体好几下都没有打中,也不能说明是劳拉技艺不佳。毕竟神话中所宣称的“雷神之锤每击必中”在神话中就被证明是唬人的了……
耶梦加得粉碎那个“一击必中”的谎言的同时,一边还在锲而不舍地继续喷射它的毒液。到托尔终于成功击中耶梦加得时,耶梦加得的毒液亦深入托尔的体内,托尔在终结了耶梦加得之后,自己只跨了九步就垮了。
这个劳拉就比托尔走运了,没有陪着敌“人”一起死。从劳拉的表现来看,她实在是个相当现实又不至于很迂腐的人,在7代中她原本对亚瑟王的传说持怀疑态度,但很快就修正了自己的观点;而在8代中,她既不轻易相信“雷神之锤每击必中又回到手中”的传闻(好吧,我承认这是我自己附会的……而且,如果晶体动力真把雷神之锤设计成扔出去再飞回来,使用起来好像实在可怕了点……),也没有像阿曼达那样因为托尔的宿命而放弃逃生的努力。
巨人和阿瑟神族自世界创始之际就是不共戴天的仇敌,诸神的黄昏之时也是巨人发威之际。生活在火焰世界穆斯帕尔海姆的巨人不断喷射火焰,焚烧一切。这就是劳拉在去往扬马延岛的自述中打下伏笔,并在最后记录于PDA中的,在诸神黄昏的神话中,世界因巨人的袭击而陷入火海。而最后,如纳特拉所说,整个世界被烈火烧成了灰烬。
北欧神话中的诸神黄昏,被一些学者认为是对火山爆发的描述。阳光被遮蔽,蒸汽升腾,火焰冲天……这很可能是地壳运动剧烈的冰岛发生的火山喷发。在诸神黄昏的最后,世界被熊熊火焰所灭。而在漫长的等待之后,火焰消退,诞生出一片清新大地,则与火山喷发之后形成的沃土新世界不谋而合。
劳拉在《地下世界》中所找到的神话背后的真相,也多少验证了这个学说。尘世巨蟒是伏于海底、环绕世界中洋脊,诸神的黄昏则是中洋脊中蕴藏着的一股毁灭性力量的彻底释放……
中洋脊又称洋脊、洋中脊、海岭,是海洋地壳的新生地。岩浆因为对流作用在中洋脊处上升,上涌后快速冷却为玄武岩,形成新鲜地壳,将较旧的地壳向两旁推挤,从而使海底扩张,也使海洋面积不断扩大,而大陆地壳则因为受到推挤不断分离。正由于新生地壳的不断扩展,中洋脊处发生地震不是新鲜事。
中洋脊并不仅仅是位于大洋底部的山脉,也不仅仅是地震活跃带,实质上它是位于全球海中张裂性板块边界的一系列火山结构系统。中洋脊火山带与环太平洋火山带以及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带同为地球上最主要的火山带。
中洋脊火山带分布并不均匀,主要还是集中于大西洋中洋脊,而大西洋中洋脊也不仅是中洋脊火山带中火山最集中的地带,还是最早发现的中洋脊。由于最早发现的中洋脊正位于大西洋正中间,于是它才被命名为“中洋脊”。
这张图不是来自维基百科,应是一个台湾网站,我居然在截图之后就把那窗口顺手关掉了,寒……
老年痴呆早期症状……还好浏览器历史记录里有:http://web2.nmns.edu.tw/89volcano/cl-111c.htm
冰岛则是大西洋中洋脊露出海面的一部分,由于冰岛位于大西洋中洋脊之上,所以地热资源极其丰富。冰岛首都雷克雅未克是地热利用的典范,这在中学地理课上应该是学过的。
除了冰岛,劳拉在《地下世界》中访问的扬马延岛也位于大西洋中洋脊上,扬马延岛上的火山是世界上位置最北的地上活火山。
游戏中北欧地狱的确切位置是纳特拉写给劳拉的,如果你不记得纳特拉在玻璃上写下的地理坐标了,那么我这里再抄一遍:84.6N
9W——北纬84.6度,西经9度。
横跨大西洋及北冰洋的大西洋洋中脊,由北纬87度伸延至南纬54度。北欧地狱正是位于大西洋中洋脊范围内。
从下图来看,那个坐标的确是位于大西洋中洋脊上。
纳特拉还提到那个装置所在位置是盘古大陆开裂之处。这也是没错的。
根据大陆漂移学说,远古时代的地球只有一块“超大陆”或称“泛古陆”,名为盘古大陆。2亿多年前开始破裂,大陆经不断漂移形成了今天的七大洲和五大洋格局。
下面这两张图分别展示了盘古大陆以及盘古大陆的分裂。而大西洋中洋脊正是在破开处的正中。
劳拉最后看到的那个毁灭世界的装置,正是建立在大西洋中洋脊最脆弱的一点上,也正是整个世界的致命点。当然,这个点显然是游戏虚构的,所谓我们就不用担心真有什么疯子跑到北冰洋去释放能量了。
胜券在握的纳特拉毫不吝啬地告诉了劳拉一切,虽然劳拉来到北欧地狱的主要目的并不是来查明什么“神话背后的真相”的。可能阿曼达对此还更感兴趣一些……
北欧神话中的一切都只是对史前高科技的神化了的描述。尘世巨蟒伏于海底环绕世界,是中洋脊的真实写照;而诸神黄昏中的末世景象,则是对火山喷发的绘声绘色的描绘。强盛的史前文明(显然是亚特兰蒂斯)给这个世界埋下了祸根:在地球最脆弱的地方,古人们安装了一个释放毁灭性力量的装置。这股力量的释放将引起全球地壳的剧烈运动,使世界在地震和火山的阴影下走向灭亡。
这就是“伏于海底,环绕世界”的“尘世巨蟒”耶梦加得!
最近刚好去过一次艾尔科拉诺、庞贝和维苏威。当年艾尔科拉诺和庞贝就是在维苏威火山爆发时毁于一旦(其他几个遭难的就是小城了,完全没名气)。
庞贝算是被火山直接干掉了,而艾尔科拉诺则被火山爆发引发的泥石流埋葬。
维苏威现在很安静,但是火山口还在冒烟呢~~
实际上,我觉得劳拉在PDA中把诸神黄昏描绘为火山爆发,把那个“巨蟒”释放能量的后果说成是全球火山喷发,还是说轻了。火山爆发当然会伴随地震和剧毒气体的释放,此外还有大量次生灾害,但毕竟那个装置所在的点还是盘古大陆分裂的地方(纳姐是这么说的……),而“尘世巨蟒”则是全球全部大陆板块的结合部,所以那个装置应可“顺便”引起全部大陆板块的剧烈运动的,就像北欧神话中所说,让全部大陆都沉于海底。
那可真够爽了……
最后,在劳拉的努力下(嗯……永不放弃求生的希望是她的一大特色),世界得救了。虽然劳拉为自己的成分占了绝大多数,不过客观上总算是拯救了世界(虽然把世界推向毁灭边缘的也是她)。那个装置已经启动,但最后毁灭的不是世界,而是那个毁灭世界的装置。
这个尚可自圆其说的“神话背后的真相”,究竟是否高妙,见仁见智。
我只觉得它……很好很科学……不至于让人想:这什么跟什么嘛!胡说八道!信口开河!
就我而言,对这个科学性的“神话背后的真相”还是挺满意的。
但是,晶体动力居然把他们的“神话科学观”都贯彻到整个游戏的关卡设计里了!搞得整个谜题设计一点神秘气息都没有!强烈鄙视严重缺乏创意的抛绳子踩地板抓横杆扔箱子的“物理性”“谜题”!!
附言
北欧神话不是古墓丽影8的全部,因为劳拉还访问了泰国和墨西哥。这两处至少在地面部分涉及了印度教和玛雅。
关于玛雅,年初时费茨就整理了大量的资料——那时候传闻玛雅是8代的核心内容来着,费老上当了~~
有兴趣的可以去看看百科的链接,当然游戏中对玛雅文明只是点到即止,实际上用不着这么详细的资料。
- 玛雅概览(据费茨说其实这资料是半吊子,很多他本来计划收录的内容一直没时间录入)
- 玛雅历法(原先的传闻:玛雅历法中的太阳历是游戏的核心……结果游戏里只有俩不痛不痒的日历盘……)
- 玛雅地下世界(还是这个跟游戏关系稍微紧密一点……)
- 奇琴伊察与乌斯马尔(游戏中的墨西哥地面部分主要是参考这两处玛雅遗迹制作的)
而印度教……
我对一切源自印度的东西均提不起任何的兴趣(话说有个熟人家里堆了一堆关于印度的书,我连翻都懒得翻),因此这方面我不会知道很多,仅限常识性的了解而已。
我自认没有这个能力去进一步整理泰国地面部分涉及的东西,所以就不自不量力了,留给真正有能力的玩家去做吧。
外传:命运
诸神的黄昏,其实是宿命论的胜利。北欧人告诉我们,神无法对抗命运。
而人与命运的抗争,则是古希腊悲剧最普遍的题材。人类提前预知自己的悲惨命运,却不愿意屈服于它,于是倾其全力试图力挽狂澜。然而最终,一切都是徒劳。
命运支配着一切。无论是神还是人,没有任何办法可以抗拒它。
古希腊三大悲剧家 左起: 欧里庇得斯(《美狄亚》) 索福克勒斯(《俄狄浦斯王》) 艾斯库罗斯(“悲剧之父”) |
最著名的古希腊悲剧之一《俄狄浦斯王》的故事就是个很好的例子。
俄狄浦斯贵为王子,但他的父母请示神谕时,得知他长大后会弑父娶母,于是将他遗弃。鬼使神差般,俄狄浦斯被另一个国王收养,视同己出。并不知晓自己只是父母养子的俄狄浦斯,得知了自己弑父娶母的命运,为了避开这个可能,他离开了那个养育了他的国家,远离了自己的“父母”。在流浪的途中,他失手杀死了一个陌生人,并由于猜出了斯芬克斯的谜语,成为了那个国家的国王,娶了原来那位国王的遗孀为妻。然而王国遭遇了诅咒,俄狄浦斯请示神明,才知道自己杀死的陌生人就是自己的亲生父亲,是王国的老国王;而他所娶的老国王的遗孀,正是自己的亲生母亲。
这就是命运。
俄狄浦斯与斯芬克斯 斯芬克斯是一头人头狮身的怪物,长着女人的头,鹰的翅膀。“Sphinx”来自希腊语 Σφινξ,这个词源自 σφινγω,即“sphingo”,意思是“扼死”,因为斯芬克斯会扼死任何猜不出她的谜语的人。 其中最著名的一个谜语是:早晨用四条腿走路,中午用两条腿走路,晚上却用三条腿走路,是什么? 俄狄浦斯猜出了谜底:是人。 因为婴儿四肢爬行,成人两腿行走,老年则以拐杖支撑。 斯芬克斯的谜语被猜中,宣告了它的死亡,于是为民除害的俄狄浦斯成为国王,得以娶了前任国王的遗孀为妻。 |
俄狄浦斯当然和劳拉没关系。劳拉总不可能杀了母亲,嫁给父亲……
(呃……我在说啥呢……)
但有一点还是共通的:
劳拉看来坚韧而自主,总是按照自己的意志行事,不屈服于任何力量;
然而实际上,她也被命运之网牢牢束缚,挣脱不开。
如果我们将劳拉所走的道路整理一番,会发现,与其说阿曼达要对劳拉母亲之“死”负责,恐怕还是劳拉的“责任”更大一些。
小时候的劳拉一时好奇按下了王者之剑,从而启动了尼泊尔古庙中的那个传送门。
如果不是她这一按,那个传送门就不会启动,她的母亲也不会被送入北欧地狱。
但当时劳拉毕竟年幼,而且她自此之后一直深深自责了十多年,这一“罪状”暂且可以忽略。
然而长大以后的劳拉,在一次似乎很平常的寻宝之旅中却意外发现了与母亲有关的线索。一直以为母亲已经死亡的劳拉,似乎看到了母亲“生还”的希望。于是她走南闯北,得到了王者之剑——打开阿瓦隆之门的钥匙。
她并不清楚那东西的用法,然而她无论如何也要试一试。
于是她启动了玻利维亚的传送门。玻利维亚的传送门将尼泊尔那个连接了起来。劳拉看到了十几年前尚未消失的母亲,并且和她穿越时空对上了话。
然而阿曼达忽然大吼一声“不拔剑会爆炸”,这个声音跨越了尼泊尔和玻利维亚的空间间隔,跨越了现在与过去那十几年的时间障碍,令劳拉的母亲拔出了王者之剑,同时消失在两个劳拉的面前。
一个走不出的循环。
如果劳拉的母亲当年没有消失,长大后的劳拉就不会不惜一切地去寻找王者之剑,激活石坛。而如果她不激活石坛,劳拉的母亲也就不会听到阿曼达那句话,当然也就不会拔出剑来。那样她就不会消失。
但事实是,劳拉的母亲在尼泊尔遭遇意外,而长大后的劳拉看到了一丝寻回母亲的希望,于是从来不放弃希望的劳拉开始就这丝希望付出不懈的努力。她成功了,找到了需要的东西,也真的启动了石坛,看到了母亲。但也正是因为如此,劳拉的母亲才会听到阿曼达的话,从而拔出剑来,被抛入北欧地狱。
劳拉所做的一切,只是在推动那已成定居的结局。
一切早已注定,无论劳拉如何努力,都是徒然。
劳拉的母亲消失以后,劳拉的父亲开始了对妻子的搜寻,他被纳特拉利用,而后又被纳特拉杀死。
纳特拉是杀死父亲的凶手。但如果不是母亲的消失,父亲也不会是这个结局。
尘埃落定之际,劳拉回顾过往,是否会发现,自己就是那推动着家族诅咒的“罪魁祸首”呢?
噢,更准确地说,她只是一枚棋子,被命运之轮驱使着,在抗争命运的过程中,却成为命运的不折不扣的执行者。
就像俄狄浦斯。
劳拉的“追命”之旅,将另外两个女人牵扯了进来。或者说,另外两个女人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劳拉那一家的命运。
阿曼达和纳特拉。
阿曼达同劳拉争抢王者之剑,或许只是受了纳特拉的蛊惑。她未必清楚阿瓦隆意味着什么。
然而,她对劳拉吼出的那句话,却在无意之间成了劳拉那一家命运的基石。
没有她那句话,劳拉的母亲不会拔剑,也不会消失;劳拉的父亲也不会去寻找妻子,被纳特拉利用,然后被杀。
而操纵一切的纳特拉,看上去只是意外地和劳拉那一家子撞了车。
她的“第七纪”伟业,需要雷神之锤。以纳特拉对雷神之锤的了解来看,这东西必定是亚特兰蒂斯的遗物,它和手套以及腰带被后来的人们分散到了世界各地。纳特拉纵有千般万般的能耐,却仍然无法找到它们。
当她得知劳拉的母亲出事,就明白她是到了阿瓦隆。一筹莫展的纳特拉计上心来:一心要找回妻子的理查德必然会不惜一切去寻找任何关于阿瓦隆的线索。多好的利用机会啊。
纳特拉以为所有的人尽在她的掌握,然而结果却是,劳拉的父亲觉察了纳特拉的野心,毁掉了藏宝图,纳特拉也由此彻底丧失了自己去找到雷神之锤的可能性。
好在长大后的劳拉能力不在父亲之下,纳特拉终于又迎来了找到雷神之锤的曙光。
而劳拉明显地与父亲不同,在她眼里,世界存亡还不及母亲的下落更为重要。为了她要寻找的答案,她不惜一切。而她冲动起来,同样不顾一切。
纳特拉发出由衷的赞叹:劳拉,你真是个合我心意的女人!
从某种角度看,劳拉的确和纳特拉有着相似的性格。然而她们没有惺惺相惜,却是不共戴天。
对于纳特拉来说,她实在很不幸。劳拉是对拯救世界没有兴趣的人,她并不因为纳特拉要毁灭世界而有丝毫激愤,却会因为与纳特拉的杀父之仇而怒火中烧。
如果不是纳特拉忽然挡在了劳拉的命运之路上,劳拉恐怕不会想到去招惹这位女王。
这就是劳拉的命运之路:
-->>年幼的劳拉,一时鲁莽启动了传送门,母亲在传送门爆炸时消失。
-->>虽然劳拉相信母亲死了,但是父亲不相信,于是致力于寻找妻子。他渐渐发现,亚特兰蒂斯是所有文明的本源,而那件记录了亚特兰蒂斯全部知识的司祭盎,或许能够帮助他查明妻子失踪的真相。当时劳拉虽然是父亲的助手,但是父亲似乎并没有将这些告诉劳拉。
-->>纳特拉发现了劳拉的父亲是个可以利用的人才,于是提点他去寻找雷神之锤。劳拉的父亲找到了雷神神器的藏宝图,但也觉察了纳特拉的野心。于是他毁掉了地图,将相关的线索隐藏了起来。为防自己将来遭遇不测,他给劳拉留下了一个提示。
-->>纳特拉知道阴谋败露,劳拉的父亲已经不受利用,于是杀死了他。反正横竖她都是拿不到雷神之锤了。或许司祭盎能够提供她更多的信息。虽然纳特拉贵为亚特兰蒂斯女王,但是她一直以来都没有得到过全部的司祭盎,因此她不可能获得司祭盎中的全部知识。
-->>长大了的劳拉在探险考古界崭露头角,纳特拉觉得此女大可女承父业,加上劳拉曾经和父亲携手搜寻过司祭盎,于是成为了为纳特拉寻找司祭盎的不二之选。劳拉在探索的过程中,从父亲留下的记录里了解到父亲对亚特兰蒂斯和司祭盎的看法。然而劳拉始终认为母亲已经死亡,父亲的执着只是令她对他心生怜悯。
-->>劳拉终于找到了全部的三片司祭盎,也从其中知道了纳特拉的真面目。但纳特拉抢走了它们,来到了亚特兰蒂斯遗存的小岛上。她很可能从此获得了司祭盎中的全部知识。或许正是从那里她得到了进一步的关于开启“第七纪”的方法。
-->>纳特拉觉得劳拉是个可造之材,于是邀请劳拉入伙,共同毁灭世界,建设“第七纪”。然而劳拉趁其不备向司祭盎开枪,有没有毁掉不知道,但子弹必定是能对司祭盎造成伤害,否则纳特拉不会那么紧张。而最后,纳特拉自己也被劳拉活埋在了亚特兰蒂斯遗存的失落之岛。
-->>曾经和劳拉一同在秘鲁探险的阿曼达把纳特拉挖了出来。她要将纳特拉所掌握的知识为己所用,而纳特拉正好也打算让阿曼达做做自己的小苦力。一种可能的情况是,纳特拉知道唯一能够帮助她得到雷神之锤的藏宝图已经被毁,但王者之剑和传送门也能将她送到北欧地狱。或许纳特拉只是打算碰碰运气,先进去再说,看看有没有关于雷神之锤的线索,或者看看是不是可以在不使用雷神之锤砸开地狱之门的情况下释放“巨蟒”。
-->>阿曼达寻找王者之剑时,与劳拉撞了车。劳拉原本并不知道王者之剑和当年母亲的失踪有关,而一旦她发现了两者的联系,什么都阻挡不了她前进的步伐。于是,王者之剑成了劳拉的手中之物,劳拉启动了石坛,而阿曼达那一声吼,则决定了一切。劳拉母亲的消失,其实是阿曼达和大小劳拉“通力合作”的结果。无论是劳拉、纳特拉还是阿曼达,都没能利用王者之剑和传送门进入阿瓦隆。而多年前的劳拉的母亲,那个无意与这三个女人争强好胜,也完全没有去往阿瓦隆的打算的无辜者,却成了这场争斗中唯一进入阿瓦隆的人。
-->>劳拉并不知晓阿瓦隆的真相,她只是发现父亲是对的,母亲的确没有死。于是她开始重新审视父亲做过的一切,并循着父亲的足迹,来到了地中海,发现了托尔的铁手套。
-->>阿曼达的雇佣兵夺走了手套(可能的情况是,这世界上最后一个可以利用的石坛也被毁了,纳特拉只能重新去找雷神之锤。但她唯一知道的是理查德曾经在地中海搜寻,于是指使了阿曼达去地中海,但是阿曼达显然找不到手套,还是招几个兵盯着劳拉更有效率……),得到手套后的阿曼达发现,这手套现在只有劳拉能够使用。纳特拉满心欢喜地再次迎来了找到雷神之锤的希望。劳拉毕竟是理查德的亲生女儿,既然她现在在父亲研究的基础上找到了铁手套,那么她或许真能沿着她父亲的脚印继续前进,直到最终找到雷神之锤。
-->>劳拉在纳特拉的指引下来到泰国,找到了父亲留下的线索,并循着线索,得到了雷神之锤。之后,又根据纳特拉提供的坐标,来到了北欧地狱,颇合纳特拉心意地轰开了地狱之门,也释放了“巨蟒”。驱动着劳拉做这一切的,只是她找到母亲的愿望。
-->>劳拉最终见到了母亲的会动的尸体。劳拉一番奔忙,除了真相,什么都没得到。劳拉的母亲和一把王者之剑一同来到了北欧地狱,然而那个地方到处是毒液和萨尔。王者之剑虽然杀人很牛,但究竟对萨尔有没有用还是个疑问。劳拉的母亲又不像劳拉那么能跑能跳能砍能杀的,或许她没能坚持多久就加入了萨尔的队伍。
-->>而纳特拉则在劳拉的忙碌中受益,她终于可以去照料她那毁灭世界的“宠物蛇”了。劳拉对纳特拉可谓是“世”仇家恨集于一身,于是再次和纳特拉展开对决。劳拉毕竟是主角,必胜。
劳拉在不经意之间推动着母亲走向自己的最终命运——儿时的劳拉启动了机关,成年的劳拉开启了对话,最终找到母亲的劳拉又亲手将母亲打下了悬崖,并毁掉了母亲所在的那个世界。
而纳特拉和劳拉那一家的结缘与结怨,也是起源于劳拉母亲的遭遇。
忽然很恶搞地想起《雷雨》中的“台词”……
(纳特拉:劳拉,是谁指使你老跟我作对的!)
(劳拉:是命!不公平的命!)
外传:母亲
关于劳拉的母亲,我还是有些感慨的。我感慨于晶体动力伏笔之深,而我第一次通关下来竟完全没有领会。我只是关注于攻关,并没有仔细地查看劳拉的PDA,即使我明知其中有重要的背景信息。
只是,将那么多重要信息搞得遮遮掩掩的做法,让我不得不怀疑8代也是被Eidos赶上货架的草草收尾之作。一个宏大的故事背景,却无从施展,竟然将大量的信息一股脑地塞进了PDA……
8代完全丧失了7代中用大量精雕细琢的台词将一个结构精巧的故事娓娓道来的那份从容。
只有将全部的脉络理清的时候,才会发现其实这本是一个较为出色的故事脚本。
劳拉的寻母之旅,忽然就将她带到了母亲面前。这个“母亲”真是劳拉的母亲,还是某种幻想,或者是纳特拉的杰作?玩家们的争论不休只能证明晶体动力故事表达的失败。
其实回过头来再仔细看看这个故事,就很容易发现,晶体动力已经在太多的地方为劳拉母亲的最终命运提前做好了大量的铺垫。
劳拉在泰国遇到纳加时,似乎是不经意之间,带了一笔:据说它们还看护着长生仙露。
当劳拉来到薄伽伐蒂地下,她看到奥丁的留言中提起“死者”守护着托尔的神器。
没有人会把“长生仙露”和“死者”联系起来。
在庄园时,劳拉听到父亲提起危险的萨尔,并在听完录音之后真的遭遇了父亲所说的萨尔(它们还是很配合的,没有在劳拉听录音的时候打搅人家)。
于是劳拉明白了,那些行尸走肉般的萨尔就是奥丁所说的“死者”。
没有人会想到,那会跟劳拉的母亲有什么关联。
在墨西哥,劳拉终于向真相迈进了一大步。她明白了萨尔的来历。
一些美好的传说扭曲了真相,其中包括长生仙露的传说。
那不是仙露,那是毒药。它杀死任何接触到它的生命,仅仅是让那些尸体活动起来。
在北欧神话中,巨人始祖伊密尔就诞生于这样的液体中,而那液体不是生命之水,却是不折不扣的毒液。
永生永远就只是美梦一场。唯有残酷的北欧神话揭示了这个残酷的现实。
然而即使到了这一步,恐怕仍然不会有多少玩家会想起劳拉的母亲。
劳拉自己也没有想到。
她只被寻找真相的愿望驱使着,忽略了去分析母亲最可能的命运。
劳拉来到了北欧地狱,到处都是萨尔,到处都是毒液。
最终她在悬崖之巅看到了母亲的背影。
悬崖两旁是毒蛇的雕像,悬崖下就是毒液池。
劳拉的母亲在劳拉的呼唤下回过身来……
一切都是情理之中,但对很多人来说却是意料之外。
母亲已成萨尔。劳拉千辛万苦找到的母亲,只是一个会动的死人。
劳拉没有用雷神之锤将母亲彻底送上天堂,她只是用枪把母亲打下了悬崖。
无论是枪械还是悬崖下的毒液,都无法“杀死”已死的萨尔。除非劳拉的母亲在坠下悬崖时被什么东西撞个粉身碎骨,否则,她还是那个不死的萨尔,没有意识地继续在地狱中飘荡。
但或许北欧地狱的最终毁灭,也会带走她早该安眠的躯体。
终于了解真相的劳拉,在PDA中记录了最为沉重的一笔。
“事实最终证明,父亲和我各对一半。想到母亲忽然被抛入世界之巅的那个冰冷遗迹,我只觉得悲哀地难以言喻。无论她到那里之后,是自己失足坠入了毒液,还是被萨尔扔了进去,我只希望这一切来得快一些。我也希望父母的命运比我发现的都更好,但至少我了解到的是真相。我也终于可以合上这本书,翻开下一本了。”
这张图忘记是谁截的了,我只记得是从trf保存下来的……请作者原谅我…………
在7代中重新塑造起来的那个顾家爱母的劳拉,最后还是回到了经典古墓中那种无父无母无牵无挂的状态。
寻母的故事已经结束,我们和劳拉一样,“终于可以合上这本书”。而下一代的剧情则是“翻开下一本”。
如果我还有什么希望,那就是但愿下一代来得慢一些。
毕竟,8代赶工的嫌疑实在太大了……